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福建省大型隐伏铜矿床预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福建省大型隐伏铜矿床预测
  • 石礼炎,高天钧主编;朱熙道等编写 著
  • 出版社: 福州:福建省地图出版社
  • ISBN:7805164428
  • 出版时间:1998
  • 标注页数:171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18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福建省大型隐伏铜矿床预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区域地质、区域地球物理与区域地球化学特征1

第一节 地层1

一、地层分区1

二、各断代地层概貌2

第二节 岩浆岩7

一、前燕山期各期岩浆岩活动特征7

(一)武夷期岩浆岩7

(二)四堡期岩浆岩9

(三)晋宁期岩浆岩9

(四)加里东期岩浆岩9

(五)海西期与印支期岩浆岩10

二、燕山期岩浆岩10

(一)象牙期岩浆岩的地质特征12

(二)南园期岩浆岩的地质特征13

(三)石帽山期岩浆岩的地质特征14

(四)岩石化学若干特点15

(五)燕山期火山岩岩相17

(六)火山构造17

(七)燕山期火山岩与侵入岩的成因关系22

第三节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与地质推断概要26

一、区域布格重力场特征26

二、区域磁场特征28

三、区域布格重力与磁力场的地质推断概要28

四、地壳速度结构与地壳分层32

第四节 区域地球化学若干特点32

一、地壳的地球化学类型及若干造岩元素的地表分布特征32

二、地层与各类岩石(层)地表风化形成的松散物中铜等元素的丰度33

三、分散流中铜等元素的地球化学场38

四、元素的地球化学异常分区探讨39

五、铜等元素异常组合带的分布41

第五节 地质构造概要41

一、地壳的地质演化42

(一)元古代广海华夏古陆大陆型地壳形成阶段42

(二)晚元古代后期以来陆壳改造与建造阶段42

二、重要断裂构造线的若干特征44

(一)北东向断裂带44

(二)北西向断裂带47

(三)北东东向断裂带47

三、地质构造分区47

(一)武夷隆起区48

(二)永梅坳陷区48

(三)浙闽火山断坳带48

(四)闽东南沿海断隆带48

第二章 铜矿床类型及其地质特征50

第一节 铜矿床类型50

一、福建铜矿简述50

二、铜矿床成因类型划分51

第二节 福建各类型铜矿的基本地质特征52

一、福建主要铜矿床类型的矿床地质特征52

(一)潜火山中低温热液硫酸盐型铜(金)矿床——紫金山式52

(二)斑岩型铜矿床70

二、其它铜矿床类型的地质特征78

第三章 铜矿成矿地质条件及分布规律82

第一节 成矿地质条件82

一、地层、岩性条件82

(一)层位或矿源层控矿82

(二)岩性的控矿作用84

二、构造条件85

(一)区域性断裂构造控矿85

(二)断裂构造的控岩、控矿作用85

(三)裂隙构造的控矿作用89

(四)火山构造的控矿作用89

(五)各种构造界面对成矿的控制作用89

(六)侵入接触构造对成矿的控制89

三、岩浆岩条件92

(一)火山-侵入岩与铜矿的时空联系92

(二)岩浆岩与成矿的矿源、热动力源关系92

(三)成岩环境、成岩方式与成矿关系93

(四)成矿岩浆系列地质、地球化学特征94

第二节 分布规律99

一、矿床空间分布规律99

(一)各类型矿床的区域分布99

(二)矿带、矿田、矿床的空间分布规律99

(三)矿床的水平垂直分带100

二、矿床的时间分布规律101

(一)前加里东成矿期101

(二)华力西成矿期101

(三)燕山成矿期101

第四章 成矿系列与成矿模式103

第一节 成矿系列103

一、成矿系列的概念103

二、成矿系列的划分103

第二节 各成矿系列、亚系列的基本特征及成矿模式104

一、与燕山期酸性—中酸性岩浆活动有关的成矿系列104

(一)与燕山早期酸性岩浆活动有关的锡、钼、铜、铅、锌矿床成矿亚系列104

(二)与燕山晚期中酸性岩浆活动有关的铜、金、钼、银、铅、锌矿床成矿亚系列105

二、与中元古代海相细碧-角斑质火山岩有关的铜、铅、锌、(钴)矿床成矿系列的基本特征110

三、与石炭纪—二叠纪海相、海陆交互相基性、酸性火山活动有关的硫、铁、锰、铜、铅、锌矿床成矿系列110

第三节 区域成矿模式112

一、元古代—早古生代地槽沉积成矿期112

二、晚泥盆世—中三叠世地台沉积成矿期113

三、晚三叠世—白垩纪大陆边缘火山-侵入作用成矿期113

第五章 成矿预测116

第一节 预测目标及对象116

一、预测目标及对象116

二、对预测前景的基本估计及依据116

三、国内外已知的大型铜矿的类型117

四、福建可作为大型铜矿预测对象的几种铜矿类型119

第二节 预测原则及步骤119

一、预测的六个基本原则119

二、预测的八个步骤120

第三节 成矿远景区带的划分与分级121

一、划分原则121

二、命名原则122

三、成矿条件有利程度分级(预测区)122

第四节 Ⅳ级成矿远景区带的划分及其它值得注意的找矿地区122

一、Ⅳ级成矿远景区(带)122

(一)浦城—建瓯燕山期铜铅锌矿Ⅳ级成矿远景带(Ⅳ-1)122

(二)松溪渭田燕山期铜(钼)矿Ⅳ级成矿远景区(Ⅳ-2)123

(三)政和四堡期和燕山期铜、金、银、铅、锌矿Ⅳ级成矿远景区(Ⅳ-3)124

(四)建瓯四堡期铜(钴)铅锌矿Ⅳ级成矿远景区(Ⅳ-4)124

(五)尤溪中仙四堡期和燕山期铜、金、铅、锌矿Ⅳ级成矿远景区(Ⅳ-5)124

(六)大田北部华力西—印支期、燕山期铜、金、铅、锌矿Ⅳ级成矿远景区(Ⅳ-6)125

(七)连城姑田燕山期铜(钼)矿Ⅳ级成矿远景带(Ⅳ-7)126

(八)上杭华力西—印支期、燕山期铜、钼、金矿Ⅳ级成矿远景带(Ⅳ-8)127

(九)龙岩华力西—印支期、燕山期铜铅锌矿Ⅳ级成矿远景区(Ⅳ-9)127

(十)永定堂堡燕山期铜(钼、锡)矿Ⅳ级成矿远景区(Ⅳ-10)128

(十—)闽清池园燕山期铜矿Ⅳ级成矿远景带(Ⅳ-11)129

(十二)平和钟腾燕山期铜(钼)矿Ⅳ级成矿远景区(Ⅳ-12)129

二、其它值得注意的找矿地区130

第五节 V级成矿远景区的划分与矿田的圈定130

(—)浦城石陂燕山期铜矿V级成矿远景区(V-1)134

(二)建阳仓场—叶中燕山期铜(钼)矿V级成矿远景区(V-2)135

(三)松溪大木林—游家山燕山期铜(钼)矿V级成矿远景区(V-3)135

(四)政和富美—铁山燕山期铜金矿V级成矿远景区(V-4)136

(五)建瓯东岩四堡期铜(钴)矿V级成矿远景区(V-5)136

(六)尤溪街面横山燕山期铜(钼)矿V级成矿远景区(V-6)137

(七)大田建设华力西—印支期、燕山期铜(金)、铅、锌、银矿V级成矿远景区(V-7)137

(八)连城太平山燕山期铜(钼)矿V级成矿远景区(V-8)138

(九)上杭紫金山燕山期铜(钼)金(银)矿V级成矿远景区(V-9)139

(十)上杭华家燕山期铜(钼)矿V级成矿远景区(V-10)140

(十一)上杭太山头华力西—印支期、燕山期铜铅锌矿V级成矿远景区(V-11)141

(十二)龙岩中甲华力西—印支期、燕山期铜铅锌(钨、锡、钼)矿V级成矿远景区(V-12)142

(十三)永定上下湖燕山期铜(锡)矿V级成矿远景区(V-13)143

第六节 预测矿田的优选144

一、优选方法及评分标准144

二、矿田优选结果147

(一)预测为斑岩型铜矿矿田的对比及优选147

(二)预测为层状矽卡岩型铜矿矿田的对比及优选147

(三)预测为黄铁矿型铜矿矿田的对比及优选148

(四)V级成矿远景区(矿田)成矿条件有利程度的等级确定148

第七节 隐伏矿体预测149

一、预测原则149

二、预测指标149

三、预测结果151

(一)紫金山矿田内潜火山中低温热液硫酸盐型隐伏铜矿体的预测151

(二)斑岩型铜矿的隐伏矿体预测152

(三)层状矽卡岩型铜矿的隐伏矿体预测154

(四)黄铁矿型铜矿的隐伏矿体预测155

第八节 铜矿预测的资源量估算与验证结果155

一、预测资源量的分级155

二、预测资源量的估算方法155

三、资源量估算结果156

四、预测验证结果160

第九节 进一步部署找矿工作的建议163

一、可投入钻探检查的地区(段)163

二、应部署地质及物化探进一步详细调查的地区163

三、开展地质及物化探普查的地区166

四、开展专题研究166

第六章 结语167

一、主要成果研究167

二、存在问题170

参考文献17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