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冶金工程设计 第2册 工艺设计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冶金工程设计 第2册 工艺设计](https://www.shukui.net/cover/52/33039508.jpg)
- 云正宽主编;张光烈,郭乐民,高士林,吴维治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 ISBN:7502439803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1154页
- 文件大小:63MB
- 文件页数:1196页
- 主题词:冶金工业-工程设计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冶金工程设计 第2册 工艺设计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选矿、选矿产品及工艺指标1
二、选矿厂规模1
目录1
第一篇 选矿、烧结及球团1
第一章 概论1
第一节 选矿1
三、选矿工艺及流程2
四、主要选矿设备及其适用条件4
第二节 烧结及球团6
五、选矿厂设计6
二、烧结厂及球团厂工艺建筑物总平面布置及车间配置的一般原则7
一、烧结厂及球团厂设计一般原则7
三、烧结工艺简述8
四、球团工艺简述9
二、设计对选矿流程试验规模的要求11
一、设计用基础资料11
第二章 选矿11
第一节 选矿厂设计基础资料11
第三节 选矿厂工作制度和主要设备作业率13
二、产品方案13
第二节 设计规模及产品方案13
一、设计规模13
一、设计工艺流程及指标的确定原则14
第四节 工艺流程及指标14
二、碎磨流程的制定与计算15
三、选别流程的制定21
四、选别流程的计算27
五、矿浆流程的计算31
一、主要工艺设备选择和计算的一般原则33
第五节 主要工艺设备选择与计算33
六、金氰化浸出流程的计算33
二、破碎设备34
三、筛分设备36
四、磨矿设备39
五、分级设备46
六、浮选设备51
七、重选设备53
八、磁选设备56
十、脱水设备59
九、电选机59
一、矿仓设施的确定62
第六节 矿仓及检修设施62
二、常用的检修起重设备63
第七节 车间组成、总平面布置和厂房设备配置64
三、厂房设备配置的基本原则65
二、总平面布置65
一、车间组成65
一、含铁原料66
第一节 原料、燃料及烧结矿66
第三章 烧结66
三、熔剂67
二、锰矿67
一、工艺流程68
第二节 烧结工艺流程的确定68
四、燃料68
五、烧结矿68
三、工艺流程图的编制69
二、确定工艺流程的原则69
四、工艺设备连接系统图的绘制70
一、烧结原料、熔剂和燃料的接受、贮存和准备71
第三节 烧结工艺71
二、配料与混合74
三、烧结及抽风系统78
四、烧结饼破碎、筛分和冷却85
五、烧结矿整粒和成品矿贮存87
第四节 主要设备的选择与计算88
三、熔剂筛分用振动筛89
二、锤式破碎机89
一、翻车机89
五、烧结机90
四、圆筒混合机90
六、冷却设备91
七、整粒设备92
一、烧结过程的热平衡93
第五节 烧结余热利用93
八、抓斗起重机93
二、烧结余热利用技术94
四、燃料95
三、添加剂95
第四章 球团95
第一节 原料、燃料及球团矿95
一、含铁原料95
二、黏结剂95
第二节 工艺方案的选择96
五、球团矿96
一、工艺流程97
第三节 工艺流程97
三、工艺流程图及设备连接系统图的编制98
二、确定工艺流程的原则98
二、精矿干燥101
一、球团原料、燃料的接受及贮存101
第四节 工艺及主要设备选择与计算101
三、配料与混合102
四、造球103
六、竖炉法焙烧105
五、生球筛分系统105
七、带式焙烧机法焙烧108
八、链算机-回转窑法焙烧112
参考文献116
第一章 概论117
第二篇 钢铁冶炼117
一、概述119
第一节 高炉炼铁119
第二章 炼铁119
二、原燃料120
三、高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25
四、配料计算128
五、高炉鼓风机的选定134
一、高炉布置型式136
第二节 平面布置136
三、物料的运输方式138
二、铁水罐运输线路的设计138
四、铁路运输设计中应掌握的数据139
一、高炉矿焦贮槽140
第三节 主要生产设施140
二、高炉上料系统142
三、高炉炉顶145
四、高炉炉体148
五、风口平台出铁场157
六、热风炉160
七、粗煤气系统168
一、水冲渣及干渣169
第四节 高炉主要辅助设施169
二、煤粉喷吹172
一、铁水预处理177
第一节 转炉炼钢177
第三章 炼钢177
二、炼钢183
一、概述212
第二节 电炉炼钢212
二、电炉炼钢213
三、电炉炼钢技术的发展226
第三节 钢水炉外精炼232
一、炉外精炼方法的选择233
四、主要技术经济指标241
三、工艺流程与平面布置241
二、炉外精炼装置容量及生产能力计算241
五、主要生产及公辅设施242
一、机型选择244
第四节 连铸244
二、工艺参数的确定及工艺计算247
三、连铸生产能力计算250
四、工艺流程及平面布置251
五、设备选择254
第五节 其他生产设施269
一、废钢处理269
六、公辅设施269
二、钢渣处理272
四、真空固态脱碳法275
三、吹氧法275
第四章 铁合金275
第一节 概述275
一、电炉法275
二、高炉法275
一、锰矿物和锰矿石276
第二节 原料、原材料及设备276
五、炉外法276
六、化学处理法276
七、电解法276
二、铬矿278
三、硅石279
五、铝粒280
四、含铁原料280
七、还原剂281
六、熔剂281
八、电极282
第三节 硅系、锰系、铬系合金287
一、硅系合金288
二、锰系合金299
三、铬系合金307
四、产品规模、产品方案及车间组成311
一、中低碳锰铁及金属锰330
第四节 电炉精炼铁合金330
二、电炉-摇炉法生产中低碳锰铁338
三、电炉-转炉生产中低碳铬铁345
第五节 电解法生产金属锰348
二、电解液的制备349
一、工艺流程349
三、电解金属锰车间的概况350
一、钒铁的牌号和用途352
第六节 钒铁及五氧化二钒的生产352
四、五氧化二钒提取流程及工艺操作353
三、五氧化二钒的提取353
二、五氧化二钒的牌号和化学成分353
五、钒铁生产工艺354
六、车间布置与设备组成355
七、五氧化二钒和钒铁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357
参考文献361
一、分类363
第一节 有色金属概念363
第三篇 有色金属冶炼363
第一章 概论363
第二节 有色金属生产工艺流程分类364
二、地位364
一、火法冶金(pyrometallurgy)365
二、湿法冶金(hydrometallurgy)366
三、电冶金(electrometallurgy)367
三、铜的生产方法368
二、铜的用途368
第二章 铜冶炼368
第一节 概述368
一、铜的物理化学性质368
四、铜冶炼技术发展动向371
二、主要副产品372
一、产品372
第二节 原料、辅助材料及燃料372
一、原料372
二、辅助材料372
三、燃料372
第三节 产品及主要副产品372
一、物料贮存373
第四节 原料准备373
二、配料374
三、精矿干燥375
一、鼓风炉熔炼378
第五节 造锍熔炼378
四、制粒与混捏378
二、反射炉熔炼379
三、电炉熔炼380
四、闪速熔炼381
五、白银法熔炼384
六、诺兰达法熔炼386
七、艾萨法熔炼及奥斯麦特法熔炼388
八、国外其他熔炼工艺390
一、卧式转炉吹炼394
第六节 铜锍吹炼394
二、连续吹炼工艺396
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398
一、工艺过程398
第七节 粗铜火法精炼及阳极板铸造398
三、主要设备399
一、工艺过程401
第八节 电解精炼401
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402
二、主要设备402
一、铜的脱除403
第九节 电解液净化403
二、浸出404
一、工艺流程404
二、砷、锑、铋的脱除404
三、镍的脱除404
第十节 湿法炼铜404
五、主要技术经济指标405
四、铜的电解沉积405
三、萃取405
第十一节 冶金计算的主要内容406
二、镍的生产工艺及技术发展动向407
一、镍的主要用途及市场407
第三章 镍冶炼407
第一节 概述407
一、原料408
第二节 原料、燃料及主要辅助材料408
一、产品409
第三节 产品及主要副产品409
二、燃料409
三、辅助材料409
一、精矿干燥工序410
第四节 原料准备410
二、主要副产品410
一、鼓风炉熔炼411
第五节 熔炼工艺411
二、配料工序411
二、电炉熔炼412
三、奥托昆普闪速熔炼413
四、国际镍公司(INCO)闪速熔炼415
五、氧气顶吹自热炉熔炼416
第六节 低镍锍吹炼418
二、主要设备419
一、高镍锍选矿工艺过程419
第七节 高镍锍选矿分离419
一、二次镍精矿处理420
第八节 二次镍精矿与铜精矿处理420
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金川)420
二、二次铜精矿处理421
二、设备422
一、工艺过程422
第九节 电解精炼422
一、工艺过程423
第十节 高镍锍湿法处理423
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423
二、设备426
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427
一、湿法冶炼工艺428
第十一节 氧化镍矿冶炼工艺428
二、镍铁冶炼工艺432
三、闪速炉熔炼热平衡435
二、闪速熔炼物料平衡435
第十二节 冶金计算主要内容435
一、闪速炉物料的物相组成435
二、我国钴的资源、生产能力及产品437
一、钴的主要用途及消费构成437
第四章 钴冶炼437
第一节 概述437
三、钴的提取工艺438
一、工艺流程及技术操作条件439
第二节 从钴硫精矿中提钴439
二、主要生产设备442
一、工艺流程及技术操作条件442
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442
第三节 从砷钴矿中提钴442
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443
一、从转炉渣中回收钴444
第四节 镍冶炼中间产品回收钴444
二、从钴渣中回收钴445
二、铅的生产方法及技术发展动向450
一、铅的主要用途450
第五章 铅冶炼450
第一节 概述450
一、产品451
第三节 产品及主要副产品451
第二节 原料、燃料及主要辅助材料451
一、原料451
二、熔剂451
三、燃料451
一、工艺流程及适应性452
第四节 烧结-鼓风炉熔炼工艺452
二、主要副产品452
二、主要工艺过程及操作条件453
四、主要技术经济指标456
三、主要设备选择456
二、主要工艺过程及操作条件458
一、工艺流程及适应性458
第五节 氧气底吹熔炼458
三、主要设备459
一、工艺流程及其适应性460
第六节 基夫赛特法460
四、氧气底吹法主要生产指标460
二、主要工艺过程及操作条件461
四、主要技术经济指标462
三、主要设备462
二、主要生产过程及技术条件463
一、工艺流程及适应性463
第七节 水口山法(SKS法)463
一、工艺流程及适应性464
第八节 顶吹法464
三、主要熔炼设备464
四、主要技术经济指标464
三、主要设备466
二、主要工艺过程及操作条件466
二、工艺流程467
一、概述467
第九节 粗铅火法精炼467
三、火法精炼杂质脱除的方法468
二、主要工艺过程及操作条件469
一、工艺流程469
第十节 铅电解精炼469
三、主要设备471
一、铅精矿烧结焙烧472
第十一节 冶金计算的主要内容(传统法)472
四、主要技术经济指标472
四、铅电解473
三、火法精炼473
二、鼓风炉熔炼473
二、锌的生产方法及技术发展动向474
一、锌的主要用途474
第六章 锌冶炼474
第一节 概述474
一、原料475
第二节 原料、燃料及主要辅助材料475
第四节 传统法湿法炼锌476
二、主要副产品476
二、燃料476
第三节 产品及主要副产品476
一、产品476
一、锌精矿流态化焙烧477
二、焙烧矿的浸出(常规法)478
三、浓密和过滤479
四、浸出渣处理480
五、硫酸锌溶液的净化481
六、电积提锌485
八、氧化锌处理486
七、阴极锌熔炼486
九、主要设备选择488
十、主要技术经济指标489
一、黄钾铁矾法机理与工艺流程491
第五节 热酸浸出黄钾铁矾法491
二、主要工序及技术操作条件492
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494
二、技术操作条件495
一、热酸浸出针铁矿法机理及工艺流程495
第六节 热酸浸出针铁矿法495
一、工艺流程及适应性497
第七节 鼓风炉炼锌497
三、技术经济指标497
二、主要工序及技术操作条件498
四、主要技术经济指标500
三、主要设备500
一、工艺流程及适用性501
第八节 竖罐炼锌501
二、主要生产设备502
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503
二、主要生产设备504
一、工艺流程504
第九节 锌精馏504
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505
五、年度综合物料平衡计算506
四、锌电解沉积冶金计算506
第十节 冶金计算的主要内容506
一、锌精矿流态化焙烧冶金计算506
二、锌焙烧矿浸出冶金计算506
三、硫酸锌溶液净化冶金计算506
二、锡的冶炼工艺及技术发展动向507
一、锡的主要用途及产销情况507
第七章 锡冶炼507
第一节 概述507
二、主要副产品509
一、产品509
第二节 产品及主要副产品509
第三节 炼前处理510
第四节 反射炉熔炼512
一、工艺流程及适应性512
四、主要技术经济指标514
三、主要生产设备514
二、锡精矿反射炉的原料、返回品、熔剂、还原剂及燃料514
四、主要技术经济指标515
三、主要生产设备515
第五节 电炉熔炼515
一、工艺流程及适应性515
二、锡精矿电炉熔炼的原料、熔剂及还原剂515
一、冶炼工艺及其特点516
第六节 奥氏熔炼516
四、主要技术经济指标518
三、主要生产设备518
二、顶吹熔池熔炼技术的主要问题518
二、回转窑高温氯化挥发焙烧519
一、概述519
第七节 锡中矿回转窑高温氯化挥发焙烧519
二、锡富渣烟化炉硫化挥发521
一、概述521
第八节 锡富渣烟化炉硫化挥发521
一、火法精炼523
第九节 粗锡精炼523
二、锡、铅粗合金真空蒸馏525
三、电解精炼529
二、锑的生产工艺及技术发展动向531
一、锑的主要用途531
第八章 锑冶炼工艺设计531
第一节 概述531
第二节 原料、燃料及主要辅助材料532
一、产品534
第三节 产品及主要副产品534
第四节 原料准备535
二、主要副产品535
一、工艺流程及适应性536
第五节 火法炼锑536
一、贮存536
二、配料536
三、运输536
二、存在问题及解决途径539
第六节 锑白生产540
第八节 主要工艺技术经济指标541
第七节 主要设备541
一、鼓风炉挥发熔炼冶金计算543
第九节 冶金计算的主要内容543
三、湿法炼锑冶金计算544
二、反射炉还原熔炼与精炼冶金计算544
二、铋的生产方法及技术发展动向545
一、铋的主要用途及产销情况545
第九章 铋冶炼545
第一节 概述545
一、概述546
第三节 火法炼粗铋546
第二节 铋的质量标准546
二、原料、还原剂、熔剂及燃料547
四、技术操作条件548
三、工艺流程548
七、主要技术经济指标549
六、主要生产设备549
五、产物549
一、火法精炼550
第四节 粗铋精炼550
二、电解精炼553
二、三氯化铁浸出法556
一、酸浸法处理含铋铜精矿556
第五节 含铋复杂物料的湿法处理556
三、铋矿浆电解557
三、金的资源及生产方法559
二、金的用途559
第十章 金冶炼559
第一节 概述559
一、金的物理化学性质559
一、氰化浸出原料的制备与预处理560
第二节 氰化法提金560
二、锌粉置换法提金561
三、炭吸附法提金563
四、树脂法提金566
五、堆浸法提金568
六、含氰废水处理569
一、金精矿焙烧570
第三节 复杂金精矿焙烧法提金570
三、酸浸渣氰化浸出提金572
二、焙烧矿氰化浸出前的预处理572
二、冶炼烟气制酸的目的和意义573
一、硫酸的用途和产量573
第十一章 冶炼烟气制酸573
第一节 概述573
四、烟气制酸工艺及技术发展动向574
三、冶炼烟气的特点574
一、烟气中杂质的危害及烟气净化的任务576
第二节 烟气的净化576
二、烟气净化流程577
三、烟气除汞579
四、烟气净化指标580
一、系统的水平衡581
第三节 烟气的干燥和三氧化硫的吸收581
二、干吸工艺流程与主要工艺技术指标583
一、转化基本原理584
第四节 二氧化硫的转化584
二、工艺流程及主要工艺技术指标586
三、高浓度SO2转化588
四、低浓度转化589
二、工艺计算的主要内容590
一、工艺计算的目的590
第五节 工艺计算590
一、主要产品及用途591
第一节 概述591
第十二章 氧化铝生产591
一、原料592
第二节 原料、主要辅助材料及燃料592
二、生产方法及技术发展动向592
三、燃料593
二、主要辅助材料593
一、拜耳法生产氧化铝工艺594
第三节 生产工艺594
二、烧结法生产氧化铝工艺596
三、联合法生产氧化铝工艺598
一、拜耳法主要生产设备599
第四节 主要设备选择599
二、烧结法主要生产设备600
第六节 冶金计算的主要内容601
三、联合法(串联法)生产氧化铝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601
三、联合法主要设备601
第五节 主要工艺技术经济指标601
一、拜耳法生产氧化铝的主要工艺技术经济指标601
二、烧结法生产氧化铝的主要工艺技术经济指标601
四、热量平衡计算602
三、设备选择计算602
一、物料平衡计算602
二、洗涤平衡计算602
一、主要产品及用途603
第一节 概述603
第十三章 电解铝生产603
二、生产燃料604
一、原料604
二、生产方法及技术发展动向604
第二节 原料、燃料和辅助生产材料604
第三节 生产工艺605
三、辅助生产材料605
一、电解车间606
五、阳极组装车间607
四、烟气净化系统607
二、铸造车间607
三、氧化铝贮运系统607
一、铝电解槽608
第四节 主要设备选择608
六、化验室608
第五节 主要工艺技术经济指标609
二、其他相关设备609
一、一般物料平衡610
第六节 计算的主要内容610
二、电解槽热平衡611
四、铝电解生产中的电流效率612
三、电解槽电压平衡612
一、菱镁矿氯化电解炼镁613
第二节 原料、辅助材料与燃料613
第十四章 镁冶炼613
第一节 概述613
一、主要产品及用途613
二、生产方法及技术发展动向613
一、电解法炼镁614
第三节 冶炼工艺614
二、皮江法炼镁614
二、硅热法炼镁616
一、菱镁矿氯化电解炼镁技术经济指标617
第五节 主要工艺技术经济指标617
第四节 主要设备选择617
一、物料平衡计算618
第六节 冶金计算的主要内容618
二、皮江法炼镁技术经济指标618
二、能量平衡计算620
二、生产方法及技术发展方向621
一、主要产品及用途621
第十五章 炭素制品生产621
第一节 概述621
三、主要辅助材料622
二、燃料622
第二节 主要生产原料、燃料及主要辅助材料622
一、主要生产原料622
一、石墨电极生产工艺623
第三节 主要生产工艺623
一、煅烧设备625
第四节 主要设备选择625
二、铝用阳极生产工艺625
一、石墨电极主要工艺技术经济指标626
第五节 主要工艺技术经济指标626
二、混捏设备626
三、成形设备626
四、焙烧炉(窑)626
五、石墨化炉626
六、加工设备626
二、物料平衡计算627
一、物料贮存计算627
二、铝用阳极炭块的主要工艺技术经济指标627
第六节 冶金计算的主要内容627
三、热量平衡计算629
四、设备台(套)数的计算631
一、从铜阳极泥中回收金银632
第二节 金、银的回收632
第十六章 综合回收632
第一节 概述632
二、铅阳极泥的处理635
三、金和银的电解精炼636
第三节 铂族金属的回收637
四、主要生产设备638
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638
一、工艺流程638
二、主要工艺条件638
参考文献640
五、主要工艺计算641
四、主要工艺设备选型641
第四篇 轧钢641
第一章 概论641
一、坯料选择641
二、设计规模及产品方案641
三、工艺流程的选择641
七、仓库面积的确定646
六、起重设备的选择646
八、平面布置647
九、车间主要技术经济指标648
二、设计规模与产品方案649
一、坯料649
第二章 热轧板带649
第一节 厚钢板生产649
三、工艺流程650
四、主要工艺设备选型651
五、先进技术的采用654
第二节 热轧宽钢带655
七、主要消耗指标655
六、车间组成和平面布置655
三、工艺流程656
二、设计规模与产品方案656
一、坯料656
四、主要工艺设备选型657
五、车间组成和平面布置659
七、热轧宽钢带生产技术新发展660
六、主要消耗指标660
二、设计规模和产品方案663
一、坯料663
第三节 炉卷轧制宽钢带663
三、工艺流程664
四、主要工艺设备选型665
五、车间组成和平面布置666
七、新技术的应用667
六、主要消耗指标667
二、设计规模与产品方案669
一、原料669
第三章 冷轧钢带669
第一节 冷轧宽钢带669
四、主要工艺设备选型670
三、工艺流程670
六、主要消耗指标674
五、车间组成及平面布置674
一、镀锌生产线676
第二节 宽钢带镀涂层676
二、电镀锡生产线679
三、彩色涂层钢带生产线681
三、工艺流程683
二、设计规模和产品方案683
第三节 不锈钢冷轧宽钢带683
一、原料683
四、主要工艺设备选型684
三、工艺流程686
二、设计规模和产品方案686
五、车间组成及平面布置686
六、主要消耗指标686
第四节 冷轧电工钢带686
一、原料686
四、主要工艺设备选型687
六、主要技术经济指标688
五、车间组成及平面布置688
第一节 热轧无缝钢管690
第四章 钢管生产690
四、主要工艺设备选型691
三、工艺流程691
一、坯料691
二、设计规模与产品方案691
第二节 冷轧冷拔钢管696
六、主要消耗指标696
五、车间组成及平面布置696
三、工艺流程697
二、设计规模及产品方案697
一、坯料697
四、主要工艺设备选型700
一、直缝电焊管703
第三节 焊管703
五、车间组成及平面布置703
六、主要消耗指标703
二、螺旋焊管707
三、大口径直缝埋弧焊管709
二、设计规模及产品方案715
一、坯料715
第五章 型钢715
一、坯料716
第一节 大型轨梁716
三、工艺流程716
四、工艺设备选型716
五、车间组成和平面布置716
三、工艺流程717
二、设计规模及产品方案717
四、主要工艺设备选型719
五、车间组成及平面布置721
一、坯料723
第二节 热轧H型钢723
六、主要消耗指标723
三、工艺流程724
二、设计规模及产品方案724
四、主要工艺设备选型726
五、车间组成及平面布置727
六、主要消耗指标728
二、设计规模及产品方案729
一、坯料729
第三节 中型型钢729
四、主要工艺设备选型730
三、工艺流程730
二、设计规模及产品方案732
一、坯料732
五、车间组成和平面布置732
六、主要消耗指标732
第四节 小型型钢732
四、主要工艺设备选型733
三、工艺流程733
五、车间组成及平面布置735
一、坯料736
第五节 线材736
六、主要消耗指标736
四、主要工艺设备选型737
三、工艺流程737
二、设计规模及产品方案737
六、主要消耗指标740
五、车间组成及平面布置740
参考文献741
一、原料744
第一节 原料、能源及制品要求744
第五篇 有色金属加工744
第一章 铝熔铸744
三、主要设备负荷率745
二、工作制度745
二、能源745
三、制品要求745
第二节 设计规模、工作制度、主要设备负荷率745
一、设计规模及产品方案745
二、工艺过程简述746
一、铝熔铸工艺流程746
第三节 工艺流程746
一、主要设备选择748
第四节 主要设备选择及车间配置748
二、车间组成与配置750
三、液体铝配料和节约燃料751
二、预热炉料,回收烟气余热和节约燃料751
第五节 余热利用751
一、预热助燃空气和回收烟气余热751
第七节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752
第六节 运输系统设计752
一、坯料753
第一节 热轧车间753
第二章 铝板带753
三、工艺流程754
二、设计规模、工作制度和主要设备负荷率754
四、工艺参数的选择756
五、主要工艺设备选择757
七、车间组成和平面配置758
六、先进适用技术的选择758
二、工艺流程759
一、设计规模与产品方案759
八、主要消耗指标759
第二节 冷加工及热处理精整车间759
三、主要工艺设备选择761
五、车间组成和平面布置762
四、先进适用技术的选用762
三、工艺流程763
二、设计规模及产品方案763
第三节 铝箔车间763
一、对箔材坯料(箔坯)的要求763
四、主要工艺设备选择764
七、主要动力消耗765
六、车间组成和平面布置765
五、先进适用技术的选用765
二、工艺流程简述766
一、坯料的选择766
第三章 铝管、铝棒和铝型材766
第一节 挤压766
三、主要工艺设备选择768
第二节 氧化着色770
六、车间组成和平面配置770
四、先进技术和设备的选用770
五、主要工艺计算770
二、先进工艺技术和设备的选用771
一、工艺流程简述771
二、先进工艺技术和设备的选用772
一、工艺流程简述772
三、车间组成和平面布置772
四、主要动力及消耗指标772
第三节 喷涂772
三、废水处理站773
二、模具加工车间773
三、车间组成和平面布置773
第四节 辅助生产和公用设施773
一、试验室773
二、能源774
一、原料774
第四章 铜熔铸774
第一节 原料、能源及制品774
一、工艺流程775
第三节 工艺流程775
三、制品775
第二节 设计规模、工作制度和设备负荷775
一、设计规模775
二、工作制度775
一、主要设备选择776
第四节 主要设备选择和车间配置776
二、主要生产工序的工作内容和要求776
第五节 余热利用和运输系统778
二、车间配置778
三、主要机型选择779
二、热轧工艺过程779
第五章 铜板带779
第一节 热轧779
一、铸锭选择779
一、冷轧780
第二节 冷轧和精整780
三、精整782
二、热处理782
第四节 平面布置783
第三节 主要力能参数计算783
四、包装783
第一节 坯料选择784
第六章 铜管、棒、型材784
一、铜管材生产工艺流程785
第二节 工艺流程785
三、铜管棒加工技术786
二、铜棒材生产工艺流程786
二、挤压机787
一、铸锭加热炉787
第三节 主要工艺设备选择787
第四节 车间组成和平面配置788
五、退火设备788
三、轧管机788
四、拉伸设备788
第五节 主要动力及消耗指标789
二、环境保护790
一、劳动安全卫生790
第七章 环保和安全卫生790
三、环境保护执行标准791
参考文献792
二、设计规模与产品方案793
一、原材料793
第六篇 钢铁制品793
第一章 特殊钢锻造793
四、主要设备选型和工艺计算794
三、工艺流程794
六、主要消耗指标797
五、车间组成及布置797
一、离心铸造球墨铸铁管的性能799
第二章 铸铁管799
二、球铁管主要原材料801
四、球铁管生产工艺802
三、设计规模和产品方案802
五、主要设备选择与计算804
六、车间组成与平面布置807
七、主要指标808
一、钢丝和钢丝制品分类809
第三章 钢丝与钢丝制品809
三、设计规模和产品方案810
二、钢丝和钢丝制品用原料810
五、主要生产工艺811
四、车间组成和布置811
六、主要设备812
七、主要钢丝和钢丝制品厂生产工艺和设备选择815
八、环境保护819
参考文献820
一、中国煤炭分类821
第一节 炼焦原料煤821
第七篇 焦化821
第一章 炼焦用煤准备与焦炭821
二、评价煤质特性指标823
三、炼焦用煤的工艺特性824
五、配煤炼焦及配合煤质量指标825
四、单种炼焦煤的性质825
一、焦炭性能827
第二节 焦炭827
二、焦炭的用途828
三、焦炭质量标准829
一、备煤车间的组成和平面布置831
第三节 备煤831
二、工艺流程832
三、原料煤预处理技术834
四、设备能力确定835
五、设计要点、设备选型836
一、焦炉炼焦的基本原理843
第一节 炼焦工艺概述843
第二章 炼焦843
二、焦炉生产对原料、燃料的基本要求、产品产率844
三、国内常用焦炉的主要尺寸及生产能力计算845
四、炼焦工艺流程、炼焦车间组成及平面布置846
一、焦炉的概况849
第二节 焦炉及设备849
五、焦炉产品产量849
二、焦炉砌体的基本结构850
三、焦炉用耐火材料855
四、焦炉主要工艺设备858
五、焦炉机械及其配置863
六、焦炉生产过程中的环境保护864
一、干熄焦基本情况866
第三节 干熄焦866
二、干熄焦的工艺流程及主要工艺参数867
三、干熄焦装置与焦炉炉组的配置868
四、干熄站及其主要设备869
六、干熄焦锅炉876
五、干熄焦的环境保护876
八、干熄焦的经济效果877
七、干熄焦装置的焦炭量平衡与热量平衡877
一、焦炉内煤气的燃烧879
第四节 焦炉热工879
二、焦炉传热884
三、焦炉内的气体流动886
四、焦炉的物料平衡和热平衡计算891
二、筛焦工段组成和平面布置893
一、焦炭分级及各级产率893
第五节 筛焦工艺893
三、筛焦系统设备能力确定894
五、筛焦楼与贮焦槽895
四、焦台895
六、焦炭制样室896
三、粗煤气露点897
二、净煤气组成及化学产品产量、产率897
第三章 焦炉煤气净化897
第一节 概述897
一、煤气处理量897
五、焦炉煤气自动放散装置898
四、煤气净化工艺系统与车间布置898
二、煤气初冷、焦油氨水分离工艺及主要设备899
一、粗煤气在集气管内冷却899
第二节 煤气的初冷和焦油氨水分离及煤气输送899
三、煤气输送和焦油雾、萘的清除903
四、冷凝鼓风工段主要布置要点906
五、横管式煤气初冷器计算907
一、饱和器法制取硫铵908
第三节 硫铵的制取908
三、防腐蚀及酸碱贮运911
二、硫铵工段布置要点911
四、剩余氨水加工913
一、原料和产品915
第四节 粗苯的回收915
二、煤气终冷916
三、用洗油吸收煤气中的苯族烃917
四、工艺布置要点919
五、钢板网填料洗苯塔工艺计算920
一、干法脱硫921
第五节 煤气脱硫脱氰921
二、湿法脱硫922
四、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927
三、废水污染的防治927
第六节 煤气净化生产过程中的环境保护927
一、原则927
二、废气、粉尘污染的防治927
五、噪声控制928
三、煤焦油馏分加工929
二、煤焦油加工工艺的基本组成929
第四章 煤焦油加工929
第一节 煤焦油加工工艺929
一、煤焦油处理量和产品产率929
一、焦油加工(蒸馏)前预处理931
第二节 焦油预处理和贮运931
四、焦油车间总体布置要点931
二、焦油油库932
二、工艺流程933
一、产品及产率933
第三节 焦油蒸馏933
三、焦油连续蒸馏工艺要点及主要设备选择936
二、沥青冷却成型938
一、煤焦油沥青概略组成及性质938
四、生产安全及环境保护938
第四节 沥青冷却成型938
三、沥青烟控制939
四、设备选择和布置要点940
第一节 管径的选择941
第五章 厂区管道941
一、管道的最小坡度942
第二节 管道布置942
三、架空管道排列的原则943
二、管廊位置选定的原则943
三、热补偿的方式和补偿器944
二、热应力计算944
四、管道的跨距944
第三节 管道的热膨胀944
一、管道热膨胀量944
四、热膨胀管道的固定点945
五、推力计算946
一、压力管道947
第四节 压力管道设计概述947
三、压力管道设计948
二、工业金属管道948
参考文献949
一、耐火材料的分类951
第一节 耐火材料的分类、组成和性质951
第八篇 耐火材料951
第一章 概论951
二、耐火材料的组成和性质952
第二节 耐火原料956
二、黏土质原料957
一、硅石957
四、烧结镁砂958
三、高铝矾土熟料958
一、原料的煅烧959
第三节 耐火材料生产基本工艺原理及机械设备的选择959
二、原料的破粉碎及筛分960
四、成型962
三、坯料制备962
六、烧成963
五、干燥963
八、其他机械设备964
七、真空浸渍及加工964
一、干燥过程965
第四节 耐火材料的干燥过程及干燥设备965
二、干燥设备966
一、燃料组成和特性970
第五节 燃料燃烧及燃烧设备970
二、燃料的燃烧计算971
三、燃烧过程及燃烧装置973
第六节 换热器978
一、黏土熟料或高铝熟料的生产工艺981
第一节 原料煅烧981
第二章 几种耐火材料的生产工艺要点981
三、烧结合成镁铝尖晶石砂的生产工艺982
二、烧结镁砂的生产工艺982
二、制砖原料的加工984
一、生产工艺流程的选择984
第二节 黏土砖的生产984
七、烧成985
六、干燥985
三、配料985
四、混合985
五、成型985
三、烧成986
二、熟料与结合黏土共同细磨986
第三节 高铝砖的生产986
一、矾土熟料的拣选分级986
一、硅砖生产的物理化学原理987
第四节 硅砖的生产987
二、硅砖的生产工艺要点988
四、成型990
三、混合990
第五节 镁质制品的生产990
一、原料的加工990
二、配料990
七、直接结合镁砖、镁铬砖的生产工艺要点991
六、烧成991
五、砖坯干燥991
七、镁炭砖的硬化处理(低温热处理)992
六、成型992
第六节 镁炭砖的生产992
一、原料要求992
二、颗粒配比992
三、结合剂的选择992
四、添加剂(抗氧化剂)的选择992
五、配料、混合992
五、干燥993
四、成型993
第七节 连铸用耐火材料的生产993
一、原料要求993
二、石墨精制993
三、混练造粒993
三、成型994
二、混练994
六、烧成994
七、力工994
第八节 滑动水口砖的生产994
一、原料要求994
二、配料称量995
一、原料加工995
四、烧成995
五、油浸和焙烧995
六、力工995
第九节 不定形耐火材料的生产995
一、可燃物加入法生产轻质隔热砖996
第十节 轻质隔热耐火材料的生产996
三、混合996
一、原料要求997
第十一节 冶金石灰的生产997
二、泡沫法997
三、绝热板997
三、成品石灰的破碎分级998
二、焙烧设备的选择998
二、总平面布置1000
一、厂址选择1000
第三章 耐火材料厂总体设计1000
第一节 厂址选择及总平面布置1000
一、生产品种和生产规模的确定1001
第二节 生产品种和生产规模的确定1001
二、耐火材料厂生产规模的划分1002
三、生活辅助设施1003
二、生产辅助设施1003
第三节 车间组成、生产设施和辅助设施1003
一、生产设施1003
一、环境保护1004
第四节 环境保护、劳动安全与卫生1004
二、劳动安全与卫生1006
二、计算参数1008
一、生产班制1008
第四章 生产计算1008
第一节 物料平衡计算1008
三、物料平衡计算步骤及计算公式1010
二、燃料的贮量1012
一、原料贮量1012
第二节 原燃料的贮量及仓库、堆场的计算1012
四、料槽的贮量1013
三、桥式抓斗起重机原料仓库长度计算基础的确定1013
二、桥式抓斗起重机原料、燃料仓库1015
一、原料、燃料贮存1015
第五章 工艺布置1015
第一节 工艺布置的一般原则1015
一、生产厂房的形式1015
二、工艺布置的一般要求1015
第二节 原料、燃料贮存1015
三、地沟卸料并配备门式抓斗起重机的原料、燃料仓库1016
第四节 粉碎、细磨、筛分与混合1017
二、竖窑的布置1017
四、大型贮料仓1017
第三节 原料煅烧1017
一、回转窑的布置1017
一、成型段的布置1018
第五节 成型、干燥和烧成1018
一、配料料槽的配置1018
二、泥料的运输形式1018
三、设备布置的一般原则1018
三、带式输送机及其通廊1019
二、溜槽1019
二、干燥段的布置1019
三、烧成段的布置1019
第六节 料槽、溜槽、带式输送机及其通廊1019
一、料槽1019
第七节 安装、检修与维护1020
二、竖窑的结构与种类1021
一、概述1021
第六章 热工窑炉设计1021
第一节 竖窑1021
三、竖窑的工作原理1023
四、竖窑的热工计算1026
五、常用的竖窑机械设备1029
一、概述1030
第二节 回转窑1030
二、回转窑的结构与种类1031
三、回转窑内的物料运动与气体运动1032
四、回转窑内的热交换1034
五、回转窑原料预热装置1035
七、回转窑的热工计算1036
六、回转窑熟料冷却装置1036
二、隧道窑的分类与结构1039
一、概述1039
第三节 隧道窑1039
三、隧道窑的热工制度1043
四、隧道窑的热工计算1046
二、梭式窑1048
一、概述1048
第四节 间歇窑1048
四、间歇窑的热工计算1049
三、倒焰窑1049
三、物料平衡计算1050
二、生产工艺1050
第七章 耐火材料车间工艺设计的实例1050
第一节 黏土高铝砖车间1050
一、生产品种和生产规模的确定1050
五、热工窑炉1052
四、主要工艺设备的选择1052
六、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053
一、生产品种和生产规模1054
第二节 镁质制品车间1054
三、物料平衡计算1055
二、生产工艺流程1055
四、主要工艺设备选择计算1057
五、热工窑炉1059
六、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060
参考文献1063
第一节 任务内容1065
第一章 总图运输设计概论1065
第九篇 总图运输1065
二、工作程序1067
一、工作阶段1067
第二节 系统布置规划(S.L.P)1067
三、综合关系图1068
第三节 设施定位理论1069
三、多设施定位1070
二、单设施定位1070
一、定位类别1070
三、CORELAP程序1072
二、CRAFT程序1072
第四节 计算机布置程序1072
一、程序分类1072
一、钢铁系统1073
第五节 设计产品1073
二、有色冶金系统1075
三、冶金矿山系统1076
第一节 任务内容1079
第二章 厂址(含设施)选择1079
二、地形地势1080
一、场地条件1080
第二节 地区和地点位置选择1080
一、地区选择1080
二、地点选择1080
第三节 基本要求1080
六、能源供应1081
五、交通运输1081
三、工程地质1081
四、水文、气象1081
三、厂址比选1082
二、现场踏勘1082
七、环境保护1082
八、施工和协作条件1082
第四节 工作程序1082
一、准备工作1082
第五节 选厂报告1083
四、编写报告1083
一、工业场地1086
第二节 基本要求1086
第三章 总体布置1086
第一节 任务内容1086
四、居住区1087
三、水电设施用地1087
二、交通运输设施1087
七、排土场(废石场)1088
六、炉渣和工业垃圾弃置用地1088
五、施工用地1088
十一、土地复垦1089
十、卫生防护地带1089
八、尾矿场1089
九、爆破材料(厂)库1089
第一节 任务内容1090
第四章 总平面布置1090
八、炼焦化产厂1091
七、黄金冶炼厂1091
第二节 生产物料流程1091
一、冶金矿山1091
二、有色金属选矿厂1091
三、钢铁联合企业1091
四、铁合金厂1091
五、重有色金属冶炼厂1091
六、轻有色金属冶炼厂1091
二、基本要求1095
一、任务内容1095
第三节 平面布置1095
三、工厂布置形式1096
六、建筑防火间距1097
五、通道及建筑红线1097
四、生产街区1097
七、建筑防护间距1103
八、发展与预留1105
一、任务内容1106
第四节 竖向布置1106
九、群体建筑艺术处理1106
四、台阶宽度和高度1107
三、场地平整形式1107
二、基本要求1107
六、土(石)方工程量计算1109
五、场地设计标高1109
八、场地排雨水1110
七、土方工程量平衡及调配1110
二、基本要求1111
一、任务内容1111
第五节 管线综合布置1111
三、敷设方式和要求1112
四、地下管线间距1116
五、地上管线间距1120
二、基本要求1122
一、任务内容1122
第六节 绿化布置1122
三、卫生防护带1123
四、技术指标1124
二、综合的运输结构1126
一、庞大的系统工程1126
第五章 运输设计1126
第一节 任务内容1126
第二节 运输特性1126
六、完整运输系统1127
五、优选运输方式1127
三、极强的时间要求1127
四、在线的生产环节1127
第三节 基本要求1127
一、统一管理1127
二、系统能力1127
三、装备水平1127
四、精简运量1127
二、运量统计1128
一、运输方式选择1128
七、利用现有设施1128
第四节 运输组织设计1128
四、牵引计算1129
三、车(列)流计算1129
五、确定管理体制1131
二、线路等级及轨道1132
一、铁路网1132
第五节 铁路工程1132
三、线路平、纵断面1135
四、铁路站场1138
五、路基及排水1141
六、运输设备1143
二、道路等级1144
一、道路网1144
第六节 道路工程1144
三、道路平、纵断面1145
四、道路路面1148
五、路基及排水1149
六、运输设备1150
第七节 露天矿开拓运输1151
参考文献1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