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马克思经济学体系的继承与创新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马克思经济学体系的继承与创新
  • 杨国昌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7303069062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501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512页
  • 主题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马克思经济学体系的继承与创新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马克思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形成9

第一节 马克思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准备阶段10

一、马克思恩格斯唯物史观的创立10

二、马克思40年代研究经济学的成果12

三、马克思建立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思考14

四、马克思50年代重新研究经济学15

第二节 马克思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六册结构”18

一、《政治经济学批判》“五篇结构”的各方案18

二、《政治经济学批判》“六册结构”各方案的形成27

三、《政治经济学批判》“六册结构”的内在联系31

第三节 从<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六册结构”到《资本论》的“四卷结构”36

一、“资本一般”的地位36

二、《政治经济学批判》第1分册(1859年)的完成38

三、1861~1863年手稿的写作过程39

四、《资本论》续篇的任务留给了后人55

第二章 马克思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特点和意义59

第一节 政治经济学史上的革命59

一、马克思经济学理论体系产生的时代背景59

二、马克思经济学理论体系是对古典经济学的批判继承60

第二节 马克思经济学的研究对象63

一、马克思经济学研究的是生产中人的关系63

二、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总体考察65

第三节 马克思建立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方法67

一、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逻辑方法67

二、逻辑和历史相一致的原则72

第四节 马克思恩格斯为广义政治经济学打下基础76

一、40年代的研究成果77

二、马克思写作《资本论》前后进行的研究78

三、马克思晚年所进行的研究81

四、恩格斯晚年所做的贡献83

五、关于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的论述85

第五节 马克思经济学理论体系是开放的和发展的86

第三章 资本主义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历史回顾91

第一节 19世纪后半叶到二战前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演变91

一、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91

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萌芽及其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成长93

第二节 马克思之后对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研究成果94

一、对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研究94

二、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的研究103

第三节 马克思之后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理论体系的演变113

一、传统体系的形成和发展113

二、试图突破传统体系的尝试127

三、对资本主义部分理论体系演进过程的思考133

寡四章 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历史回顾137

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发展137

一、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诞生137

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和东欧、亚洲人民民主国家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139

三、1949年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140

四、20世纪50~80年代苏联、东欧国家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的尝试142

五、20世纪90年代初苏东剧变后社会主义经济关系出现的曲折及历史教训144

第二节 20世纪初期到70年代末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和局限147

一、列宁对社会主义经济的论述147

二、斯大林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理论154

三、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探索157

四、20世纪50年代以后苏联、东欧国家经济学家对经济改革的理论探索162

第三节 对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学体系的评述167

一、20世纪30~40年代苏联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167

二、20世纪50年代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社会主义部分的体系及其影响171

三、20世纪50~90年代我国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的理论体系176

四、20世纪70~80年代苏联、东欧几本反映经济改革观点的社会主义经济学专著的理论体系188

第五章 西方经济学的变化与马克思经济学理论体系193

第一节 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193

一、“边际革命”的兴起和发展193

二、一般均衡理论的形成和发展198

三、马歇尔均衡价格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200

第二节 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危机与凯恩斯经济学理论体系的产生202

一、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在30年代危机下的破产202

二、张伯伦、罗宾逊夫人对完全竞争理论的修补203

三、希克斯对新古典经济学的修补207

四、凯恩斯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创立209

第三节 战后西方经济学的演变和发展212

一、新古典综合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212

二、新剑桥学派的理论特征和体系214

三、货币学派的兴起和发展215

四、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兴起216

五、新制度经济学的兴起220

六、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兴起221

第四节 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借鉴意义223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与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区别224

二、对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简要分析228

三、西方经济学对完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启示230

第六章 科技革命和生产力发展与马克思经济学理论体系237

第一节 马克思关于生产力和科技革命的思想237

一、科学技术、社会生产力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237

二、资本主义对科学技术的利用及其基本特征239

三、对未来社会生产力、科学技术发展及其特征的探讨241

第二节 20世纪科技革命与生产力发展244

一、20世纪科技革命发展的状况244

二、20世纪科技革命的特征247

三、新科技革命产生的原因251

四、新科技革命对生产力发展的影响257

第三节 新科技革命与马克思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发展263

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在马克思经济学及其体系形成中的意义263

二、科技革命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发展提出的新课题269

三、科技革命与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新发展274

第七章 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与马克思经济学理论体系283

第一节 资本所有制形式的变化是划分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重要依据283

第二节 资本社会化是资本主义产权关系的重大调整291

一、私人股份资本是资本社会化的初始形态291

二、私人垄断资本是股份资本的“二次方和三次方”293

三、法人资本是资本社会化的高级形态295

四、国有资本是一国范围内资本社会化的最高形式297

五、国际资本是资本占有社会化发展到国际化302

第三节 产业结构服务化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304

一、关于产业结构的划分304

二、第一产业的变化307

三、第二产业的变化308

四、第三产业的变化310

五、战后产业结构服务化的原因311

六、产业结构服务化对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影响313

第四节 宏观经济调控是现代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重要特征315

一、宏观经济调控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315

二、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及其实现319

三、宏观经济调控与“美国新经济”323

四、宏观经济调控与“第三条道路”328

第五节 资本主义社会正在孕育着社会主义因素332

一、不同观点的讨论332

二、合作制企业的发展335

三、职工参与管理制度化339

四、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341

第六节 现代资本主义条件下马克思经济学理论体系面临的若干问题345

一、从所有制角度看345

二、从经济运行来看347

三、从产业结构看347

四、从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看348

第八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与马克思经济学理论体系349

第一节 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350

一、所有制结构的重大调整351

二、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352

三、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354

四、对外经济关系的扩大开放357

五、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359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361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361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理论367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论373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制度理论381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对马克思经济学理论体系提出的新课题390

一、首要任务是建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学体系390

二、二元经济结构是建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学体系的实践基础393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学体系的基本范畴和起点范畴398

第九章 经济全球化与马克思经济学理论体系403

第一节 马克思关于全球化的理论遗产404

一、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概念与全球化404

二、马克思的“六册计划”与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409

第二节 当今的经济全球化及其成因413

一、当今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及特点413

二、当今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成因422

第三节 正确认识和对待经济全球化问题427

一、经济全球化的双重作用和发展中国家的正确抉择427

二、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性质、矛盾及历史趋势431

第四节 经济全球化与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435

一、对传统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相关研究的回顾与反思436

二、关于政治经济学研究经济全球化的几点认识438

结束语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体系创新的若干思考443

一、马克思经济学体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443

二、对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体系的简析450

三、从生产力出发研究生产关系运动规律454

四、经济资源配置方式是经济学体系的重要课题459

五、将五种经济社会形态和三种社会形式结合起来461

六、发达市场经济是当代各国普遍的经济形式465

七、应该研究发达市场经济的共有范畴469

八、首先建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学体系476

九、借鉴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合理有用成分481

十、马克思主义广义政治经济学体系基本框架雏想491

附录:有关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体系的论文索引49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