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城市规划管理运行机制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严薇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ISBN:7112084571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188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198页
- 主题词:城市规划-研究;城市管理-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城市规划管理运行机制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我国城市规划管理的现状2
1.2 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5
1.3 城市规划管理实践与立法历程7
1.4 国内相关研究的进展10
第2章 城市规划管理运行机制研究的相关理论12
2.1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理论的基本概念13
2.1.1 博弈论的基本概念13
2.1.2 信息经济学的基本概念16
2.2 制度经济学的基本观点18
2.2.1 新制度主义18
2.2.2 制度的定义及性质18
2.2.3 制度的结构19
2.3 公共产品及公共选择21
2.3.1 公共产品21
2.3.2 外部性21
2.3.4 寻租23
2.3.3 公共选择23
第3章 城市规划管理的性质25
3.1 城市规划管理的基本价值取向26
3.1.1 社会公平:城市规划管理的主要目标26
3.1.2 效率优先:市场经济追求的目标26
3.1.3 公平优先,公平与效率并重:城市规划管理的核心27
3.2.2 城市规划对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29
3.2.3 城市规划管理参与了社会资源的再分配29
3.2.1 经济发展是实现城市规划蓝图的基本条件29
3.2 城市规划的经济性29
3.3 城市规划管理的公共性31
3.3.1 城市规划管理的成果是公共产品31
3.3.2 城市规划管理的依据是公共产品32
3.3.3 城市规划管理的公共性特征33
3.4 城市规划管理的技术性34
3.4.1 城市规划的制定需要技术作为支撑34
3.4.2 城市规划管理行政执法的主要依据以技术方式表述34
3.4.3 城市规划的执行过程需要通过技术的方式进行沟通和判断34
3.5.3 城市规划实施的系统性35
3.5.2 城市规划方案的系统性35
3.5 城市规划管理的系统性35
3.5.1 城市规划目标的系统性35
3.5.4 城市规划管理的层次性36
3.6 城市规划的制度性37
3.6.1 城市规划是一种制度安排37
3.6.2 城市规划的制度变迁37
3.6.3 城市规划制度变迁的原动力38
3.7.3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可持续性的城市规划管理39
3.7.2 可持续发展成为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39
3.7.1 城市规划管理的成果具有历史的延续性39
3.7 城市规划的可持续性39
3.8 小结40
第4章 城市规划运行体系的变迁41
4.1 城市规划体系42
4.1.1 城市规划法规体系42
4.1.2 城市规划行政体系43
4.1.3 城市规划运行体系44
4.2.1 城市总体规划体系变迁的动力47
4.2 城市总体规划体系的变迁47
4.2.2 战略规划不能代替城市总体规划49
4.2.3 加强近期建设规划是中央对城市总体规划体系改革要求的回应51
4.2.4 总体规划体系变迁的趋势判断52
4.3 城市详细规划体系的变迁56
4.3.1 控制性详细规划56
4.3.2 法定图则58
4.3.3 法定图则进一步完善的方向62
4.3.4 详细规划体系变迁的趋势分析64
4.4 变迁后的城市规划运行体系68
4.4.1 城市规划的层次结构68
4.4.2 区域规划69
4.4.3 城市总体规划69
4.4.4 分区规划71
4.4.5 近期建设规划71
4.4.6 法定图则73
4.4.7 修建性详细规划75
4.5 小结76
第5章 城市规划制定中的公共选择机制79
5.1 德国城市规划制定的程序80
5.1.1 决定编制规划,初步草案准备阶段80
5.1.2 初步方案阶段81
5.1.3 公共机构和相邻社区参与,与区域规划相适应81
5.1.4 规划公开,新争议,再权衡82
5.1.5 公共部门与个体利益者之间反复协调和权衡,确定最后方案82
5.1.6 确定规章制度和法规,批准、宣布并执行规划82
5.2 城市规划制定中的博弈机制84
5.2.1 城市规划制定中博弈动力的不足85
5.2.2 提高各利益主体参与动力的途径86
5.2.3 构筑城市规划制定的博弈场域87
5.3 完善城市规划制定的程序90
5.3.1 城市总体规划制定的集体选择规则的完善91
5.3.2 法定图则制定中的集体选择规则的完善94
5.3.3 完善公众参与制度97
5.4 小结99
第6章 城市规划实施中的管理机制100
6.1 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的管理101
6.1.1 城市空间政策的实施101
6.1.2 城市总体规划实施需要其他政策的支持103
6.2 城市控制性规划实施的管理107
6.2.1 规划管理执法刚性与管理弹性的关系107
6.2.2 城市规划控制对象与控制内容、方式和深度的关系108
6.2.3 城市规划控制中批前管理和批后管理的关系111
6.3.1 规划先期主动引导,促进城市规划的实施114
6.3 城市规划引导114
6.3.2 相关政策的引导,促进规划的实施115
6.3.3 规划管理的具体引导,减少规划控制的矛盾116
6.4 小结118
第7章 城市规划执行体系的激励监督机制119
7.1 城市规划行政管理体系激励机制的分析120
7.1.1 代理人市场——声誉模型120
7.1.2 政府官员的激励分析121
7.1.3 城市规划管理工作中的激励124
7.2.1 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情况的检查和评价127
7.2 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的考评和监督127
7.2.2 城市详细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130
7.3 城市规划管理中寻租行为监督机制的分析132
7.3.1 对政府官员滥用职权进行监督的一般模型133
7.3.2 国家、规划控制权使用人和开发商围绕寻租与监督展开的博弈134
7.4 城市规划行政管理体系监督机制的完善138
7.4.1 外部监督的引入138
7.4.2 加强对城市规划行政管理过程的监督140
7.4.3 完善规划管理体系的监督机制141
7.5 小结144
第8章 城市规划执行状况的评价145
8.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架构147
8.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147
8.1.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148
8.2 评价指标的含义及其比较标准150
8.2.1 居住条件150
8.2.2 城市绿化151
8.2.4 城市基础及公共服务设施152
8.2.3 城市环境152
8.2.5 城市道路交通153
8.2.6 城市和谐度154
8.3 计算指标体系各指标权重157
8.4 定量指标的计算160
8.5 定性指标的模糊综合评判162
8.5.1 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的选择162
8.5.2 模糊综合评判的步骤162
8.5.3 城市和谐度各指标的影响指标集和评价集的建立164
8.5.4 指标权重集的确定168
8.6 评价体系的应用讨论169
8.7 示例171
8.7.1 收集数据171
8.7.2 各层次指标权重的确定171
8.7.3 用模糊评判法确定定性指标的评价值175
8.7.4 对定量指标进行归一化处理181
8.7.5 计算最后的评价值并作出总体评价181
参考文献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