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资产证券化与企业并购 投资银行业务创新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资产证券化与企业并购 投资银行业务创新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70/33036412.jpg)
- 朱玉林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
- ISBN:7509200490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19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34页
- 主题词:投资银行-银行业务-研究-世界;投资银行-银行业务-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资产证券化与企业并购 投资银行业务创新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投资银行的业务构成1
第二节 投资银行的发展趋势与业务创新5
一、产品创新化6
二、经营规模化7
三、业务全能化8
四、手段网络化9
第二章 企业价值评估13
第一节 企业价值评估的基本理论13
一、企业价值的内涵13
二、企业价值评估在资本市场相关领域的应用17
三、经济学视角的企业价值评估20
第二节 企业价值评估基础分析24
一、企业所属行业及在行业中的竞争力分析25
二、企业财务状况分析27
三、其他应注意的问题37
第三节 现金流量分析法39
一、估计评估年限40
二、计算各年现金流量42
三、估算公司的资本成本46
四、估算净现值48
五、贴现现金流量法在企业并购中的应用48
六、股利贴现模型50
一、市盈率估算法52
第四节 其他估算法52
二、资产基准评估模型53
三、市场评估模型53
第三章 资产证券化基本理论56
第一节 资产证券化的概念和内涵56
一、资产证券化的概念56
二、资产证券化的内涵58
三、资产证券化的基本特征59
四、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历程61
第二节 资产证券化的交易结构分析62
一、资产证券化的参与者62
二、资产证券化的具体操作过程64
第三节 资产证券化的资产要求与基本品种67
一、适合证券化的基础资产的要求67
二、典型的资产证券化基础资产68
三、资产证券化中资产证券的基本品种68
第四章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73
第一节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基本内涵73
一、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基本概念73
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基本结构74
三、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经济意义76
四、住房抵押贷款微观主体的成本收益分析77
一、美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产生与发展80
第二节 美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成功经验80
二、美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成功经验88
第三节 我国推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意义和可行性分析91
一、我国推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必要性91
二、当前我国推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初步可行性分析93
第四节 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障碍与原因分析98
一、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供给障碍99
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需求障碍102
三、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制度障碍106
四、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市场中介障碍108
一、加快住房抵押贷款一级市场的发展110
第五节 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对策与构想110
二、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119
三、建立与完善资信评估体系120
四、建立健全政府的支持体系121
第六节 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方案设计123
一、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主体模式的设计123
二、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品种的设计127
三、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流通问题128
四、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资产池的建立128
五、政府在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中的作用130
第一节 资产证券化与基础设施融资131
一、基础设施的概念界定131
第五章 资产证券化在我国其他领域中的应用131
二、基础设施的基本特点132
三、我国基础设施融资现状133
四、我国实施基础设施证券化的意义135
第二节 我国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的可行性研究137
一、基础设施是适合证券化的资产137
二、我国现阶段对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的需求和宏观调控能力137
三、实施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有利于银行增强其市场竞争力138
四、基础设施收费易于进入证券化市场138
五、基础设施证券化的经济可行性分析139
六、我国已经积累了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融资的成功经验140
一、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现状141
第三节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现状与成因141
二、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成因143
三、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意义145
第四节 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可行性分析与交易结构148
一、不良资产成为证券化基础资产的可行性分析148
二、资产证券化处置不良资产的交易结构150
第五节 国外不良资产证券化模式及经验155
一、美国不良资产证券化模式155
二、韩国不良资产证券化模式159
三、美国和韩国不良资产证券化的经验分析163
一、信达资产管理公司的离岸资产证券化166
第六节 国内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案例分析166
二、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分层”处置计划167
三、中国工商银行宁波分行的不良资产证券化169
第七节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面临的主要障碍与对策171
一、主要障碍171
二、对策与建议174
第六章 企业并购基本理论178
第一节 并购的概念与特征178
一、并购的概念178
二、并购的特征180
第二节 企业并购的种类划分和其经济学分析181
一、横向并购与规模经济181
二、纵向并购与交易费用183
三、混合并购与广度经济184
第三节 西方国家企业并购理论基础185
一、规模经济理论185
二、交易费用理论186
三、价值低估理论186
四、市场势力理论186
五、多元化战略理论187
六、效率理论187
七、信息理论188
八、代理问题理论188
十一、再分配理论189
九、过度自信假说189
十、自由现金流量假说189
第四节 企业并购与企业边界的理论探讨190
一、企业是否存在边界190
二、决定企业边界的因素192
三、企业边界重构198
第七章 投资银行与企业并购203
第一节 投资银行在企业并购中的作用和角色203
一、投资银行在企业并购中的作用203
二、投资银行在企业并购中所扮演的角色204
三、并购业务是现代投资银行的核心业务209
二、第二次并购浪潮212
第二节 投资银行与历次企业并购浪潮212
一、第一次并购浪潮212
三、第三次并购浪潮213
四、第四次并购浪潮213
五、第五次并购浪潮214
第三节 我国的企业并购实践217
一、我国企业并购的发展及现状217
二、我国企业并购的总体趋势220
第四节 我国投资银行并购业务分析222
一、我国投资银行介入企业并购的积极意义222
二、国内外投资银行参与企业并购的比较225
三、我国投资银行并购业务制约因素分析228
第五节 我国投资银行企业并购业务创新战略234
一、提高我国投资银行自身业务能力234
二、创造投资银行参与企业并购的良好外部环境240
三、我国投资银行企业并购业务创新方向建议246
第六节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主要障碍与对策248
一、引论248
二、我国企业在实施跨国并购中遇到的障碍250
三、解决我国企业跨国并购障碍的对策255
一、管理者收购概述258
第一节 管理者收购基本理论258
第八章 管理者收购258
二、管理者收购的起源及其发展260
第二节 管理者收购的理论基础264
一、代理理论264
二、激励机制理论267
第三节 管理者收购对我国企业改革的意义270
一、管理者收购对国有企业改革的积极意义270
二、管理者收购对民营企业改革的积极意义275
三、管理者收购在家族式民营企业“二次创业”中的作用277
第四节 管理者收购的几点思考279
一、什么样的企业适合实施MBO279
二、MBO的融资安排280
三、MBO的定价281
四、MBO完成后的整合问题283
五、MBO实施过程中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284
六、实施MBO的专业化人才缺乏的问题285
第九章 经理股票期权——并购后的激励286
第一节 经理股票期权的基本理论286
一、经理股票期权的基本概念286
二、经理股票期权的效用分析290
第二节 经理股票期权制的理论基础295
一、人力资本理论295
二、内部人控制理论297
四、股价作为绩效衡量指标的优势298
三、剩余索取权论298
第三节 国外经理股票期权制的实践及启示299
一、经理股票期权制度在美国的实施情况300
二、美国实施经理股票期权给我们的启示302
第四节 我国实施经理股票期权存在的主要问题303
第五节 完善经理股票期权的配套措施308
一、企业家市场的建立和股票市场的完善308
二、建立期权制的业绩考核指标体系310
三、完善、健全相关法律法规312
四、建立健全外部监控体系312
主要参考文献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