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国际传播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国际传播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9/33146439.jpg)
- 关世杰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7301076584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598页
- 文件大小:32MB
- 文件页数:616页
- 主题词:传播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国际传播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国际传播的定义、特点和地位1
一、国际传播的定义1
二、国际传播的特点6
三、国际传播日渐成为传播学中的热点9
第二节 国际传播研究的历史与现状13
一、西方国家对国际传播的研究与教学13
二、中国对国际传播的研究与教学23
第三节 中国国际传播模式构想25
一、传播模式的优缺点25
二、影响国际传播的因素26
三、现有的国际传播模式27
四、中国国际传播模式构想31
第二章 国际传播的历史与现状42
第一节 文字发明后及印刷媒体时期的国际传播42
一、文字发明后的国际传播42
二、印刷媒体出现后的国际传播43
第二节 电子传播媒介的出现开辟了国际传播新时期(1837—1918年)44
一、国际电子媒介的出现44
二、现代交通工具的出现45
三、从事国际信息传播行业的诞生46
四、处理国际信息传播问题的国际组织诞生47
五、大规模对外宣传的出现48
六、以英国为首的西欧国家称霸全球的国际传播49
第三节 世界大国开始大规模政治对外宣传(1918—1945年)50
一、国际格局的发展变化50
二、国际传播事业的发展51
三、世界大国开始大规模国际政治宣传52
第四节 冷战时期的国际传播(1945—1990年)54
一、世界格局的发展变化54
二、冷战中两大阵营的政治宣传战54
三、第三世界登上国际舞台58
四、卫星电视革命59
五、航空事业快速发展64
六、新技术的影响64
七、世界信息与传播新秩序大辩论65
第五节 冷战结束后国际传播的新形势(1990—至今)73
一、世界格局的重大变化73
二、传播科学技术的新进展74
三、冷战结束以来国际传播格局的新趋势79
第三章 分析国际传播的各种理论90
第一节 理论与分析的层次90
一、理论概说90
二、国际传播中的分析层次91
第二节 观察国际传播的宏观理论92
一、从政治经济学角度观察国际传播的各种理论92
二、文化研究学派观察国际传播的视角107
三、从国际关系和权力角度看国际传播110
第三节 观察国际传播的中观理论114
一、信息流动理论114
二、大众传播效果理论117
三、国际传播中的信息理论122
第四节 观察国际传播的微观理论124
一、传播与学习理论124
二、思维方式理论127
三、价值观理论130
四、其他微观理论131
第四章 国际传播中的传播者、接收者、国家与文化143
第一节 国际传播中的传播者和接收者143
一、国家的官方机构143
二、各类企业和民间组织144
三、公民个人150
四、国际组织152
第二节 国家概说152
一、国家的基本概念152
二、国家利益的阶级性和民族性153
三、国家主权154
四、国家的力量156
第三节 文化概说156
一、文化的概念和要素156
二、文化的特征和功能160
三、文化与国家的关系165
第四节 国际传播与国际政治、经济、军事及文化的关系165
一、国际传播与对外政策166
二、国际传播与国际经济170
三、国际传播与战争174
四、国际传播与文化176
第五节 世界各国的传播制度183
一、国际传播与国际传播制度184
二、社会主义国家的传播制度185
三、西方国家的传播制度187
四、一些发展中国家的传播制度189
第五章 国际间传递的文化信息195
第一节 国际传播中的文化信息195
第二节 科技进步和经济全球化对世界文化发展的影响197
一、科技进步给国际文化交流带来的新特点197
二、文化交流与国际经济结合日趋紧密201
三、文化对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性增大202
第三节 冷战后的世界文化格局203
一、文化在成为一种主导产业204
二、美英文化势力独霸全球快速扩张205
三、文化交流成为国际政治中重要的软权力225
四、对文化弱国的影响增大228
五、世界文化多元性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229
六、世界文化环境的污染233
第四节 世界文化格局中的东亚文化234
一、近代以来东亚文化格局的演变234
二、东亚文化发展前景238
第五节 面对新格局的应对策略242
一、对弱小民族文化生存面临威胁的看法242
二、对弱小民族文化生存面临威胁的对策243
三、对弘扬中华文化的思考247
第六章 国际间传递的新闻信息261
第一节 国际新闻概说261
一、国际新闻的定义261
二、新闻的价值与形式262
三、国际新闻研究263
第二节 国际新闻的传递过程及其影响因素264
一、国际新闻的传递过程264
二、影响国际新闻传播的因素265
第三节 国际新闻体系268
一、国际新闻传播网络268
二、采集和分发国际新闻的主要机构269
第四节 国际新闻流动的方向和内容278
一、新闻流动的方向278
二、新闻的内容281
第五节 国际新闻的作用282
一、新闻信息发出者期待的作用282
二、对新闻信息接收者产生的作用285
三、国际新闻对世界的影响286
第六节 国际新闻新秩序286
一、冷战结束后美英在全球的主导地位增强286
二、国际新闻业的主要发展趋势288
三、发展中国家建立世界新闻新秩序的对策289
第七章 国际间传递的数据资料信息294
第一节 国际间的数据资料流通294
一、数据资料流通的技术特征294
二、跨境数据资料流通的行为者、内容、类型及流向295
第二节 跨境数据资料流通引发的争论301
一、美国对跨境数据资料流通的垄断301
二、研究与争论302
三、争论草草收场308
第三节 从争论到世界贸易组织的法律文件309
一、从争论到世界贸易组织的法律文件309
二、跨国数据资料流通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影响312
第四节 世界科技信息流动和隐私权313
一、世界科技信息流动313
二、隐私权315
第五节 遥感卫星与跨国信息传播316
一、遥感卫星316
二、卫星遥感的原则317
三、遥感卫星在各国的发展318
第八章 人际交流渠道325
第一节 国际传播的渠道325
一、人际交流325
二、大众传媒327
第二节 面对面的人际交流327
一、国际旅游328
二、国际会议332
三、外交活动335
四、留学生336
五、移民339
六、五类人际信息交流的比较342
第三节 利用通信设施的人际交流343
一、通邮344
二、电话346
三、移动电话349
四、传真350
五、电子邮件352
第九章 大众传媒渠道356
第一节 印刷品传媒356
一、印刷品的传播特点356
二、印刷品在国际传播中的特点358
三、印刷品国际流动的状况359
四、我国印刷品的进出口361
第二节 电影365
一、电影的传播特点365
二、电影的国际管理和国际流通现状366
三、中国电影的进出口367
第三节 广播369
一、广播的传播特点369
二、国际广播现状371
三、中国对外广播372
第四节 电视373
一、电视及传播特点374
二、国际社会及国家对卫星直播电视的制约和管制376
三、世界卫星直播电视的现状378
四、我国的卫星直播电视379
第五节 国际互联网381
一、国际互联网的发展及现状381
二、国际互联网的特点和功能385
三、国际互联网与传统媒体391
第六节 国际传播四种大众媒体的比较395
第十章 国际组织与国际传播399
第一节 国际组织概说399
一、二战结束后国际组织迅猛增加399
二、国际组织的定义、分类与作用399
三、新中国与国际组织402
四、国际组织与国际信息传播403
第二节 协调国际传播的全球性政府间国际组织404
一、联合国404
二、联合国体系内的全球性专门组织411
三、独立于联合国之外的全球性国际组织422
第三节 区域性政府间国际组织428
一、地区综合性国际组织428
二、地区性专业组织430
第四节 国际间非政府组织431
一、国际间非政府组织概况431
二、新闻与出版领域的非政府组织431
三、传播学研究组织432
第五节 国际传播领域国际组织发展的新特点434
一、国际组织对国内传播政策影响增大434
二、国际组织内经济因素的影响增大434
三、最有权势的私人跨国公司对国际组织的影响增大434
四、争论国际传播的主论坛从教科文组织转移到世界贸易组织435
第十一章 国际法与国际传播441
第一节 国际传播中的国际法概况441
一、国际法的概念和特征441
二、国际法的渊源及不同法律文件的法律效力442
三、国际法的基本原则444
四、国际传播领域国际法的概况446
五、与传播、信息相关的国际法文件分类449
第二节 国际传播中的人权和信息自由流通450
一、人权宪章与信息自由流通451
二、新闻自由与《国际更正权公约》457
第三节 国际传播中的知识产权458
一、知识产权及特点458
二、版权460
三、工业产权464
第四节 世界贸易组织与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465
一、服务贸易465
二、知识产权466
第五节 国际大众传播应遵循的国际法467
一、法律文件概况467
二、国际大众传播应该遵循的国际法要点468
第六节 电信法473
一、电信法概况473
二、卫星国际直接电视广播474
三、卫星遥感476
四、邮政通信476
五、电报、电话、无线电通信477
第七节 信息学法与国际互联网479
一、国际互联网带来的挑战479
二、消极内容的防范481
第八节 国际法的实施问题482
一、国际法的实施482
二、国际法在国际关系中的位置484
第十二章 出境信息——对外宣传的战略、策略与技术490
第一节 宣传的定义及研究的问题490
一、宣传的含义490
二、宣传研究的问题491
第二节 西方国家外宣战略与策略的发展演变493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诉诸意识策略494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的意识+无意识策略497
三、冷战时期的意识+无意识+构筑成长的整体环境策略503
四、冷战结束后的意识+无意识+构筑成长整体环境+信息产品自由贸易策略512
第三节 新中国对外宣传工作518
一、新中国外宣的基础518
二、新中国建立后的外宣工作519
三、中国外宣的策略及研究526
第四节 国际关系状况与宣传技巧实施528
一、宣传技巧和手段528
二、国际关系状况与宣传技巧实施531
第十三章 入境信息——国家调控入境信息的策略和手段540
第一节 国家调控入境信息的策略540
一、宏观调控540
二、坚持国家信息主权原则542
三、实施“堵”与“兴”两手政策542
第二节 国家调控入境信息的手段544
一、立法545
二、行政手段552
三、经济手段553
四、改造入境信息的手段554
五、教育手段556
六、语言手段557
七、信息评论手段558
八、技术手段559
九、外交手段559
附录一 这也是武士吗?562
附录二 德国影片《克鲁格伯伯》内容梗概569
附录三 美国利用国际互联网加强对我国旨在利于美国政策的宣传571
附录四 国际传播大事年表573
附录五 与国际传播相关的网址584
主要参考文献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