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报告 2005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报告 2005
  • 中国计算机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7302135037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257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268页
  • 主题词:计算机科学-发展-研究报告-中国-2005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报告 2005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3

第一篇 计算机3

2005年高性能计算机排行榜对比分析 张云泉 等3

1 背景3

2 总体性能分析4

3 地理分布分析8

4 制造商分析12

5 行业领域分析17

6 技术趋势分析21

7 展望23

参考文献25

军用抗恶劣环境计算机发展现状及趋势 刘恩德 张淑萍26

1 军用抗恶劣环境计算机的特点26

2 军用抗恶劣环境计算机在武器装备中的应用方向27

3 军用抗恶劣环境计算机产品现状28

4 美国军用抗恶劣环境计算机发展趋势31

4.1 计算机在武器装备研发中的地位日趋显著32

4.2 计算机将成为作战、训练的重要工具32

4.3 高性能计算机是提高武器性能的重要手段33

4.4 新式武器装备将越来越多地采用商用现成技术计算机34

4.5 计算机网络战能力将有较大突破34

4.6 软件在装备建设中的地位与日俱增35

4.7 嵌入式软件继续提高武器效能36

4.8 嵌入式软件将广泛用于无人武器装备38

4.9 情报软件将显著提高三军的情报处理能力38

4.10 高度重视软件开发的安全问题39

5 军用抗恶劣环境计算机发展的特点39

2.1 测试45

2 基本概念45

软件的测试、分析与验证 张健 蒋昌俊 徐宝文45

1 引言45

第二篇 软件45

2.2 静态分析46

2.3 形式验证46

3 国际发展动向46

4 国内研究进展47

4.1 软件测试48

4.2 形式验证53

4.3 程序分析55

4.4 其他57

5 结束语58

参考文献58

1.1 RDBMS的自调优和自管理的意义62

1 RDBMS的自调优和自管理62

数据库技术若干发展方向研究 王珊 覃雄派 曹巍 等62

1.2 研究问题与进展64

1.3 当前研究的特点65

1.4 研究的挑战66

1.5 国内的数据库自调优技术研究67

1.6 小结68

2 信息共享环境中的敏感数据保护技术68

2.1 引言68

2.2 研究问题的划分69

2.3 问题与挑战73

2.4 小结73

3 数据流处理技术73

3.1 数据流应用背景73

3.2 数据流管理系统主要研究问题75

3.3 数据流分析主要研究问题79

3.4 国内研究动态81

3.5 小结82

参考文献82

第三篇 网络与多媒体91

搜索引擎技术、市场及其发展趋势 李晓明 刘建国91

1 引言91

2 搜索引擎的基本工作原理92

3 成熟的搜索引擎技术94

3.1 网页搜集94

3.2 中间处理95

3.3 查询服务96

4 搜索引擎面临的挑战97

5.1 国际上的情形100

5 与搜索引擎相关的研究活动100

5.2 国内的情形101

6 搜索引擎市场及其发展趋势102

6.1 搜索引擎市场的现状103

6.2 搜索引擎市场发展趋势104

7 总结与展望106

参考文献108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现状与发展 任丰原 林闯110

1 前言110

2 对WSN研究的质疑及评述111

2.1 WSN与Ad hoc网络111

2.2 WSN的应用113

3 WSN研究115

3.1 研究方向115

3.2 研究进展115

4.1 关于WSN的定义122

4 体会与思考122

4.2 关于WSN的研究123

参考文献124

多媒体技术发展报告 孙立峰 杨士强 李国辉 等128

1 视音频编码128

1.1 概述128

1.2 关键技术129

1.3 发展趋势130

2 视频内容管理131

2.1 概述131

2.2 关键技术132

2.3 发展趋势132

3 多媒体挖掘133

3.1 概述133

3.2 关键技术134

3.3 发展趋势135

4 多媒体传感器网络135

4.1 概述135

4.2 关键技术136

5 3D视频137

5.1 概述137

5.2 关键技术138

5.3 发展趋势138

6 多媒体存储139

6.1 概述139

6.2 关键技术141

6.3 发展趋势142

7 总结142

参考文献143

2 人机交互技术的发展151

1 引言151

第四篇 人机交互151

人机交互技术 戴国忠 王晖 董世海151

2.1 人机交互界面的发展过程152

2.2 认知科学对人机交互技术的影响153

2.3 人机交互的革命造就PC机辉煌时代156

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157

3.1 人机交互用户界面范式的进展157

3.2 人机交互认知理论的发展159

3.3 国际上的研究态势161

3.4 我国的人机交互研究162

3.5 Internet网络人机交互趋于智能化163

4 智能人机交互的研究内容165

4.1 人机交互的认知模型165

4.2 多通道人机交互技术166

4.3 上下文感知技术167

5 笔式用户界面168

5.1 笔式用户界面的研究内容169

5.2 PIBG界面范式170

5.3 笔式用户界面的应用171

6 结论171

参考文献171

普适计算 吴朝晖 潘纲175

1 引言175

2 科学问题176

3 最新发展趋势177

4 国内外最新动态178

4.1 最新国际动态178

5.1 理论模型179

5 关键技术179

4.2 最新国内动态179

5.2 自然人机交互180

5.3 无缝的应用迁移182

5.4 上下文感知183

5.5 隐私保护185

6 面临的挑战186

参考文献187

可穿戴计算 杨孝宗 左德承190

1 引言190

2 概念、定义与特点191

2.1 穿戴计算源自用户需求191

2.2 什么是穿戴计算191

2.3 穿戴计算的操作模式192

2.5 穿戴计算的特点193

2.4 穿戴计算的6个属性193

3 穿戴计算的发展与现状194

3.1 计算模式的演变194

3.2 穿戴计算的历史进程195

3.3 形形色色的穿戴计算机196

4 穿戴计算机的应用197

5 主要研究技术200

5.1 无线自组网200

5.2 基于可穿戴计算机的人机交互技术研究202

5.3 觉察上下文计算的研究204

5.4 移动数据库206

6 发展前景209

参考文献210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孙哲南 谭铁牛215

1 前言215

第五篇 安全技术215

2 生物特征识别的国内外研究现状216

2.1 国际上生物特征识别的研究现状216

2.2 国内生物特征识别的研究现状221

3 生物特征识别中的关键技术224

3.1 生物特征传感器技术224

3.2 活体检测技术225

3.3 生物特征信号质量评价技术225

3.4 生物特征信号的定位与分割技术226

3.5 生物特征信号增强技术226

3.6 生物特征信号的校准技术227

3.7 生物特征表达与抽取技术227

3.8 生物特征向量的相似性度量和匹配技术228

3.10 生物特征识别系统的性能评价229

3.9 生物特征数据库检索与分类技术229

3.11 生物特征识别系统的安全技术230

4 生物特征识别的发展趋势230

4.1 多元化生物识别230

4.2 非配合的生物识别231

4.3 嵌入式生物识别231

4.4 多模态生物识别232

4.5 超大规模生物识别232

5 结束语232

参考文献232

国内外信息安全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冯登国236

1 引言236

2 密码学236

2.1 密码学发展的4个阶段236

2.2 密码学的发展趋势237

3.1 安全协议的类型238

3 安全协议238

3.2 安全协议的三大重点研究方向239

3.3 安全协议的发展趋势240

4 访问控制240

5 公开密钥基础设施(PKI)242

5.1 PKI研究现状242

5.2 PKI发展趋势243

6 入侵检测系统(IDS)243

6.1 IDS发展的三个阶段243

6.2 IDS的发展方向244

7 可信计算平台(TCP)245

7.1 TCP的发展历程245

7.2 TCP的发展现状246

8.1 网络应急响应的发展现状248

8 网络应急响应248

7.3 TCP的发展方向248

8.2 网络应急响应的主要研究方向250

9 网络的可生存性250

10 软件漏洞251

10.1 漏洞分类252

10.2 漏洞发现和利用252

10.3 软件漏洞的主要研究方向253

11 安全评估254

11.1 安全评估标准254

11.2 安全评估工具254

11.3 安全评估的发展趋势255

12 结束语255

参考文献256

关键词索引25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