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语言哲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语言哲学
  • 庞元正,董德刚,韩庆祥主编;王健平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ISBN:7503527560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377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399页
  • 主题词:语言哲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语言哲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前言 1

第一章 语言的本质 1

第一节 对语言的多视角考察 1

一 语言是什么 1

二 哲学家视野中的语言 3

三 语言学家视野中的语言 9

四 语言哲学的研究对象 12

第二节 语言的特征 15

一 符号性 15

二 意义性 19

三 交际性 22

第三节 语言的形式 24

一 沙夫的指号分类 25

二 关于语言表达形式的分类 28

三 语言形式与语言意义的约定 30

第二章 西方哲学发展中的语言转向34

第一节 西方哲学发展中的语言转向是怎样产生的 34

一 传统哲学的弊端 34

二 对形而上学的批判 39

三 哲学家对语言问题的重视及数理逻辑的诞生 42

四 自然科学理论中的逻辑问题 50

第二节 西方语言哲学的发展线索 51

一 三种分类方法 51

二 逻辑分析学派和日常语言分析学派 53

第三节 正确认识“语言转向”问题 57

一 语言哲学产生的重大意义 57

二 语言哲学是西方现代哲学的一个主要分支或流派 60

第三章 涵义与指称理论 66

第一节 弗雷格的涵义与指称学说 66

一 符号、对象、涵义、观念 67

二 语句的涵义和指称 71

三 弗雷格的涵义与指称理论给我们的启示 77

第二节 罗素的摹状词理论 81

一 摹状词的特征 82

二 摹状词理论的提出 83

三 包含无指称对象语词的句子的意义 85

四 摹状词与指称理论中的三个难题 88

五 对摹状词的逻辑分析 91

一 语言的不同层次 96

第三节 语言层次与逻辑类型理论 96

二 逻辑类型论 103

三 对象语言和元语言 107

第四节 由涵义和指称到语言和世界 111

一 由语言推及世界 111

二 逻辑原子主义 113

第四章 语言的意义和证实 118

第一节 语言的科学实验意义和经验行为意义 118

一 皮尔士的实用主义及其意义理论的实质 118

二 意义的科学实验操作 121

三 意义的经验行为操作 122

第二节 语言的意义和证实方法124

一 维特根斯坦所讲的证实方法 125

二 石里克所讲的证实方法 127

三 卡尔纳普所讲的证实方法 128

第三节 陈述的有意义和无意义问题 131

一 什么是有意义的句子 132

二 假陈述的两种不同类型 134

第四节 对证实方法的修正 140

一 石里克对证实的逻辑可能性的解释 141

二 卡尔纳普的可确证性原则 143

第五节 证实论对形而上学的批判 147

一 时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假陈述的批判 147

二 对形而上学表达手段的批判 151

三 对形而上学两种错误陈述的分析 152

第五章 “图像论”、“使用论”与语境 157

第一节 维特根斯坦语言观的变化 157

一 对语言的两种不同的看法 157

二 语言结构反映世界结构的图像论 160

第二节 在使用语言中理解语言 166

一 包围着语言运用的迷雾 166

二 语言游戏 168

三 语言游戏在于有规则 170

四 使用语言的语用含义和行为功能172

第三节 语境在使用语言中的作用 174

一 语言学家和哲学家视野中的语境 175

二 语境与交际过程 182

三 内涵逻辑意义上的语境分类 187

第六章 行为反应论与言语行为理论 191

第一节 行为反应论 192

一 从两种质疑意见谈起 193

二 关于“刺激”和“反应” 195

三 r s的言语行为意义 197

四 语言的辞典学“意义” 200

第二节 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 201

一 对日常语言的看法 202

二 两种不同的说话方式 203

三 言语行为三分法 208

四 关于“真实性”与“恰当性”问题 214

五 以言行事的不同种类 219

第三节 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 221

一 言语行为四分法 221

二 对以言行事的分类 225

三 直接言语行为和间接言语行为 231

四 言语行为与意向性问题 235

第一节 表达与理解的一般问题 239

一 表达和理解要研究的主要问题 239

第七章 语言的表达与理解 239

二 表达与理解的心理过程 240

三 理解、推导、回应 243

四 与以言取效相关的理解问题 244

第二节 表达与理解中的歧义现象 246

一 歧义的含义及其产生原因 246

二 表达方面的主观歧义 248

三 理解方面的主观歧义 251

一 语表和语里的区分 253

第三节 语表和语里 253

二 语里命题的几种不同情况 255

第四节 会话原则与会话含义 261

一 格赖斯的“合作原则”与“会话含义”理论 262

二 会话中的意向问题 266

三 利奇的“礼貌原则” 268

四 诚意原则 270

第五节 表达中语境对语词与语句的选择 271

第八章 自然语言句法分析 274

第一节 自然语言的语形分析及句法范畴理论 275

一 语形及语形分析 275

二 原子词语和分子词语 278

三 函项与目式 280

第二节 转换生成语法的特点、原则和目标 283

一 转换生成语法的特点 284

二 转换生成语法的基本原则和目标 286

第三节 转换生成语言学的古典理论 288

一 短语结构规则 288

二 转换 290

三 转换规则 291

四 同现限制和同现规则 292

五 转换规则的不同类型 294

六 对古典理论的两点质疑 296

第四节 转换生成语言学的标准理论和扩充式标准理论 297

一 语句的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 298

二 语义对句法模式变化的影响 304

三 扩充式标准理论 308

第九章 逻辑分析方法 314

第一节 复合命题的语形结构和真值表方法 315

一 复合命题的语形结构 315

二 真值形式和真值函项 318

三 五种基本的复合命题形式及其真值表 322

四 重言式、矛盾式、可真可假式 328

第二节 命题演算公式的形成和变形根据 329

一 命题演算公式的形成 329

二 命题演算公式的变形根据 333

三 简化真值表方法 336

第三节 命题演算定理的推演 340

一 定理的推演 340

二 引入推演规则后的定理推演 341

一 原子命题的语形结构 346

第四节 谓词逻辑对原子命题的语形分析 346

二 对传统逻辑六种性质命题形式的符号分析和表述 350

第五节 谓词演算公式的形成和变形根据 356

一 狭谓词逻辑公式的形成规则 356

二 狭谓词逻辑公式的变形根据 358

第六节 狭谓词演算定理的推演  366

一 定理的推演 366

二 引入推演规则后的定理推演 369

主要参考书目 373

后记 37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