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徐夜诗集校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清)徐夜著;武润婷,徐承诩校注 著
- 出版社: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 ISBN:7560717853
- 出版时间:1997
- 标注页数:362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42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徐夜诗集校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前言 武润婷1
序 王士禛等1
卷一1
古体诗1
闻歌1
初夏田园1
九日登戏马台2
东村二首4
雨中去湖上十五里作5
季夏西山6
雨夜赠兰公6
月下望南山一带7
铁山道上7
雪后西山即目8
岱顶遇雪9
忆历下旧游10
咏意10
仿古11
去故乡吟12
学古三首奉答西樵并赠令弟礼吉叔子贻上13
闻雁17
望摩诃峰17
望醴泉寺18
三日雪深尺余削之坚可成版戏书唐人刘眘虚 《积雪为小山》诗于上供坐中酒人笑乐18
归园后作20
杂诗二首21
放鱼22
西溪采幽流瞩引兴23
看月24
悲土冢25
答友人26
题王瓦吟东山草堂27
早行27
饥颂28
题松雪画丹白二鹑29
甲辰燕市慰西樵吏部29
答阮亭见赠嵇庵诗30
以诗代疏向诸公乞酒32
予以诗乞酒诸先生遂各以酒至得延暮年谨复以拙句志感33
答阮亭雪中送酒二首34
答阮亭对月见怀35
丙辰正月十一日奉送阮亭先生赴京师三首36
枯桐引38
噎歌38
秋风辞39
秋宵古意40
鸜鹆第一曲40
陇上行吟41
过寒庄草堂听客弹琴41
醴泉寺早起42
榆钱曲42
采露行43
祀月辞43
沿篱引44
春初西山看梅44
顾宁人见过草堂得张元明书45
孤绛折赠牡丹戏答45
清涛阁看夜雪题季亮壁46
菊潭47
近体诗48
灵岩寺48
得张元明书以《过蒙山》诗见示48
得家叔山中书49
醴泉寺志公碑唐开元物也像甚清癯可瞻50
寺僧导余寻外祖季木先生读书旧院50
过兴公舍51
侍家叔夜坐试茶51
登寺门高阁眺望52
朝发溪西路52
岱云席上别木青53
秋晚途中53
南窗杂兴54
同子枝再过中丞立宇公南园54
十六夜月始望携酒饮叔止弟斋55
十六日雪56
寒食拜先叔墓56
己卯济南与王佃石旅寓57
长山登河西阁57
九日得顾宁人书约游黄山58
雪中怀阮亭59
挽徐孟明先生59
黄河60
金华道中61
次答董樵四首62
吴陵道中明日立春63
岁暮崇川64
崇川雨泊64
初春郊行65
宛南遥哭西樵先生五首65
甲寅七月病中闻西樵忌辰作69
西樵六兄葬前一夕别以诗70
正月风寒特甚70
春日寄东亭阮亭兄弟70
赋得松月夜窗虚社题71
赋得洛阳花社题71
卷二73
近体诗73
读方孩未先生疏草并挽外祖诗感赋73
七夕立秋74
登石帆亭子即太师霁宇公旧园74
余与孤绛俱不饮孤绛戏曰吾辈酒狷也因为诗75
秋末杂感76
登城中戏马台77
郑若士当时兄弟不见三年矣西往济上过予山中因宿其旧舍77
晚晴78
九月八日文玉舅斋看菊随同过嫏嬛舅菊圃79
暮春城东79
春日感怀80
闲止园寻置屋地81
九日同诸子登东阜高处81
午醒82
桓台82
锦秋湖83
古城84
苑城84
五月十六夜集沈宅踏月至广生庵85
闰正月十五日再集文玉舅斋86
二月十五日寒食86
春末大雨87
九月八日同客园中寻置亭子地87
残腊再集嫏嬛舅示座客88
和阮亭《秋柳》四首88
再题阮亭《秋柳》诗卷91
送西樵之莱州91
庚子九日同张括江登大谷山庵92
登临朐县南阁93
过杨州晤贻上读其《过江》诸集94
阊门晚泊95
坐放鹤亭96
经严陵钓台97
富春山中吊谢皋羽98
邱海石向在西湖题所居舟曰水明楼辛丑春夏间客湖上感叹有作歌于水次吊之99
九日登吴山绝顶100
游通州城北三山101
五山游归呈毕载积太守101
登宝应城楼102
过平原102
高阳道中103
上谷谒椒山先生祠104
题金侍御祠堂105
甲辰生日二首106
乙巳春游历下亭子107
丁未九日登书堂寺同唐济武太史死庵禅人二首108
自书堂寺早过柳庵饭罢与诸公别110
久不入城答友人问110
锦秋亭有怀111
新正四日同菉澳舅饮怀西宅和屠纬真先生韵112
龙山道中先寄李劬庵明府113
九日登百花桥畔三层楼过劬庵饮113
黄戏寰今之康昆仑段善本也昔以琵琶弹余《辘轳鸣》乐府今四十年矣偶过山中饮欲访之不果有诗114
赋得三月正当三十日115
送雷笏山明府北上116
汴河新柳116
春日游杏花山117
闻莺118
平台晚眺119
送春119
新春一杯自寿120
十七日匡庐舅招饮观灯赋呈120
初春写怀二首121
寒食123
壬戌元日123
三日雪晴124
送春125
大水后文书尽没于水感成126
哭东亭十兄二首127
漫兴四首129
拟古131
山南路131
留别影公131
和东亭题宗梅岑画册六绝句132
旅中早行133
路旁冢134
旅夜134
鲍山134
寓西湖135
杂咏四首135
和抱儿长白山作137
山村独步137
同阮亭伤十笏草堂梅竹二首137
锦秋湖渔父词138
久客韩氏园中留别139
早望西山139
山中答友人问139
过王霁宇太师墓140
元夕山村同荣嘉禾看灯下梅花140
春词十首141
读《开天传信记》145
答友人问145
吾道146
转城146
睡起147
瓶中杏花147
以古铜笔管为孤绛寿孤绛临米帖相报口占为谢148
挽王岱云二绝句148
瓜州二首149
江行二绝句150
西陵桥吊苏小151
题崔不雕扇头杏花为毕载积151
古於陵城152
饮明湖馆和孙孟滋仲孺152
吊李五弦司寇153
望问山亭子153
辛亥冬日济南杂咏三首154
甲寅九月同陇西宿张彝公山居三首156
辛酉清明157
过城隅小园看残桃花157
答阮亭西堂黄柑初熟见招157
向东亭乞斑竹拄杖158
再次韵东亭惠杖159
读东亭近作奉柬159
三字拓诗160
古体诗163
湖归张文虎先生过余河上居163
卷三163
岁暮往行东南有触遂书164
观烧164
述少165
送四叔父携家馆于乐安并寄郑氏兄弟166
表兄毕六表弟耿大青州游回为道所见示以此诗168
书叹170
燕市看子底并读近作特以奉慰171
送莱州王公子房北上同客宿华阳观中172
西斋夜兴173
淄川高绳东念东过舍谈饮酬赠之作174
早发济南湖上175
秋日伊翕庵王令子两新贵见枉村中作此谢176
摹勒邵子若玑镌外祖季木公志状兼呈张公异度吴门177
今年行答简庵郑公179
赠王玉映大家181
浦口行为查公伊璜作183
章丘市中逢张子肩甫与长山王子桐实185
秋宵夜坐有怀仲友山中用续其前年秋夕之句并怀其伯季兄弟186
宿家叔东山草堂186
送客作长短句187
社会过十一弟家宿并呈四哥187
寄答孙使柱岩司教曹州189
对酒读书作诗赠张子191
咏怀193
寒衣寄远词194
王文玉六舅傍夕来露坐纵谈是时始暑因次其语成句195
书赠愚山学使197
寒夜199
癸酉夏再入西山199
杂诗二首200
送同社诸子二首201
送长白孙柱岩师北上廷对203
访泉204
历宿山楼将诸峰游事205
山游以阻寒遂各散去206
答姑苏张异度207
为表弟王孤绛母氏夫人作209
寿毕孟议仲友母氏夫人211
雨多税急民不堪命忧思所及作为此诗212
戆令行为令君刘公作214
和友人赠句215
读华亭云客彭子刻文并两等人《微引》感而有作215
由断桥入灵隐217
杭州遇陈子方山喜其三石刻赠以此诗218
乐安郑当时司训利津219
秋日园居220
再宿龙山有怀苏公221
春日再过寒庄留宿222
桐下偶作222
得王木青舅氏所寄书诗题示张文虎先生223
济南故宫行224
木青北游燕赵间七年始归同家叔过宿其园中旧日草堂225
从贩茶人得章丘元明先生书问作此以答并慰其悼亡之情227
汝宁李尚书姬某氏以甲申之变死于水其子来司教青青城二唐于公为微此作228
题洪生画230
送桐实王子南游武林托侯四叔父石门并致怀颜斗涵父子231
卷四233
五言律233
石屋路逢钟景陵题空翠难强名五字石233
谢友人惠酒234
素庵寄乳泉水答怀山中234
溪东祠范公南向负地木幽肃235
溪上逢雨235
灯下遇长山王子凉玄客兄弟236
苏村期王云不至236
窗下闻雁237
冬绪有怀木青寒庄草堂237
丁丑除夕同四叔守岁中堂238
戏简文虎先生238
宝署阻雨晤兰州罗千人239
杭州遇顾宁人239
宿迁240
舟晚240
行金华五百滩中241
晚失泊处去焦市尚数里241
斗门242
有怀成行一苏代起两兄242
八字门宿242
客中除夕243
人日243
赠通镇柳大将军244
邗水晤丁景吕并读新刻245
春日野行245
雪中饯别李劬庵父台246
早发炒米店246
同穆子枝姊丈夜过接岭246
过昭华寺中247
李锦秋浙回托寄四叔父石门247
獭河迟家叔不至248
雪中早行青阳店道上248
复窜249
避难山居去邹平十五里奉怀林尚木先生249
野叹250
室应王合阳官舍即事251
仲默分司署中寓诗二首251
与彤臣邻舟戏作252
罗市253
赠博庵神师253
八尺254
清苑旅况255
早发兰溪道中255
崇川岁暮寄怀贻上扬州256
喜遇孙仲孺于历下枉顾谈诗示以名公新刻感赠二首兼怀其兄孟滋257
挽徐孟明先生258
寓中促织258
告外祖季木公柩259
山夜263
寄问韩庄荷信264
夜醒264
茶巷逢邵子若玑南回因寄张草臣吴门265
望266
闷266
己卯济上与王佃石旅寓诗267
烟晚267
寄怀王木青268
山饮269
题铁樵于山人《广陵游草》270
七言律270
书赠傅彤臣271
九日同庐州张子括江登大峪山庵272
同张括江挨字限韵272
湖上漫兴四首273
拜岳王墓275
读《吟红集》赠玉映大家276
和邃明上人韵277
赠传神谢文侯278
舟中望金山作279
青州王青箱同寓寺中280
王孝江表兄遽尔披剃戏为此诗劝其回驾280
天宁寺中遇胡掌丝示以《宛陵》诸草281
燕市晤高四兄念东索余近作并勉以修持感切旧谊书此以赠282
送胡掌丝司李汉中283
博城旅寓284
寓淮杂感285
淮上怀古289
客邸拈少陵句感怀次孙渭生柏非熊李郎玉韵291
过浒山铺南望醴泉昔读书寺中时今已四十年矣293
虎丘293
湖上始晤愚山学使以诗见赠往岁在济蒙招之雅并留惠诗刻次答以谢294
张父台升四川益州知州饯行有作295
杭州赠宋荔裳宪使先生295
宋玉叔先生见示安雅堂诸刻集296
由接岭至大峪拜外祖墓题石柱上297
富春道上闻子枝已到山中未即至马上寄意298
同子枝宿外祖家中堂298
和嫏嬛五舅读《问山·避秦诗》有感之作299
王长青舅初为诗即清新明动可喜问山亭子为不颓矣志感300
元日王岱云过谈并有所示301
清明野集301
雨夜得木青京中书302
简庵郑公以《净土》诸诗见示并求《王摩诘集》303
雨中戏应内人索米304
纳凉304
斋额305
病简306
自赠307
汤饼诗为六舅燕姬生子308
答寄姜子柔莱阳308
晚行高苑道中309
登长白山绝顶310
夜中独兴310
山中遥悼王补之先生311
春末河上对酒311
龙山遥同诸子旅宿有怀苏公312
初闻雁312
徽州老友陈仲韶过舍谈及往事不禁凄然再有此赠313
一月两过子支济上313
丁亥夏再到济南感旧之作314
送王子底作莱州教315
贻上济归为言一时名士觞咏之乐并示《秋柳》集诗既续其后响因题其册315
虎拜表弟约游山庄不果答寄316
再过青州有感旧事316
题邱海石先生挽诗卷子答长公龙标世兄317
湖上遇汤愚公世兄绝感319
扬州市中遇王令子北来得知吾乡乱耗320
灵隐道上逢莱阳董樵320
望后一日游通州城北三山321
癸卯四月再过济南感城郭民人之异回忆丁亥过此已十七年矣322
寄怀湖上颜斗?胤公父子323
保定拜椒山先生祠像323
复谒椒山城外祠堂324
次西樵《惊见东痴到都相看辙尔苍然》之作325
九日同道子口先生涂次德州以夜深买酒不得325
丁未九日白雪寺会诸作326
又用死庵韵赠之326
九日同诸公游宿白云寺327
自板闸夜归淮城328
北湖328
奉怀劬庵李先生谢任后侨寓?湖329
古城329
苑城329
七言绝句330
路遇登州妇女多有为兵将虏者330
凤凰山330
临别子枝为余击筑作歌331
听栖霞人谈辛末东事331
桥上332
八月十五正觉寺巷口婺妇有话征人者332
九日过浒山332
乱后遇故乡亲友333
淄川城外有感333
长白道上同王宛西歌大树下333
九日访嘉禾不遇留题二首334
寄如数次之335
孝堪潞河邻舟见有越客似余者夜不寐成诗自京邸远335
石门去崇德县十八里有怀四家叔336
经贾平章故宅336
饮明湖馆和孙孟滋仲孺337
送陟公舅氏南游并有所托338
舟行漫作美王合阳表兄339
秋日长白道中340
答友人劝赴科第340
春暮在友人园亭中啜茶340
寿胥舅煎茶诗341
入山341
祖王岱云342
江行绝句四首342
早行河北343
题李五弦尚书桃花坞村344
题过墙杏花为毕载积刺史344
秋月侍外祖病独宿芳石垒中345
吴山道院次荣洞门345
九日登会仙山顶次唐济武太史345
西陵桥吊苏小346
阮亭扬州署中看演《牡丹亭》剧346
为北山给谏公悼子云初四首347
别穆子枝于河西岸348
唐山349
七夕晴二首349
铁山道中350
同翟玉华冷如芝宿毕氏山房352
灵岩寺半山洞352
晚桃花352
早行353
鲍山353
记市言353
书蕉353
平陆354
湖寓354
槐堂午梦二首355
伤乡友陈缝庵三首355
崇祯十年十月内余家东村发地得古窑器二其一碗毁于其一则盘也大径数寸厚三之一形制朴质蠢滞不时母夫人以赐小子善旧有蓄英石一拳正类苏家雪浪乃用藉石敬识以诗356
济南赠宁人先生诗357
徐东痴以俭教家诗358
节孝田先生赞358
附录360
答阮亭帖二通360
徐诗跋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