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欧洲文化史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欧洲文化史 上
  • (荷)彼得·李伯赓(Peter Rietbergen)著;赵复三译 著
  • 出版社: 明报出版社
  • ISBN:9629737868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336页
  • 文件大小:6MB
  • 文件页数:37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欧洲文化史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欧洲还未命名的时期——朝农业和定居社会的发展2

第一节 源自非洲和东地中海地区的欧洲文化2

第一部分 延续和演变:生存的新方式2

5.中世纪末期到约1540年欧洲扩张图5

下册5

第二节 农业、神殿和国家的兴起6

第三节 侵入、征服和变化:第一波12

上册13

1.公元前三至一世纪欧亚大陆西部民族迁移示意图13

2.石碑是圆柱一部分,上端是巴比伦汉摩拉比王站在太阳神沙玛许之前,面刻着汉摩拉比法典中的282条款。15

1.法国尼奥岩洞中的壁画,时间约为公元前20000—10000年。15

上册15

第四节 公元前十七世纪的巴比伦:汉摩拉比法典16

第五节 末次冰川时期后的欧洲18

下册19

21.十六世纪版图,描绘西班牙征服南美印加帝国,印加国王向西班牙征服者交纳财宝的情景。19

22.耶稣会士在北京建立的天文观测台,绘于十八世纪。19

3.青铜战车,发掘自中欧现奥地利的公元前七世纪古墓。21

第七节 一种边缘文化?以色列宗教和国家的形成23

第六节 侵入、征服和变化:第二波23

第八节 另一种“边缘”文化?腓尼基的交通和贸易活动25

第九节 又一种“边缘”文化?希腊的民主政制和它的局限性26

4.约公元前430—420年间的希腊酒瓮上装饰画。34

第十节 又一种“边缘”文化?欧洲凯尔特人的部落社会38

第十一节 “欧洲的诞生”和“希腊人的世界观”;或,如何为自己的文化下定义?41

第十二节 亚历山大大帝的世界43

2.约公元前400至前300年间,希腊在古代地中海世界影响图47

23.十六世纪关于罗马七大教堂的地图。52

第一节 在阿尔卑斯山和地中海之间,在伊彻斯坎人和希腊人的两个世界之间:早期罗马人的扩张54

第二章 罗马和它的帝国——文化融合的作用及其局限性54

6.富格家族贸易及金融活动范围图(约1500年)56

24.十六世纪初德国银行家富格的办事处,绘于1516年。57

第二节 由非正式帝国到正式的帝国59

第三节 公元二世纪的罗马帝国:一种法律制度和法制社会——罗马的贡献62

6.罗马皇帝查士丁尼的皇后狄奥多拉的色石砌画,公元六世纪作品,现存于意大利拉温那生命教堂。63

5.罗马时代古墓石刻,时间约为公元190年,在德国发现。63

3.公元211年罗马帝国版图64

第四节 罗马文化69

第五节 罗马帝国和它以外的世界72

第一节 在犹太人世界里的演化发展:基督教的诞生84

第三章 罗马帝国的沦亡和另一个王国的胜利?——基督教和罗马帝国84

第二节从犹太人——到外邦人——到基督徒:拿撒勒人耶稣及其追随者的功绩86

第三节 罗马帝国的各种宗教88

第四节 下层贱民的一个教派90

25.1632年版《刑法典》及《行刑程序》上插图描绘火焚异端分子与巫士情景。90

7.罗马圣克雷门基督教堂下,原祭祀波斯密司拉神的神龛。91

8.罗马古墓穴内基督徒举行“爱宴”的壁画。91

26.十七世纪法国版画,上为想像中的耶稣与罗马教皇、新教牧师、耶稣会士就圣餐问题进行对话。91

第五节 公元180年在迦太基就基督教进行辩论的情况94

第六节 一个既是罗马又是基督教的帝国之形成96

第七节 公元四、五世纪的罗马及其邻近地区:政治帝国的瓦解和文化帝国的残留102

第八节 帝国和语言108

第四章 走向一种普世性新宗教116

第二部分 延续和演变:信仰的新形式116

第一节 基督教世界观:古典文化在基督教和欧洲的脉络关系中保留下来116

9.考斯玛斯用来阐述基督教宇宙观的地图和图画。117

10.公元八世纪日耳曼人的石灰岩墓碑,在瑞典哥特兰岛发现。117

28.十八世纪版画嘲弄当时科学想像中的地球像汽球浮游于空中,其上承载许多科学设计的小玩意儿。118

第二节 公元547年的西奈山:考司玛斯所解释的基督教宇宙观118

27.耶稣会士学者阿塔那修·凯谢(1602—1680)设计的以水力送风的自动风琴。118

第三节 一种适应普世的宗教:基督教和欧洲的融合126

第四节 一个新帝国的兴起:法兰克人的政治体制和基督教会对它的理论维护129

第五节 文化与黏合:意识形态和教育在形成卡洛林王朝对欧洲统治中的作用,或称作“第一次文艺复兴”?134

第六节 修道院的影响140

第五章 地中海周围的三个世界——西方基督教国、东方基督教国和伊斯兰147

第一节 从六世纪起的对峙和接触147

第二节 先知的世界:伊斯兰148

第三节 人间的神国:东正教派的基督教国154

第四节 大地遥远的一角:罗马公教派的基督教国160

第五节 十字军运动:西方基督教国与伊斯兰及东方基督教国的对峙162

29.印刷有《人与公民权利宣言》的单张及有关的隐喻图画。162

30.1835年一幅版画,上为德国铺设由纽伦堡到富特的第一条铁路。162

12.大天使加伯列向穆罕默德显现,土耳其微型画,现藏伊斯坦堡托普卡匹博物馆。163

11.法国布兰西翁教堂中的十五世纪壁画。163

第六节 1095年11月26日:教皇乌尔班二世在克利蒙特发出组织十字军的号召165

第六章 一体世界和多种传统——上层文化与大众文化:普遍的模式和地区性变异175

第一节 欧洲的“封建”政治体制175

31.1860年版画,上为德国埃森的克虏伯钢铁厂。176

32.1872年法国画家古斯塔夫·道莱访问伦敦所画在烟雾笼罩下的伦敦贫民窟。176

第二节 教会和早期的国家179

第三节 经济及科技变化与早期的国家183

第四节 国家的强盛和强有力的统治者?188

第五节 城镇和早期的国家191

33.平版印刷画上为1870年巴黎的百货公司。198

第六节 基督教一统世界抑或各基督教国家组成的世界?198

34.德国诗人歌德在古罗马废墟中沉思的画像,约作于1800年。199

第七节 上层文化和各种大众文化:普遍的模式和地区性变异206

4.约公元1200年时欧洲语言区域图(及十一至十二世纪朝圣路线图)210

13.十五世纪中叶关于炼金术的手稿,现藏布拉格大学图书馆。211

14.巴黎大学讲授神学的课堂,取自十五世纪一件法国手稿。211

第八节 公元1378年在伦敦:乔叟所见到的世界212

15.温司拉国王的《圣经》中关于建造通天“巴别塔”的插图。约1389—1400年。214

16.十七世纪初捷克伏塔瓦河上的水力磨坊。约画于1610年。215

第九节 大学的重要作用218

36.版画上为探险家李文斯东横跨非洲大陆,约画于1853—1856年。232

35.富特·布朗所画《对英格兰的最后一瞥》,画于十九世纪中叶。232

间奏曲 公元约1400—1800年的欧洲236

第一节 农村的世界237

37.版画上为非洲传教士向当地国王讲解《圣经》,作于1863年。238

39.把达尔文画成人猿的讽刺画。239

38.1861年英国《笨拙》杂志讨论建尔文关于物种进化理论。239

7.约1800年时处于欧洲文化影响下的各地区示意图245

第二节 城镇的世界246

第三节 果真是两个世界吗?251

40.版画上为1873 年在维也纳举行的博览会中德国的机器馆。260

41.版画上描绘机器如何减轻妇女的家务劳动。260

第三部分 延续和演变:对人与世界的新看法262

第七章 一个新社会——欧洲出现各种对人的新观点262

第一节 古典文化的继续存在和人文主义的开始出现262

第二节 拜占庭的沦亡成全了欧洲的进展:人文主义在意大利的进一步发展265

第三节 从人文主义到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272

17.罗马色石砌画,被认为描绘柏拉图学院情景,现藏拿坡里国家博物馆。274

18.一群士兵大战前洗澡,画于1542年。275

第四节 1538年在罗马:米开朗基罗谈意大利艺术276

第五节 人文主义和文艺复兴:意大利以至其他国家282

第八章 一个新社会——欧洲成为一个更广阔的世界289

第一节 经济和科技变化与“现代”国家的确立289

第二节 文字从手写到印刷292

第三节 火药和罗盘297

42.1920年法国画家郝斯曼所画《机械头颅》。298

43.因发现遗传因子结构获得1962年诺贝尔奖的科学家詹姆斯·沃森与弗朗西斯·克里克。298

19.中世纪学者希尔德伯特对学生讲课情景。此系为奥洛缪主教资德克使用的《上帝之城》手抄本中插图。300

20.1470年,根特城其中一个印刷商彼得·凯撒。300

第四节 1625年在海牙:格劳修阐述的“国际法”302

第五节 国家和教会:基督教大一统的分解304

第六节 印刷术、阅读和学校:教育向大众开放?308

第七节 同一性和多样化:印刷术带来的文化革命314

第八节 欧洲和它的边界:国家意识和文化上的自我意识32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