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死亡哲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死亡哲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5/33132708.jpg)
- 段德智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市:湖北人民出版社
- ISBN:7216019148
- 出版时间:1996
- 标注页数:490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51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死亡哲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死是一个我们不能不猜的谜——对死亡哲学概念的“静态”分析1
二、死亡哲学是一个“在发展中的系统”——对死亡哲学概念的“动态”考察9
三、论马克思主义的死亡哲学的历史地位17
四、论中国死亡哲学的历史地位23
第一章 死亡的诧异28
第一节 原始死亡观的崩解与人的死亡的发现28
一、原始死亡观与原始宗教神话28
死亡不是不可避免的29
死亡不是生命的绝对终结30
超个体灵魂是不死的32
二、原始死亡观的崩解与人的死亡的发现的几个先决条件33
人的个体化33
精神自律信念的破除34
时间观念的更新35
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36
三、人的死亡的最初发现与哲学的出现37
死亡的发现与哲学基本问题的提出37
哲学的出现与人的死亡的最初发现40
第二节 对死亡本性的哲学思考:从赫拉克利特、毕达哥拉斯到苏格拉底43
一、赫拉克利特:“死亡就是我们醒时所看见的一切”44
“智慧就在于听自然的话”44
“我们既存在又不存在”45
“对于灵魂来说,死就是变成水”46
“在我们身上,生与死始终是同一的东西”49
二、毕达哥拉斯:死亡是灵魂暂时的解脱50
三、苏格拉底:“对于死亡本性,我不自命知之”53
“男子汉应当在平静中死去”53
“对于死亡本性,我不自命知之”54
“死可能比生更好”56
“像我这把年纪的人,因无可避免的死期而苦恼悲戚,那就不成话了”57
“追求好的生活远过于生活”58
第三节 对死亡本性的再思考:从德谟克利特、柏拉图到亚里士多德60
一、德谟克利特:“死亡是自然之身的解体”60
“死亡是自然之身的解体”61
灵魂是“有形体的”和“有死的”62
“愚蠢的人怕死”64
“逃避死亡的人是追逐死亡”65
二、柏拉图:“死亡是灵魂从身体的开释”66
“灵魂不死需要许多证明才能使人信服”67
“死亡是灵魂从身体的开释”69
哲学是“死亡的练习”71
三、亚里士多德:神圣的理性不死73
“整个灵魂在人死后继续存在是不可能的”74
“能动心灵”与“能动理性”不死77
我们应当尽力“过理性生活”,“使我们自己不朽”79
死亡是可怕的,但它可以为勇气和美德所克服80
第四节 对死亡恐惧的治疗:从伊壁鸠鲁、卢克莱修到塞涅卡和马可·奥勒留81
一、伊壁鸠鲁:“死亡是一件和我们毫不相干的事”83
哲学是“治疗灵魂的药剂”83
“死亡是一件和我们毫不相干的事”85
“贤者既不畏惧死亡,也不厌恶生存”86
二、卢克莱修:我们“应当顺从自然的厄运”88
“即便灵魂在离开身体后仍有感觉,那也依然对我们毫无关系”89
“我们应当顺从自然的厄运”91
“老年人更应当高高兴兴地让位给未来世代”93
三、塞涅卡:“一个人如果希望一死,他怎么会恐惧呢?”94
只有念念不忘人的脆弱性和有死性,才能活得从容95
“只有在死的条件下我们才能够得到生”96
“一个人如果希望一死,他怎么会恐惧呢?”98
四、琉善、爱比克泰德和马可·奥勒留的死亡哲学99
琉善:相信永生的基督徒是“不幸的人”100
爱比克泰德:“可惧怕的不是死亡,而是对死亡的恐惧”101
奥勒留:“顺从理性和神”,以“愉快的心情等待着死亡”103
第二章 死亡的渴望107
第一节 基督教对死亡的回答:“在耶稣基督中复活”107
一、《旧约》中的死亡问题:“分别善恶之树的果子不该吃”107
“分别善恶之树”与人的有死性108
赏赐的是耶和华,收取的也是耶和华109
耶和华已经吞灭死亡,直到永远110
死人复活与基督之死112
二、《新约》中的死亡问题:“我们藉耶稣基督得胜”112
“在亚当里众人都死了,在基督里众人也都要复活”115
若不能死,就不能生116
“我们带着灵性的身体复活”118
第二节 基督教死亡观的论证:从德尔图良、奥古斯丁到托马斯·阿奎那120
一、德尔图良:上帝之子死而复活,虽不合理,但却可信120
二、奥古斯丁:“天主负担了我们的死亡”123
“天主之道负担了我们的死亡”124
我们应上升到天主面前126
三、托马斯·阿奎那:“人在尘世生活之后还另有命运”128
通过自身而存在的神圣理性不死129
人的最后目的是享受来世的天堂幸福130
第三节 基督教死亡观的危机:从“勿忘死”到“勿忘生”131
一、基督教死亡观的崩解:从对死亡的渴求到对死亡的恐惧132
二、向基督教死亡观的挑战:从“勿忘死”到“勿忘生”134
信仰来世复活“内蕴着一种奴性和屈从”135
人可以使自己获得神的形象136
“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138
第四节 近代死亡哲学的酝酿:从马丁·路德到蒙太涅和布鲁诺140
一、马丁·路德:因信得救140
二、蒙太涅:死亡是生命的终了而非它的目的142
死亡是生命的终了而非它的目的143
我们不应当鄙视我们的生存,而应当使之更加深刻和充实145
若知生,便知死146
三、布鲁诺:活死人”或“死活人”147
死在一时,活在千古147
“我们自己和任何一个实体都不可能遭到灭亡”149
“活死人”或“死活人”150
第一节 对不死信仰的理性证明:从笛卡尔、斯宾诺莎到莱布尼茨155
第三章 死亡的漠视155
一、笛卡尔:我们的灵魂比身体更经久157
二、斯宾诺莎:人的心灵不可能绝对消灭160
“自由人的智慧不是默思死而是默思生”161
人的心灵不可能随身体而完全消灭162
“保持生命”之道在于“知神”164
三、莱布尼茨:“根本没有严格意义下的完全毁灭”165
第二节 对不死信仰的理性否定:从伽桑狄到卢梭再到狄德罗168
一、从伽桑狄到梅利叶:灵魂不是非物质的和不死的171
伽桑狄:灵魂是物质的因而是有死的171
梅利叶:灵魂不是非物质的和不死的172
二、伏尔泰和卢梭:憎恶死亡是人的天性174
伏尔泰:灵魂不死是无法证明的174
卢梭:憎恶死亡是人的天性176
拉美特利:我们既不怕死,也不求死180
三、拉美特利、霍尔巴赫和狄德罗:我们既不怕死,也不求死180
霍尔巴赫:灵魂就是身体本身182
狄德罗:活要活得充实,死要死得愉快184
第三节 德国古典哲学对死亡的思考:从康德到黑格尔再到费尔巴哈186
一、康德:灵魂不死只有道德的确定性187
批判理性的理论先驱:帕斯卡尔和休谟188
“关于灵魂不死的任何理性设定都是不允准的”191
灵魂不死具有“道德的确定性”193
自杀不可能成为“普遍的自然律”195
自由人“自己选择去死”197
“想得越多,做得越多,你就活得越长久”199
费希特:灵魂不死的新证明200
二、黑格尔:死亡是精神同自身的和解202
死亡就是精神同自身的和解203
“死亡的根据是个体性转化为普遍性的必然性”205
“死亡是意识的自然的否定”207
通过死亡,上帝使他本身同他本身和谐209
凡是开创新世界英雄的死亡都是悲剧性的211
三、费尔巴哈:必须从人本学观点来理解死亡和不死214
死属于“人的规定”或“人的本性”215
必须从人本学观点来理解死亡:“属人地死去”218
“必须从人本学观221
点来理解不死信仰”221
不死信仰具有“主观必然性”224
尽管有死,也定要充分地度过一生227
第四章 死亡的直面231
第一节 意志与死亡:从叔本华到尼采和柏格森231
一、叔本华:死亡并不触犯生命意志232
“死亡是哲学灵感的守护神”233
个体必然有生有灭235
死亡“并不触犯生命意志”237
死亡与意志自由和“在死亡中生活”243
二、尼采:生存就是不断从我们身上排除趋向死亡的东西247
“苦难并不是反对生命的根据”248
“我们的死是一种全然不同的死亡”250
“永恒重视”与“成就之死”252
三、柏格森:“死后继续存在非常可能”256
第二节 存在与死亡:从雅斯贝尔斯、海德格尔到萨特258
一、雅斯贝尔斯:“死亡是一种一直渗透到当前现在里来的势力”259
“从事哲学即是学习死亡”259
“死亡是一种一直渗透到当前现在里来的势力”262
二、海德格尔:“死亡是此在的最本己的可能性”263
“死亡是此在的最本己的可能性”264
“死亡是此在之不可能的可能性”:“向死而在”266
“本真的向死而在”与“向死的自由”268
只有死亡才可以把此在之存在的本真性与整体性从生存论上带到明处271
三、萨特:死远不是自为存在固有的可能性,而是一个偶然的事实272
死亡是一种双面的“雅努斯”273
“死远不是自为存在固有的可能性,而是一个偶然的事实”275
“死不能从外面把意义给予生命”277
“我们的自由原则上是独立于死亡的”281
第三节 科学与死亡:从弗洛伊德到怀特海和罗素283
一、弗洛伊德:只有借生本能和死本能才能解开生命之谜283
战争是引起我们本能回复的势力之一284
“只有借生本能和死本能才能解开生命之谜”289
“两种本能相互溶合”291
二、怀特海:人的不死是实现出来的价值的不死293
三、罗素:“把一些不朽的东西投入到我们人的生存里去”295
“让死的恐怖缠住心,是一种奴役”296
“对死亡的恐惧是宗教的基础”297
“把一些不朽的东西投入到我们的生存里去”298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的死亡哲学302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死亡哲学的产生与初步发展302
一、马克思:“为人类牺牲自己”303
“为人类牺牲自己”305
“辩证法是死”306
“要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309
“革命死了,革命万岁!”311
“自古以来没有一次战斗有这么多人自我牺牲”313
“一定要重新获得全部工作能力”315
“到了一定年龄,因为什么而‘去见上帝’,完全是无关紧要的”318
“现在我需要的唯一的东西,就是安静”320
“我们不是那种重表面形式的人”324
二、恩格斯:“群众自己应该明白为什么流血牺牲”326
“顽强奋战后的失败是和轻易获得的胜利具有同样的革命意义的”327
“生就意味着死”330
“由于自然的必然性而发生的一切事件,不管多么可怕,它们自身都包含着一种安慰”332
“我们一定要坚守岗位”334
老衰和濒死都“不能破坏我的情绪”337
“严格遵守适宜老年人的一套生活制度”341
“我至望将我的遗体火化”343
“群众自己应该明白为什么流血牺牲”345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的死亡哲学的进一步发展347
一、列宁:“在群众中发扬视死如归的精神”348
“在群众中发扬视死如归的精神”350
“要奋不顾身地保卫苏维埃共和国”353
无产阶级“宁死不屈”的坚决意志是“决定一切”的历史因素355
“踏着烈士的血迹前进”358
二、毛泽东:“踏着烈士的血迹前进”358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361
“要保持过去革命战争时期的那么一种拼命神”363
打原子战无非就是死人366
三、其他著名无产阶级革命家:“一个人必须做符合人民利益的一切事情”368
费烈:“我们曾经自由地生存,也将自由地死去”369
卡尔·李卜克内西:“为了胜利,我们将不惜一切”372
伏契克:“每一个为美好的未来而牺牲的人都是一座石质的雕像”374
葛兰西:“我准备为我的观点贡献生命”379
周恩来:“努力为生,还要努力为死”381
铁托:385
“一个人必须做符合人民利益的一切事情”385
一、马克思主义的死亡哲学的产生是死亡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390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的死亡哲学是我们时代不可超越的死亡哲学390
“整个历史的一面镜子”391
新哲学的立脚点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394
“问题在于改革世界”396
二、马克思主义的死亡哲学是我们时代不可超越的死亡哲学399
我们时代“最盛开的花朵400
“把木乃伊带到活人里面去是不可能支持很久的”402
流星和烛光尽管也有光辉,但毕竟不是太阳406
附录一 古今中外哲学家论死亡名言荟萃411
附录二 简要参考书目454
附录三 答《死亡哲学》读者问458
附录四 《死亡哲学》书评摘要465
后记480
再版后记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