图书介绍
合同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合同法](https://www.shukui.net/cover/70/33179397.jpg)
- 张长青主编;王霞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825429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443页
- 文件大小:31MB
- 文件页数:459页
- 主题词:合同法-中国-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合同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1章 合同法概述1
1.1 合同概述1
1.1.1 合同的概念和特征1
1.1.2 合同的种类3
1.1.3 合同关系问题与合同权利5
1.1.4 合同概念的产生与发展7
1.2 合同法概述14
1.2.1 合同法的概念与特征14
1.2.2 合同法的立法目的15
1.2.3 合同法的基本原则15
1.2.4 合同法与民法中其他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17
第2章 合同的订立18
2.1 合同的订立与成立18
2.1.1 合同订立的概念与主体18
2.1.2 合同成立的概念与构成要件19
2.2 合同订立的过程24
2.2.1 要约25
2.2.2 承诺31
2.3 合同的内容和解释36
2.3.1 合同的内容36
2.3.2 合同的解释44
2.4.1 合同形式的发展历史47
2.4 合同的形式47
2.4.2 合同形式的种类49
2.5 先合同义务与缔约过失责任50
2.5.1 传统合同理论的衰微与诚信原则的产生50
2.5.2 先合同义务的理论渊源51
2.5.3 先合同义务的法理基础52
2.5.4 先合同义务的界定53
2.5.5 先合同义务的内容和法律特征53
2.5.6 先合同义务法律制度的价值55
2.5.7 缔约过失责任制度的产生和影响56
2.5.8 我国缔约过失责任的法律适用59
2.5.9 缔约过失责任的构成要件60
2.5.10 缔约过失责任的适用范围与损害赔偿64
2.5.11 关于缔约过失责任与违约责任、侵权责任的竞合66
2.5.12 缔约过失责任与其他相关责任的区别66
第3章 合同的效力68
3.1 合同效力的概念与合同相对性68
3.1.1 合同效力概念与合同效力状态类型68
3.1.2 合同相对性与合同效力的扩张69
3.2 合同的生效74
3.2.1 合同生效的一般要件分析74
3.2.2 合同生效的特殊要件分析76
3.3.1 效力待定合同的概念78
3.3 效力待定合同78
3.3.2 效力待定合同的种类及处理79
3.3.3 表见代理81
3.3.4 越权代表行为的效力85
3.4 无效合同88
3.4.1 无效合同的概念和特征88
3.4.2 无效合同的原因与分类88
3.4.3 无效免责条款91
3.4.4 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92
3.5 可变更、可撤销合同93
3.5.1 可变更合同及可撤销合同的概念93
3.5.2 合同可变更、可撤销的原因96
3.5.3 变更权、撤销权的行使104
3.5.4 被撤销的合同的效力104
第4章 合同履行105
4.1 合同履行概述105
4.1.1 合同履行的概念与特征105
4.1.2 合同履行的原则106
4.2 合同履行的规则107
4.2.1 合同内容约定不明确时的履行规则107
4.2.2 执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合同的履行规则109
4.2.3 代为履行和代为受领的规则109
4.2.4 其他履行规则111
4.3.2 同时履行抗辩权113
4.3 双务合同履行中的抗辩权113
4.3.1 抗辩权的法律性质及其在我国合同制度中的发展113
4.3.3 后履行抗辩权116
4.3.4 不安抗辩权116
4.4 合同履行的债权保全制度119
4.4.1 债权人的代位权120
4.4.2 债权人的撤销权122
第5章 合同变更和转让127
5.1 合同变更127
5.1.1 合同变更的概念127
5.1.2 合同变更的方式128
5.1.3 合同变更的要件129
5.1.4 合同变更的效力130
5.2 合同转让131
5.2.1 合同转让概述及历史发展131
5.2.2 合同债权让与132
5.2.3 债务承担134
5.2.4 合同权利义务的概括移转138
第6章 合同权利义务的终止141
6.1 合同权利义务终止概述141
6.1.1 合同权利义务终止的概念141
6.1.2 合同权利义务终止的原因141
6.1.3 合同权利义务终止的法律后果142
6.2.2 清偿人143
6.2.1 清偿的概念及性质143
6.2 清偿143
6.2.3 清偿受领人145
6.2.4 清偿标的145
6.2.5 清偿地、清偿期、清偿费用146
6.3 解除147
6.3.1 合同解除的概念和特征147
6.3.2 合同解除的方式149
6.3.3 合同解除的程序151
6.3.4 合同解除的效力152
6.4.2 抵销的要件154
6.4.1 抵销的概念与性质154
6.4 抵销154
6.4.3 抵销的方法156
6.4.4 抵销的效力156
6.5 提存156
6.5.1 提存制度概说156
6.5.2 提存主体与客体157
6.5.3 提存的原因158
6.5.4 提存的条件158
6.5.5 提存的程序159
6.5.6 提存的效力160
6.6.2 免除的条件162
6.6.1 免除概说162
6.6 免除162
6.6.3 免除的效力163
6.7 混同163
6.7.1 混同概说163
6.7.2 混同的效力163
第7章 违约责任165
7.1 违约责任概述165
7.1.1 违约责任的概念和特征165
7.1.2 违约责任的构成要件168
7.1.3 违约责任的形式168
7.2.1 违约行为的概念和特征169
7.2 违约行为169
7.2.2 违约行为的形态170
7.2.3 预期违约及其责任170
7.2.4 实际违约及其责任173
7.3 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176
7.3.1 违约责任归责原则的概念176
7.3.2 违约责任归责原则的比较分析177
7.3.3 我国合同法上的归责原则178
7.4 免责事由180
7.4.1 不可抗力180
7.4.2 债权人过错182
7.4.3 免责条款183
7.5.1 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概述186
7.5 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186
7.5.2 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区别187
7.5.3 责任竞合的处理189
7.6 实际履行191
7.6.1 实际履行概述191
7.6.2 实际履行的构成要件192
7.6.3 实际履行在适用上的限制193
7.6.4 继续履行与其他救济措施的关系194
7.7 损害赔偿194
7.7.1 违约损害赔偿概述194
7.7.2 损害赔偿的范围196
7.7.3 损害赔偿的限制198
7.7.4 损害赔偿与其他责任形式的比较200
7.8 违约金201
7.8.1 违约金的概念和特征201
7.8.2 违约金的调整201
7.8.3 违约金的性质202
7.8.4 违约金与其他补救措施的关系203
7.9 定金203
7.9.1 定金的概念和特征203
7.9.2 定金的类型204
7.9.3 定金责任适用的条件204
7.9.4 定金责任与其他违约责任形式205
7.9.5 定金与预付款的区别206
8.1 买卖合同概述207
8.1.1 买卖合同的概念及其特征207
第8章 买卖合同207
8.1.2 买卖合同的种类208
8.1.3 买卖合同的条款209
8.1.4 其他有偿合同和互易合同的准用210
8.2 买卖合同的效力210
8.2.1 出卖人的义务210
8.2.2 买受人的义务216
8.2.3 买卖合同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负担217
8.2.4 买卖合同标的物的利益承受219
8.3.1 分期付款买卖220
8.2.5 买卖合同在几种特殊情况下的解除220
8.3 特种买卖合同220
8.3.2 样品买卖221
8.3.3 试用买卖222
8.3.4 连续供货的买卖222
8.3.5 招标投标买卖223
8.3.6 拍卖224
8.3.7 买回225
第9章 供用电、水、气、热力合同226
9.1 供用电、水、气、热力合同的概念与特征226
9.1.1 供用电、水、气、热力合同的概念226
9.1.2 供用电、水、气、热力合同的特征226
9.2.1 供电合同的种类227
9.2 供电合同的订立227
9.2.2 供电合同的主体228
9.2.3 供电合同的主要条款228
9.3 供电合同履行中双方的权利义务231
9.3.1 供电方的主要义务231
9.3.2 用电方的主要义务233
9.4 供用电合同的变更和解除233
9.5 供用电合同中的违约责任与免责234
9.5.1 供电方的违约责任234
9.5.2 供电方的免责235
10.1.1 赠与合同的概念236
10.1.2 赠与合同的特征236
第10章 赠与合同236
10.1 赠与合同的概念和特征236
10.2 特殊类型的赠与237
10.2.1 附义务的赠与237
10.2.2 公益及道德义务赠与239
10.2.3 混合赠与241
10.2.4 定期赠与241
10.3 赠与合同的效力242
10.3.1 赠与人的义务242
10.3.2 赠与人的责任243
10.3.3 赠与人承担责任的方式245
10.4.1 赠与人的撤销权246
10.4 赠与合同的终止246
10.4.2 贫困抗辩权及终止权249
第11章 借款合同251
11.1 借款合同概述251
11.1.1 借款合同的概念和特征251
11.1.2 自然人借款合同和信贷合同252
11.2 借款合同的订立253
11.2.1 订立借款合同的原则253
11.2.2 借款合同的主要条款255
11.3 借款合同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258
11.3.1 贷款人的权利和义务258
11.2.4 借款展期258
11.2.3 借款合同订立形式258
11.3.2 借款人的权利和义务259
11.4 借款合同中的违约责任261
11.4.1 借款合同违约责任的构成要件261
11.4.2 借款合同中违约责任的承担形式262
第12章 租赁合同264
12.1 租赁合同概述264
12.1.1 租赁合同的概念、特征264
12.1.2 租赁合同的种类265
12.1.3 租赁权的物权化266
12.2.1 租赁合同的当事人267
12.2 租赁合同的订立267
12.2.2 租赁合同的主要条款268
12.2.3 租赁合同的形式270
12.3 租赁合同的变更和终止270
12.3.1 租赁合同的变更270
12.3.2 租赁合同的终止272
12.3.3 租赁合同的更新273
12.4 租赁合同的效力273
12.4.1 出租人的权利和义务273
12.4.2 承租人的权利和义务278
12.5.2 私房租赁合同282
12.5.1 概述282
12.5 房屋租赁合同282
第13章 融资租赁合同285
13.1 融资租赁合同概述285
13.1.1 融资租赁合同的概念285
13.1.2 融资租赁的产生、发展及其法律调整285
13.1.3 融资租赁合同的特征288
13.1.4 融资租赁合同的种类289
13.1.5 关于融资租赁合同性质的争论290
13.2 融资租赁合同的订立和生效292
13.2.1 融资租赁合同的订立292
13.3 融资租赁合同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295
13.3.1 出租人的权利和义务295
13.2.2 融资租赁合同的生效295
13.3.2 承租人的权利和义务297
13.4 融资租赁合同的解除301
13.4.1 融资租赁合同解除的限制301
13.4.2 融资租赁合同解除的原因及后果301
第14章 承揽合同304
14.1 承揽合同概述304
14.1.1 承揽合同的概念和发展304
14.1.2 承揽合同的特征304
14.1.3 承揽合同的种类305
14.1.4 承揽合同和其他类似合同的比较306
14.2.1 承揽人的权利308
14.2 承揽合同的效力308
14.2.2 承揽人的义务309
14.2.3 定作人的权利311
14.2.4 定作人的义务312
14.3 承揽合同的终止312
14.3.1 承揽合同因被解除而终止312
14.3.2 承揽合同的法定终止313
第15章 建设工程合同314
15.1 建设工程合同概述314
15.1.1 建设工程合同的概念和特点314
15.1.2 建设工程合同的分类和管理315
15.2 建设工程合同的订立317
15.2.1 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的订立317
15.2.2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订立318
15.3 建设工程合同的效力319
15.3.1 勘察、设计合同的效力319
15.3.2 施工合同的效力321
第16章 运输合同323
16.1 运输合同概述323
16.1.1 运输合同的定义和法律特征323
16.1.2 运输合同的种类324
16.1.3 运输合同当事人的基本义务325
16.2 客运合同326
16.2.1 客运合同的概念326
16.2.2 客运合同的成立和客票的性质326
16.2.3 客运合同的效力330
16.2.4 客运合同的变更和解除332
16.3 货物运输合同334
16.3.1 货物运输合同的概念、特征和订立334
16.3.2 货运合同中托运人的权利和义务334
16.3.3 货运合同中承运人的权利和义务336
16.3.4 货运合同中收货人的权利和义务339
16.3.5 货物运输合同中承运人的赔偿责任340
16.4 多式联运合同341
16.4.1 多式联运合同的概念和特征341
16.4.2 多式联运合同的经营人和多式联运单据342
16.4.3 多式联运合同的法律效力343
17.1.1 技术合同立法发展历程概述345
第17章 技术合同345
17.1 技术合同概述345
17.1.2 技术合同的概念和特点346
17.1.3 职务技术成果与非职务技术成果347
17.1.4 技术合同的订立348
17.1.5 技术合同的内容350
17.1.6 技术合同的无效352
17.2 技术开发合同353
17.2.1 技术开发合同的概念和特点353
17.2.2 委托开发合同354
17.2.3 合作开发合同357
17.3.2 专利权转让合同358
17.3.1 技术转让合同的概念、特征和种类358
17.3 技术转让合同358
17.3.3 专利申请权转让合同359
17.3.4 专利实施许可合同359
17.3.5 技术秘密转让合同361
17.3.6 违反技术转让合同的责任361
17.3.7 关于后续改进的技术成果的分享362
17.4 技术咨询合同和技术服务合同363
17.4.1 技术咨询合同363
17.4.2 技术服务合同364
17.4.3 技术咨询合同与技术服务合同中新技术成果的归属366
18.1.1 保管合同的概念367
第18章 保管合同367
18.1 保管合同概述367
18.1.2 保管合同的性质368
18.1.3 保管合同的成立368
18.1.4 关于可代替物保管的问题369
18.2 保管合同的效力370
18.2.1 保管人的义务370
18.2.2 寄存人的义务373
第19章 仓储合同376
19.1 仓储合同概述376
19.1.1 仓储合同的概念和特征376
19.1.2 仓单377
19.2.1 仓管人的权利和义务379
19.2 仓储合同的效力379
19.2.2 存货人的义务380
第20章 委托合同382
20.1 委托合同概述382
20.1.1 委托合同的概念382
20.1.2 委托合同的特征383
20.1.3 委托合同的种类384
20.1.4 委托合同与有关合同辨析385
20.1.5 委托合同和代理的比较385
20.2 委托合同的效力386
20.2.1 委托人的义务386
20.2.2 受托人的义务387
20.3.1 委托合同终止的原因389
20.3 委托合同的终止389
20.3.2 委托合同终止的后果390
第21章 行纪合同391
21.1 行纪合同概述391
21.1.1 行纪合同的概念391
21.1.2 行纪合同的特征391
21.1.3 行纪合同与委托合同的比较392
21.2 行纪合同的效力392
21.2.1 委托人的义务392
21.2.2 行纪人的义务394
22.1.1 居间合同的概念与特征398
第22章 居间合同398
22.1 居间合同概述398
22.1.2 居间合同的种类399
22.1.3 居间合同和类似合同的比较400
22.1.4 居间合同的内容401
22.2 居间合同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402
22.2.1 居间人的权利402
22.2.2 居间人的义务404
附录A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405
附录B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439
参考文献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