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晋商文化旅游区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晋商文化旅游区志
  • 山西旅游景区志丛书编委会 著
  • 出版社: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 ISBN:7203054152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824页
  • 文件大小:106MB
  • 文件页数:965页
  • 主题词:旅游指南-晋中市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晋商文化旅游区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卷一 总述1

总序1

本志编纂说明8

卷二 晋中市概况15

第一章 自然环境与社会状况16

第一节 位置境域与建置沿革16

第二节 自然环境17

第三节 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19

第四节 交通状况23

第一节 传统土产24

第二章 地方名产24

第二节 历史名产26

第三节 新兴优质产品28

第三章 民俗风情30

第一节 传统民俗30

第二节 社火活动33

第三节 民间美术35

第四章 旅游产业38

第一节 旅游资源与景点分布38

第二节 旅游开发53

第三节 旅游机构54

第四节 宾馆饭店57

第五节 旅游文化活动61

卷三 榆次常家庄园65

第一章 庄园概貌66

第一节 地理位置和规模布局66

第二节 主要景观67

第三节 建筑特色68

第四节 历史变迁70

第一节 常氏祠堂75

第二章 精品观赏75

第二节 贵和堂宅院77

第三节 石芸轩书院80

第四节 静园83

第五节 门式、窗饰与三雕、彩绘86

第六节 影壁照壁90

第七节 翰墨八宝92

第八节 楹联匾额95

第三章 专题展览100

第一节 常氏简史馆100

第二节 三雕彩绘艺术馆102

第三节 “华夏文明看山西”大型历史文化展104

第四章 家族源流110

第一节 家族谱系110

第二节 贸易世家116

第三节 教育世家119

第四节 文化世家122

第五章 商海沉浮129

第一节 常威创业发家129

第二节 北常外贸集团130

第三节 南常内贸集团132

第四节 经营金融业务133

第五节 投资近代工业134

第六节 重点商号、票号135

第七节 经营管理方略136

第六章 旅游活动和服务设施143

第一节 旅游活动143

第二节 服务设施143

卷四 太谷曹家三多堂大院145

第一节 地理位置和规模布局146

第一章 宅院概貌146

第二节 建筑特色147

第三节 历史变迁148

第二章 精品观赏152

第一节 建筑精品152

第二节 门式、窗饰和三雕、彩绘153

第三节 家藏珍宝154

第三章 专题展览156

第一节 曹氏简史馆156

第二节 明清家具展157

第三节 华北第一名笔——赵铁山书法展159

第四节 明清瓷器馆160

第四章 家族源流161

第一节 家族谱系161

第二节 贸易世家164

第三节 家族教育168

第四节 文化名人170

第五章 商业兴衰174

第一节 从朝阳创业到走向极盛174

第二节 极盛时期的曹氏商业金融网176

第三节 商业和金融业管理185

第四节 经营策略与手段194

第五节 曹氏商业的衰落200

卷五 祁县乔家大院205

第一章 大院概貌206

第一节 地理位置206

第二节 规模格局206

第三节 建筑特色207

第四节 历史变迁209

第一节 明楼院211

第二章 精品观赏211

第二节 百寿图砖雕照壁212

第三节 砖雕《省分箴》213

第四节 土地祠砖雕213

第五节 馆藏精品214

第三章 专题展览216

第一节 生活习俗系列展览216

第二节 商业习俗展217

第三节 乔家爱国爱乡专题展218

第四节 民间艺术展218

第一节 家族世系220

第四章 家族源流220

第二节 乔氏商业的发展过程225

第三节 大德恒、大德通票号的辉煌227

第五章 相关景点233

第一节 中共祁县县委建立地233

第二节 中华周易民俗文化宫233

卷六 祁县渠家大院235

第一章 大院概貌236

第一节 规模布局236

第二节 建筑特色237

第三节 历史变迁238

第二章 精品观赏239

第一节 五进院239

第二节 戏台院240

第三节 牌楼院241

第三章 晋商文化博物馆243

第一节 晋商发展史展览243

第二节 晋商著名商号与家族简况展244

第三节 商界盛事展245

第四节 晋剧渊源展246

第一节 家族谱系247

第四章 商业世家247

第二节 渠氏商业249

第三节 渠家票号250

第四节 渠家人物254

卷七 灵石王家大院261

第一章 宅院概貌262

第一节 位置环境262

第二节 规模布局和主要建筑263

第三节 建筑特色266

第四节 历史变迁268

第二章 精品观赏272

第一节 建筑佳品272

第二节 门窗式样与“三雕”饰品277

第三节 院藏珍品280

第四节 楹联匾额284

第三章 专题展览291

第一节 王氏博物馆291

第二节 子乔阁与祭祖堂292

第三节 静升王氏族史馆293

第四节 静升王氏名贤阁294

第五节 王梦鹏孝行义举雕塑馆295

第六节 场院与作坊民俗展示296

第四章 家族简史298

第一节 家族谱系298

第二节 商海沉浮306

第三节 仕途宦迹309

第四节 重教崇文311

第五节 善行义举313

附录:现代和当代王氏家族后裔简况314

第五章 旅游活动与服务317

第一节 文化活动317

第二节 旅游服务319

第三节 周边景点320

卷八 平遥日升昌票号旧址323

第一章 票号旧址324

第一节 规模布局和历史变迁324

第二节 建筑特色325

第三节 历史遗存实物观赏326

第二章 中国票号博物馆330

第一节 日升昌票号旧址专题展览330

第二节 日新中票号旧址专题展览335

第一节 发展历史337

第三章 日升昌票号337

第二节 经营管理340

第三节 财东李氏家族342

第四节 著名掌柜346

附录:李氏家族其它商号、票号及达蒲李家大院简介351

卷九 平遥明清商业街357

第一章 街市概貌358

第一节 平遥古城述略358

第二节 商业街建筑概况364

第三节 商业街行业分布367

第二章 名老字号遗址374

第一节 明代创立的铺号374

第二节 清代创立的铺号375

第三节 民国时期创立的铺号380

第三章 博物馆382

第一节 票号类博物馆382

第二节 古旧家具类博物馆384

第三节 镖局博物馆385

第四节 漆器艺术博物馆387

第一节 购物商店389

第四章 购物食宿389

第二节 餐饮饭店394

第三节 宾馆客栈395

卷十 祁县晋商老街399

第一章 祁县古城概况400

第一节 建城史略400

第二节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401

第二章 晋商老街建筑406

第一节 晋商老街的维修整治406

第二节 商街建筑特色407

第一节 古城字号历史分布411

第三章 名老字号遗址411

第二节 茶庄遗址414

第三节 票号遗址416

第四节 钱庄银号当铺遗址420

第五节 绸缎庄杂货店遗址421

第六节 烟店药铺遗址422

第七节 炉食饭店遗址424

第四章 博物馆425

第一节 茶庄博物馆425

第二节 珠算博物馆427

第三节 雨楼明清家俬博物馆429

第五节 镖局博物馆431

第四节 度量衡博物馆431

第五章 商街名吃433

第一节 各种面食和焖干肉433

第二节 六曲香酒与贾令熏肉433

卷十一 晋中商帮兴衰435

第一章 成长(明代)437

第一节 晋商兴起的历史背景和共同商机437

第二节 晋中商人的成长和活动情况441

第三节 明代晋中商人在晋商中的地位446

第一节 历史性的机遇450

第二章 崛起(清代前期)450

第二节 晋中商帮崛起的历程455

第三节 晋中商帮崛起后的经营活动和特色460

第三章 鼎盛(清代后期)468

第一节 进入鼎盛期的经济背景和主要标志468

第二节 在鼎盛期的突出表现471

第三节 茶商在中俄恰克图贸易中的曲折道路477

第四节 票号在逆境中走向极盛480

第五节 支持和投资近代工业交通486

第一节 屡遭重挫急剧衰退490

第四章 衰败(民国时期)490

第二节 在故乡本土和内蒙古的生存延续494

第三节 在日军侵华的全面打击下覆没499

卷十二 晋商贸易文化503

第一章 商业理念504

第一节 崇商立业 以贾求富504

第二节 以人为本 以义制利508

第三节 服劳商贾 贸迁四方511

第二章 商业道德514

第一节 诚信为本514

第二节 勤奋敬业515

第三节 群体精神516

第四节 修身自律518

第三章 商号制度519

第一节 股份制度519

第二节 经理负责制522

第三节 学徒制523

第四节 号规制度524

第五节 账簿制度535

第一节 积聚资金稳步发展537

第四章 经营谋略537

第二节 多种经营 薄利多销538

第三节 重视信息 捕捉商机540

第四节 审时度势 应变图存541

第五章 店堂标识544

第一节 字号牌匾544

第二节 商幌招牌545

第三节 店堂布置546

卷十三 晋商大院建筑文化549

第一节 晋商家族巅峰期的产物550

第一章 营建条件550

第二节 传统建筑高超技术与艺术的结晶553

第三节 黄土高原地理环境造成的基本建筑形态555

第二章 建筑特色557

第一节 单体建筑557

第二节 建筑布局561

第三节 空间序列567

第三章 装饰艺术570

第一节 装饰风格和主题题材570

第二节 砖雕和石雕573

第三节 木雕574

第四节 彩画576

第四章 建筑理念577

第一节 风水择居577

第二节 宗法观念580

第三节 安居乐业583

第四节 怡情悦目584

卷十四 晋商民俗文化587

第一章 商贸风习588

第一节 商旅类别588

第二节 商号规例592

第三节 行帮互助自律594

第四节 商界信仰596

第五节 店铺生活599

第六节 商贸谣谚602

第二章 商家民俗603

第一节 族谱、堂号和命名603

第二节 族训家规605

第三节 饮食起居606

第四节 岁时节日608

第五节 豪门大宴611

第六节 游艺习俗614

卷十五 晋商与教育、戏曲和武术617

第一章 晋商与教育618

第一节 儒商结合的教育观618

第二节 家族式教育体系622

第三节 家族式教育成果627

第四节 面向社会助办新学630

第二章 晋商与戏曲633

第一节 商业空前发达需要戏剧助兴633

第二节 从移植蒲剧班社到组建晋剧班社635

第三节 晋剧走向成熟进入发展高峰638

第四节 商路开辟戏路晋剧向北拓展640

第五节 票社兴起晋商子弟“闹票下海”641

第六节 晋剧达到鼎盛和戏曲研究社的贡献644

第三章 晋商与镖局和武术648

第一节 清代镖局概况648

第二节 著名镖局举要650

第三节 镖局业务与管理653

第四节 著名镖师与武术的传承发展654

卷十六 晋商家族与人物663

第一章 晋商家族664

第二章 晋商人物685

卷十七 晋商研究述略711

第一章 晋商研究的历程712

第一节 20世纪上半期的晋商研究712

第二节 20世纪50—70年代末的晋商研究715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的晋商研究717

第四节 晋商研究的现状726

第一节 晋商史料的挖掘与整理729

第二章 晋商研究的成果729

第二节 山西票号研究733

第三节 晋商地位与成败得失等问题的研究739

第四节 晋商与其他商人的比较研究744

第五节 晋商精神和经营思想的研究748

第六节 晋商会馆、家族、人物方面的研究753

第七节 晋商文化教育方面的研究754

第三章 主要论著758

第一节 主要著作简介758

第二节 论著要目766

专题索引(景观·人名·地名·字号名)79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