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烽火文心 抗战时期文化人心路历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烽火文心 抗战时期文化人心路历程
  • 饶良伦等著 著
  • 出版社: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
  • ISBN:7531712997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403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42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烽火文心 抗战时期文化人心路历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目录1

第一编 夹攻中的苦斗3

一、同仇敌忾共赴国难3

(一)爱国文人 热血沸腾3

文化名人颂抗战3

杨秀峰“投笔从戎”和胡风主张“坚守阵地”6

(二)名流学者 毁家纾难8

“京派”学者“四大皆空”8

叶圣陶、丰子恺毅然弃故居9

老舍痛别亲人11

(三)海外赤子 归心似箭14

刘尊棋:“我一天都不能再停留下去”14

田间:“我们立即回国去”15

王礼锡:“我要归去了”16

蒋介石撤销通缉令17

(四)捐弃前嫌 一致对敌17

郭沫若:“别妇抛雏断藕丝”19

郭沫若和蒋介石第二次握手20

“七君子”光荣出狱20

(五)“低调俱乐部”里的文化人21

二、团结战斗 结成新的长城24

(一)上海文化人实现大团结24

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的成立24

可贵的“喇叭”精神25

(二)文化界的新旗手——郭沫若28

蒋介石的如意算盘28

郭沫若屈就第三厅厅长29

轰动武汉的抗战扩大宣传周31

空前的“七七”献金活动33

众望所归的文化界新旗手34

“文协”的筹备工作35

(三)老舍和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建立35

“文协”的成立和历史功绩36

“文协”的功臣——老舍38

三、抗日文化的“洪波曲”40

(一)新闻战线群星闪烁40

出生入死的战地记者和作家40

三位出色的战地记者范长江、孟秋江、陆诒43

“新华军”与“囚徒社长”45

温暖的“记者之家”48

打破国民党的新闻垄断51

幕后英雄——胡愈之53

(二)戏剧尖兵初显身手54

抗战第一剧——(保卫卢沟桥》54

上海戏剧轻骑的活跃56

轰动一时的“好一计鞭子”57

昙华林畔再组轻骑58

“八千里路云和月”60

“田汉毕竟是好汉”62

(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63

冼星海、张曙领导的歌咏运动63

叶浅予领头的抗战漫画65

胡风的“游击战”和茅盾的“阵地战”66

四、抗战宣传在海外70

(一)抗战歌声飘海外70

最早在星马宣传演出的“武汉合唱团”70

轰动星马的“新中国剧团”71

影剧明星王莹在美的演出活动72

(二)丹青大师艺惊异邦73

徐悲鸿在星马、印度的募捐活动73

刘海粟在南洋的募捐活动75

张善子在欧美的募捐活动76

最早从事国际宣传的进步文人78

(三)让世界了解中国78

郁达夫、胡愈之宣传战斗在星洲80

国民外交代表陶行之和“过河卒子”胡适81

“沟通土洋”的萧乾84

毁誉参半的林语堂84

五、“衣冠西迁”与文化扩散85

(一)空前规模西迁潮85

“经年流离全家瘦”85

颠沛流离而弦歌不辍87

抢救国宝的英雄89

(二)文化据点 星罗棋布91

国统区文化中心——重庆92

“文化名城”——桂林92

“民主堡垒”——昆明94

对外宣传的窗口——香港94

其他文化据点95

六、刀剑风雪苦相摧97

(一)狂轰滥炸何所惧97

灭绝人性的“战略轰炸”97

狂轰滥炸何所惧99

(二)“富贵于我如浮云”103

蒋介石的笼络政策103

骗局的破产103

荒唐的“拉郎配”——强制入(国民)党106

同床异梦的效果108

收买不了的文化人109

(三)满园春色关不住110

新闻封锁的失败110

扼杀不了的进步出版事业113

高教战线上的控制与反控制斗争116

疯狂的白色恐怖119

(四)粉身碎骨全不怕119

所谓的“成都抢米事件”122

骇人听闻的“綦江惨案”和“杜重远阴谋案”123

马寅初不怕粉身碎骨125

冯雪峰英勇战斗在上饶集中营128

轰动国内外的“费巩失踪案”和“永安大狱”129

(五)贫病交加不折腰131

教授们的贫困131

老舍被迫戒酒、戒烟、戒茶134

青年作家碧野的除夕夜134

他们在贫病交加中死去136

“安贫乐道”与“不平则鸣”138

七、“相濡以沫”的友情和战乱中的同林鸟139

(一)患难与共 情同手足139

可贵的友情139

田汉赴宴140

“一流文人二流堂”142

情暖破碎心144

朱自清、叶圣陶诗文会友146

一对诗画忘年交149

(二)战乱中的同林鸟151

赵丹夫妻劳燕分飞151

徐悲鸿的婚变153

梁思成、林徽因比翼双飞156

“万金难买生死情”158

八、“指津自有北辰星”161

(一)为进步文化人争得一块“租界”162

政治部第三厅解散前后162

文工会的成立162

文化“租界”的辉煌成就163

(二)当狂风暴雨袭来的时候164

决不能再牺牲一个人164

“驱车我走天南道,万里江山一放歌”165

曹靖华深情忆往事166

(三)香港秘密大营救167

震惊中外的奇迹167

虎口救精英168

夏衍海上脱险169

最后一个撤离香港的进步文人170

柳亚子、邹韬奋不忘抢救恩171

胡蝶白首话当年172

(四)“我们跟着北辰走”174

人人向往解放区174

加入中共的文化名人176

一群党外“布尔什维克”179

文化人的导师和挚友181

(一)在祝寿的名义下187

纪念郭沫若五十寿辰187

九、民主洪流逐浪高187

为各方面文化名人举行的祝寿活动190

纪念茅盾五十寿辰194

(二)以戏剧为突破口196

突破口的选择196

轰动山城的“屈原”热浪和“雷电”旋风198

“壮绝神州”的西南剧展200

精彩的压轴好戏202

(三)波澜壮阔的民主运动205

轰动一时的“飞机运洋狗”事件205

倒孔(祥熙)运动的胜利207

西南联大的“五四”纪念活动209

汹涌澎湃的春城风云211

震撼山城的“民主宣言”213

准备迎接新战斗的动员会215

坚强的领导和牢固的团结219

一、“孤岛”的劫难与辉煌219

第二编 地狱里的沉沦和抗争219

重建抗日宣传阵地222

新闻记者血溅“孤岛”224

复社与《鲁迅全集》的出版227

刘湛恩为国捐躯和“孤岛”护校斗争229

二、横眉冷对血雨腥风230

东北抗日文艺先驱金剑啸和抗日文艺沙龙“牵牛房”230

金剑啸的牺牲和哈尔滨口琴社事件232

哈尔滨“左翼文学事件”234

燕京大学教授团结共闯鬼门关236

轰动华北教育界的日宪大逮捕案239

蓝公武七进日本宪兵队241

上海文化界的劫难243

战斗在敌人心脏的英雄们246

戴望舒的新“南冠草”249

郁达夫南洋遗恨251

三、荆棘丛中的艰难跋涉254

陈垣“傲骨撑天地,奇文泣鬼神”255

马叙伦闭门著书257

郑振铎的“最后一课”259

齐白石“开尽秋风不折腰”261

蒋兆和妙手丹青绘难民263

刘海粟不与敌伪合作265

梅兰芳蓄须明志267

程砚秋荷锄务农270

周信芳“歌台深处筑心防”272

袁雪芬出污泥而不染273

艰苦奋战的话剧工作者275

张爱玲红遍上海文坛278

钱钟书埋首著书不求闻达281

傅雷的热肠劲节283

朱生豪呕心沥血译莎剧285

四、出卖灵魂的无耻文人288

卖主求荣的郑孝胥288

亲日恐日的汤尔和293

“脱下袈裟换乌纱”的周作人294

汪伪政权的吹鼓手林柏生299

汪精卫的“文胆”胡兰成301

惟利是图、随波逐流的张资平303

第三编 风景这边独好309

一、民族精英会聚延安309

颗颗红心向延安309

徒步漫漫黄土路311

冲破层层封锁线314

耀眼的星海河汉317

艰苦的生活与英勇的牺牲320

心窝里飞出的颂歌323

二、阳光雨露育新人325

纤笔不亚毛瑟枪325

党的政策暖心窝327

领袖和文人心连心330

春风化雨润无声333

延安文艺座谈会前夕335

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盛会338

脱胎换骨一代新人341

三、新天新地新文化344

(一)戏剧轻骑建奇功344

西战团名扬全国344

民众剧团红遍边区347

秧歌剧异军突起350

京剧改革的先驱353

《白毛女》一鸣惊人355

延安——诗的王国358

(二)烽火热血铸诗魂358

朗诵诗响遍边区359

街头诗开全国之风360

老树著花更芬芳361

新诗发展的里程碑363

(三)唱出时代最强音364

延安处处是歌声364

人民音乐家冼星海365

明亮的星辰368

(四)拿起画笔作刀枪369

木刻一枝独秀369

古元绘出延安新面貌370

彦涵再现战斗烽火371

腾飞前的漫画家372

(五)文坛群英各有千秋374

报告文学的繁荣374

扎根黄土的“山药蛋派”378

美的颂歌381

四、阳光下的阴影384

(一)萧军拂袖离延安384

“伟大的不是我,而是他”384

“要注意调理人我关系”384

萧军的离去与归来387

(二)不该发生的悲剧388

冤案的由来388

冤案的形成392

曲折的平反393

(三)所谓“抢救运动”394

审干工作的提出394

康生将运动引入歧途395

毛泽东当众赔礼道歉397

一份闪光的《意见书》399

后记40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