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创建学习新平台 信息技术与学习的整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任友群,王旭卿著;高文主编 著
- 出版社: 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 ISBN:7540663065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265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287页
- 主题词:信息技术-应用-教学研究-中小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创建学习新平台 信息技术与学习的整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信息技术——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工具和文化1
第一节 教育改革中的研究性学习1
一、“研究性学习”的概念辨析2
二、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研究性学习7
第二节 学习理论向建构主义方向的发展14
一、学习隐喻的变迁和建构主义教育思想的产生16
二、关于社会建构主义与激进建构主义19
三、如何看待建构主义——龙种还是跳蚤24
第三节 作为教与学工具的信息技术28
一、作为工具的计算机28
二、利用认知工具开展有效学习的基本原理33
第四节 信息技术的文化思考——知识的生产与传播41
一、数字技术下知识的载体42
二、知识的复制和生产43
三、虚拟真实技术与知识的呈现46
四、理性思考48
第五节 学习、使用和反思信息技术50
一、“反思现实”课题51
二、对“反思现实”课题的反思54
三、设计学习、使用和反思信息技术的课题活动57
小结61
第二章 信息素养与研究性学习62
第一节 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信息素养62
一、信息素养标准的主要内容63
二、信息素养标准给我们的启示79
第二节 培养信息素养的有效策略82
一、培养信息素养的过程性研究模型83
二、信息问题解决模型Big6简介88
三、Big6与信息技术技能92
四、利用Big6和图形组织者设计问题式学习98
第三节 教师的角色变化与自我更新108
一、教育管理者、教育理论研究者要提高对信息技术的理解和信息素养108
二、中小学教师要提高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109
三、用信息技术帮助学习者更好地建构知识110
四、努力成为创新型教师113
五、实现终身学习115
第四节 信息技术课程改革与教学评价改革118
一、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尝试118
二、新初中信息技术课教材的编制思路120
三、新初中信息技术课教材的特点123
四、树立新的评价观念127
小结130
第三章 整合信息技术的课程与研究性学习131
第一节 教学理论和技术整合的里程碑131
一、斯金纳关于学习的行为主义理论和“刺激——反应”关联131
二、信息加工理论和大脑的计算机隐喻132
三、加涅及其贡献133
四、教学复杂性及教学系统方法和设计134
五、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观和学习的脚手架136
六、皮亚杰的发生认知理论和儿童的认知开发137
七、布鲁纳和发现学习138
八、帕派特(Seymour Papert)139
九、范德比尔特认知与技术小组的贡献:把信息技术和建构主义结合起来140
十、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和斯腾伯格的成功智力理论141
第二节 连接课程、教学与技术142
一、美国的全国教育技术标准的主要内容144
二、课程整合与技术的使用145
三、案例一,学习英语技巧活动148
四、案例二,数学学习活动150
五、中国需要自己的国家教育技术标准151
第三节 我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发展状况156
一、信息技术为教育带来的历史机遇156
二、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158
三、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得失160
四、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方向163
第四节 网络化多媒体数据库的教育应用166
一、网络化学习环境的要素167
二、网络化学习环境的教育功能170
三、在网络环境中充分应用多媒体数据库173
一、信息技术对传统的课程教学理念的突破174
第五节 信息技术与教学创新174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向181
三、课程教学与技术整合的注意点184
第六节 基于信息技术的研究型学习课程186
一、课程目标187
二、源于情境性问题与课题的学习内容190
三、学习资源、认知工具与网站平台191
四、学习流程193
五、学习的评价194
六、教师的角色194
小结196
第四章 在研究性教与学中利用技术的案例及分析197
第一节 从Jasper看美国教育技术的实践201
一、贾斯珀系列(Jasper series)简介202
二、贾斯珀系列的主要特征203
三、贾斯珀系列的课程设计原则207
第二节 基于Internet的总合教学——以日本“全国蓖麻发芽图”活动为例210
一、理念——教育、技术和人211
二、日本“全国蓖麻发芽图”活动的构想212
三、综合课程中的学科学习213
四、发挥综合学习的特点215
五、因特网是交流的工具217
六、利用因特网改变学习218
七、通过因特网将学科教学和综合学习结合起来222
第三节 基于信息技术的研究性学习——大豆种植224
一、综合课程设计的理论和背景225
二、综合课程设计的目标227
三、课程设计的准备228
四、课程设计的实施计划228
五、活动实施中的注意事项230
六、各地小组的实施情况摘录231
七、课题总结235
第四节 研究性学习与历史教学——课程中信息技术应用实例237
一、用现代教学技术推动历史教学改革237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239
三、历史教师的信息素养240
第五节 中学研究性课程中信息技术应用实例244
一、基本情况245
二、具体做法246
三、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的整合248
第六节 依托信息技术的校本课程的开发——以海门市东洲小学为例251
一、“地球村”校本课程的开发251
二、利用信息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253
三、启示与思考256
结语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