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行政学原理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行政学原理 第2版
  • 徐晓林,田穗生编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ISBN:7560931480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272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290页
  • 主题词:行政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行政学原理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行政1

一、不同的“行政”界定1

二、从学科术语界定“行政”2

三、行政的界定4

第二节 行政学5

一、研究的对象、目的与意义5

二、研究内容7

三、研究方法8

四、行政学与行政管理学9

第三节 行政学研究的发展10

一、行政学研究在西方的发展10

二、西方行政学研究发展特点及其原因12

三、对西方行政学研究的评价14

一、历史回顾15

第四节 当代中国行政学研究15

二、当代中国行政的基本特点16

三、当代中国行政学研究的任务与重点17

第二章 行政性质19

第一节 行政的性质19

一、确定行政性质的依据19

二、行政的阶级性20

三、行政的社会性20

四、行政的执行性21

五、行政的管理性22

六、行政性质间的关系22

第二节 行政与政治23

一、研究政治与行政区别的意义23

二、政治与行政的区别24

三、行政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26

第三节 行政与管理27

一、研究管理与行政区别的意义27

二、行政与公共管理29

三、行政与行政管理30

第三章 行政环境33

第一节 行政环境研究33

一、行政环境的含义33

二、行政环境研究的意义34

三、行政环境研究的发展35

第二节 行政环境分析36

一、行政环境分类36

二、行政的自然环境37

三、行政的社会环境38

四、行政的历史人文环境40

五、行政的国际环境41

第三节 中国当代行政环境42

一、环境与行政的关系42

二、中国行政的自然环境43

三、中国行政的政治环境44

四、中国行政的经济环境45

五、中国行政的文化环境46

六、中国行政的历史人文环境47

七、中国行政的国际环境48

第四章 行政职能49

第一节 国家职能49

一、国家形式与国家本质49

二、国家的两种职能50

三、国家职能的实现51

第二节 政府职能52

一、政府职能与政府功能52

二、政府职能的形成与确定53

三、政府职能的特性54

四、政府职能的类型55

第三节 政府职能的实现57

一、政府职能的配置57

二、政府职能的实现方式60

三、地方政府职能61

第四节 中国地方政府职能转变62

一、历史背景62

二、地方政府行政环境的变化63

三、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方向选择64

第五章 行政权力67

第一节 概述67

一、权与权力67

二、行政权力68

三、行政权力与其他国家权力69

四、行政权利71

五、认识行政权力的意义72

第二节 行政权力的行使72

一、行政行为与行政权力72

二、行政权力行使的形式74

三、行政权力行使的效力75

第三节 行政权力的运作76

一、行政权力的获得76

二、行政权力的转移78

三、行政权力的使用80

四、行政权力使用负效应的防止82

第一节 国家体制84

一、制度与体制84

二、国家制度是一种根本政治制度84

第六章 行政体制84

三、国家制度的组成85

四、制度改革与体制改革87

一、行政体制的界定88

二、行政体制的内涵88

第二节 行政体制88

三、行政体制的组成90

第三节 地方行政体制93

一、地方政府93

二、地方行政体制94

三、中国地方行政体制96

第七章 行政组织98

第一节 行政组织的特性98

一、对组织的一般分析98

二、行政组织的界定99

三、行政组织的特性100

第二节 行政组织分析102

一、行政组织的类型102

二、行政组织的结构103

三、行政组织的运行105

第三节 行政组织理论106

一、概述106

二、西方的组织理论107

三、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组织理论110

第四节 行政组织的建设原则111

一、组织建议原则在行政领域中的运用111

二、行政组织建设的主要原则112

第八章 行政人员116

第一节 概述116

一、行政人员界定116

二、研究行政人员的意义117

三、行政人员的类型划分118

一、行政人员的来源119

第二节 行政人员的特征119

二、行政人员的性质120

三、行政人员的权利与义务121

第三节 行政人员的行为122

一、行为类型122

二、行政人员的职权124

三、行政人员的责任125

第四节 行政人员的素质要求126

一、概述126

二、不同类型行政人员素质要求的差异127

三、行政人员的职业道德128

第九章 编制行政131

第一节 概述131

一、编制行政131

二、编制行政的意义132

三、编制行政的管理原则、功能与内容133

第二节 结构管理134

一、职能管理135

二、设置管理136

三、工作程序管理137

第三节 人员配置管理138

一、定额管理的意义138

二、影响人员定额配置的因素140

三、确定人员定额的方法141

第四节 中国的编制行政143

一、中国编制行政的现状143

二、中国编制行政现状分析144

三、中国编制行政的法制化145

第十章 人事行政148

第一节 概述148

一、人事行政的含义148

二、人事行政的目标149

三、人事行政在行政管理中的地位149

四、人事行政的基本原则149

五、人事行政的研究内容151

三、品位分类152

二、人事分类的两种类型152

第二节 人事分类制度152

一、人事分类的含义152

四、职位分类154

第三节 人事管理制度156

一、人事管理制度的含义156

二、人事管理制度156

第四节 人事管理机制160

一、人事更新机制160

二、人事激励机制161

三、人事保障机制162

第十一章 公务员制度164

第一节 基本概念164

一、公务员164

二、公务员制度165

三、公务员制度与人事行政167

二、一般原则168

第二节 公务员制度的指导原则168

一、概述168

三、西方国家的特有原则170

四、中国的特有原则171

第三节 公务员的义务与权利173

一、概述173

二、西方国家公务员的义务与权利174

三、中国公务员的义务与权利175

第四节 公务员管理机构与体制177

一、类型划分177

二、西方国家公务员管理机构与体制178

三、中国公务员管理机构与体制180

第五节 中国公务员制度完善途径181

一、中西公务员制度的主要差异181

二、中西公务员制度差异分析183

三、完善中国公务员制度途径探讨185

一、财务行政、财政、财务管理187

第一节 概述187

第十二章 财务行政187

二、财务行政的地位、作用和目的188

三、公共财政189

第二节 财政体制190

一、含义及意义190

二、财政体制的类型191

三、分税制193

第三节 财务行政管理193

一、资金筹集管理193

二、资金分配管理196

三、资金使用管理201

第四节 机关财务管理203

一、机关财务管理的意义203

二、机关财务管理的内容204

三、预算外资金管理205

第一节 概述206

一、行政机关与机关行政206

第十三章 机关行政206

二、机关行政的意义207

三、机关行政的管理机构208

第二节 程序管理209

一、程序管理的意义209

二、程序管理的内容210

三、程序管理的实施211

一、事务管理的含义212

第三节 事务管理212

二、文秘管理213

三、物材管理215

四、后勤与财务管理217

第四节 办公管理218

一、办公管理的含义218

二、办公管理的内容218

三、办公现代化问题220

一、依法行政的含义222

第一节 概述222

第十四章 依法行政222

二、依法行政的意义223

三、行政法与依法行政224

第二节 行政立法225

一、行政立法的含义225

二、行政管理法规的制定226

三、行政管理法规的变更228

一、行政执法的含义229

第三节 行政执法229

二、行政管理法规的效力230

三、行政执法的形式231

第四节 行政司法234

一、行政司法的含义234

二、行政争议234

三、行政复议236

四、行政诉讼237

五、行政赔偿238

一、行政活动的监督240

第十五章 监督行政240

第一节 概述240

二、行政活动监督的意义241

三、行政活动监督的理论基础242

第二节 监督行政243

一、监督行政的意义243

二、一般监督244

三、行政监察246

四、审计监督249

第三节 行政监督249

一、行政监督的意义249

二、执政党监督250

三、国家监督251

四、社会监督253

五、中国的政治协商监督255

第一节 概述256

一、行政的发展256

第十六章 行政发展与发展行政256

二、发展行政与行政发展的联系与区别257

三、发展的特点与途径258

第二节 行政发展259

一、行政发展的意义259

二、职能发展259

三、体制发展261

一、发展行政的意义262

第三节 发展行政262

四、主体发展262

二、行政行为的发展263

三、行政技术的发展264

第四节 中国行政的未来发展265

一、中国行政环境现状265

二、中国行政发展面临的任务267

三、中国发展行政面临的任务268

后记271

再版后记27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