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医症状治疗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医症状治疗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4/33100303.jpg)
- 陆寿康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7117067551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1111页
- 文件大小:66MB
- 文件页数:1129页
- 主题词:中医治疗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医症状治疗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 总论1
第一节 症状与体征的中医临床意义1
一、症字和證字含义的互通1
二、症状与体征的中医临床意义3
三、中医对症状的情状和行为特征描述6
第二节 主要症状的辨析和症状的规范研究7
一、辨证论治的过程和方式7
二、主要症状的识别和分析10
三、中医症状的规范研究13
第三节 治法处方的灵活变通15
一、治法处方要针对病因、病位和症状15
二、因病分期用方有序16
三、因证候变化而用方变通17
四、因人制宜重视个体治疗19
五、因时制宜和择时用药21
第二章 寒热与汗24
第一节 寒热24
一、高热…………………………………………………-24
二、低热31
三、潮热37
四、五心烦热40
五、恶风42
六、恶寒43
七、寒战45
八、畏寒47
九、恶寒发热48
十、寒热往来50
十一、身热肢冷52
第二节 汗53
一、盗汗53
二、自汗58
三、黄汗61
四、血汗63
五、脱汗65
六、半身汗出66
七、无汗68
一、昏迷71
第一节 精神71
第三章 神志71
二、晕厥77
三、痴呆81
四、抑郁86
五、狂躁90
六、惊恐92
七、失语95
八、癫痫99
九、健忘109
十、烦躁112
第二节 睡眠115
一、失眠115
二、嗜睡123
三、多梦126
四、鼾眠129
五、梦游132
六、梦魇136
七、梦交138
第四章 头面颈项143
第一节 头143
一、头痛143
二、偏头痛151
三、脑鸣156
四、眩晕157
五、头汗164
六、半边头汗166
七、脱发167
八、发白171
九、黄发172
十、头皮秃疮174
十一、头皮脱屑175
十二、头皮发际疖肿177
第二节 面180
一、颜面红肿180
二、腮腺肿大182
三、面肌瘫痪186
四、面肌抽搐191
五、颜面疼痛193
六、颜面粉刺196
七、颜面黄褐斑202
八、颜面疔疮206
第三节 颈项207
一、颈侧瘰疬208
二、颈部瘿肿(甲状腺肿大)211
三、项背痈肿216
四、项强肩痛219
第五章 眼目224
第一节 外障224
一、睑弦赤烂224
二、目赤226
三、目痒230
四、目痛232
五、流泪237
六、泪囊溢脓(漏睛)239
七、羞明241
八、目干涩243
九、黑睛生翳244
十、黑睛宿翳249
第二节 内障及其他251
一、瞳神散大251
二、瞳神缩小253
三、暴盲257
四、青盲260
五、云雾移睛266
六、视瞻昏渺269
七、眼球震颤272
八、眼球突出274
九、斜视277
十、上睑下垂281
第六章 耳鼻咽喉283
第一节 耳283
一、外耳红肿283
二、耳周湿烂284
三、耳痒286
四、耳胀耳闭287
五、耳内流脓291
六、耳鸣耳聋294
第二节 鼻297
一、鼻塞298
二、鼻出血302
三、鼻干307
四、鼻流清涕310
五、鼻流浊涕315
第三节 咽喉320
一、咽喉红肿疼痛320
二、扁桃体肿大325
三、咽干329
四、咽喉异物感331
五、咽痒咳嗽334
六、失音337
第一节 口347
一、口淡347
第七章 口舌齿347
二、口腻348
三、口苦349
四、口甘352
五、口酸353
六、口臭355
七、口疮356
八、口糜361
九、口唇肿胀365
十、口唇湿烂366
十一、口干渴368
十二、流涎370
第二节 舌372
一、舌肿373
二、舌痛374
三、舌热375
四、裂纹舌376
五、镜面舌377
六、舌剥378
七、舌下肿块380
八、舌上疮毒382
九、舌强384
十、舌衄385
第三节 齿387
一、牙痛387
二、牙龈出血390
三、牙龈萎缩391
四、牙龈溃烂393
第八章 身形皮肤396
第一节 身体形姿396
一、疲乏396
二、肥胖400
三、消瘦403
四、水肿406
五、筋惕肉瞤414
六、麻木415
七、半身不遂419
八、痿证426
九、抽搐434
十、震颤438
十一、拘挛444
第二节 皮肤448
一、黄疸448
二、斑455
三、疹458
四、皮肤瘙痒460
五、皮肤白斑463
六、皮肤风团(风隐疹)468
七、皮肤干燥粗糙473
八、肌肤疼痛无力475
第九章 腰背四肢478
第一节 腰背478
一、背冷478
二、背痛480
三、腰痛481
四、腰酸487
五、腰重489
六、腰如绳束490
七、腰腿痛491
八、尾闾痛494
第二节 四肢495
一、关节疼痛495
二、肩臂痛504
三、臂痛508
四、膝痛509
五、足跟痛514
六、手足汗出516
七、手足厥冷519
八、手足肢端青紫521
九、手足疔疮523
十、四肢红丝走窜525
十一、下肢红肿热痛526
十二、下肢结节红斑528
十三、下肢生疽529
十四、下肢青筋突起534
十五、臁疮537
十六、足趾紫黑溃烂540
第十章 心肺胸胁乳544
第一节 心肺胸544
一、心痛544
二、心悸552
三、短气557
四、胸闷559
五、胸痛560
六、咳嗽562
七、喘571
八、哮576
九、咯血583
十、心胸汗出586
第二节 胁乳腋588
一、胁痛589
二、胁下痞块(肝脾肿大)594
三、乳房红肿热痛598
四、乳房肿块602
五、乳头出血606
六、男子乳房发育症607
七、腋下红肿610
八、腋汗611
第十一章 饮食脘腹614
第一节 饮食呕逆614
一、食欲不振614
二、消谷善饥617
三、呃逆618
四、区生623
五、恶心627
六、吞酸629
七、反胃631
八、噎膈634
九、呕血639
第二节 脘腹642
一、心下悸642
二、胃痛644
三、嘈杂653
四、痞满655
五、腹痛662
六、腹胀667
七、鼓胀671
八、腹中包块678
九、脐下悸684
十、少腹痛685
十一、奔豚687
十二、小腹痛688
第十二章 大小便肛门690
第一节 大便690
一、急性腹泻690
二、慢性腹泻693
三、急性吐泻699
四、大便黏冻702
五、大便失禁710
六、大便秘结711
七、大便出血716
第二节 肛门719
一、肛门生痔720
二、肛门红肿热痛723
三、肛裂725
四、肛瘘727
五、肛门瘙痒729
六、脱肛731
第三节 小便734
一、尿痛734
二、尿频737
三、尿潴留740
四、尿失禁743
五、排尿困难745
六、排尿不尽748
七、血尿750
八、多尿754
第十三章 男科757
第一节 性功能757
一、阳痿757
二、早泄763
三、遗精767
四、不射精770
五、阴茎异常勃起775
六、射精疼痛777
七、射精无力780
八、性欲亢进781
九、性欲低下782
十、性厌恶784
十一、少精786
第二节 生殖器790
一、睾丸、附睾疼痛790
二、阴汗793
三、阴冷795
四、阴囊瘙痒796
五、阴囊红肿热痛798
六、阴囊肿大状如水晶800
七、阴囊肿物时大时小804
八、阴囊阴茎皮肤增厚805
九、阴囊血肿807
十、阴茎包皮水肿808
十一、阴茎疼痛809
十二、阴茎硬结811
十三、缩阳813
十四、精浊816
十五、血精821
第十四章 妇女月经823
第一节 月经不调823
一、月经先期823
二、月经后期826
三、月经先后无定期829
四、月经过多831
五、月经过少834
六、经间期出血836
七、崩漏838
八、闭经843
九、绝经后阴道出血851
一、痛经853
第二节 经期853
二、经行乳胀859
三、经行发热861
四、经行头痛863
五、经行口糜865
六、经行瘾疹及皮肤瘙痒866
七、经行泄泻867
八、经行吐衄869
九、经行便血870
十、经行浮肿与特发性水肿871
十一、经行情志异常873
一、妊娠恶阻876
第十五章 妊娠及产后876
第一节 妊娠期876
二、妊娠心烦879
三、妊娠浮肿880
四、妊娠眩晕、痉厥883
五、妊娠胸腹胀满885
六、胎水肿满887
七、妊娠皮肤瘙痒、黄疸888
八、妊娠腹痛890
九、胎漏和胎动不安891
十、滑胎895
十一、胎萎不长898
十二、胎位不正900
十三、胎死不下902
第二节 产后904
一、胎衣不下904
二、产后恶露不下905
三、产后恶露不绝907
四、产后血崩和血晕909
五、产后腹痛910
六、产后发热912
七、产后多汗916
八、产后厌食917
九、产后排尿异常918
十、产后乳汁不行920
十一、产后身痛、腰痛和关节痛922
十二、产后精神异常926
第十六章 妇女带下及外阴929
第一节 妇女带下及杂症929
一、带下929
二、妇女癥瘕935
三、不孕938
四、子宫脱垂943
五、阴中疼痛945
六、交接出血948
第二节 妇女外阴949
一、女阴肿痛949
二、女阴瘙痒951
三、女阴溃疡953
四、女阴白斑955
五、女阴寒冷960
第十七章 小儿962
第一节 发育障碍962
一、胎怯962
二、五硬964
三、五软966
四、五迟967
五、智力低下969
六、小儿脑性瘫痪973
七、囟门不合975
八、小儿性早熟980
九、小儿交叉擦腿征981
一、小儿麻疹982
第二节 时行982
二、小儿水痘989
三、小儿风痧990
四、小儿丹痧992
五、小儿白喉994
六、小儿顿咳997
第三节 杂症1001
一、急惊风1001
二、慢惊风1006
三、小儿夜啼1008
四、小儿遗尿1012
五、小儿夏季热1014
六、小儿厌食1016
七、小儿嗜异症1019
八、脐湿、脐疮1021
九、脐出血1023
十、小儿紫癜1024
附篇 西医常见检测指标异常及综合征的中医治疗1030
第一节 以检测指标异常为主症的中医治疗1030
一、心律失常1030
二、高血压1038
三、高脂血症1047
四、高血糖和糖尿病1052
五、乙肝病毒携带1061
六、蛋白尿1065
七、乳糜尿1072
八、高尿酸血症和痛风1075
九、白细胞减少症1078
十、真性红细胞增多症1083
第二节 西医综合征的中医治疗1084
一、干燥综合征1084
二、库欣综合征1088
三、艾迪生综合征1090
四、不安腿综合征1092
五、溢乳闭经综合征1095
六、妇女更年期综合征1098
七、小儿多动综合征1102
八、小儿抽动秽语征1105
附:无症状疾病的中医治疗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