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文化史 1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陈登原著 著
- 出版社: 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 ISBN:7538250409
- 出版时间:1998
- 标注页数:407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425页
- 主题词:文化史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文化史 1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3
卷首 叙意3
第一章 中国文化史之意义3
一 国名诠释3
二 文化诠解7
三 史之解释11
第二章 中国文化史资料论15
四 中国史料之纷繁15
五 主料与副料19
六 推理与校雠22
七 因果的见解26
第三章 治中国文化史者的态度26
八 进步的见解30
九 影响的见解33
第四章 何为治中国文化史39
一○ 中国文化在世界之地位39
一一 中国文化在亚东之地位43
卷一 上古卷48
第一章 古代史上之难题48
一 所谓古代48
二 古代已来之中国民族52
三 古代史中之时与地57
四 事物创制之寻讨61
五 洪水之传说66
第二章 洪水时期与中国文化66
六 君权与人权71
七 生活与生活型式76
八 结绳图画与文字81
九 古代无一统及尧舜禅让85
一○ 女性中心与男系社会91
第三章 周前文化96
一一 农业文明之表见96
一二 夏商间的文明101
一三 古田制与古兵制107
一四 封建制度112
一五 封建制未隳前之各方面119
第四章 封建制度之崩溃119
一六 政治上之兼并124
一七 因时世而起之文物进步129
一八 因时世而起之国疆开展134
第五章 救世主义138
一九 儒家的救世策138
二○ 道墨之救世策145
二一 法家之救世策150
第六章 平民活动之开展157
二二 阀陛的升沉157
二三 富族的活动162
二四 土地私有167
二五 贤能者的活动171
二六 先秦之言论自由176
二七 变异与统一181
第七章 上古文化之结束181
二八 秦之统一的前晚188
卷二 中古卷193
第一章 中古文化概说193
一 本系文化之延长193
二 中古文化之特色199
第二章 郡县制度与天下为私205
三 天下为私之表现于郡县制度者205
四 天下为私之制作209
五 统一思想216
六 封建制度之回光返照221
七 君权与法家226
八 国疆推拓与吏治修明230
第三章 专断政治下之学术236
九 表章儒术与收集遗书236
一○ 书契制作之进步与经今古文242
一一 文艺与时世248
第四章 伪复古运动253
一二 王莽变政之始末253
一三 表章气节与尊崇儒术259
第五章 发明与承受264
一四 纸的发明264
一五 佛教之初来华268
第六章 黑暗的先驱274
一六 武功与文教之升沉274
一七 章句之儒与激烈思想者279
一八 清议与党锢284
第七章 文化史上之大风雨289
一九 三国至东晋之政治混乱289
二○ 华夷民族之消长294
二一 实学与清谈299
二二 道教之起原与演变304
第八章 南方新霁308
二三 涉身处世之多方面308
二四 九品中正与六朝门阀313
二五 佛道之隆盛318
二六 佛典翻译与六朝文324
二七 音韵与建筑328
二八 两晋六朝之科学333
第九章 北方开明337
二九 北方华化之初期337
三○ 华化推行与经学昌明341
三一 均田制度346
三二 南北朝之妇女350
第十章 南北混合355
三三 南北混合的各方面355
三四 大一统的前晚360
第十一章 国力充盈364
三五 唐初之政治经济364
三六 国力发展时海陆368
三七 新旧宗教之繁盛372
三八 唐律与府兵377
三九 汉唐间之郡县382
第十二章 郡县制度改进后之景相382
四○ 科举与学校386
四一 隋唐学术390
第十三章 中古文化史之结束395
四二 藩镇与外族395
四三 幽怨哀壮以至于颓唐之文人399
四四 中古末之民生404
下篇411
卷三 近古卷411
第一章 近古文化概说411
一 本系文化之延长411
二 近古文化之特征415
三 妇女地位之降落420
第二章 近古文化史中之阴霾420
四 臣子地位之低落426
五 平民地位之低落430
六 民族地位之降低434
第三章 抗衡黑暗之文治439
七 印刷术439
八 杯酒释兵权443
第四章 宁静与挣扎448
九 书院制度448
一○ 官学与选举452
一一 道学457
一二 神宗熙宁前之时世462
一三 熙宁更法466
一四 自元祐至崇宁472
第五章 新外族之陶冶476
一五 西夏与辽之开发476
一六 宋金文物关系480
第六章 旧民族文明述484
一七 宋代诗文484
一八 经学语录及小说489
一九 宋词概说493
二○ 北宋人学艺498
二一 宋艺术503
第七章 南宋文明史508
二二 南方开明与湖山沉醉508
二三 文学方向之转变513
二四 理学方向之转变518
二五 南宋文明之病征523
第八章 异族入主与新文明528
二六 元人之承袭与掀动528
二七 元人海运532
二八 北部文物之维护537
二九 元人学艺541
第九章 明朝成立以后546
三○ 专断政治之更进一层546
三一 民生困苦之更进一层550
三二 理学之波折与萎沉555
三三 奴婢与妇女之沉沦559
三四 书院制度之延长563
第十章 明人文物563
三五 诗文社之勃兴567
三六 明代诗文571
三七 八股文与杂体文学575
三八 公私之收藏579
三九 明代技艺论丛584
卷四 近世卷589
第一章 近世文化概说589
一 本系文化之延长589
二 近世文化之特色593
第二章 西教与西学之萌芽598
三 初期来华之基督教598
四 初期基督教徒之风度602
五 西教士之学术的表演607
六 国人之迎拒612
第三章 屠杀与玩弄618
七 满汉歧异618
八 文字狱之惨暗623
九 考试与特举627
一○ 四库全书631
第四章 清学术之转换方面639
一一 藏书与校勘639
一二 清学述概(上)643
一三 清学述概(下)648
一四 清代文艺杂事654
一五 吏治之刷新与腐败658
第五章 清政局之转换方面658
一六 国力之消长及边疆经营之欠缺662
一七 满汉同化问题667
第六章 由海洋来之波浪672
一八 由禁海至开海672
一九 西洋技艺之认识676
二○ 民族创痛之开始680
二一 对外态度之转变684
二二 坚甲利兵政策之来因去果690
第七章 国家财计之变革694
二三 赋税制度之因革694
二四 社会经济之病态698
二五 农商业之凋敝702
二六 机械之仿造与采用707
第八章 追求西洋文明之徬徨707
二七 西洋政术之探讨711
二八 国人视听之更易715
第九章 中国之演变720
二九 新政治之建设720
三○ 新经济之建设724
三一 新妇女之建设728
第十章 中国之文艺复兴732
三二 新文学运动732
三三 新文字与新语言736
三四 新教育之演进741
三五 科学运动与国故整理745
三六 最近中国之进步750
后序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