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宋代节序词研究与欣赏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宋代节序词研究与欣赏
  • 易蓉,陈扬燕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7109089045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478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498页
  • 主题词:宋词-文学研究;宋词-文学欣赏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宋代节序词研究与欣赏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概论3

第一章 宋代节序词创作的演进轨迹3

(一)第一阶段:北宋前期为初具规模时期3

(二)第二阶段:北宋后期为节序词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阶段6

(三)第三阶段:南宋为高峰时期9

第二章 宋代节序词的人文内涵11

(一)民俗风情画卷的展示11

(二)士大夫人生感慨的寄寓28

(三)爱国情思的抒发34

(四)人间美好情感的倾诉43

第三章 节序词的审美特征52

(一)节序词整体审美倾向——雅和俗52

(二)节序词多样化风格58

结语63

第二部分 宋代节序词选篇赏析68

元日(春节)词(4首)68

鹧鸪天(玉琯还飞换岁灰)&葛胜仲68

探春令(笙歌间错华筵启)&赵长卿69

鹧鸪天(柏绿椒红事事新)&姜夔70

踏莎行(燕燕轻盈)&姜夔72

人日词(2首)76

一萼红(古城阴)&姜夔76

醉落魄(无边春色)&魏了翁78

立春词(12首)82

临江仙(一夜东风穿绣户)&苏氏82

减字木兰花(春牛春杖)&苏轼83

八声甘州(谓东风、定是海东来)&晁补之85

玉楼春(小园半夜东风转)&毛滂86

武陵春(春在前村梅雪里)&毛滂87

四和香(香雪新苞偏胜韵)&李处全89

蝶恋花(谁向椒盘簪彩胜)&辛弃疾91

好事近(彩胜斗华灯)&辛弃疾92

汉宫春(春已归来)&辛弃疾94

菩萨蛮(雪销未久寒犹力)&郭应祥96

祝英台近(翦红情)&吴文英98

西江月(画阁换粘春帖)&翁元龙100

社日词(3首)104

青玉案(去年社日东风里)&赵长卿104

江城子(清波渺渺日晖晖)&王炎105

青玉案(年年社日停针线)&无名氏108

上元词(13首)112

玉树后庭花(华灯火树红相斗)&张先112

蝶恋花(灯火钱塘三五夜)&苏轼113

南乡子(千骑试春游)&苏轼115

绛都春(融和又报)&丁仙现116

宴琼林(霜月和银灯)&黄裳118

江城子(夜郎江上看元宵)&王庭珪120

鹧鸪天(客路那知岁序移)&赵鼎122

女冠子(帝城三五)&李邴124

鹧鸪天(紫禁烟花一万重)&向子諲126

烛影摇红(双阙中天)&张抡127

鹧鸪天(巷陌风光纵赏时)&姜夔130

忆秦娥(烧灯节)&刘辰翁131

永遇乐(璧月初晴)&刘辰翁133

元夕词(27首)138

滴滴金(帝城五夜宴游歇)&李遵勗138

倾杯乐(禁漏花深)&柳永139

迎新春(嶰管变青律)&柳永142

玉楼春(皇都今夕知何夕)&柳永145

归去来(初过元宵三五)&柳永146

生查子(去年元夜时)&欧阳修147

御带花(青春何处风光好)&欧阳修148

人月圆(小桃枝上春来早)&王诜151

解语花(风销绛蜡)&周邦彦152

上林春慢(帽落宫花)&晁冲之155

传言玉女(一夜东风)&晁冲之157

清平乐(东风桂影)&毛滂158

临江仙(闻道长安灯夜好)&毛滂159

永遇乐(落日熔金)&李清照161

明月逐人来(星河明淡)&李持正165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辛弃疾167

鹧鸪天(肥水东流无尽期)&姜夔169

喜迁莺(银蟾光彩)&吴礼之170

鹧鸪天(解后皇华并辔游)&魏了翁172

生查子(繁灯夺霁华)&刘克庄173

木兰花慢(玉梅吹霁雪)&赵以夫174

风瀑竹(阁住杏花雨)&牟子才176

点绛唇(卷尽愁云)&吴文英178

清平乐(风消云缕)&施乘之180

青玉案(雪销未尽残梅树)&刘辰翁181

女冠子(蕙花香也)&蒋捷183

鹧鸪天(灯火楼台处处新)&窃杯女子186

寒食词(12首)190

木兰花(龙头舴艋吴儿竞)&张先190

越溪春(三月十三寒食日)&欧阳修192

蝶恋花(几日行云何处去)&欧阳修193

诉衷情(涌金门外小瀛洲)&仲殊195

锁窗寒(暗柳啼鸦)&周邦彦197

应长天(条风布暖)&周邦彦199

蝶恋花(红杏梢头寒食雨)&毛滂200

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李清照202

点绛唇(寒食今年)&陈与义204

祝英台近(采幽香)&吴文英205

八声甘州(甚匆匆岁月)&罗椅207

曲游春(禁烟湖上薄游)&周密210

清明词(7首)216

木兰花慢(拆桐花烂熳)&柳永216

蝶恋花(春事阑珊芳草歇)&苏轼218

浣溪纱(春巷夭桃吐绛英)&朱淑真219

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吴文英220

朝中措(欲晴又雨雨还晴)&陈允平223

鹧鸪天(燕子时时度翠帘)&周密224

朝中措(清明时节雨声哗)&张炎225

上巳词(9首)228

破阵乐(露花倒影)&柳永228

玉堂春(帝城春暖)&晏殊231

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晏殊232

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欧阳修233

阮郎归(南园春早踏青时)&欧阳修235

玉楼春(三月初三春渐老)&杜安世236

庆清朝慢(调雨为酥)&王观238

新荷叶(曲水流觞)&辛弃疾240

锦缠道(燕子呢喃)&无名氏242

端午词(16首)246

少年游(银塘朱槛曲尘波)&苏轼246

浣溪沙(轻汗微微透碧纨)&苏轼248

浣溪沙(入袂轻风不破尘)&苏轼249

南乡子(小雨湿黄昏)&李之仪250

喜迁莺(梅霖初歇)&黄裳251

减字木兰花(红旗高举)&黄裳253

消息(红日葵开)&晁补之255

忆秦娥(鱼龙舞)&陈与义257

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陈与义258

贺新郎(深院榴花吐)&刘克庄260

澡兰香(盘丝系腕)&吴文英262

踏莎行(润玉笼绡)&吴文英265

潇湘神(斗轻桡)&黄公绍266

潇湘神(看龙舟)&黄公绍267

潇湘神(贺灵鼍)&黄公绍268

潇湘神(棹如飞)&黄公绍268

七夕词(21首)272

二郎神(炎光谢)&柳永272

菩萨蛮(牛星织女年年别)&张先274

渔家傲(喜鹊填河仙浪浅)&欧阳修275

渔家傲(乞巧楼头云幔卷)&欧阳修277

渔家傲(皎皎牵牛河汉女)&苏轼278

鹊桥仙(乘槎归去)&苏轼280

鹊桥仙(缑山仙子)&苏轼281

菩萨蛮(风回仙驭云开扇)&苏轼283

菩萨蛮(画檐初挂弯弯月)&苏轼284

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286

鹧鸪天(乌鹊桥边河汉流)&周紫芝288

行香子(草际鸣蛩)&李清照289

西江月(我笑牛郎织女)&陈东291

小重山(半夜灯残鼠上檠)&吕渭老292

鹊桥仙(云容掩帐)&杨无咎294

菩萨蛮(银河牛女年年渡)&胡铨295

绿头鸭(叹飘零)&辛弃疾297

踏莎行(驱鹊营桥)&刘克庄300

夜飞鹊(微云拂斜月)&赵以夫302

鹊桥仙(翠绡心事)&赵以夫304

西江月(天上低昂似旧)&刘辰翁305

中元词(1首)310

念奴娇(白尽蒹葭)&阳枋310

中秋词(21首)314

南乡子(潮上水清浑)&张先314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315

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苏轼317

阳关曲(暮云收尽溢清寒)&苏轼319

念奴娇(凭高眺远)&苏轼320

水龙吟(晚来轻拂)&李之仪323

水调歌头(离别一何久)&苏辙325

水调歌头(砧声送风急)&米芾328

洞仙歌(青烟幂处)&晁补之330

浪淘沙(圆月又中秋)&朱敦儒333

洞仙歌(碧天如水)&向子諲334

蝶恋花(万里无云秋色静)&杨无咎337

满江红(快上西楼)&辛弃疾338

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辛弃疾340

太常引(一轮秋影转金波)&辛弃疾342

满江红(美景良辰)&辛弃疾344

一剪梅(忆对中秋丹桂丛)&辛弃疾346

满江红(万水归阴)&史达祖348

喜迁莺(轻云暮卷)&李曾伯350

水调歌头(洞庭千古月)&李曾伯352

江城子(秀才落得甚乾忙)&逸民354

重阳词(35首)358

应长天(残蝉渐绝)&柳永358

玉蝴蝶(淡荡素商行暮)&柳永360

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晏殊361

渔家傲(九日欢游何处好)&欧阳修363

惜春令(今夕重阳秋意深)&杜安世364

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晏几道366

西江月(点点楼头细雨)&苏轼367

定风波(与客携壶上翠微)&苏轼369

南乡子(霜降水痕收)&苏轼371

千秋岁(浅霜侵绿)&苏轼372

点绛唇(我辈情钟)&苏轼374

点绛唇(不用悲秋)&苏轼376

桂枝香(酦醅初熟)&黄裳377

鹧鸪天(塞雁初来秋影寒)&黄庭坚379

南乡子(诸将说封侯)&黄庭坚381

碧芙蓉(客里遇重阳)&秦观382

石州慢(深院萧条)&秦观384

摸鱼儿(傍湖滨)&秦观386

六么令(快风收雨)&周邦彦388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李清照390

南歌子(驿路侵斜月)&吕本中392

水调歌头(江水浸云影)&朱熹394

水调歌头(今日复何日)&辛弃疾396

鹧鸪天(有甚闲愁可皱眉)&辛弃疾398

朝中措(年年团扇怨秋风)&辛弃疾399

念奴娇(龙山何处)&辛弃疾401

鹧鸪天(戏马台前秋雁飞)&辛弃疾403

金菊对芙蓉(远水生光)&辛弃疾404

清平乐(天涯重九)&石孝友407

洞仙歌(卖花担上)&戴复古408

贺新郎(湛湛长空黑)&刘克庄410

桂枝香(水天一色)&赵以夫412

水调歌头(醉我一壶玉)&方岳414

霜叶飞(断烟离绪)&吴文英417

望江南(官舍悄)&汪元量420

冬至词(4首)424

清平乐(流光电急)&毛滂424

少年游(遥山雪气入疏帘)&毛滂425

扬州慢(淮左名都)&姜夔426

风入松(霜风连夜做冬晴)&李从周429

腊八词(2首)434

南歌子(卫霍元勋后)&苏轼434

行香子(野店残冬)&汪莘436

除夕词(7首)440

双雁儿(穷阴急景暗推迁)&杨无咎440

喜迁莺(雪消春浅)&史浩441

南乡子(和气作春妍)&李处全443

高阳台(频听银签)&韩疁444

水龙吟(小童教写桃符)&孙惟信446

青玉案(一盘消夜江南果)&薛泳448

思佳客(自唱新词送岁华)&吴文英449

十二月(联章)词(12首)452

渔家傲(正月斗杓初转势)&欧阳修452

渔家傲(二月春耕昌杏密)&欧阳修453

渔家傲(三月清明天婉娩)&欧阳修455

渔家傲(四月园林春去后)&欧阳修456

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欧阳修457

渔家傲(六月炎天时霎雨)&欧阳修459

渔家傲(七月新秋风露早)&欧阳修461

渔家傲(八月秋高风历乱)&欧阳修463

渔家傲(九月霜秋秋已尽)&欧阳修465

渔家傲(十月小春梅蕊绽)&欧阳修467

渔家傲(十一月新阳排寿宴)&欧阳修468

渔家傲(十二月严凝天地闭)&欧阳修470

《概论》注释472

附:主要参考文献资料474

后记47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