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城市规划与建设强制性标准实施手册 3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杨建中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海潮出版社
- ISBN:7801514858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1800页
- 文件大小:43MB
- 文件页数:64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城市规划与建设强制性标准实施手册 3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城市居民点的形成1
二、城市的形成与城市的定义1
第一章 城市规划的基本理论1
第一节 城市的产生和发展1
三、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与城市建设的关系2
四、近代工业革命对城市的影响5
二、文艺复兴时期典型城市6
一、外国古代几个典型的城市6
第二节 古代城市6
三、中国古代几个典型城市13
第三节 近代与现代城市14
二、现代城市20
一、近代城市20
一、城市分布不均衡29
第四节 我国城市的现状和特征29
二、城市体系不协调30
三、城市类型多种多样31
四、发展水平参差不齐32
一、城市的功能33
第五节 城市功能与城市功能的调整33
二、城市核心的功能36
第六节 城市体系的规划研究37
三、城市功能的调整37
一、目的和意义38
三、不同类型区域的城市体系建设44
二、对象和内容44
一、敷设管线工程的原则45
四、区域观念48
五、城市体系的演变49
六、中国城市体系的形成与发展51
七、设置城市的条件55
第七节 大力发展小城市是我国城乡建设的重大战略性任务58
一、发展小城市是我国社会主义城市化的必经之路59
四、从对比中看小城市发展前景60
二、加强小城市建设有利于改变我国小城市的落后状态60
三、发展小城市有利于带动农村经济,缩小城乡差别60
第八节 我国经济建设的新形势对小城镇的要求61
二、商品流通、商业繁荣,要求小城镇提供集散和交换条件62
一、农村商品生产发展,要求小城镇提供多种服务62
三、农村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小城镇吸收剩余劳动力63
四、农民收入提高,要求小城镇满足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64
第九节 城市化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65
一、城市人口缓慢增长,比重不大66
二、城市化过程出现过多次起伏67
四、“亦工亦农”的人口大量增加68
三、城市人口的自然增长超过机械增长68
二、小城市的类型71
第十节 小城市的概念和类型71
一、小城市的概念71
三、小城市人口规模估算75
第一节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概述82
第二章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82
第二节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发展简述83
一、霍华德的田园城市88
第三节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早期探索88
二、勒·柯布西埃的现代城市设想90
三、其它的探索94
第四节 现代城市的发展理论101
一、城市分散发展理论102
二、城市集中发展理论107
一、区位理论110
第五节 城市空间组织理论110
二、城市土地使用布局结构理论113
三、地租和竞租理论116
四、邻里单位与居住小区117
五、行为——空间理论121
一、《雅典宪章》125
第六节 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演变125
二、《马丘比丘宪章》127
三、《华沙宣言》130
四、《环境与发展宣言》和《21世纪议程》132
一、城市规划的任务135
第三章 城市规划的编制体系135
第一节 城市规划的任务、方针和指导思想135
二、我国城市规划的方针136
三、城市规划工作的特点137
四、城市规划工作的指导思想138
一、城市规划编制的原则142
第二节 城市规划的编制142
二、城市规划编制的阶段143
三、城市规划的调查研究与基础资料分析144
四、城市规划编制的内容145
一、总体规划148
第三节 城市规划的编制程序和内容148
二、详细规划149
二、城市规划的分级审批150
第四节 城市规划的编制要求和调整修改150
一、城市规划的编制要求150
三、城市规划的调整和修改151
一、城市形成因素153
第五节 城市规划布局结构的基本概念153
二、城市用地分区154
三、城市规划结构的有机整体155
五、城市布局结构的交通功能157
四、保持城市生态系统平衡157
六、现代城市规划的系统观念158
第六节 城市规划工作的步骤与阶段划分159
二、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160
一、城市规划纲要的主要内容160
三、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市域和县域城市体系规划161
五、详细规划的主要内容162
四、分区规划的主要内容162
六、有关建制镇规划163
八、城市规划的审批164
七、城市总体规划的调整和修改164
第一节 基础资料是规划城市的依据167
第四章 城市规划的基础资料167
二、区域概况168
第二节 小城市规划的基础资料内容及其应用168
一、历史沿革168
三、自然条件170
四、人口结构171
七、文化福利设施172
五、城市工业172
六、居住建筑情况172
八、城市工程设施173
第三节 基础资料的整理和综合分析174
九、集市贸易174
十、环境保护状况174
十一、城市建设与管理情况174
一、社会经济资料的综合分析175
二、自然条件资料的综合分析176
三、现状条件资料的综合分析177
一、城市规划基础资料的内容179
第四节 城市规划资料的内容及搜集方法179
二、城市规划基础资料的搜集方法185
一、现状资料189
第五节 城市规划基础资料的应用189
三、自然资料191
二、经济资料191
一、城市地理位置分析194
第五章 城市总体规划194
第一节 城市总体规划的区域背景分析194
二、城市区域条件分析198
三、上海——21世纪世界经济增长重心转移下的区位和前景199
一、城市产业结构的特征和主导产业的选择205
第二节 城市总体规划与城市发展战略205
二、城市发展战略210
三、城市规划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211
二、城市规划的编制阶段、编制原则与编制内容215
第三节 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215
一、城市与城市规划的任务215
一、城市规划现状调查的内容218
第四节 城市规划工作的调查研究218
二、城市现状资料的调查与整理219
一、城市职能的概念220
第五节 城市职能分类和城市性质220
二、我国的城市职能分类研究221
三、城市性质与城市职能222
第六节 城市人口构成与人口规模225
一、城市人口及其构成226
二、城市人口规模的变动及其计算229
第七节 城市总体布局232
一、城市形态类型233
二、城市总体布局的基本内容235
三、城市总体布局的基本要求238
四、城市总体布局的方案比较241
二、编制的原则244
第六章 城市详细规划244
第一节 城市详细规划概述244
一、编制的层次244
一、控制性详细规划246
第二节 控制性详细规划与修建性详细规划246
二、修建性详细规划255
一、居住区规划的基本要素256
二、规模结构256
第三节 居住区详细规划256
三、指标体系260
四、规划布局手法261
五、道路组织形式274
六、管线综合规划278
第四节 城市中心区详细规划281
一、城市中心区构成281
二、城市中心区布局形式282
三、城市中心的交通组织284
四、城市中心的空间组织285
一、城市设计含义、内容、目标和任务291
第七章 城市设计291
第一节 城市设计理论及实践的发展过程291
二、城市设计理论思潮回顾295
第二节 城市设计方法309
一、城市形体环境的构成309
二、城市设计基本原则309
三、物质——形体分析方法314
四、场所——文脉分析方法316
五、相关线—域面分析方法320
六、城市空间设计手法321
七、城市环境景观设计331
八、城市景观设计337
第二节 我国乡镇类型、特点和主要存在问题342
二、现代乡镇规划的概念342
一、乡镇类型342
一、乡镇规划所指范围342
第一节 乡镇规划所指范围和概念342
第八章 乡镇规划342
二、我国乡镇特点343
三、我国乡镇建设发展主要存在问题343
第三节 21世纪乡镇规划关注重点344
一、未来我国乡镇社会变化特点344
四、乡镇区域发展新观点概述345
三、农村城市化发展对农民生活的影响345
二、未来城乡关系变化特点345
五、新概念简释346
第四节 乡镇规划的原则和依据347
一、乡镇规划的原则347
二、乡镇规划依据347
第五节 乡镇规划的主要内容348
一、乡镇体系规划内容348
三、乡镇建设规划内容349
二、乡镇总体规划内容349
第六节 乡镇体系规划350
一、乡镇体系构成350
二、乡镇人口预测351
三、居民点的迁并与居民的用地选择353
四、区域经济发展规划356
第九章 城市建设管理及其文件材料360
第一节 城市建设管理的目的、意义范围360
一、城市建设管理的目的360
二、城市建设管理的意义360
三、城市建设管理的范围360
四、城市建设管理的依据361
第二节 城市基本建设管理361
一、基本建设361
二、基本建设内容及管理程序361
一、城市建设规划管理内容364
二、城市建设用地管理364
第三节 城市建设规划管理364
三、城市建筑规划管理365
四、城市市政公用设施规划管理366
五、城市违法建设管理367
第四节 城市基础设施管理367
一、城市基础设施范围367
二、城市基础设施管理内容368
第五节 城市房地产管理369
一、城市房地产管理的内容和依据369
二、产权产籍管理369
三、地产管理370
四、房地产统计371
第六节 乡镇建设管理371
一、乡镇规划371
二、乡镇建设管理373
第七节 城市建设管理形成的文件材料374
一、城市基本建设管理文件材料374
二、城市建设规划管理文件材料374
三、城市基础设施管理文件材料375
四、城市房地产管理文件材料376
五、乡镇建设管理文件材料377
第一章 城市用地规划强制性条文379
第一节 用地分类379
第二节 用地标准388
第二章 城市的组成要素及其用地规划393
第一节 城市工业用地393
一、城市中工业布置的基本要求393
二、工业区402
三、工业在城市中的布置406
四、旧城工业布局调整414
一、自然条件的分析与评定417
第二节 城市用地条件分析与适用性评价417
二、城市用地的建设条件分析441
三、城市用地选择及用地条件的综合评价444
第三节 城市用地组成和用地指标450
一、城市用地组成和用地分类450
二、城市用地评定与用地选择453
三、城市用地规模与用地指标457
第三章 城市各功能用地规划布局461
第一节 仓库用地在城市中心布置461
一、仓库的分类461
二、从城市使用仓库的职能分类462
三、仓库用地在城市中的布置462
四、仓库用地规模466
第二节 居住用地的规划布置467
一、居住用地的内容组成与用地分类468
二、居住用地的选择与分布469
三、居住用地的组织与规模473
四、居住用地的指标482
第三节 城市公共设施用地的规划布置484
一、公共设施用地的分类485
二、公共设施用地的指标486
三、公共设施的分布规划489
四、城市主要公共设施的分布492
第四节 城市郊区规划497
一、城市的郊区497
二、城市郊区规划500
第四章 城镇用地工程措施505
第一节 概述505
第二节 城镇用地分析505
一、如何分析城镇用地505
二、城镇用地工程措施508
三、用地分析图的编制方法509
四、城镇用地工程措施511
第一章 城市交通规划521
第一节 道路系统规划设计强制性条文521
一、城市道路系统521
二、村镇道路系统523
第二节 道路交通规划设计强制性条文524
一、城市道路交通524
二、居住区道路交通525
第三节 道路交通设施规划设计强制性条文526
第四节 城市公共交通工程规划设计强制性条文527
一、一般要求527
二、公交车站与轮渡站528
三、公交停车场528
四、公交保养场、修理场529
六、地铁线路工程530
五、地铁车站建筑530
七、地铁结构工程531
八、地铁通风及环境控制535
九、地铁给排水工程536
十、地铁供电工程536
十一、地铁机电工程538
十二、地铁通信与信号539
十三、地铁防灾措施542
十四、地铁车辆停放与维修基地544
十五、地铁电腐蚀防护和其他545
第五节 无轨电车供电线网工程施工及验收强制性条文546
一、一般要求546
二、电杆基础与拉线547
三、接触网安装548
四、枢纽设备安装548
六、避雷器安装549
五、架空馈线549
七、电缆线路安装550
八、供电线网工程验收552
第六节 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强制性条文552
一、一般要求552
二、基础防护工程553
三、隧道施工法554
四、隧道盾构掘进施工法557
五、隧道结构防水558
六、路基工程及整体道床558
七、高架桥梁工程559
八、建筑装修560
九、机电设备安装工程561
十、给排水施工563
十一、工程验收563
一、道路几何设计566
第七节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强制性条文566
二、路基,路面572
三、广场,停车场574
四、排水574
五、道路照明575
六、交通设施576
七、杆线,管线576
第八节 城市道路工程质量验收强制性条文577
一、路基577
二、基层582
三、沥青路面587
四、水泥混凝土路面593
五、联锁型路面598
第九节 城市道路养护强制性条文600
一、一般规定600
二、路基养护601
三、路面养护602
第十节 城市桥梁工程设计强制性条文604
一、荷载及净空604
二、桥梁结构与设计610
第十一节 城市桥梁工程施工及验收强制性条文613
一、地道桥顶进613
二、人行天桥及地道614
三、工程质量验收615
第十二节 城市桥梁养护强制性条文628
一、一般规定628
二、结构及其他设施628
一、道路交通规划的定义631
二、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的程序631
第二章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总论631
第一节 概述631
三、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的目的633
四、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的原则633
第二节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的发展633
一、道路交通规划的发展简史633
二、现代道路交通规划的特点637
三、道路交通规划的指导思想637
一、城市道路交通系统638
第三节 交通系统的构成638
二、城市其他交通系统644
三、区域公路交通系统645
第四节 城市交通工程规划原则与内容647
一、城市交通工程规则原则647
二、城市交通工程规划的内容与深度647
第五节 道路路线勘测设计652
一、平面设计652
二、纵断面设计674
三、选线687
第六节 交通流分布的概率统计特性690
一、交通流与泊松分布691
二、交通流的间隔692
三、交通流速度数据的处理694
第七节 城市交通通行能力697
一、概述697
二、路段通行能力697
三、交叉口通行能力700
四、服务水平702
第八节 城市道路规划要结合地形704
一、结合地形规划道路平面路线704
二、结合地形规划道路横断面708
一、城市道路系统的基本要求713
第九节 城市道路网布局规划713
二、城市道路网的布局规划原则718
第十节 确定城市道路各部分的宽度720
一、车行道宽度的确定720
二、人行道宽度的确定725
三、绿带及分车岛等宽度的确定727
四、道路总宽度的确定728
五、城市道路的改建730
第十一节 城市对外交通规划733
一、城市出入口道路规划733
二、城市对外交通枢纽规划737
第十二节 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738
一、平面交叉口交通管理和组织738
二、平面交叉设计745
三、交叉口竖向设计755
四、立体交叉设计763
第十三节 城市环形道路规划与设计779
一、概述779
二、环路的规划780
三、环路设计标准787
四、环路设计789
第十四节 城市道路公用设施规划805
一、机动车停车场805
二、自行车停车场809
三、城市道路照明811
四、公共加油站815
八、城市管线的布置830
七、公共交通停靠站837
一、城市环境特性838
第十五节 城市交通与环境保护的综合规划838
二、城市交通噪音及防治对策841
第三章 城市其它交通工程规划844
第一节 城市航空交通工程规划844
一、城市航空港分类与等级844
二、城市航空港的规模与技术规定844
三、城市交通对大气污染及防治对策858
四、城市交通环境保护标准和法律文件870
五、城市交通与环境保护的社会经济效益879
三、城市航空港的规划布局889
四、市内空运工程设施规划894
第二节 城市水运交通工程规划897
一、城市水运工程与设计分类897
二、城市水运工程设施规模与技术规定898
三、城市水运工程设施规划916
一、城市铁路交通工程设施分类与等级918
第三节 城市铁路交通工程规划918
二、城市铁路交通工程设施规模与技术规定919
三、城市铁路交通工程设施规划932
第四节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规划939
一、城市轨道交通的类型939
二、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设施分类与等级940
三、城市轨道交通运量与工程设施规模941
四、城市轨道主要交通设施的技术规定944
五、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设施规划948
第五节 城市公路工程规划957
一、城市公路网规划957
二、城市公路枢纽规划963
一、基础知识966
第六节 公路常规勘测与设计966
二、勘测与设计提要969
三、勘测记录表981
四、设计文件目录991
五、常用设计文表格式995
四、经济评价指挥1004
六、道路中线测量常用公式及计算机程序1010
第四章 城市道路工程质量控制1017
第一节 路基工程质量监控1017
一、路基土层特点及填方要求1017
二、路基施工管理1018
三、施工质量控制1022
四、工程质量检验评定1023
一、材料要求及施工要点1027
第二节 路面基层质量控制1027
二、质量检验评定1037
一、道路面层施工1040
第三节 道路面层质量控制1040
二、面层质量检验1048
第四节 附属构筑物质量控制1054
一、附属构筑物的施工1054
二、附属构筑物质量检查1059
第一节 评价在道路交通规划中的地位和作用1068
第五章 城市道路交通系统评价1068
一、道路施工系统评价的组成1070
第二节 道路交通系统评价的组成与工作流程1070
二、综合评价工作流程1071
三、确定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的原则1073
第三节 道路交通网络技术性能评价1074
一、概述1074
二、城市交通网络经济效益评价1074
三、公路网技术性能评价1083
第四节 道路交运网络经济效益评价1085
一、经济评价的原则1086
三、经济评价中的费用与效益计算1087
二、经济评价的内容与程序1087
五、经济评价中的不确定性分析1095
第五节 道路交通系统社会环境影响评价1096
一、概述1096
二、生活环境的影响1098
三、生态环境的影响1101
一、价值分析法1103
第六节 道路交通系统综合评价方法1103
二、单纯矩阵法1104
三、层次分析法1107
第六章 城市桥梁规划1112
第一节 城市桥梁规划设计1112
一、城市桥梁分类和基本要求1112
二、城市桥梁选址与平面布置1116
三、高架桥1119
四、桥梁设计资料及设计程序1120
一、隧道的分类和基本要求1128
第二节 城市隧道规划与设计1128
二、隧道位置的选择1129
三、隧道出入口的布置1148
第七章 城市桥梁工程质量管理1150
第一节 土、矿工程质量控制1150
一、土、矿工程质量特性1150
二、土、矿工程施工1150
三、土、矿工程质量检查1150
二、桩基础、沉井工程施工1152
一、基础质量特性1152
第二节 基础工程质量控制1152
三、质量检验评定1154
第三节 钢筋工程质量技术1159
一、钢筋验收、保管、使用要求1159
二、钢筋加工焊接及安装1163
三、钢筋安装及埋设的质量标准1164
第四节 混凝土构件安装工程质量检查1165
一、梁、板安装质量检查方法1166
二、拱肋、拱桁、拱波质量检查方法1167
三、墩、柱安装质量检查方法1169
四、栏杆、灯柱、人行道板安装质量检查方法1170
五、地道桥顶进质量检查方法1171
第五节 砌体工程质量控制1172
一、桥梁工程砌体结构的质量特性1172
二、桥梁工程砌体施工要点1173
三、桥梁工程砌体质量检查1174
第六节 钢结构工程质量控制1175
一、钢结构工程质量特性1175
二、钢结构制造、安装质量管理1175
三、钢结构工程质量检查1180
一、路基养护工作的内容及要求1201
第八章 公路的养护1201
第一节 路基养护1201
二、路基防护工程养护1202
三、路基主要病害及防治1226
第二节 路面养护1232
一、路面检测及评定1232
二、路面基层改善1247
三、路面下埋置物施工后的恢复1254
第三节 桥梁养护1255
一、桥梁检查与评价1255
二、各种桥梁的养护1280
第四节 隧道及其附属的设施养护1300
一、隧道检查与观测1300
二、隧道附属设施的养护与检修1311
第五节 公路沿线设施养护1322
一、沿线设施及其功能和设置要求1322
二、公路沿线设施的养护1354
第一章 住宅建筑与公共服务设施规划1365
第一节 住宅建筑规划强制性条文1365
一、住宅日照1365
第二节 公共服务设施强制性条文1366
一、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1366
二、住宅层数和密度1366
二、村镇公共服务设施1368
第二章 城市居住区规划1371
第一节 概述1371
第二节 居住区规划的任务和编制1373
第三节 居住区的组成与规模1374
一、居住区的组成1374
二、居住区的规模1375
第四节 居住区的类型与规划结构1378
一、居住区的类型1378
二、居住区的规划结构1379
第三章 居民点内部总体布局1383
第一节 概述1383
一、居民点内部总体布局的含义与原则1383
二、居民点内部功能分区1384
第二节 生活区用地布局1387
一、生活区用地结构1387
二、街道网规划1387
三、公共建筑区用地布局1390
四、住宅区用地布局1393
第三节 生产区用地布局1394
一、生产区用地的概念1394
二、综合性生产区用地布局1396
第四章 居民点的区域规划1399
第一节 居民点区域规划的影响因素和基本要求1399
一、居民点区域规划的影响因素1399
二、居民点区域规划的基本要求1402
第二节 居民点组群体系的布局类型1405
一、大城市或特大城市地区居民点组群体系布局特点1407
二、大、中、小城市集聚地区居民点组群体系布局特点1410
三、县城居民点组群体系布局特点1411
四、乡镇内居民点组群体系布局特点1415
第一章 绿化规划强制性条文1425
第一节 绿化规划1425
一、道路绿化1425
二、居住区绿化1426
第二节 城市园林与绿化强制性条文1427
一、公园设计1427
二、道路绿化设计1432
三、绿化施工1433
四、动物园管理1434
第一节 保护城市环境1435
第二章 城市园林绿地的功能作用1435
一、园林绿地可净化空气、水体和土壤1437
二、改善城市小气候1446
三、降低噪声1452
四、保护农田1454
五、保持水土1455
六、安全防护1455
七、监测环境污染1457
第二节 文教和游息功能1457
第三节 城市绿化的景观功能1459
一、对城市景观的认识1460
二、对城市景观的研究1460
三、美的城市和绿地的系统1461
第一节 城市园林绿地的分类及其用地选择1464
第二章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1464
一、城市公园1468
二、自然公园1468
三、动物园、植物园和灵园1469
四、城市各类园林绿地的特征及用地选择1470
第二节 城市园林绿地指标1484
一、城市园林绿地指标的作用1484
二、影响城市园林绿地指标的因素1485
三、城市园林绿地指标的确定1488
四、城市园林绿地指标的计算1495
第三节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布局1499
一、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布局原则1499
二、绿地布局的形式1503
三、绿地布局的目的与要求1504
四、国外几种绿地规划简介1505
第四节 城市园林绿化的树种规划1510
一、树种选择原则1510
二、树种规划的方法1511
第五节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的基础资料1512
一、基础资料工作1512
二、文件编制工作1513
第四章 城市街道、公路和广场的绿化设计1515
第一节 城市街道绿化的作用1515
一、卫生防护作用1515
二、组织交通的作用1516
三、美化市容1516
第二节 城市街道绿化设计1517
四、增收副产1517
五、战备防御作用1517
一、道路绿化的断面布置形式1518
二、街道绿化的种植设计1519
三、街道小游园的绿化设计1528
第三节 林荫道(花园式林荫道)设计1531
一、林荫道布置的几种类型1532
二、花园林荫道设计应注意的儿个问题1532
三、滨河林荫道的设计1533
二、现有路树的管理1533
四、步行街的绿化布置1534
第四节 公路的绿化1534
一、各等级公路的绿化1534
三、路树的更新采伐1545
四、公路苗圃及育苗1547
第五节 铁路绿化1561
一、铁路对绿化的要求1561
二、火车站及候车室(接待室)的绿化1561
第六节 高速干道与立体交叉的绿化1561
二、高速干道对绿化的要求1562
三、立体交叉的绿化1562
一、高速干道断面的布置形式1562
第七节 防护林带1563
一、防风林1563
二、卫生防护林1564
第八节 城市广场绿化设计1565
一、城市广场在城市中的作用1565
二、城市广场的类型及绿化特点1565
第五章 居住环境绿化规划与设计1569
第一节 概述1569
一、绿地的生态功能1574
二、绿地的心理功能1576
三、绿地的物理功能1577
四、绿地的美学功能1581
五、绿地的经济效益1581
第二节 居住区绿地的规划设计1582
一、居住区绿地的组成与指标1582
二、公共绿地的规划设计1589
三、宅旁庭院绿地设计1621
第三节 建筑内外绿化1629
一、室内绿化1629
二、阳台、窗台绿化1635
三、墙面绿化1640
四、屋顶绿化1643
第四节 居住区绿化树种规划1649
一、树种的分类与用途1649
二、树种选择的原则1662
三、植物配置1663
第六章 城市公园的规划设计1673
第一节 儿童游戏场的规划设计1673
一、儿童游戏场的产生与建设的意义1673
二、儿童游戏场的类型1675
三、儿童游戏场的规划设计1678
四、儿童游戏场设施和器械1685
五、儿童游戏场绿化设计1690
第二节 综合性公园1691
一、综合性公园的用地选择1691
二、综合性公园在城市中按其服务范围分类1691
四、综合性公园规划设计原则1692
五、综合性公园出入口的规划1692
三、综合性公园的内容1692
六、综合性公园的功能分区。1693
七、公园景区及艺术布局的规划1696
八、公园规划设计的程序1701
九、公园规划设计的内容1701
第三节 植物园规划1704
一、植物园的基本任务1704
二、植物园的组成部分1705
三、植物园的规划1708
一、动物园的性质与任务1709
第四节 动物园规划1709
二、动物园的分类与规模1710
三、动物园用地选择1712
四、动物园的总体规划1712
五、动物展览的陈列原则1713
六、动物园规划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714
第一章 城市基础设施工程规划与建设强制性条文1715
第一节 城市基础设施工程规划强制性条文1715
一、给水工程规划1715
二、电力、电信工程规划1717
三、管线综合规划1720
四、竖向规划1724
五、村镇防洪规划1726
第二节 城市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1727
一、城市供水排水工程设计1727
二、城市供排水工程施工与验收1746
三、城市供水排水运行维护安全1754
四、城市供热工程设计1759
五、城市供热工程施工与验收1768
六、城市燃气输配系统工程设计1776
七、城市燃气输配工程施工及验收1792
八、城市燃气管网抢修和维护1795
第二章 城市基础设施工程规划概述1801
第一节 城市基础设施工程系统1801
一、城市基础设施的概念与分类1801
二、城市基础设施工程系统的构成与功能1803
三、城市基础设施工程系统的相互关系1809
第二节 城市基础设施工程规划的任务与范畴1811
一、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的目标1811
二、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的主要任务1812
三、城市基础设施工程规划的意义与作用1814
四、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的范畴1814
五、城市基础设施要采用新技术1815
六、西部大开发基础设施将突出四个重点1816
第三章 城市基础设施工程规划的工作程序与内容深度1819
第一节 城市基础设施工程规划的工作程序1819
一、城市基础设施工程规划的总工作程序1819
二、城市各基础设施工程规划的工作程序1821
第二节 城市基础设施工程规划的内容与深度1838
一、城市供电基础设施工程规划的内容深度1838
二、城市燃气基础设施工程规划的内容深度1840
三、城市供热基础设施工程规划的内容深度1841
四、城市通信基础设施工程规划的内容深度1842
五、城市给水基础设施工程规划内容的深度1844
六、城市排水基础设施工程规划的内容深度1845
七、城市防灾基础设施工程规划的内容深度1847
八、城市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工程规划的内容深度1847
九、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的内容深度1848
一、自然环境资料1849
第三节 城市基础设施工程规划的基础资料1849
二、城市现状与规划资料1850
三、城市专业工程资料1851
第四章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与设计1860
第一节 我国水资源概况及用户对水的要求1860
一、我国现状水环境与水资源概况1860
二、用户用水类型及其对给水的要求1861
三、城市水资源量1864
三、区域水资源可利用量1865
四、城市水资源的开发利用1865
第二节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的内容1867
一、城市给水工程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与成果1868
二、城市给水工程分区规划的主要内容和成果1869
三、城市给水工程详细规划的主要内容与成果1869
一、城市给水工程规划的工作原则1870
第三节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的工作原则与步骤1870
二、城市给水工程规划的工作步骤1871
第四节 给水工程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关系1872
第五节 城市用水量标准1873
一、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1873
二、公共建筑用水量标准1875
三、工业企业用水量标准1876
四、市政用水量标准1878
五、消防用水量标准1878
六、农村生活饮用水量标准1880
第六节 城市用水量预测与计算1880
一、城市总体规划用水量的预测1881
二、城市详细规划用水量预测与计算1905
第七节 城市水源选择1907
一、城市水源的种类与特点1907
二、城市水源选择1910
第八节 城市水资源利用规划对策1913
一、城市水资源利用规划对策1914
二、城市水资源规划应注意的问题1917
第九节 城市给水工程系统规划1920
一、城市给水工程系统的组成1920
二、城市给水工程系统的布置形式1921
三、城市给水系统的工作情况1924
四、城市给水工程系统布置的一般原则1928
第十节 取水工程设施规划与设计1929
一、地下水取水构筑物1929
二、地表水取水构筑物1932
三、取水构筑物用地指标1936
第十一节 城市给水处理设施规划与设计1936
一、原水水质特点与供水水质标准1936
二、给水处理方法概述1940
三、常规净水构筑物1946
四、自来水厂规划设计1952
第十二节 管网布置1959
一、管网布置的基本原则及影响因素1959
二、管网的布置形式1960
三、管网定线1962
第十三节 输水管定线1964
一、输水方式和构筑物形式1964
二、输水管线路选择1965
三、输水管定线原则及布置要求1966
第十四节 城市给水管网的敷设方法1967
一、不同地质条件的敷设方法1967
二、不同地形条件的敷设方法1968
三、城市给水管网埋设深度1969
四、水压试验1970
一、城市排水工程规划的内容1973
第五章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与设计1973
第一节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的内容与基础资料1973
二、城市排水工程规划的基础资料1976
第二节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的原则1978
一、城市排水系统法制选择1978
二、城市排水工程设施规划原则1980
三、城市污水处理和回用1981
第三节 城市排水工程系统的组成1982
一、污水的分类1982
二、城市排水工程系统的组成1983
第四节 城市排水工程系统的布置1987
一、城市排水系统的布置形式1987
二、城市排水工程系统的布置要素1990
第五节 城市污水管道系统规划与设计1993
一、城市污水量的预测和计算1993
二、城市污水管道系统平面布置1998
三、城市污水管道敷设2002
四、污水管道水力计算2005
第六节 城市雨水管渠与排洪沟系统规划与设计2015
一、雨水管渠的布置2016
二、雨水管渠设计流量的确定2018
三、雨水管渠的设计2024
四、排洪沟2026
第七节 压力式和真空式排水系统2033
一、压力式排水系统2033
二、真空式排水系统2034
三、压力式和真空式排水系统的适应条件2034
第八节 排水管渠材料及附属构筑物2035
一、常用排水管渠的断面形式与排水管渠的材料2035
二、排水管渠系统上的构筑物2039
第九节 城市污水性质与污水水质标准2053
一、城市污水的污染指标2053
二、城市污水的性质2058
三、水体的污染与自净2059
四、污水的水质标准2060
五、污水中污染物质的分类2069
第十节 城市污水处理厂规划2071
一、污水处理方案选择2071
二、城市污水厂的规划设计2076
三、城市污水厂用地2077
四、污水处理厂的布置2077
第十一节 城市垃圾的清扫与处理2080
第十二节 给水排水设计质量常见病防治2081
一、设计中存在问题综述2081
二、给水设计2085
三、排水设计2100
四、热水供应技术2117
一、电力系统的组成2120
第一节 电力系统规划与设计2120
第六章 电力与电信规划设计2120
二、厂站选址2121
三、送电线路2124
第二节 电信系统规划与设计2132
一、电话系统2132
二、电话交换区的划分与局所选点2134
三、线路工程2135
二、管线工程综合的意义2139
一、管线工程综合的概念2139
第一节 城市管线工程综合的概念与意义2139
第七章 城市管线工程综合规划2139
第二节 城市管线工程的分类、内容与技术术语2140
一、管线工程的分类及内容2140
二、管线工程技术术语2142
第三节 城市管线工程综合规划的目的与作用2143
第四节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的内容与深度2144
一、城市工程管线综合总体规划的内容深度2144
二、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详细规划的内容深度2144
第五节 工程管线的敷设2145
二、城市管线工程交叉点标高2151
三、工业企业中给、排水管的间距2152
四、架空敷设管线工程2154
第六节 管线工程综合的编制方法2156
一、示意综合的编制2156
二、初步设计综合的编制2158
一、城市用地竖向工程规划原则2165
第一节 城市用地竖向工程规划原则与内容2165
二、城市用地竖向工程规划内容与深度2165
第八章 城市用地竖向工程规划2165
第二节 城市用地竖向工程规划设计方法2167
一、不同地形情况下的竖向工程规划方法2167
二、城市用地竖向工程规划与用地布局2169
三、城市用地竖向工程规划与城市景观2172
四、城市用地竖向工程规划与城市道路广场2173
五、城市用地竖向工程规划与城市排水防洪2176
第三节 城市用地竖向工程规划的技术规定2177
一、城市用地台地划分2177
二、城市用地竖向工程设施的技术规定2178
第四节 竖向土(石)方工程计算2179
一、竖向土(石)方工程量的计算方法2179
二、竖向土(石)方工程量计算程序2182
三、竖向土石方平衡调配方法2187
第九章 城市防洪工程规划2190
第一节 城市防洪总体规划2190
一、沿江河城市防洪总体规划2190
二、山区城市防洪总体规划2191
三、沿海城市防潮总体规划2192
第二节 城市防洪标准2193
一、城市总体防洪标准2193
二、各部门现行的防洪标准2194
第三节 城市防洪工程布局2205
一、洪水计算2205
二、沿海及海岛地区高(低)潮位计算2213
三、防洪(潮)堤2214
四、防洪闸2220
五、排洪渠道和截洪沟2226
六、排涝泵站2232
一、我国城市供热发展概况2237
第一节 概述2237
二、国外城市供热的发展概况2237
第十章 城市供热工程规划与设计2237
第二节 城市供热工程规划与设计2242
一、城市供热工程规划的内容与深度2242
二、热源及供热系统2246
三、热负荷2251
四、热网、中继泵站与热力泵站2251
五、环境保护2258
六、投资估算与经济评价2259
第三节 供热工程质量控制2265
一、材料要求2265
二、施工工艺2270
三、质量监控2273
第一节 城市燃气的分类及质量2274
一、按不同气源分类2274
第十一章 城市燃气工程规则与设计2274
二、按输送燃气的压力等级分类2277
三、城市燃气的质量要求2277
第二节 城市燃气的组成及基本性质2278
一、燃气组分的换算2278
二、分子量2281
三、气体常数2282
四、重力密度、比容和相对比重2282
五、粘度2286
六、热值2288
七、华白指数2289
八、着火温度及爆炸极限2289
第二节 城市燃气工程规划与设计2292
一、基础资料2292
九、我国常用燃气的组分和特性2292
二、气源的选择及供气量确定2295
三、燃气输配系统2299
四、液化石油气供应2304
一、材料要求2308
第三节 城市燃气工程质量控制2308
二、施工工艺2309
三、质量控制2325
一、建筑燃气管道验收内容、目的和程序2331
第四节 建筑燃气管道的试压验收2331
二、室外管线一般检验2332
三、室外管线检验2337
四、燃气管道的试压验收2338
五、室内燃气管道的试压验收2344
一、城市平面控制测量2347
第一节 城市测量强制性条文2347
第一章 城市勘察强制性条文2347
二、城市高程控制测量2350
三、地市地形测量2353
四、城市航空摄影测量2356
五、城市地籍测量2359
六、城市工程测量2360
七、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2363
八、地下管线探测2364
一、一般要求2365
第二节 城市岩土工程勘察强制性条文2365
二、城市规划勘察2367
三、城市道路勘察2369
六、城市堤岸勘察2370
五、城市室外管道勘察2370
四、城市桥涵勘察2370
一、水量评价2371
第三节 城市供水水文地质勘察强制性条文2371
二、水质评价2372
四、供水管井施工与验收2373
三、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2373
第二节 工程勘察设计的目的和任务2376
第一节 工程勘察设计的概念2376
第二章 勘察设计工作概述2376
二、工程地质勘察的阶段划分及各阶段任务2377
一、工程地质勘察的主要内容2377
第三章 工程勘察2377
第一节 工程地质勘察2377
三、工程地质勘察基本技术要求2378
四、工程地质勘察的方法2387
五、工程地质勘察报告2388
一、工作前的准备2389
第二节 工程测量2389
二、控制与地形测量2394
三、线路测量2405
四、建筑物施工与变形观测2411
五、资料整理归档2417
一、设计工作的原则2421
第一节 工程设计工作概述2421
第四章 工程设计2421
二、设计的技术经济工作2422
四、标准设计2423
三、设计文件的审批与修改2423
第二节 建筑设计2424
一、建筑设计概述2425
二、建筑规划与设计优少评价2426
一、基本要求2437
第三节 结构设计2437
二、抗震设计2438
一、公共厕所和垃圾转运站2451
第一节 城市环境卫生工程设计强制性条文2451
第一章 城市环境卫生强制性条文2451
三、生活垃圾好氧静态堆肥2452
二、生活垃圾卫生填埋2452
二、生活垃圾卫生填埋2453
一、公共厕所2453
四、粪便处理2453
第二节 城市环境卫生的运行和维护强制性条文2453
四、粪便处理2454
三、生活垃圾好氧静态堆肥2454
二、城市生态学的发展2457
一、城市生态学的基本概念2457
第二章 城市生态系统2457
第一节 城市生态学概述2457
三、城市形成的生态因素2459
第二节 城市生态系统2461
一、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2462
二、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2463
三、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2464
四、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2466
一、城市人口—经济—环境系统的基本概念2468
第三节 城市人口—经济—环境系统2468
二、城市人口—经济关系2471
三、城市人口—环境关系2473
四、经济—环境的关系2474
一、城市生态系统的调控原则2475
第四节 城市生态系统的调控与管理2475
二、城市生态系统的管理2476
第一节 大气污染2478
第三章 城市环境的污染和危害2478
一、粉尘2479
二、一氧化硫2480
三、氮的氧化物2481
五、氟利氯化氢2482
四、一氧化碳2482
八、放射性物质2483
七、氯和氯化氢2483
六、光化学烟雾2483
一、有机物质的污染2484
第二节 水体污染2484
三、有毒物质的污染2485
二、无机物污染2485
五、油的污染2486
四、“富营养化”污染2486
八、病原微生物污水2487
七、含色、臭、味的废水2487
六、热污染2487
一、重金属元素2488
第三节 土壤污染2488
九、放射性污染2488
二、有机物和无机盐2489
一、工业固体废物2490
第四节 固体废物污染2490
三、病原微生物2490
四、放射性物质2490
三、城市固体垃圾2491
二、矿业固体废渣2491
一、声音和噪声2492
第五节 噪声污染2492
四、废水处理渣2492
二、声音的物理特性和量度2493
三、噪声的来源2495
第一节 工业污染源2497
第四章 城市中的主要污染源2497
一、钢铁工业2499
三、化学工业2502
二、有色金属工业2502
四、石油化工2505
五、造纸工业2506
六、制革工业2507
七、纺织印染工业2508
八、动力工业2509
一、铁路运输2510
第二节 交通运输污染源2510
二、市内交通2512
第三节 农业污染源2513
三、航空运输2513
三、农业废弃物的污染2514
二、过多施用化肥造成的污染2514
一、农药的污染2514
二、生活污水所造成的污染2515
一、生活用煤所造成的污染2515
第四节 生活污染源2515
三、生活垃圾2516
一、城市环境规划的含义与目的2517
第一节 城市环境规划的概念2517
第五章 城市环境规划2517
三、城市环境规划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2518
二、城市环境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关系2518
四、城市环境规划的基本结构2519
第二节 城市环境宏观规划2520
二、城市能流分析2521
一、城市总体发展趋势分析2521
三、城市水流分析2522
四、城市环境清染总量宏观控制2523
五、城市总体环境目标的确定及宏观环境战略分析2525
一、城市环境现状与评价2526
第三节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详细规划2526
二、城市环境功能区划2529
一、城市大气环境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2532
第四节 城市大气环境综合整治规划2532
二、选择规划方法与建立规划模型2534
四、规划方案的分解2536
三、规划方案的制定、评价与决策2536
五、城市大气污染整治措施2537
一、城市水环境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2540
第五节 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规划2540
三、选择规划方法与建立规划模型2542
二、城市水污染综合整治方案的设计2542
四、城市水资源保护及水污染综合治理措施2545
一、城市固体废物的分类及污染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分析2551
第六节 城市固体废物综合整治规划2551
四、城市固体废物综合整治措施2552
三、城市固体废物综合整治措施2552
二、城市固体废物的环境影响评价2552
一、城市噪声污染现状与趋势分析2555
第七节 城市声环境综合整治规划2555
二、城市噪声污染综合整治措施2556
二、大气污染治理工程对水体的污染2558
一、自然降雨对城市地面水的污染2558
第八节 城市环境污染综合整治总体分析2558
六、气、水、法处理对城市噪声的影响2559
五、水污染的处置造成的固体废物污染2559
三、固体废物的处理处置对地下水、地表水的污染2559
四、固体废物的堆存对大气污染的影响2559
第六章 城市环境规划实施与管理2560
第一节 城市环境规划纳入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体系2560
一、城市环境规划纳入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体系的主要内容2562
二、城市环境规划纳入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具体方法2562
第二节 城市环境规划与城市环境管理制度相结合2562
一、城市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2562
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2563
三、其他有关城市环境管理制度2564
第三节 城市环境规划实施的组织管理2565
一、城市环境规划实施的管理组织与工作程序2565
二、城市环境规划实施中的管理措施2566
三、城市环境管理2568
一、垃圾——放在错误地点的原料2569
第七章 城市垃圾处理的技术2569
第一节 垃圾中的资源和能量2569
二、垃圾循环利用中的潜在能量2570
一、垃圾加工成型制燃料2574
二、有机渣制炭块2574
第二节 垃圾燃料成型2574
三、果核中的能量2575
四、有机垃圾的直接燃烧2577
五、从工业废渣中分选燃料2577
第三节 城市垃圾处理推广技术2578
一、广州大田山垃圾填埋处理技术2578
二、杭州机械化和短期堆肥处理技术2586
三、沈阳医院垃圾焚烧技术2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