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西文化概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西文化概论
  • 祝西莹,徐淑霞主编;张良,袁妍,段学红副主编;吴恒春主审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ISBN:7501947910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230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241页
  • 主题词:比较文化-中国、西方国家-高等学校:技术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西文化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文化的概念1

一、汉语“文化”的含义1

二、西语“文化”的含义2

三、近代学者对“文化”概念的不同理解2

四、“文化”与“文明”的区别3

第二节 文化的分类与特征4

一、文化的分类4

二、文化的特征6

第三节 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7

一、中国文化7

二、西方文化9

第四节 学习中西文化的目的和意义10

一、了解周围世界,从而了解我们自身10

二、全面提高人文素养,进一步完善自我10

三、继承优良传统,不断开拓创新10

四、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11

第二章 中西文化产生的基础和条件12

第一节 中国文化的地理环境12

一、中国地理环境的特点12

二、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14

第二节 中国文化根植的经济基础16

一、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形态及特点17

二、中国传统自然经济对中国文化的影响20

第三节 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21

一、完备的宗法制度及对文化的影响22

二、严密的专制制度及对文化的影响25

第四节 西方文化的起源和产生条件28

一、西方文化的起源28

二、西方文化的成因28

第三章 中西文化的发展历程31

第一节 先秦:中国传统文化的萌芽期31

一、上古中国传统文化的孕育与发端31

二、殷商西周 从神本到人本32

三、春秋战国 从礼崩乐坏到百家兴起34

第二节 秦汉:中国传统文化的定型期35

一、文化的统一与思想的统一35

二、儒学独尊与经学兴起36

三、宏阔的文化精神37

二、多元激荡38

第三节 魏晋六朝: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期38

一、玄学的兴起38

三、胡汉文化的碰撞39

第四节 唐宋元:中国传统文化的繁荣期40

一、兼容并蓄 气势恢弘的隋唐文化40

二、理学建构 雅俗并进的两宋文化41

三、辽夏金元 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交融43

第五节 明清:中国传统文化的衰弱期44

一、严酷的文化专制45

二、启蒙思想与批判45

三、传统文化的总结46

四、中西文化冲突46

一、西方古典文化47

第六节 西方文化的发展和流变47

二、中世纪基督教文化48

三、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49

四、近代启蒙文化50

五、现代人文主义、科学主义文化50

第四章 中西哲学52

第一节 中国古代哲学主干及其基本思想52

一、原始儒家及其基本思想52

二、原始道家及其基本思想55

三、中国佛学及其基本思想57

四、宋明理学及其基本思想59

第二节 中国古代哲学的宇宙观念和人生境界61

一、重人伦的主体性特征61

二、重整体的辩证思维特征62

三、重审美的人生境界特征64

第三节 中国古代哲学的思维方式65

一、辩证和谐65

二、直觉体悟66

三、知行合体68

第四节 西方哲学概况及对文化的影响69

一、西方哲学的概况69

二、西方哲学的思维方式71

三、西方哲学影响下的行为特征72

第五章 中西宗教74

第一节 道教及其与多元文化的融合74

一、道教的创立与发展74

二、道教的信仰与教义76

三、道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77

一、佛教的教义与教旨79

第二节 佛教的传入及与本土文化的融合79

二、佛教在中国的发展81

三、中国佛教的三大体系83

四、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84

第三节 伊斯兰教与基督教86

一、伊斯兰教的创立及与中国文化的融合86

二、基督教在中国的发展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88

第六章 中西教育92

第一节 中国古代教育的兴起与发展92

一、先秦时期的教育92

二、汉魏六朝的教育93

四、宋辽元时期的教育94

三、隋唐时期的教育94

五、明清时期的教育96

第二节 中国古代教育对中国文化的影响97

一、中国古代教育的特征97

二、中国古代先进的教育思想98

三、传统教育方式的负面影响100

第三节 西方教育的发展与教育观101

一、西方教育的发展101

二、中西教育比较103

第七章 中西科学技术105

第一节 中国古代科学的辉煌成就105

一、天文学105

二、数学107

三、中医药学108

第二节 中国古代技术的伟大成就109

四、农学109

一、四大发明110

二、其他技术成果111

第三节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严重不足及原因113

一、传统观念的束缚113

二、传统思维的局限114

三、封建制度的扼制114

第四节 西方科技的成果及原因115

一、西方科学的起源115

二、近代科学的缘起116

三、18世纪中叶后的工业文明及科学技术117

一、中国古代诗歌119

第八章 中西文学119

第一节 中国古代文学的辉煌成就119

二、中国古代散文124

三、中国古代戏曲127

四、中国古代小说128

第二节 中国古代文学的民族特征及文化积淀131

一、儒道兼善的文化性格131

二、真挚浓郁的抒情色彩132

三、蕴藉写意的艺术风格133

四、中和之美的审美理想134

第三节 中国古代文学的文化地位134

一、中国古代文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134

三、中国古代文学的现代意义135

二、中国古代文学对世界文学的影响135

第四节 西方文学的发展及特征136

一、古代欧洲文学的特征与发展概况136

二、中世纪欧洲文学的特征与发展概况136

三、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文学及其特征137

四、17、18世纪欧洲文学及其特征137

五、19世纪欧美文学及其特征137

第九章 中西艺术139

第一节 中国古代艺术的辉煌成就139

一、优美灵动的歌舞艺术139

二、传神写意的造型艺术141

第二节 中国古代艺术的文化内涵146

一、中国古代艺术内在生命146

二、中国古代艺术的人文精神147

三、中国古代艺术的最高境界148

第三节 西方古代艺术150

一、浪漫典雅的歌舞艺术150

二、写实理性的造型艺术152

第十章 中西民俗155

第一节 中国服饰民俗155

一、中国传统服饰155

二、中国服饰的发展变革157

三、中国服饰民俗中的社会文化观念158

第二节 中国饮食习俗159

一、中国传统饮食及其结构159

二、中国饮食习俗及礼仪举要162

三、中国饮食文化的内涵163

一、中国居住民俗举例164

第三节 中国居住民俗164

二、从传统民居看中国人的家园意识166

第四节 中国传统节日习俗167

一、中国传统节日的形成与演变167

二、中国传统节日习俗举例168

三、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品评172

第五节 西方民俗172

一、西方居住民俗举例172

二、西方社交礼仪举例173

三、西方重要节日举例175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178

一、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178

第十一章 中西文化的特点与基本精神178

二、重人道,轻天道179

三、重实际,求稳定179

四、重整体,倡协同180

五、重道轻器181

第二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182

一、天人合一182

二、以人为本184

三、刚健有为185

四、贵和尚中187

第三节 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功能189

一、民族凝聚功能189

二、精神激励功能189

三、价值整合功能190

一、科学性191

第四节 西方文化的特点与基本精神191

二、民主性192

三、竞争性192

四、法理性193

第十二章 中国文化在近代的转型及发展195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走向近代的艰难历程195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近代危机195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近代变革196

第二节 中国近代文化发展的方向199

一、中国近代文化论争199

二、中国新文化的发展方向201

三、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203

一、中国文化发展的新阶段204

第三节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204

二、发展中的曲折、失误与反思205

三、当代“文化热”207

四、中国文化的现代化208

第十三章 中西文化交流与比较211

第一节 中西文化的交流211

一、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211

二、近代中西文化交流213

三、当代中西文化交流215

第二节 中西文化比较218

一、时间观念的差异219

二、饮食文化差异221

三、家庭观念差异224

四、动物联想的文化差异225

五、色彩的差异22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