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经济哲学的沉思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经济哲学的沉思
  • 陈太福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7500450761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71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383页
  • 主题词:经济学:哲学-研究;经济改革-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经济哲学的沉思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序 陶德麟1

第一章 哲学与经济学的世纪汇流(代绪论)1

第一节 哲学与经济学世纪汇流的历史必然性1

一 哲学与经济学的学科性质决定二者必须汇流2

二 哲学与经济学摆脱自身危机需要联手合作3

三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呼唤两家“联姻”6

四 当代社会凸现的重大问题期待双方结盟7

第二节 哲学与经济学世纪汇流的现实可能性12

一 哲学与经济学的汇流与人类的特殊认识视野13

二 当代学科发展的综合化趋势13

三 哲学与经济学汇流的历史渊源15

四 哲学与经济学汇流的现实依据17

第三节 哲学与经济学世纪汇流的现实意义18

一 构建观察经济问题的新视野18

二 指导人们理性认识市场经济19

三 为企业家提供正确理论指导21

四 推动哲学与经济学走向繁荣22

第四节 经济哲学研究的深化24

一 经济哲学的生命力在于应用25

二 中国社会深刻大转型需要经济哲学指点迷津29

三 推进纵深改革呼唤理论创新34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哲学传统40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哲学传统的创立者40

一 《资本论》: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逻辑42

二 《反杜林论》:全面阐述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力作44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哲学传统的继承和发展46

一 《帝国主义论》:“最完整深刻而无片面性弊病的发展学说”的卓越运用46

二 毛泽东经济思想:以社会基本矛盾分析为纲研究方法的确立48

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在现代化建设中“照辩证法办事”的典范56

第一节 经济的本质含义71

一 对经济的不同解释71

第三章 经济的本质71

二 需要、生产、经济73

三 稀缺性、选择、调节机制81

四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89

第二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分工93

一 社会主义社会分工的特点94

二 社会主义社会分工的两重性98

三 要正确对待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分工101

第四章 经济发展的规律107

第一节 经济主体与经济客体的互动107

一 经济主体及其主动性107

二 经济客体及其制约性115

三 经济主体与经济客体相互作用的协调118

第二节 经济发展的动力121

一 需求与供给的矛盾121

二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中体制性障碍的矛盾126

三 从制度创新到技术创新128

四 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137

第三节 经济运行的规律141

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律论:条件、动力和态势141

二 西部开发要按客观规律办事146

第五章 经济与文化的互动和一体化156

第一节 经济与文化的互动156

一 经济承载文化与经济文化化156

二 文化主导经济与文化经济化161

三 经济与文化的一体化168

第二节 经济的人文底蕴172

一 人文、人文精神172

二 透视经济中的人文精神174

三 当代经济中人文精神的重建180

第三节 社会主义与真善美187

一 真善美的哲学诠释188

二 求真:在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中推进社会主义事业189

三 求善:在发展生产力的奋斗中走向共同富裕194

四 求美:在优化关系中获得欢悦幸福198

五 社会主义:真善美的划时代的统一203

第六章 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208

第一节 社会有机体的协调发展208

一 社会的结构:三大系统208

二 社会运行的成果:三大文明214

三 社会的协调发展216

第二节 从理性经济人到人的全面发展220

一 “理性经济人”:科学的抽象220

二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人的发展的原动力223

三 人的本性:渴求全面发展230

第七章 经济发展的伦理意蕴233

第一节 市场经济是双赢的经济233

一 市场经济与道德的内在关联233

二 经济人的“利己”和“利他”235

三 经济人与道德人的统一238

第二节 生产力标准与道德标准的统一241

一 “是非得失”中包含着道德判断242

二 生产关系或经济体制中有道德问题244

三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要坚持道德标准249

第三节 经济主体的伦理塑造253

一 经济主体的困惑和伦理问题的提出253

二 经济伦理的合理性分析257

三 经济主体的伦理塑造260

第八章 要用伦理眼光审视经济问题264

第一节 解开经济活动的伦理情结264

一 发展经济要以诚信为本264

二 透视可持续发展的伦理意蕴267

三 要用道德规范去审视经济问题272

第二节 货币化与人性的异化275

一 人的需要与人性276

二 货币化与人性的蜕变279

三 主体与货币伦理、法制285

第九章 经济方法的功能291

第一节 要全面认识方法的作用291

一 方法是理论体系中的精华291

二 马克思主义是方法而不是教条297

三 经济观与经济方法的交互作用300

第二节 邓小平经济方法论302

一 邓小平经济方法的三大层次303

二 邓小平经济方法的三大特色305

三 邓小平经济方法的三大功能308

第十章 经济发展的新形态及其影响312

第一节 知识经济与生产方式的演化312

一 知识生产力孕育知识经济312

二 知识经济对生产力的重塑316

三 知识经济引发生产关系的变革320

第二节 知识经济与人力资源开发324

一 知识经济的实质325

二 知识经济推动人力资源开发实现变革327

三 构筑我国人力资源“高地”331

第三节 知识经济与人类生存方式的进化334

一 人类的生存方式是进化的335

二 终身学习才能生存的世纪338

三 主动适应人类生存方式的进化342

第四节 知识经济催生学习型组织345

一 学习型组织产生的历史必然性346

二 学习型组织的社会功能349

三 学习型组织的构建352

第五节 知识经济与创建学习型社会354

一 知识经济呼唤学习型社会354

二 学习型社会与培育智力资源359

三 努力创建学习型社会362

主要参考文献367

后记37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