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虫媒传染病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虫媒传染病
  • 方美玉,林立辉,刘建伟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 ISBN:7801215834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471页
  • 文件大小:40MB
  • 文件页数:485页
  • 主题词:虫媒病毒-传染病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虫媒传染病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虫媒传染病概论1

第一节 虫媒传染病的起源、演化、定义及危害1

第一篇 虫媒传染病总论1

第二节 虫媒传染病的分类4

第三节 媒介节动物5

第四节 虫媒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20

第五节 虫媒传染病的防治23

第二章 主要媒介节肢动物34

第一节 蜱类34

第二节 革螨44

第三节 恙螨49

第四节 蚊类54

第五节 蠓类70

第六节 白蛉77

第七节 蚤类85

第三章 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102

第一节 概述102

第二篇 虫媒病毒性疾病102

第二节 病原学104

第三节 流行病学109

第四节 病理及发病机理110

第五节 临床表现112

第六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113

第七节 治疗121

第八节 预防措施122

第二节 病原学127

第四章 流行性乙型脑炎127

第一节 概述127

第三节 流行病学129

第四节 病理及发病机理131

第五节 临床表现132

第六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133

第七节 治疗140

第八节 预防措施143

第一节 概述147

第二节 病原学147

第五章 森林脑炎147

第三节 流行病学150

第四节 病理及发病机理151

第五节 临床表现152

第六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154

第七节 治疗155

第八节 预防措施156

第一节 概述158

第六章 黄热病158

第二节 病原学159

第三节 流行病学160

第四节 病理及发病机理161

第五节 临床表现161

第六节 诊断及鉴别诊断162

第七节 治疗163

第八节 预防措施163

第一节 概述166

第二节 病原学166

第七章 西尼罗病毒病166

第三节 流行病学168

第四节 病理特点170

第五节 临床表现170

第六节 诊断及鉴别诊断171

第七节 治疗172

第八节 预防措施172

第八章 流行性出血热174

第一节 概述174

第二节 病原学175

第三节 流行病学178

第四节 病理及发病机理182

第五节 临床表现184

第六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186

第七节 治疗190

第八节 预防措施193

第九章 新疆出血热198

第一节 概述198

第二节 病原学198

第三节 流行病学201

第四节 病理及发病机理203

第五节 临床表现204

第六节 诊断及鉴别诊断205

第七节 治疗208

第八节 预防措施209

第十章 辛德毕斯病毒病211

第一节 概述211

第二节 病原学211

第三节 流行病学213

第四节 发病机理214

第五节 临床表现215

第六节 诊断及鉴别诊断215

第七节 治疗216

第八节 预防措施216

第十一章 基孔肯雅病218

第一节 概述218

第二节 病原学218

第三节 流行病学220

第四节 发病机理222

第五节 临床表现222

第六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222

第七节 治疗224

第八节 预防措施224

第十二章 罗斯河病毒病226

第一节 概述226

第二节 病原学226

第三节 流行病学227

第四节 发病机理229

第五节 临床表现230

第六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230

第七节 治疗231

第八节 预防措施231

第十三章 东方马脑炎233

第一节 概述233

第二节 病原学233

第三节 流行病学236

第四节 病理特点238

第六节 诊断及鉴别诊断239

第五节 临床表现239

第七节 治疗240

第八节 预防措施241

第十四章 西方马脑炎244

第一节 概述244

第二节 病原学244

第三节 流行病学247

第五节 临床表现250

第四节 病理特点250

第六节 诊断及鉴别诊断251

第七节 治疗252

第八节 预防措施252

第三篇 虫媒立克次体与埃立克体病254

第十五章 恙虫病254

第一节 概述254

第二节 病原学255

第三节 流行病学257

第四节 病理特点259

第五节 临床表现260

第六节 诊断及鉴别诊断261

第七节 治疗264

第八节 预防措施265

第十六章 流行性斑疹伤寒267

第一节 概述267

第二节 病原学267

第三节 流行病学268

第四节 发病机理269

第五节 临床表现269

第六节 诊断及鉴别诊断270

第七节 治疗272

第八节 预防措施272

第十七章 鼠型斑疹伤寒274

第一节 概述274

第二节 病原学274

第三节 流行病学275

第五节 临床表现276

第四节 发病机理276

第六节 诊断及鉴别诊断277

第七节 治疗277

第八节 预防措施277

第十八章 Q热279

第一节 概述279

第二节 病原学279

第三节 流行病学280

第四节 发病机理281

第五节 临床表现282

第六节 诊断及鉴别诊断282

第七节 治疗283

第八节 预防措施284

第十九章 斑点热286

第一节 概述286

第二节 病原学286

第三节 流行病学287

第六节 诊断及鉴别诊断289

第四节 发病机理289

第五节 临床表现289

第七节 治疗290

第八节 预防措施290

第二十章 猫抓病291

第一节 概述291

第二节 病原学291

第三节 流行病学291

第五节 临床表现292

第四节 病理及发病机理292

第六节 诊断及鉴别诊断293

第七节 治疗294

第八节 预防措施295

第二十一章 战壕热296

第一节 概述296

第二节 病原学296

第三节 流行病学299

第四节 发病机理299

第六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300

第五节 临床表现300

第七节 治疗302

第八节 预防措施302

第二十二章 埃立克体病304

第一节 概述304

第二节 病原学305

第三节 流行病学308

第四节 病理及发病机理312

第五节 临床表现313

第六节 诊断315

第七节 治疗317

第八节 预防措施317

第四篇 虫媒细菌性疾病319

第二十三章 鼠疫319

第一节 概述319

第二节 病原学320

第三节 流行病学321

第五节 临床表现323

第四节 病理及发病机理323

第六节 诊断及鉴别诊断325

第七节 治疗326

第八节 预防措施327

第二十四章 土拉弗氏菌病331

第一节 概述331

第二节 病原学331

第三节 流行病学333

第五节 临床表现335

第四节 病理及发病机理335

第六节 诊断及鉴别诊断336

第七节 治疗339

第八节 预防措施339

第五篇 虫媒螺旋体感染性疾病341

第二十五章 莱姆病341

第一节 概述341

第二节 病原学342

第三节 流行病学343

第四节 发病机理345

第六节 诊断及鉴别诊断346

第五节 临床表现346

第七节 治疗347

第八节 预防措施348

第二十六章 蜱传回归热351

第一节 概述351

第二节 病原学351

第三节 流行病学353

第四节 病理及发病机理355

第五节 临床表现355

第六节 诊断及鉴别诊断356

第七节 治疗357

第八节 预防措施357

第六篇 虫媒原虫性疾病360

第二十七章 疟疾360

第一节 概述360

第二节 病原学362

第三节 流行病学370

第四节 媒介按蚊373

第五节 病理与发病机理375

第六节 临床表现377

第七节 诊断及鉴别诊断379

第八节 治疗381

第九节 预防措施383

第十节 监测385

第二十八章 黑热病388

第一节 概述388

第二节 病原学388

第三节 流行病学390

第四节 病理及发病机理393

第五节 临床表现394

第六节 诊断及鉴别诊断395

第七节 治疗396

第八节 预防措施397

第二十九章 弓形虫病399

第一节 概述399

第二节 病原学399

第三节 流行病学402

第四节 病理及发病机理403

第五节 临床表现404

第六节 诊断及鉴别诊断405

第七节 治疗406

第八节 预防措施407

第七篇 虫媒蠕虫感染性疾病410

第三十章 丝虫病410

第一节 概述410

第二节 病原学411

第三节 流行病学415

第四节 媒介蚊虫417

第五节 病理及发病机理418

第六节 临床表现419

第七节 诊断及鉴别诊断420

第八节 治疗422

第九节 防治措施422

第十节 监测424

第二节 病原学426

第一节 概述426

第三十一章 结膜吸吮线虫病426

第三节 流行病学428

第四节 发病机理430

第五节 临床表现430

第六节 诊断430

第七节 治疗430

第八节 预防措施430

第一节 常用实验器材的准备432

第三十二章 虫媒传染病常用实验技术432

第八篇 虫媒传染病常用实验技术432

第二节 细胞培养434

第三节 病原分离437

第四节 动物实验法和鸡胚培养法439

第五节 血清学试验446

第六节 分子生物学试验455

第七节 虫媒病毒鉴定技术462

第八节 常用组织培养试剂的配制467

第九节 菌(毒)种保存法46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