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食品质量安全检验基础与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食品质量安全检验基础与技术
  • 周建平,邓放明主编;周传云,郭华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 ISBN:754384141X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418页
  • 文件大小:28MB
  • 文件页数:427页
  • 主题词:食品工业-质量控制;食品检验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食品质量安全检验基础与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试剂的有关知识及制备3

第一节 化学试剂3

第一篇 理化分析与微生物检验操作基础知识3

第二节 溶液的配制与标定4

第二章 常用的食品分析方法8

第一节 感官检查法8

第二节 物理检查法8

第三节 化学分析法8

第四节 物理化学分析法10

第三章 理化分析基本操作36

第一节 加热、灼烧、干燥36

第二节 溶解、搅拌、粉碎37

第三节 过滤与分离38

第四节 蒸发与蒸馏40

第二节 化学药品及危险品管理43

第四章 理化分析实验室管理43

第一节 仪器的管理43

第三节 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46

第四节 实验室工作要求47

第五节 实验室的建筑及室内设施47

第五章 微生物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49

第一节 绪论49

第二节 微生物实验窒的管理和操作52

第六章 微生物学实验准备57

第一节 无菌室的准备57

第二节 器材的准备58

第二篇 食品理化检测69

第七章 食品分析简介69

第一节 食品分析的性质、任务和作用69

第二节 食品分析的内容69

第三节 食品分析方法及发展方向71

第四节 国内外食品分析标准简介73

第八章 样品的采集、制备及分析数据的处理75

第一节 样品的采集、制备及保存75

第二节 样品的前处理78

第三节 分析方法的选择83

第四节 食品分析的误差与数据处理86

第九章 水分的测定90

第一节 概述90

第二节 水分的测定方法91

第三节 水分活度值的测定97

第十章 灰分及几种重要矿物元素的测定102

第一节 灰分的测定102

第二节 几种重要矿物元素的测定106

第十一章 酸度的测定113

第一节 概述113

第二节 酸度的测定115

第十二章 脂类的测定121

第一节 概述121

第二节 脂类的测定方法122

第十三章 碳水化合物的测定129

第一节 概述129

第二节 可溶性糖类的测定130

第三节 淀粉的测定145

第四节 纤维的测定150

第五节 果胶物质的测定156

第十四章 蛋白质和氨基酸的测定160

第一节 概述160

第二节 凯氏定氮法161

第三节 蛋白质的快速测定法165

第四节 氨基酸总量的测定170

第五节 氨基酸的分离及测定172

第一节 概述175

第十五章 食品添加剂的测定175

第二节 甜味剂——糖精钠的测定176

第三节 防腐剂的测定180

第四节 发色剂——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测定186

第五节 漂白剂——二氧化硫及亚硫酸盐的测定190

第六节 食用合成色素的测定194

第十六章 食品中限量元素的测定200

第一节 概述200

第二节 元素的分离与浓缩201

第三节 几种重金属离子含量的测定202

第四节 砷、硒、氟的测定214

第十七章 农药残留量及黄曲霉毒素的测定222

第一节 食品中农药残留量的测定222

第二节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测定238

第二节 食品中3,4-苯并芘的测定245

第十八章 食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的测定245

第一节 概述245

第三节 多氯联苯类化合物的测定249

第四节 食品中亚硝胺类化合物的测定251

第五节 食品中多环芳烃的测定254

第三篇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259

第十九章 食品中的微生物259

第一节 食品中的细菌259

第二节 食品中的霉菌265

第三节 食品中的酵母菌271

第四节 微生物的培养基与灭菌273

第二十章 微生物与食品安全性281

第一节 食品中微生物的污染与控制281

第二节 细菌性食物中毒284

第三节 真菌性食物中毒287

第五节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指标289

第四节 食品介导的传染病289

第二十一章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基本方法294

第一节 食品中微生物的个体形态检查294

第二节 微生物的培养特性检查295

第三节 微生物的生理生化反应297

第四节 微生物的血清学检验302

第二十二章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311

第一节 总则311

第二节 菌落总数测定314

第三节 大肠菌群测定317

第四节 霉菌和酵母菌数测定321

第五节 沙门氏菌检验324

第六节 志贺氏菌检验337

第七节 致泻性大肠艾希氏菌检验342

第八节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347

第九节 溶血性链球菌检验350

第十节 蜡样芽孢杆菌检验353

第四篇 食品感官评价361

第二十三章 感官评价的生理学基础361

第一节 感官评价概述361

第二节 感觉概述362

第三节 味觉的解剖学、生理学及功能364

第四节 嗅觉的解剖学、生理学及功能367

第二十四章 食品感官评价的条件371

第一节 食品感官检验的环境372

第二节 评价员的筛选与培训375

第二十五章 食品感官评价的方法379

第一节 感官评价方法概述379

第二节 差别检验381

第三节 标度和类别检验388

第四节 分析或描述性分析390

附录一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染色法、培养基和试剂393

附录二简略语说明表41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