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绍兴人民革命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中共绍兴市委党史研究室著;余一苗主编;赵玲华,杨伯心副主编;潘亚军编辑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ISBN:7805159866
- 出版时间:1994
- 标注页数:410页
- 文件大小:7MB
- 文件页数:42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绍兴人民革命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引言:鸦片战争——揭开绍兴近代史的序幕1
第一章 太平军入绍和绍兴人民的反清斗争6
第一节 诸暨莲蓬党起义6
第二节 太平军在绍兴9
一 太平军进军绍兴9
二 太平天国在绍兴采取的政策和措施11
三 绍兴保卫战14
四 中外反动军队在绍纵兵掳掠抢劫16
第二章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在绍兴的兴起18
第一节 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的绍兴18
一 绍兴社会经济的深刻变化18
二 诸暨白旗党反帝反教会起义21
三 绍兴的维新运动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潮的出现24
第二节 光复会、同盟会在绍兴的活动27
一 陶成章对浙江会党的联络和策动27
二 徐锡麟等创办绍兴大通学堂30
三 秋瑾督办大通学堂及组织光复军33
四 徐锡麟、秋瑾组织浙皖起义35
五 绍兴的光复及王金发督绍38
六 辛亥革命的失败及经验教训42
第三章 反对军阀统治和新文化运动在绍兴的开展45
第一节 军阀黑暗统治下的绍兴45
一 动荡的绍兴政局及绍兴人民反对袁世凯的斗争45
二 绍兴各地抗税抗捐及夏盖湖农民的反霸斗争49
三 孙中山莅绍畅论共和民主51
第二节 绍兴籍人士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贡献53
一 王子余创办《绍兴白话报》53
二 鲁迅、周作人连续发表新文学作品56
三 蔡元培在“五四”新文化时期的活动58
第四章 “五四”爱国运动在绍兴62
第一节 绍兴人民响应“五四”爱国运动62
一 绍兴各界声援“五四”爱国运动62
二 绍兴人民抵制日货,提倡国货65
第二节 “五四”爱国运动在绍兴的深入发展68
一 绍兴人民支持“鲁案”、“闽案”的斗争69
二 绍兴各界支援“一师风潮”71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在绍兴的传播76
一 绍兴一批进步刊物的出现76
二 《共产党宣言》中文首译本传入上虞78
三 《诸暨民报》宣传马克思主义79
第一节 绍兴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81
一 绍兴工人的觉醒81
第五章 工农运动的勃兴及绍兴地方党组织的建立81
二 绍兴印刷工人纪念“五一”节活动83
三 绍兴工人声援“二七”罢工斗争及绍兴印刷工人联合会的成立84
四 绍兴箔业工人同盟大罢工86
第二节 绍兴第一次农民运动高潮87
一 萧绍农民运动的兴起88
二 开展以“减租”为中心的反封建斗争89
三 萧绍农民运动的失败91
第三节 中共绍兴地方组织的建立93
一 绍籍先进知识分子为建党所作的理论准备93
二 绍籍先进分子参加党团创建活动96
三 绍兴党团组织的建立99
第六章 第一次国共合作在绍兴形成102
第一节 国民党县党部在绍兴的建立102
一 国民党绍兴县党部的建立102
二 国民党诸暨县党部的建立104
三 国民会议运动在绍兴的兴起105
第二节 绍兴革命文化运动的深入107
一 马列主义理论宣传的深入开展107
二 绍兴女师学潮110
三 绍兴五中学潮113
四 绍兴非基督教同盟运动114
第三节 绍兴工农革命运动的高涨116
一 绍兴各界支援“五卅”运动117
二 绍兴机业工人大罢工119
三 绍兴锡箔工人大罢工121
四 农民运动的蓬勃发展124
第四节 反对国民党右派在绍兴的篡权活动125
一 沈定一等右派加紧篡权活动125
二 宣中华等左派反对国民党右派的篡权活动126
三 国民党右派在绍兴的篡权活动被击败127
第七章 北伐军进军绍兴及大革命在绍兴失败129
第一节 北伐军在绍兴129
一 夏超“独立”及驻绍陈仪部队倒戈129
二 北伐军东路军在绍作战131
三 绍兴各界支援北伐军132
第二节 群众运动的迅猛发展135
一 绍兴社会运动委员会成立及“收回国土”运动135
二 工会组织的建立及其斗争的深入开展137
三 农民协会及农民运动养成所的建立140
第三节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在绍兴143
一 国民党右派在绍兴加紧策划阴谋活动143
二 反革命政变在绍兴的发动145
三 大革命在绍兴的失败147
一 国民党反动派在绍兴的“清党”151
第八章 土地革命战争在绍兴的兴起151
第一节 国民党反动统治在绍兴的确立151
二 反动统治在绍兴的确立153
第二节 中共绍兴地方组织在曲折中发展154
第三节 绍兴各县的农民暴动158
一 甬绍线联络委员会的成立和以上虞为中心的“浙东大暴动”158
二 绍兴县的“跪香”运动161
三 嵊县游康茶农暴动162
四 诸暨减租抗租斗争164
五 新昌张万成农民暴动167
六 诸暨暴动171
七 绍兴锡箔工人反专卖斗争174
第一节 绍兴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177
一 “九·一八”、“一·二八”事件的发生及绍兴人民的抗日活动177
第九章 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177
二 绍兴人民声援“一二·九”运动179
第二节 红军挺进师在新昌181
一 红军挺进师第一次进入新昌181
二 红军挺进师第二次进入新昌183
第三节 反文化“围剿”和抗日文化工作的开展184
一 绍兴抗日文化工作的开展185
二 鲁迅在反文化“围剿”中及与党的亲密关系186
第十章 中共宁绍特委建立和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188
第一节 第二次国共合作在绍兴的形成188
一 抗日战争爆发后绍兴的形势188
二 第二次国共合作在绍兴的形成191
第二节 宁(波)绍(兴)特委的建立192
一 绍属各县党组织的恢复建立193
二 宁绍特委的建立及各项工作的积极开展194
一 各种抗日救亡活动的开展198
第三节 绍兴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198
二 绍兴“妇女营”等抗日武装的建立及“妇女营”夜袭王店202
第四节 绍兴各地政工队的建立及活动205
一 绍兴三区政工队及各县政工队的建立205
二 各县政工队的抗日救亡活动207
三 绍兴三区政工队在海盐抗击日军211
四 国共两党争夺政工队领导权的斗争和政工队被改组213
第五节 绍兴的文化救亡运动217
一 各种抗日文化社团的建立217
二 各种抗战报刊的出现220
三 开设进步书店销售抗日书刊224
第十一章 周恩来来绍和绍兴党组织进一步发展227
第一节 周恩来在绍兴进行抗日统一战线工作227
一 周恩来抵达绍兴积极宣传抗日227
二 周恩来关心绍兴及绍兴之行意义229
第二节 中共绍属特委的建立233
一 中共宁绍特委分为宁属、绍属两个特委234
二 绍属特委开展的卓有成效的工作235
三 执行“隐蔽精干”方针,改党委制为特派员制237
第十二章 绍兴沦陷及各县抗日武装斗争的兴起240
第一节 日军发动宁绍战役及绍兴反攻战240
一 宁绍战役及绍兴各县的沦陷240
二 日军在绍兴沦陷区的暴行242
三 绍兴反攻战244
第二节 绍兴地区抗日武装斗争的兴起246
一 皋北抗日自卫队的建立247
二 绍兴浙东游击大队的建立248
三 绍兴皋埠区队的成立及皇甫庄战斗248
四 诸北四乡抗日自卫大队的成立249
五 显超部队与日军作战251
第三节 运用各种形式开展秘密斗争253
一 进入国民党政权组织以掌握动态254
二 进入国民党部队争取其抗日255
三 以开店办公司名义开展秘密斗争257
四 进入国民党联络站进行情报传送工作259
第十三章 绍兴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开展261
第一节 绍兴地区抗日根据地的开辟261
一 南进支队挺进会稽261
二 “小三八”部队的建立264
三 金萧地委和金萧支队的建立265
第二节 绍兴地区抗日根据地的发展268
一 诸北抗日根据地的建立268
二 诸义东抗日根据的建立270
三 嵊新奉抗日根据地的建立272
四 路西游击根据地的建立274
五 绍嵊抗日根据地的建立276
六 上虞县境内的抗日游击战斗278
第三节 苏浙军区部队来绍开辟根据地280
一 四纵第十一支队一渡 富春江来绍280
二 四纵第十、十一支队二渡富春江来绍282
第四节 绍兴地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284
一 上虞等各县民主政府的成立284
二 讨田战役和许岙攻坚战286
三 张俊升率部起义290
四 对敌反攻夺取绍兴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291
第十四章 绍兴抗日武装的北撤和坚持原地斗争294
第一节 绍兴抗日武装的北撤294
一 抗战胜利后的绍兴局势294
二 浙东区党委在上虞召开北撤会议297
三 绍兴地区抗日武装的北撤300
第二节 隐蔽精干 坚持斗争301
一 党对坚持斗争的部署302
二 反对国民党的武装“清剿”303
三 隐蔽坚持斗争306
第十五章 绍兴游击武装的建立及发展309
第一节 绍兴游击武装的建立309
一 石璜缴枪和会稽山抗暴游击队的成立309
二 中共浙东工作委员会和路西人民救国先锋队的成立312
三 四明地区重建武装的活动313
第二节 人民游击战争的开展314
一 会稽、路西、四明游击武装的反“清剿”斗争315
二 中共路西工委和会稽山人民抗暴游击司令部的成立318
三 嵊县开元、石璜战斗320
四 中共浙东临委的成立及会稽部队上升为浙东主力322
五 路东(会稽)、路西的分设和诸暨高城头战斗323
第三节 “坚强”部队挺进会稽327
一 上王岗战斗和浙东临委关于外线出击的指示327
二 “坚强”部队挺进会稽328
三 会稽山游击根据地的形成和发展330
四 金萧支队的成立和诸暨陈蔡战斗333
第十六章 中共浙东临委领导中心转至会稽337
第一节 嵊县、新昌地区的游击活动337
一 嵊(县)新(昌)奉(化)地区的游击斗争337
二 嵊(县)新(昌)东(阳)游击区的开辟和发展339
三 新昌马坑等战斗和澄潭战斗341
第二节 回山会师和浙东人民解放军第二游击纵队成立347
一 台西临时干部会议348
二 浙东主力集结回山350
三 浙东临委第二次会议和浙东人民解放军第二游击纵队的建立351
一 寿乃康、傅渭潮率部起义353
第三节 浙东临委领导中心转至会稽353
二 浙东主力武装移师会稽和中共会稽临时工作委员会成立356
三 会稽武装外线出击和绍兴车头战斗358
第四节 陈蔡会议361
一 上虞地区的武装出击活动361
二 金萧支队在诸暨路西的对敌进攻363
三 陈蔡会议365
第五节 绍兴游击区的文化教育事业369
一 会稽地区的新闻出版事业369
二 鸡鸣社和《金萧报》371
三 浙东人民革命干部学校373
第十七章 绍兴地区的解放376
第一节 绍兴国统区的爱国民主运动376
一 新昌中学的学生运动376
二 新昌石磁村的抗租抗丁斗争378
三 绍兴的打米店风潮381
四 绍兴联合图书馆的革命活动383
五 绍兴邮电工人的护局斗争385
第二节 瓦解敌军 迎接解放387
一 绍兴解放前夕的策反和统战工作387
二 诸暨的敌军工作和诸城解放委员会389
三 接管上虞县城的准备工作391
四 嵊新地区策反敌军和县城接管准备工作393
第三节 绍兴各县的解放395
一 诸暨、绍兴的解放395
二 上虞的解放398
三 嵊县、新昌的解放400
第四节 绍兴各级新政权的诞生402
一 南北大军在绍兴胜利会师403
二 绍兴专员公署及所属各级人民政权的建立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