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全球视野中的中国国家安全战略 中卷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张文木著 著
- 出版社: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09053808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420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437页
- 主题词:国家安全-战略-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全球视野中的中国国家安全战略 中卷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自序 中国需要经营和治理世界的经验1
第一章 俄罗斯国家地缘政治、战略需求及国家张力底线和极限1
第一节 俄罗斯国家地缘政治特征及其利益诉求2
第二节 俄罗斯原本是一个很小并遭受东方草原民族深重压迫的民族13
第三节 以蒙古人为师,走罗马式扩张道路15
第四节 面向海洋的俄罗斯外交战略:底线和极限——沙俄时期17
一、三百年征战,俄国人来到了海边17
(一)俄国人初试锋芒,打开进入里海和白令海的关键通道18
(二)面向海洋:“彼得大帝确实是现代俄国政策的创立者。”19
二、近东、中东、远东:俄罗斯人海战略及其力量极限31
(一)触礁克里米亚:俄国南进地中海力量极限显现巴尔干31
(二)折冲中亚,印度洋仍是俄罗斯忽近忽远的梦38
(三)马克思揭示出英国经营中亚策略“秘方”52
(四)中国是平衡大国竞争的有效的战略力量55
(五)中东南进无望,俄国人调头长驱直入远东62
(六)东北亚是英国霸权力所不及的地区70
(七)英国退出东北亚,日本迅速填补战略真空72
(八)日本崛起,俄国从阿穆尔河加速向辽东半岛推移74
(九)西伯利亚铁路:搅动未来东北亚政治格局的大杠杆77
三、尼古拉二世:“俄国确实需要一个终年免于冰冻的港口。这个港口必须在大陆上(朝鲜东南部),而且一定要由一条陆地把和我们现在的领土切实连接在一起。”86
四、为了抗日,中国首次与俄国结盟并将俄力量引入辽东半岛90
五、背信弃义,俄中战略同盟破裂92
六、得寸进尺,俄日较量在朝鲜半岛已近摊牌98
七、以长江划界:俄国与英国联手图谋北南肢解中国102
八、独占东三省,俄国国力支撑不起的战略目标105
(一)尼古拉二世告诉母亲:“喜讯刚刚传来,我们的军队占领了沈阳。”105
(二)强占东三省,俄国外交四面楚歌109
(三)泡沫经济已支撑不起俄国远东战略112
九、老臣谋国:20世纪初俄国远东外交路线大反思118
(一)远东外交政策大辩论118
(二)大反思:俄罗斯战略边界究竟在哪里125
十、“陛下,不坚决打击是不能挥着拳头的。”129
(一)促成沙皇痛下占领“满洲”决心的历史和现实因素129
(二)空谈误国134
十一、1905:国难从突破国力极限开始——俄国远东失败的总结150
(一)别佐布拉佐夫其人及其评价150
(二)“新方针”:维特搬起的远东巨石砸在尼古拉二世的脚上154
(三)1905:国难从突破国家张力极限开始157
(四)从阿拉斯加退却到辽东惨败,俄罗斯战略底线大幅收缩165
十二、帝国的解体176
(一)首鼠两端,俄国从远东返回巴尔干177
(二)向巴尔干作最后的冲刺179
(三)帝国的解体,从波罗的海东岸开始182
十三、结论与启示194
第五节 面向海洋的俄罗斯国家外交战略:底线和极限——苏联时期201
一、毁灭与新生201
二、协约国武装干涉:俄罗斯捍卫国家安全底线能力的终极考验203
(一)列宁:“战争是对每个民族全部经济力量和组织力量的考验。”203
(二)国家安全底线大幅后退:贝加尔湖以东建立“远东共和国”205
三、退一步,进两步:苏联国力在“自力生产”的基础上迅速崛起206
(一)自卫战争中结成国家联邦:苏联建立,俄罗斯帝国的基础版图初步恢复206
(二)退一步,进两步:苏联国力在“自力生产”的基础上迅速崛起209
四、苏联迅猛崛起的经验总结(1917~1938)212
(一)人民支持是苏维埃政权迅速得到巩固的根本原因212
(二)国家张力极限取决于人民支持的极限213
(三)道路问题,至关重要215
五、把握和利用战略机遇:俄罗斯民族在西方的打压中再次崛起231
(一)压力与机遇:苏联建国初期面临的国际安全形势231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在英法的挤压中,苏联沉着应对,寻找和利用战略机遇235
(三)德、日、意向英、法、美发难,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391
(四)1939年苏联外交评价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