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砌体结构工程设计与施工质量检测验收标准规范实用全书 第1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砌体结构工程设计与施工质量检测验收标准规范实用全书 第1卷
  • 胡智慧等著 著
  • 出版社: 合肥:安徽文化音像出版社
  • ISBN:7884132176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500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53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砌体结构工程设计与施工质量检测验收标准规范实用全书 第1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总论3

第一章 建筑结构概述3

第一节 建筑和结构的关系3

第二节 建筑结构的基本要求和分类4

一、建筑结构的基本要求4

二、建筑结构的分类5

第三节 结构材料的力学性能及选用原则6

一、建筑钢材7

二、混凝土13

三、钢筋与混凝土的相互作用——粘结力17

四、砌体材料19

第四节 结构构件的设计方法21

一、作用、作用效应和抗力21

二、结构可靠度理论和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23

第五节 建筑结构选型的一般知识31

一、多层和高层房屋结构31

二、单层大跨度房屋结构38

第二章 砌体结构的特点与应用范围48

第一节 砌体结构的优缺点48

第二节 砌体结构的应用范围50

第三章 砌体结构的历史现状和发展51

第一节 我国古今砌体结构介绍及其发展阶段51

一、古代砌体建设51

二、近代砌体建设55

三、发展阶段58

第二节 国外砌体结构简介60

一、古代砌体建设60

二、近代砌体建设65

第三节 发展趋势68

第四节 我国砌体结构的新发展71

第五节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的沿革74

第四章 砌体结构的设计原则76

第一节 砌体结构设计方法的历史回顾76

一、容许应力设计法76

二、破坏阶段设计法77

三、三系数表达的极限状态设计法77

四、多系数分析总系数表达的极限状态设计法78

五、以分项系数表达的极限状态设计法79

第二节 现有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 - 2001)的设计方法81

第三节 分项系数的确定83

一、确定分项系数的理论基础83

二、分项系数的确定原则85

三、荷载分项系数和组合系数86

四、材料性能分项系数86

第五章 砌体结构的构造要求88

第一节墙、柱高厚比验算88

一、墙柱的允许高厚比88

二、矩形截面墙柱高厚比验算89

三、带壁柱墙高厚比验算92

四、设置构造柱墙高厚比验算93

五、墙柱高厚比验算例题95

第二节 一般构造要求97

一、砌体材料的最低强度等级98

二、最小截面规定和墙柱连接构造98

三、砌块砌体的构造规定99

四、关于夹心墙构造100

第三节 砌体结构变形裂缝产生机理和形态101

一、变形裂缝的种类101

二、变形裂缝产生机理101

三、变形裂缝的主要形态103

第四节 变形裂缝的试验研究105

一、温度裂缝试验方案105

二、温度裂缝试验的几点结论106

三、不同面层构造砌块墙体二次干缩试验107

四、不同面层构造砌块墙体抗裂试验110

第五节 防止墙体裂缝的主要措施111

一、砌体房屋伸缩缝最大间距112

二、防止顶层墙体裂缝的措施113

三、防止底层墙体裂缝的措施114

四、针对砌块房屋的防裂措施114

五、其他措施114

第六节 墙体控制缝对抗侧刚度的影响115

第二篇 砌体结构构件的承载力计算121

第一章 砌体材料及其力学性能121

第一节 砌体的材料121

一、块体的分类121

二、块体强度等级的确定124

三、砂浆的种类、性质和强度等级125

四、块材及砂浆的选择126

第二节 砌体的种类126

一、砖砌体127

二、砌块砌体128

三、石砌体128

四、配筋砌体130

五、墙板130

第三节 砌体的受压性能131

一、砖砌体抗压强度试验和破坏特征131

二、砖砌体受压应力状态分析132

三、影响砌体抗压强度的因素132

四、砌体的抗压强度133

第四节 砌体的受拉、受弯和受剪性能134

一、砌体的抗拉强度134

二、砌体的抗剪强度135

三、砌体强度标准值与设计值136

第五节 砌体的弹性模量、摩擦系数和线膨胀系数145

一、砖砌柱体的应力-应变曲线及其弹性模量145

二、砖砌体的泊松比和剪变模量146

三、砌体摩擦系数和线膨胀系数146

第二章 砌体房屋结构的形式和内力分析148

第一节 砌体房屋结构的形式和组成149

第二节 砌体结构的布置150

一、横墙承重体系150

二、纵墙承重体系151

三、纵横墙承重体系152

四、内框架承重体系152

五、底层框架承重体系153

六、竖向荷载的传递153

第三节 砌体结构的计算简图与水平荷载的传递155

一、刚弹性方案156

二、刚性方案157

三、弹性方案157

四、水平荷载的传递158

五、房屋静力计算方案的确定159

第四节 刚性方案结构的计算160

一、刚性方案单层房屋墙和柱的计算160

二、刚性方案多层房屋墙体的计算162

第五节 弹性方案结构的计算165

一、弹性方案单层房屋的计算165

二、弹性方案多层房屋的计算165

第六节 刚弹性方案结构的计算166

一、刚弹性方案单层房屋的计算166

二、刚弹性方案多层房屋的计算167

第七节 上柔下刚和上刚下柔多层房屋的内力计算170

一、上柔下刚多层房屋的内力计算170

二、上刚下柔多层房屋的内力计算170

第八节 地下室墙的内力计算171

一、计算简图171

二、荷载计算172

三、内力计算173

四、施工阶段抗滑移验算173

第九节 最不利荷载效应组合174

第十节 房屋静力计算实例175

一、关于计算简图的讨论175

二、考虑空间作用后的二层房屋内力分析实例177

三、考虑空间作用后的二层房屋设计计算实例181

四、带升高中跨的单层厂房设计计算实例188

第三章 砌体结构可靠度调整206

第一节CBJ3—88规范可靠度设计简要回顾206

第二节 砌体结构可靠度调整的原则与措施207

一、荷载效应组合模式208

二、其他几项可靠度因素的调整209

三、砌体结构的可靠指标209

四、国外规范关于可靠度方面的规定212

第三节 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213

第四节 砌体的轴心抗拉、弯曲抗拉及抗剪强度设计值216

第五节 灌孔砌块砌体的抗压强度和抗剪强度设计值216

第六节 新、旧规范单位长度砌体承载力设计比较218

一、单位长度轴压砌体承载力比较依据的条件218

二、墙体荷载计算和分析219

三、单位长度墙体承载力计算分析221

第四章 无筋砌体构件承载力计算224

第一节 受压构件224

一、无筋砌体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224

二、例题226

第二节 局部受压231

一、局部均匀受压231

二、梁端支承处砌体局部受压232

三、在梁端设有刚性垫块的砌体局部受压233

四、梁下设有长度大于πh0的垫梁下砌体的局部受压234

五、例题235

第三节 轴心受拉、受弯及受剪构件239

一、轴心受拉构件承载力计算239

二、受弯构件承载力计算240

三、受剪构件承载力计算240

四、计算实例242

第五章 配筋砌体构件的承载力计算248

第一节 配筋砌体的形式和组成248

第二节 网状配筋砖砌体构件248

一、网状配筋砖砌体构件的受压性能249

二、受压承载力计算250

三、网状配筋砖砌体构件的适用范围252

四、构造规定253

第三节 组合砖砌体构件254

一、组合砖砌体构件的试验研究254

二、组合砖砌体构件计算255

三、组合砖砌体构件的构造规定257

第四节 砌体和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组合墙260

一、组合砖墙轴心受压承载力260

二、组合砖墙的材料和构造261

第五节 配筋砌块砌体构件262

一、正截面受压承载力计算263

二、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266

三、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连梁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267

第三篇 砌体结构设计271

第一章 砌体结构设计的技术规定271

第一节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271

一、荷载的分类及其特性271

二、荷载的代表值272

三、荷载分项系数及荷载设计值274

四、地震作用275

第二节 砌体结构材料标准277

一、块体及其强度等级278

二、砂浆及其强度等级278

三、各类砌体的抗压强度279

四、砌体的轴心抗拉、弯曲抗拉及抗剪强度设计值280

五、影响砌体强度的各种因素280

六、砌体强度设计值的调整系数γa281

七、砌体的弹性模量、剪变模量、线胀系数、摩擦系数和其他指标281

八、砌体结构材料的要求282

第三节 砌体结构设计基本规定283

一、建筑结构方案和等级283

二、砌体结构的设计计算方法284

三、静力计算方案的分类和选用285

四、刚性和刚弹性方案房屋的横墙285

五、弹性方案房屋的静力计算286

六、刚性方案房屋的静力计算286

七、刚弹性方案房屋的计算289

八、上刚下柔多层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法290

九、上柔下刚多层房屋的静力计算291

十、几个重要的设计计算参数292

十一、砌体墙柱的高厚比验算294

十二、沉降缝的设置295

十三、温度伸缩缝的设置296

十四、防震缝的设置296

十五、圈梁的设置297

十六、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设置299

十七、钢筋混凝土芯柱的设置300

十八、粉煤灰中型砌块房屋中的钢筋混凝土构造柱303

十九、多层砌块砌体房屋圈梁的设置要求304

二十、多层砌块砌体房屋的其他构造措施304

二十一、砌体结构主要构件承载力计算公式308

第四节 关于特殊砌体结构设计的一般方法308

一、一般砌体房屋结构设计步骤309

二、善于用一般的结构专业知识分析特殊砌体结构问题309

三、向丰富的工程实践学习309

第二章 砌体结构房屋常用基础设计310

第一节 无筋扩展基础设计310

一、无筋扩展基础的允许宽高比311

二、无筋扩展基础的类型312

三、无筋扩展基础的计算315

第二节 扩展基础设计320

一、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321

二、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325

第三章 墙梁设计336

第一节 墙梁设计方法综述336

第二节 墙梁的受力性能及破坏形态339

第三节 墙梁设计的一般规定346

第四节 简支墙梁的设计350

第五节 连续墙梁和框支墙梁设计366

第六节 构造要求385

第四章 圈梁、过梁和挑梁设计387

第一节 圈梁387

第二节 过梁389

第三节 挑梁394

第五章 单层砌体结构房屋设计405

第一节 单层房屋在竖向荷载和风荷载作用下墙体的计算405

一、单层刚性方案房屋墙体的内力计算405

二、单层弹性方案房屋墙体的内力计算406

三、单层刚弹性方案房屋、墙体的内力计算407

四、单层弹性和刚弹性方案房屋纵墙的承载力验算408

第二节 单层房屋在地震作用下墙体的计算410

一、结构方案及布置411

二、计算要点412

第三节 抗震构造措施418

第六章 多层砌体结构房屋设计426

第一节 房屋体型与结构体系426

一、结构体系427

二、房屋的总高度和层数429

三、房屋高宽比限值429

四、抗震横墙的间距限值430

五、房屋的局部尺寸限值431

第二节墙、柱的高厚比验算431

一、墙、柱的高厚比验算432

二、带壁柱或构造柱墙的高厚比验算433

第三节 竖向荷载和风荷载作用下墙体的计算434

一、承重纵墙的计算435

二、承重横墙的计算438

三、风荷载作用下墙体的计算444

第四节 地下室墙体的计算445

一、地下室外墙的荷载445

二、地下室外墙的计算简图和载面验算447

第五节 地震作用下墙体的计算452

一、水平地震作用的计算453

二、楼层水平地震剪力在各抗侧力墙体间的分配454

三、墙体抗震承载力验算460

第六节 墙体的构造措施467

一、沉降缝、伸缩缝及防震缝的设置468

二、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设置471

三、钢筋混凝土圈梁的设置472

四、纵横墙的连接474

五、楼、屋盖与墙体间的连接475

六、加强楼梯间的整体性475

七、横墙较少的多层砖房的加强措施476

第七节 钢筋混凝土楼盖设计477

一、整体现浇式楼盖477

二、预制装配式楼盖480

三、装配整体式楼盖486

第八节 楼梯、悬挑构件设计486

一、钢筋混凝土楼梯487

二、悬挑构件492

第七章 配筋砌体砌块结构设计503

第一节 一般设计原则503

一、配筋砌块砌体的结构形式及其最大适用高度504

二、配筋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体房屋的总高度与总宽度的最大比值504

三、两类建筑的抗震等级504

四、建筑物变形和缝的设置505

五、结构变形的限值507

第二节 配筋砌块砌体结构和结构构件计算原则507

一、极限状态设计原则508

二、结构构件的可靠标准508

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规定509

第三节 配筋砌块砌体结构的设计原则510

一、剪力墙布置原则及受力特点510

二、墙段的布置原则及受力特点511

三、楼板刚度511

四、配筋砌块砌体结构构件设计与计算511

五、配筋砌块砌体构件变形计算527

第四节 高层配筋砌块砌体房屋设计531

一、材料选择531

二、建筑设计要点534

三、结构设计要点538

第五节 配筋砌块高层房屋计算实例555

一、盘锦市国税局配筋砌块剪力墙高层住宅试点工程555

二、上海园南新村18层配筋砌块剪力墙住宅试点建筑566

三、十八层配筋砌块剪力墙高层住宅试设计577

四、辽宁抚顺中兴大厦12层底部大开间配筋砌块剪力墙试点工程589

第八章 石结构房屋设计601

第一节 石材的分类和强度等级601

一、石材分类和规格尺寸601

二、石材强度等级601

第二节 石结构分类及应用602

一、石结构分类602

二、石结构应用602

第三节 石 砌体603

一、适用范围603

二、设计计算603

三、构造要求604

第四节 石构件606

一、应用范围606

二、计算指标606

三、设计计算607

四、构造要求607

第五节 重力式毛石挡土墙608

一、重力式挡土墙的设计608

二、主动土压力计算611

三、重力式挡土墙的验算612

四、构造要求615

第六节 例题615

第九章 轻集料混凝土小砌块建筑设计620

第一节 轻集料混凝土小砌块特点和工程应用620

一、轻集料品种及其特性620

二、轻集料混凝土小砌块在非地震区的应用621

三、火山渣混凝土小砌块在7度区的应用623

第二节 轻集料混凝土小砌块砌体的静力性能624

一、轴心受压构件承载力624

二、偏心受压构件承载力630

三、砌体水平灰缝抗剪强度633

四、砌体的受压弹性模量634

五、砌体局部受压强度636

六、砌体静力计算示例638

第三节 轻集料混凝土小砌块砌体的抗震性能641

一、无筋砌体抗侧力性能642

二、水平配筋砌体抗侧力性能645

三、带钢筋混凝土边框砌块墙体抗侧力性能649

四、带芯柱陶粒混凝土砌块墙体抗侧力性能652

第四节轻集料混凝土小砌块房屋抗震设计实例656

一、6度设防区七层住宅楼656

二、7度设防区六层住宅楼663

三、8度设防区四层住宅楼665

四、7度设防区七层煤矸石混凝土小砌块住宅设计计算667

第十章 砌体特种结构设计681

第一节 水池681

一、概述681

二、荷载及荷载组合682

三、圆形水池池壁内力的计算683

四、矩形水池池壁内力的计算689

五、池壁设计693

六、池壁构造695

第二节 筒仓695

一、概述696

二、贮料压力698

三、仓壁内力分析704

四、仓壁设计706

第三节 挡墙707

一、概述707

二、墙背土压力计算708

三、特殊情况下的土压力713

四、(重力式)挡墙计算715

五、选型和构造718

第四节 烟囱720

一、概述720

二、烟囱的荷载721

三、筒壁计算727

四、筒壁构造735

第十一章 多层砌体结构旧房加层设计747

第一节 旧房加层的工程决策748

一、加层前的调查研究748

二、旧房的技术鉴定和加层工程可行性报告749

第二节 加层工程的程序750

第三节 旧房技术鉴定标准和加层工程设计标准750

第四节 加层工程的基本原则753

一、加层工程的基本问题753

二、加层工程的基本原则753

三、加层工程的常见质量问题分析755

第五节 旧房加层工程的分类、方法和结构体系757

一、加层工程的分类和方法757

二、直接加层结构体系的选择759

三、改变荷载传递加层结构体系的选择759

四、外套加层结构体系的选择761

第六节 加层结构设计767

一、直接加层法和改变荷载传递加层法的结构设计767

二、外套结构加层法的结构设计774

第七节 加层工程旧房的墙体加固778

一、加固原则和方案选择778

二、加大砖墙体截面加固781

三、增设壁柱加固781

四、夹板墙加固781

五、组合柱加固784

六、外加圈梁及钢拉杆加固786

七、外加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加固792

八、新增横墙段加固794

第八节 加层工程的地基基础设计797

一、旧房地基承载力的评价和确定797

二、加层房屋基础的选型802

三、加层房屋的地基处理和基础加固803

第十二章 砌体结构房屋设计实例(非抗震设防)815

第一节 多层住宅房屋815

一、荷载计算816

二、静力计算方案817

三、墙体高厚比验算817

四、墙体竖向承载力验算817

五、墙体抗水平风荷载承载力计算818

第二节 多层轻工业厂房819

一、刚性横墙及墙柱高厚比验算819

二、山墙承载力计算823

三、纵墙带壁柱承载力计算825

第三节 多层综合办公楼832

第四节 单跨无吊车厂房845

一、静力计算方案及计算简图846

二、荷载计算846

三、高厚比验算847

四、带壁柱内力分析847

五、承载力验算849

第五节 单跨有吊车厂房849

一、壁柱间墙高厚比849

二、柱荷载及内力计算851

三、排架内力组合855

四、承载力验算857

五、组合砖砌体柱的设计858

六、牛腿计算从略861

七、柱的构造861

第六节 多层教学楼861

一、静力计算方案862

二、顶层墙体计算862

三、标准层墙体计算867

四、地下室墙截面计算869

第七节 多层内框架办公楼873

一、荷载计算873

二、各层水平风荷载剪力标准值875

三、各层水平风荷载剪力分配(只计算各层边柱)875

四、风荷载剪力产生的边柱柱端弯矩标准值876

五、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876

六、承载力计算(仅底层柱)877

第八节 单层单跨组合砖砌体仓库878

一、组合柱设计879

二、双T板支座下砌体局部承压验算884

三、窗过梁设计885

第九节 框支墙梁房屋887

一、结构布置、构件尺寸和材料887

二、荷载和内力计算888

三、托梁承载力计算892

四、框支柱承载力计算896

第四篇 砌体结构抗震设计901

第一章 抗震设计的基本概念901

第一节 抗震设计和抗震性能901

一、抗震设计的极限状态903

二、结构性能904

第二节 抗震结构体系的基本要求906

一、抗震结构体系907

二、地震反应908

三、建筑物形式对地震反应的影响910

四、按设计的延性水准对结构分类915

第三节 设计参量定义917

一、设计荷载和作用力917

二、荷载组合和力的效应919

三、各种强度的定义及其相互关系920

四、强度降低系数923

第四节 能力设计原理924

一、主要特点924

二、图示比拟925

三、结构的能力设计926

四、示例927

第二章 地震的起因和作用930

第一节 地震烈度930

一、地震的成因和作用930

二、地震波932

三、地震等级和地震烈度933

四、地震加速度特性935

五、衰减关系938

第二节 地震设计值的选取940

一、地震烈度与地面加速度的关系940

二、重复周期:地震出现的概率941

三、地震危险率943

四、影响设计烈度的因素943

第三节 结构的动力特性946

一、水平地面加速度作用下的单自由度体系的反应特性946

二、弹性反应谱949

三、单自由度体系的非线性反应特性950

四、非线性反应谱952

五、多层建筑的反应特性954

第四节 设计作用力的确定954

一、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955

二、振型叠加法955

三、等效侧向力的计算方法957

第三章结构抗震设计与静力设计的区别和联系966

第一节 结构抗震设计与静力设计的主要不同966

第二节 抗震设计与静力设计的主要联系967

第四章 结构抗震设计思想968

第一节 抗震概念设计968

一、概念设计968

二、抗震设防969

第二节 抗震设计的总原则970

一、房屋抗震设计总原则970

二、抗震设防的三水准971

三、二阶段抗震设计方法972

四、多层砌体结构房屋抗震设计的基本步骤973

第五章 场地、地基和基础974

第一节 工程地质条件对地震破坏的影响974

一、地形的影响974

二、局部地质构造的影响974

第二节 场地土的分类975

一、场地的地震影响和动力特性975

二、场地土的类型和场地类别977

第三节 地基抗震验算978

一、天然地基基础不验算抗震承载力范围978

二、天然地基基础抗震承载力验算979

第四节 地基土液化的判别和抗液化措施980

一、地基土的液化980

二、地基土液化的判别方法980

三、液化地基的处理982

第六章砌体墙抗震设计984

第一节 抗震墙种类984

一、悬臂墙984

二、带窗间墙铰的联肢墙985

三、带托梁铰的联肢墙986

四、主抗侧力体系和次抗侧力体系的选取986

五、迎面承受荷载的墙987

第二节 砌体墙抗震分析程序987

第三节 弯曲设计988

一、出平面荷载和平面内荷载的相互作用988

二、模式假定989

三、等效静态侧向力作用下的分析992

四、出平面弯曲的截面分析999

五、出平面弯曲的设计1001

六、平面内弯曲分析1002

七、平面内弯曲的设计1005

八、有约束的矩形砌体墙的设计1006

九、带翼缘墙1009

第四节 延性的考虑1009

一、矩形截面墙1009

二、非矩形截面墙1013

第五节 剪切设计1014

一、设计剪刀1014

二、不配剪切钢筋时砌体墙的剪切强度1015

三、有关剪切强度的设计建议1016

四、有效的剪切面积1017

五、最大的总剪应力1019

第六节 粘结和锚固1019

第七节 墙体厚度的限制1021

第八节 钢筋的限制1021

一、最小含钢率1021

二、最大含钢率1022

三、最大钢筋直径1022

四、钢筋间距限制1023

五、约束板1023

第七章 抗弯的砌体墙框架1024

第一节 能力设计方法1024

第二节 梁的设计1025

一、梁的弯曲强度1025

二、受弯钢筋的锚固和切断1035

三、梁的剪切强度1036

四、构造要求1038

第三节 柱子设计1040

一、现有设计方法的局限1040

二、定量的能力设计方法1040

三、因梁上塑性铰区弯曲超强引起柱的弯矩增大1041

四、柱弯矩的动力放大1043

五、柱子设计弯矩1046

六、设计轴向力的估算1050

七、柱子设计剪力1051

八、确定柱子上各项设计作用力的步骤1052

九、柱内竖向钢筋的选取1053

十、柱子钢筋的接头位置1055

十一、横向钢筋设计1056

第四节 梁柱节点1061

一、通用设计准则1061

二、性能标准1062

三、节点受力特性1062

四、框架中应用的节点类型1065

五、内节点的剪切机理1067

六、钢筋锚固对加强节点强度的作用1070

七、节点的抗剪要求1076

八、双向框架节点1083

九、内节点的几种特殊情况1084

十、可供选择的内节点构造1090

十一、外节点的受力机理1092

十二、设计步骤1097

第五节 重力荷载控制的框架1098

一、超过需要的潜在抗震强度1098

二、层间侧移机构的潜在强度估算1099

三、减小侧向抗力的考虑1102

四、剪切设计1106

第八章 砌体填充框架1107

第一节 砌体填充对框架抗震性能的影响1107

第二节 砌体填充框架的设计1109

一、平面内刚度1109

二、平面内强度1110

三、延性1112

四、出平面强度1113

第九章 框支墙梁房屋抗震设计1115

第一节 抗震布置原则1115

第二节 抗震验算1116

一、地震作用计算1116

二、截面抗震验算1118

第三节 抗震构造措施1120

一、材料的最低强度等级1120

二、构造柱、圈梁和楼盖1120

三、托梁1120

第十章 单层砖柱厂房1122

第一节 抗震设计的一般规定1122

一、适用范围1122

二、抗震设计基本要求1122

三、平面、体型和防震缝1123

四、厂房结构体系1124

第二节 抗震验算1125

一、计算要点1125

二、横向抗震验算1127

三、纵向抗震验算1131

第三节 抗震构造措施1137

一、屋盖支撑布置1137

二、屋面构件的连接1140

三、砖柱的截面和构造1141

四、圈梁的截面和构造1143

五、构造柱1144

六、墙体构造1145

第十一章 单层空旷房屋1148

第一节 抗震设计的一般规定1148

一、适用范围1148

二、抗震设计基本要求1148

三、平面、体型和防震缝1149

四、房屋结构体系1149

第二节 横向抗震验算1152

一、计算要点1152

二、大厅的横向抗震验算1152

三、门厅或舞台的横向抗震验算1160

第三节 纵向抗震验算1164

一、计算要点1164

二、大厅部分的纵向抗震验算1164

三、门厅部分的纵向抗震验算1165

四、舞台部分的纵向抗震验算1166

五、高大山墙壁柱平面外抗震验算1166

第四节 抗震构造措施1166

一、屋盖1166

二、钢筋混凝土柱和组合砖柱1166

三、横墙1166

四、圈梁1167

五、构造柱1167

六、山墙1167

七、附墙烟囱1168

第十二章 多层砌体房屋结构的抗震设计1169

第一节 多层砌体房屋结构的震害经验1169

一、多层砖房的震害1169

二、砌块房屋的震害1174

三、内框架砌体房屋的震害1174

四、底层框架砌体房屋的震害1174

第二节 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概念设计1175

一、结构选型和布置的一般要求1176

二、房屋各类尺寸的限值1178

三、改善结构和构件的变形能力和耗能能力1182

四、结构中设置多道抗震防线1185

五、加强结构整体性的其他措施1186

六、提高楼梯间抗震性能的措施1191

七、基础抗震措施1192

八、其他结构构件的抗震措施1192

第三节 水平地震作用1194

一、结构上地震作用的计算模型1196

二、地震作用的计算方向和方法1197

三、设计反应谱和水平地震作用的计算1204

第四节 多层砖房抗震设计1211

一、结构选型、布置和构造措施1211

二、楼层水平地震剪力分配1229

三、墙体截面抗震承载力验算1241

第五节 多层砌块房屋抗震设计1259

一、结构布置和抗震构造措施1259

二、墙体抗震承载力验算1265

第六节 底层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抗震设计1266

一、结构布置1267

二、构造措施1270

三、底层结构和构件的抗侧移刚度1272

四、地震作用计算和地震作用效应的调整1280

五、抗震承载力计算或验算1283

六、抗震变形验算1285

七、计算实例1286

第七节 多层内框架砌体房屋抗震设计1296

一、结构布置1297

二、构造措施1300

三、地震作用计算及地震作用效应的调整1302

四、抗震承载力计算或验算1303

第五篇 砌体结构施工技术1307

第一章 砖砌体施工技术1307

第一节 砖砌体的施工准备1307

一、材料准备1307

二、放线、制作皮数杆1307

第二节 砖砌体的操作方法1308

一、刮浆砌砖法1308

二、坐浆砌砖法(又称摊尺砌砖法)1309

三、铺灰挤砌法1310

四、“三一”砌砖法(又称满铺满挤砌砖法)1311

五、操作要领及注意事项1312

第三节 砖基础的砌筑方法1315

一、砖基础构造1315

二、砌筑前的准备1315

三、基础弹线1316

四、设置基础皮数杆1316

五、撂底1316

六、盘角、挂线1317

七、砌砖基础注意事项1318

第四节 砖柱的砌筑1318

一、方(矩形)柱砌筑1319

二、圆柱砌筑1320

三、附墙柱(附墙垛)砌筑1320

第五节 实心砖墙的构造与施工1321

一、实心砖墙的施工顺序1321

二、实心砖墙的组砌的方法1325

三、实心砖墙砌筑时注意的要点1328

四、实心砖墙其他部位砌法1330

第六节 空斗墙的砌筑1334

一、空斗墙砌筑方法1334

二、空斗墙砌筑要求1336

第七节 空心填充墙的砌筑1337

第八节多孔砖墙的砌筑1338

一、多孔砖墙砌筑形式1338

二、多孔砖墙砌筑要点1338

第九节 空心砖墙的砌筑1340

一、空心砖墙砌筑形式1340

二、空心砖墙砌筑要点1340

第十节 异形角墙的砌筑1341

一、钝角角墙(八字角或大角)1341

二、锐角角墙(凶角或小角)1341

三、钝角和锐角墙砌筑注意事项1341

四、弧形墙的砌筑1342

第十一节 砖拱、过梁、檐口的砌筑1342

一、砖拱1342

二、钢筋砖过梁1343

三、砖挑檐1344

第十二节 砖墙面勾缝1344

一、勾缝前准备1344

二、勾缝形式1345

三、勾缝操作要求1345

第二章 石砌体施工技术1347

第一节 石砌体的施工准备1347

第二节 石基础的构造与施工1347

一、毛石基础构造1347

二、毛石基础砌筑1348

三、料石基础构造1350

四、料石基础砌筑1350

第三节 石墙的构造与施工1351

一、毛石墙构造1351

二、毛石墙砌筑1351

三、料石墙构造1354

四、料石墙砌筑1355

第四节 石柱的构造与施工1356

一、料石柱构造1356

二、料石柱砌筑1356

第五节 料石过梁与拱1357

一、料石过梁1357

二、料石平拱1357

三、料石圆拱1358

第六节 石墙面勾缝1358

第三章 砌块砌体施工技术1360

第一节 砌块砌体的施工准备1360

一、施工组织设计原则1360

二、中型砌块吊装路线的选择1361

第二节 粉煤灰砌块砌体的施工1362

一、砌筑工艺流程1362

二、粉煤灰砌块排列方法和要求1362

三、施工要点与一般构造措施1364

四、粉煤灰砌块建筑排列举列1369

第三节 混凝土空心中型砌块砌体的施工1374

一、砌筑工艺流程1374

二、混凝土空心中型砌块排列方法和要求1374

三、施工要点与一般构造措施1376

四、混凝土空心中型砌块建筑1378

第四节 混凝土空心小型砌块砌体的施工1382

一、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建筑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382

二、多层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建筑的施工技术1403

三、配筋小砌块建筑的施工技术1429

四、建筑联锁砌块施工技术1449

三、工字形联锁砌块(抗震砌块)1472

第五节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体的施工1476

第六节 人工、材料用量参考1481

第六篇 砌体结构房屋质量鉴定、检测与加固技术1487

第一章 砌体房屋质量评定概述1487

第一节 房屋质量评定的内容1487

一、评定的目的、内容和范围1487

二、房屋的初步调查1487

三、详细调查1488

四、质量鉴定评级1489

第二节 砖砌房屋质量评定的标准1490

一、可靠性等级评定的分级标准1490

二、砌体结构构件的质量评定1490

三、砌体结构房屋的综合评定1492

第三节 砖砌结构房屋的耐久性评定标准1493

一、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的耐久性评估1493

二、砌体结构构件的耐久性评估1494

三、结构耐久性评定标准1495

第四节 砌体房屋的检测方法1496

一、混凝土强度的检测1496

二、混凝土碳化深度的检测1496

三、砌体结构强度的检测1496

四、地基基础的检测1498

五、墙体变形观测1499

六、砌体房屋裂缝的观测1499

第二章 砖砌体的质量检测及通病预防和治理技术1501

第一节 砌筑砂浆的质量检测及通病预防和治理技术1501

一、砂浆强度不稳定1501

二、砂浆和易性差,沉底结硬1503

第二节 砖基础的质量检测及通病预防和治理技术1504

一、基础轴线位移1504

二、基础标高偏差1505

三、基础防潮层失效1506

第三节 砖墙、砖柱、砖垛的质量检测及通病预防和治理技术1507

一、砖砌体组砌混乱1507

二、砖缝砂浆不饱满,砂浆与砖粘结不良1509

三、清水墙面游顶走缝1509

四、“螺丝”墙1510

五、清水墙面水平缝不直,墙面凹凸不平1511

六、清水墙面勾缝不符合要求1512

七、墙体留置阴槎,接槎不严1513

八、配筋砌体钢筋遗漏和锈蚀1514

九、住宅工程附墙烟道堵塞,串烟1515

第四节 墙体裂缝的质量检测及通病预防和治理技术1516

一、地基不均匀下沉引起的墙体裂缝1516

二、温度变化引起的墙体裂缝1518

三、大梁处的墙体裂缝1519

第三章 石砌体的质量检测及通病预防和治理技术1521

第一节 石材的质量检测及通病预防和治理技术1521

一、石材质量差1521

二、石材加工不当1522

第二节 石砌基础的质量检测及通病预防和治理技术1523

一、根部不实1523

二、大放脚上下层未压砌或压搭不够1523

三、护坡卵石铺放不当1524

第三节 石砌墙体的质量检测及通病预防和治理技术1525

一、墙体垂直通缝1525

二、墙体里外两层皮1526

三、石块粘结不牢1527

四、墙面凹凸不平1528

五、勾缝砂浆粘结不牢1529

第四节 石砌挡土墙的质量检测及通病预防和治理技术1529

一、墙体里外层拉结不良1529

二、泄水孔不通畅,泛水坡度不够1530

第四章 砌块砌体的质量检测及通病预防和治理技术1531

第一节砌块砌体的一般质量检测及通病预防和治理技术1531

一、砌体抗压强度低1531

二、墙体裂缝,建筑物整体性差1533

三、层高超高1538

四、楼板断裂1539

五、墙面裂缝,起壳1540

六、墙面渗水1542

第二节 粉煤灰砌块砌体的质量检测及通病预防和治理技术1543

一、砌体抗压强度低1543

二、墙体裂缝,建筑物整体性差1544

第三节 混凝土空心砌块的质量检测及通病预防和治理技术1545

一、砌体抗压强度低1545

二、墙体裂缝、建筑物整体性差1545

三、热工性能差1546

第四节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体的质量检测及通病预防和治理技术1547

一、砌体抗压强度低1547

二、墙体裂缝,建筑物整体性差1548

三、热工性能差1548

第五章 砌体旧房的加固技术1549

第一节 概述1549

一、建筑结构加固的工作程序1549

二、一般技术规定1549

三、加固方法1550

第二节 砌体旧房抗震加固1551

一、加固前进行抗震鉴定1551

二、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加固1552

三、内框架房屋和底屋框架砖房的加固1561

四、单层砖柱厂房和空旷房屋的加固1564

第七篇 砌体结构房屋计算实例与计算图表1571

第一章 砌体房屋的计算实例1571

第一节 单跨无吊车单层房屋(无抗震设防)1571

一、计算简图及荷载1571

二、高厚比验算1572

三、内力分析1573

四、承载力验算1575

第二节 单跨无吊车单层房屋(抗震设防)1576

一、重力荷载代表值计算1576

二、基本自振周期计算1576

三、地震作用计算1577

四、地震内力标准值计算1577

五、内力组合1577

六、柱截面抗震承载力验算1578

第三节 单跨有吊车组合砌体单层房屋(无抗震设防)1578

一、排架柱截面尺寸的选定1579

二、排架荷载及内力计算1580

三、排架内力组合1584

四、柱截面承载力验算1584

第四节 多层住宅房屋(无抗震设防)1587

一、荷载计算1588

二、静力计算方案1590

三、墙体高厚比的验算1590

四、墙体承载力验算1590

第五节 多层住宅房屋(抗震设防)1592

一、重力荷载代表值计算1592

二、水平地震作用及地震剪力计算1595

三、横向水平地震作用下横墙的抗震验算1595

四、纵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纵墙的抗震验算1597

第六节 带地下室多层办公楼房屋(无抗震设防)1599

一、荷载计算1599

二、静力计算方案1601

三、墙体高厚比的验算1601

四、内力计算1602

五、承载力验算1606

第七节 上柔下刚的多层房屋(无抗震设防)1607

一、计算简图及荷载1607

二、顶层墙体的承载力验算1609

三、一至四层墙体承载力验算1612

第八节 上刚下柔的多层房屋(无抗震设防)1613

一、静力计算方案1614

二、荷载1614

三、高厚比验算1616

四、墙梁计算1617

五、纵墙承载力计算1622

第九节 底层框架砖房(抗震设防)1627

一、第二层与第一层侧移刚度比的验算1628

二、重力荷载代表值计算1630

三、水平地震作用及地震剪力计算1635

四、底层横向抗震承载力验算1636

五、底层纵向抗震承载力验算1639

六、二层以上砖墙的抗震承载力验算1641

第十节 多层内框架房屋(抗震设防)1641

一、各层重力荷载代表值1641

二、横向总的水平地震作用1641

三、各层横向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1642

四、各层水平地震剪力标准值1643

五、各层水平地震剪力分配1643

六、地震剪力产生的梁柱端弯矩标准值1644

七、内力组合1646

八、横墙抗震承载力验算与砖边柱截面抗震承载力验算1647

九、钢筋混凝土中柱的抗震验算1647

第二章 计算图表1648

第一节 常用结构自重表1648

第二节 常用截面力学特征表1652

第三节 受压构件承载力影响系数?表1654

第四节 受压构件承载力影响系数?n表1659

第五节 矩形截面墙、柱极限高度[H0]表1665

第六节 山墙抗风柱截面选用表1669

第七节 网状配筋砖砌体强度计算及配筋率表1671

第八节 组合砖砌体构件的稳定系数?com表1678

第九节钢筋混凝土和配筋砖砌体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表1679

第十节 单跨排架静力计算表1679

第十一节 砖砌平拱允许均布荷载表1681

第十二节 钢筋砖过梁允许均布荷载表1682

第十三节 钢筋混凝土过梁选用表1683

第十四节 砖砌体常用截面特征表1685

第十五节 砌块砌体常用截面特征表1734

一、结构概况及设计基本条件1740

二、结构体系1740

第八篇 相关技术标准规范1743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1743

贯入法检测砌筑砂浆抗压强度技术规程1850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1874

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1896

建筑抗震鉴定标准2002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51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206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