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生物化学基础教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生物化学基础教程](https://www.shukui.net/cover/60/33076806.jpg)
- 李林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7117078847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243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256页
- 主题词:生物化学-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生物化学基础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生物化学与医学1
一、生物化学概念1
二、生物化学学习内容1
三、生物化学与医学的关系2
四、如何学习生物化学4
第二章 蛋白质化学6
第一节 蛋白质的生理作用6
第二节 蛋白质的化学组成6
一、蛋白质的元素组成6
二、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6
三、肽键与多肽链9
第三节 蛋白质的分子结构11
一、蛋白质的一级结构11
二、蛋白质的空间结构11
三、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15
第四节 蛋白质的理化性质18
一、蛋白质的两性解离和等电点18
二、蛋白质的胶体性质19
三、蛋白质的变性、沉淀和凝固19
四、蛋白质的紫外吸收性质20
五、蛋白质的呈色反应21
第五节 蛋白质的分类21
一、根据功能分类21
二、根据分子形状分类21
三、根据分子组成分类21
复习思考22
第三章 酶24
第一节 概述24
一、酶的概念24
二、酶的作用特点24
第二节 酶的结构与功能25
一、酶的分子组成25
二、酶的结构特点——活性中心26
三、酶的催化机制27
四、酶原与酶原的激活29
五、同工酶30
六、变构酶31
七、修饰酶31
第三节 影响酶作用的因素32
一、底物浓度的影响32
二、酶浓度的影响33
三、温度的影响33
四、pH值的影响34
五、激活剂的影响34
六、抑制剂的影响35
第四节 酶的命名与分类37
一、酶的命名37
二、酶的分类38
第五节 酶与医学38
一、酶与疾病的发生38
二、酶与疾病的诊断39
三、酶与疾病的治疗39
四、酶与医学研究40
复习思考40
第四章 维生素42
第一节 概述42
一、维生素的概念42
二、维生素的生理作用42
三、维生素的命名与分类42
四、维生素缺乏及中毒43
第二节 脂溶性维生素44
一、维生素A44
二、维生素D46
三、维生素E47
四、维生素K48
第三节 水溶性维生素49
一、维生素B149
二、维生素B249
三、维生素PP51
四、维生素B652
五、叶酸52
六、维生素B1253
七、维生素C53
复习思考56
第五章 生物氧化58
第一节 概述58
一、生物氧化的概念58
二、生物氧化的特点58
三、生物氧化反应的方式59
四、生物氧化的酶类60
第二节 生物氧化中CO2的生成60
一、单纯脱羧60
二、氧化脱羧60
第三节 生物氧化中H2O的生成61
一、呼吸链的概念61
二、呼吸链的组成61
三、呼吸链的排列与分类63
四、呼吸链的作用65
五、胞液中NADH的氧化66
第四节 生物氧化中ATP的生成67
一、高能化合物67
二、ATP的生成方式68
三、ATP的储存和利用71
第五节 非线粒体氧化体系71
一、微粒体氧化体系71
二、过氧化物酶体氧化体系72
三、超氧化物歧化酶73
复习思考73
第六章 糖代谢75
第一节 概述75
一、糖的化学75
二、糖的生理作用76
三、糖代谢概况77
第二节 糖的分解代谢77
一、糖酵解77
二、糖的有氧氧化81
三、磷酸戊糖途径84
第三节 糖原代谢与糖异生86
一、糖原合成86
二、糖原分解87
三、糖异生作用88
四、糖原代谢与糖异生的生理意义89
第四节 血糖91
一、血糖的来源和去路91
二、血糖的调节92
三、血糖异常92
复习思考94
第七章 脂类代谢95
第一节 概述95
一、脂类化学95
二、脂类生理功能95
第二节 甘油三酯的代谢96
一、脂肪动员96
二、甘油的代谢97
三、脂肪酸的氧化97
四、酮体的生成和利用100
五、甘油三酯的合成102
六、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重要衍生物104
第三节 磷脂的代谢105
一、甘油磷脂的化学组成和结构105
二、甘油磷脂的合成代谢105
三、甘油磷脂的分解代谢107
四、甘油磷脂与脂肪肝108
第四节 胆固醇的代谢108
一、胆固醇的合成代谢108
二、胆固醇的转化与排泄110
第五节 血浆脂蛋白110
一、血脂110
二、血浆脂蛋白的分类及分子组成111
三、血浆脂蛋白的代谢和功能112
四、高脂蛋白血症114
复习思考115
第八章 蛋白质分解代谢116
第一节 蛋白质的营养作用116
一、氮平衡116
二、蛋白质的互补作用116
第二节 氨基酸的一般代谢117
一、氨基酸代谢概况117
二、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118
三、α-酮酸的代谢120
四、氨的代谢121
五、氨中毒125
第三节 个别氨基酸代谢125
一、氨基酸的脱羧基作用125
二、一碳单位代谢127
三、蛋氨酸代谢128
四、芳香族氨基酸代谢129
第四节 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联系131
一、物质代谢的共同规律131
二、物质代谢的相互联系131
复习思考133
第九章 物质代谢的调节135
第一节 概述135
一、代谢途径的区域化135
二、多酶体系和限速酶135
三、代谢调节的概念137
四、代谢调节的三级水平137
第二节 细胞水平的调节137
一、酶活性的调节137
二、酶含量的调节140
第三节 激素水平的调节141
一、激素分类141
二、激素受体142
三、G蛋白144
四、膜受体激素的信号转导途径145
五、胞内受体激素的信号转导途径147
第四节 整体水平调节147
一、饥饿情况下的代谢调节147
二、应激情况下的代谢调节148
三、糖尿病情况下的代谢调节149
复习思考150
第十章 核酸化学与核苷酸代谢151
第一节 核酸的组成151
一、核酸的组成成分151
二、核酸的组成单位152
第二节 核酸的结构155
一、核酸的一级结构155
二、DNA的空间结构与功能156
三、RNA的空间结构与功能158
第三节 核酸的理化性质160
一、核酸的一般性质160
二、核酸的紫外吸收160
三、核酸的变性与复性160
四、分子杂交161
第四节 核苷酸的合成代谢162
一、从头合成与补救合成162
二、嘌呤核苷酸的合成162
三、嘧啶核苷酸的生成163
四、脱氧核苷酸的生成165
五、多磷酸核苷酸的生成165
第五节 核酸的分解代谢166
一、嘌呤核苷酸的分解166
二、嘧啶核苷酸的分解166
复习思考167
第十一章 基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169
第一节 概述169
一、基因169
二、中心法则169
第二节 DNA的生物合成170
一、DNA的半保留复制170
二、逆转录173
三、DNA的损伤与修复174
第三节 RNA的生物合成176
一、RNA的不对称转录177
二、参与转录的物质177
三、转录过程178
四、转录后加工179
五、转录的调控180
第四节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180
一、翻译的概念180
二、RNA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的作用181
三、蛋白质合成过程184
四、翻译后加工186
五、蛋白质生物合成与医学的关系187
第五节 基因工程188
一、基因工程基本概念188
二、基因工程主要步骤190
三、基因工程在医学中的应用192
复习思考193
第十二章 肝的生化196
第一节 肝的结构与化学组成特点196
一、肝的结构特点196
二、肝的化学组成特点196
第二节 肝在物质代谢中的作用197
一、肝在糖代谢中的作用197
二、肝在脂代谢中的作用197
三、肝在蛋白质代谢中的作用198
四、肝在维生素代谢中的作用198
五、肝在激素代谢中的作用199
六、肝在胆色素代谢中的作用199
第三节 肝的生物转化作用203
一、生物转化的概念203
二、生物转化的特点204
三、生物转化的反应类型204
四、生物转化的意义及影响因素207
第四节 肝的生化功能测定208
一、血清中酶类的检测208
二、反映蛋白质代谢的指标208
三、反映胆色素代谢的指标209
四、其它测定项目209
复习思考210
第十三章 水和电解质代谢212
第一节 体液212
一、体液的分布与含量212
二、体液电解质组成及分布特点213
三、体液的交换214
第二节 水平衡216
一、水的生理功能216
二、水的出入平衡216
第三节 电解质平衡218
一、电解质的生理功能218
二、钠、氯代谢219
三、钾代谢220
第四节 钙、磷代谢222
一、钙、磷的分布与功能222
二、钙、磷的吸收与排泄224
三、血钙、血磷与骨骼代谢225
四、钙、磷代谢的调节227
复习思考229
第十四章 酸碱平衡231
第一节 体内酸碱物质的来源231
一、酸性物质的来源231
二、碱性物质的来源232
第二节 酸碱平衡的调节232
一、血液的缓冲作用232
二、肺的调节作用234
三、肾的调节作用235
第三节 酸碱平衡的主要生化诊断指标238
一、血浆pH值238
二、血浆二氧化碳分压(PCO2)238
三、血浆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238
四、实际碳酸氢盐和标准碳酸氢盐(AB和SB)239
五、碱剩余(BE)239
六、阴离子间隙(AG)239
第四节 酸碱平衡失调的基本类型及生化特征239
一、代谢性酸中毒240
二、呼吸性酸中毒240
三、代谢性碱中毒240
四、呼吸性碱中毒240
复习思考241
参考文献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