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结构力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结构力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57/33068526.jpg)
- 李元美主编;张代理,陈登智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7302134219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285页
- 文件大小:9MB
- 文件页数:293页
- 主题词:结构力学-高等学校:技术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结构力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目录1
第1章 结构的计算简图2
1.1 结构的计算简图2
1.1.1 计算简图的简化原则2
1.1.2 计算简图的简化内容2
1.2 杆件结构的分类5
1.3.2 按荷载作用的性质7
1.3.4 按荷载作用的范围7
1.3.3 按荷载位置的变化7
1.3.1 按作用时间的久暂7
1.3 荷载的分类7
1.4 思考题8
第2章 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9
2.1 几何不变体系和几何可变体系及几何组成分析的目的9
2.1.1 几何不变体系和几何可变体系9
2.1.2 几何组成分析的目的10
2.2 自由度和约束的概念10
2.2.1 自由度10
2.2.2 约束11
2.3 几何不变体系的简单组成规则12
2.3.1 规则Ⅰ:二元体规则(一个点与一个刚片的连接)12
2.3.2 规则Ⅱ:两刚片规则13
2.3.3 规则Ⅲ:三刚片规则14
2.4 几何组成分析举例15
2.5 结构的几何组成和静定性的关系18
2.5.1 静力平衡条件与结构静定性的关系18
2.5.2 几何组成与结构静定性的关系18
2.6 小结19
2.7 思考题20
2.8 习题20
第3章 静定结构的受力分析23
3.1 简支斜梁23
3.2.1 多跨静定梁约束力的计算与几何组成25
3.2 多跨静定梁25
3.2.2 多跨静定梁内力图的绘制27
3.3 静定平面刚架29
3.3.1 静定平面刚架的特点及分类29
3.3.2 静定平面刚架支座反力的计算31
3.3.3 用截面法求静定平面刚架杆端截面内力33
3.3.4 静定平面刚架内力图的绘制37
3.4 静定平面桁架与组合结构43
3.4.1 一般概念43
3.4.2 桁架按几何组成和外形分类44
3.4.3 桁架的内力分析44
3.4.4 几种桁架受力性能的比较50
3.4.5 组合结构51
3.5.1 三铰拱的组成和类型53
3.5 三铰拱53
3.5.2 三铰拱的反力和内力54
3.5.3 三铰拱的受力特性58
3.5.4 三铰拱的合理拱轴线58
3.6 思考题59
3.7 习题60
第4章 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65
4.1 概述65
4.2.1 功、广义力和广义位移66
4.2.2 虚功及虚功原理66
4.2 虚功和虚功原理66
4.3 荷载作用下位移的计算67
4.4 图乘法74
4.5 温度变化引起的位移计算82
4.6 支座移动所引起的位移计算85
4.7 线性变形体系的互等定理88
4.7.1 功的互等定理88
4.7.2 位移互等定理89
4.7.3 反力互等定理89
4.8 思考题90
4.9 习题91
5.2.1 力法的基本结构94
5.2 力法的基本原理94
第5章 力法94
5.1 超静定结构的概念94
5.2.2 力法的基本未知量95
5.2.3 力法的基本方程95
5.3 超静定次数的确定与基本结构97
5.4 力法典型方程99
5.5 力法的计算步骤和举例101
5.5.1 超静定刚架101
5.5.2 超静定桁架104
5.5.3 超静定组合结构106
5.5.4 铰接排架107
5.5.5 两铰拱的计算109
5.6 超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111
5.7 超静定结构最后内力图的校核113
5.7.1 平衡条件的校核113
5.7.2 位移条件的校核114
5.8 对称性的利用116
5.8.1 选取对称的基本结构117
5.8.2 荷载分组118
5.9 温度改变时超静定结构的计算124
5.10 支座位移时超静定结构的计算128
5.11 超静定结构的特性131
5.12 思考题132
5.13 习题133
第6章 位移法138
6.1 位移法的基本概念138
6.1.1 概述138
6.1.2 位移法的基本假定138
6.1.3 位移法的基本思路138
6.2 位移法的基本未知量及基本结构140
6.2.1 基本未知量的确定140
6.2.2 位移法的基本结构141
6.3.1 固端力142
6.3 等截面直杆的计算142
6.3.2 刚度方程143
6.3.3 等截面杆转角位移方程146
6.4 位移法典型方程及举例147
6.5 用位移法计算连续梁和无侧移刚架151
6.6 用位移法计算有侧移刚架154
6.7 用剪力分配法计算等高铰接排架160
6.7.1 柱顶有水平集中荷载作用的计算160
6.7.2 柱间有水平荷载作用的计算163
6.7.3 单阶变截面柱排架计算163
6.8 对称性的利用164
6.8.1 奇数跨对称结构164
6.8.2 偶数跨对称结构165
6.8.3 对称结构简化举例166
6.9 思考题168
6.10 习题169
第7章 力矩分配法172
7.1 力矩分配法的基本概念172
7.1.1 名词解释172
7.1.2 力矩分配法的基本概念174
7.2 用力矩分配法计算多结点连续梁和无侧移刚架179
7.3 思考题186
7.4 习题186
8.2 用静力法作单跨静定梁的影响线189
第8章 影响线189
8.1 影响线的概念189
8.2.1 简支梁的影响线190
8.2.2 外伸梁的影响线192
8.3 机动法作静定梁的影响线195
8.3.1 机动法作影响线的原理和步骤195
8.3.2 机动法作简支梁的影响线196
8.3.3 机动法作静定多跨梁的影响线197
8.4 影响线的应用199
8.4.1 利用影响线求固定荷载作用下的反力和内力199
8.4.2 利用影响线确定荷载的最不利位置202
8.5.1 简支梁的内力包络图206
8.5 简支梁的内力包络图和绝对最大弯矩206
8.5.2 简支梁的绝对最大弯矩207
8.6 连续梁的影响线及其应用简介210
8.6.1 利用挠度图作连续梁的影响线轮廓210
8.6.2 连续梁最不利荷载位置212
8.6.3 连续梁的内力包络图212
8.7 思考题215
8.8 习题216
9.2 结构离散化及位移、力的表示与编码218
9.2.1 单元划分218
9.1 概述218
第9章 矩阵位移法218
9.2.2 位移、力的正方向规定219
9.2.3 结点位移整体编码219
9.2.4 单元杆端位移局部编码221
9.2.5 定位向量221
9.3 单元刚度方程和单元刚度矩阵221
9.4 结构的整体刚度方程和整体刚度矩阵228
9.5 非结点荷载的等效化233
9.6 计算步骤和算例236
9.7 思考题240
9.8 习题240
10.1.2 动荷载的分类243
10.1.1 结构动力计算的特点243
10.1 结构动力计算的特点和动力自由度243
第10章 结构动力计算基础243
10.1.3 结构动力计算的任务244
10.1.4 结构动力计算中体系的自由度244
10.2 单自由度体系的自由振动245
10.2.1 自由振动微分方程的建立246
10.2.2 自由振动微分方程的解247
10.2.3 结构的自振周期248
10.3 单自由度体系的强迫振动251
10.3.1 简谐荷载252
10.3.2 一般动荷载255
10.3.3 动力荷载不作用在集中质量上时的等效动力荷载256
10.4 阻尼对振动的影响258
10.4.1 有阻尼的自由振动259
10.4.2 有阻尼的强迫振动261
10.5 多自由度体系的自由振动265
10.5.1 刚度法265
10.5.2 柔度法273
10.5.3 主振型的正交性276
10.6 多自由度体系的强迫振动276
10.7 思考题277
10.8 习题278
附录 部分习题参考答案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