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高中生物怎样学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高中生物怎样学 第2版
  • 《高中生物怎样学》编写组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ISBN:7543927241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413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431页
  • 主题词:生物课-高中-教学参考资料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高中生物怎样学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引言——怎样学好生物学1

第一章 绪论5

一、牢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5

二、了解构成生物体的主要物质5

三、正确理解生物体的各结构层次6

四、如何理解新陈代谢的概念7

五、正确理解应激性的现象7

六、正确理解生物的生长和发育的现象8

七、正确理解生物的生殖现象8

八、正确理解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的现象9

九、早期有关生物学的几本著作10

第一节 生命的物质基础13

第二章 生命的基础13

一、了解各种化合物的含量14

二、分清各类化合物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14

三、掌握氨基酸的结构通式15

四、注意区分“肽键”和“肽链”,“多肽”和“蛋白质”这两组概念15

五、怎样理解蛋白质的多样性16

六、注意显微镜操作中的一些问题16

七、了解生物组织中各种有机物的鉴定方法17

第二节 生命的结构基础19

一、怎样区分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20

二、怎样区分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20

三、怎样理解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21

四、运用比较的方法了解细胞质中各种细胞器的功能22

五、了解观察颤藻和水绵细胞结构的实验23

第三节 细胞分裂26

一、怎样理解细胞周期及其应用价值27

二、了解细胞周期以外的细胞生活状态28

三、抓住染色体形态、数量的变化特点掌握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29

四、有关减数分裂DNA含量变化的坐标曲线图的分析29

五、怎样区分动、植物细胞的三种分裂方式31

六、如何把握精子和卵形成过程中的不同点32

七、通过实验加深对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理解33

第四节 细胞工程39

一、了解细胞工程在实践中的应用39

二、注意区分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细胞融合过程中的异同点40

三、如何理解高等动物的克隆技术40

第一节 新陈代谢是怎样进行的44

一、掌握新陈代谢的概念44

第三章 新陈代谢44

二、如何正确认识酶的特性45

三、如何理解ATP是新陈代谢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能量物质47

第二节 光合作用50

一、光合作用过程中能量转换的分析51

二、光合作用过程中物质变化的分析53

三、影响光合作用的几个因素54

四、在实验中加深对叶绿体色素的认识55

第三节 水分代谢与植物的矿质营养59

一、通过实验理解水分进出植物细胞的原理60

二、运用迁移法学习植物吸收矿质元素的方式61

三、关于植物吸收水分和矿质离子是两个不同过程的分析与讨论62

第四节 动物的营养65

一、食物与营养素66

二、消化道中各种消化液的比较67

三、怎样理解小肠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68

四、怎样理解营养物质的代谢过程69

五、关于绿色植物营养与动物营养之间的关系71

第五节 生物的呼吸75

一、注意区分呼吸和呼吸作用76

二、怎样理解呼吸作用过程中能量的变化77

三、如何辩证地理解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78

第四章 应激性和生命活动的调节83

第一节 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83

一、怎样理解植物的向性运动84

二、向光性现象产生的原因84

三、掌握生长素的生理作用88

四、了解顶端优势的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90

五、掌握培养无籽果实的原理91

七、了解几种植物激素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92

六、生长素及其类似物在无性繁殖中的应用92

第二节 动物的激素调节98

一、正确理解高等动物的内环境及其稳定99

二、掌握甲状腺激素的功能100

三、如何分析胰脏的结构及其功能101

四、正确理解性激素的重要性102

五、了解危急时刻肾上腺是如何发挥作用的103

六、怎样区别侏儒症与呆小症104

七、判断内分泌失调引起的几种常见疾病105

八、了解垂体的重要性106

九、掌握几种常见激素及其作用106

十、了解激素调节的主要特征108

十一、理解激素的反馈调节108

第三节 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113

一、正确区分神经、神经细胞、神经纤维、神经末梢等基本概念114

二、正确区分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与神经中枢115

三、掌握各类神经元之间的区别116

四、了解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方式——反射116

五、正确区分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118

六、掌握条件反射是如何形成的119

七、怎样理解人与高等动物的条件反射在本质上的区别120

八、如何区别躯体神经系统和植物神经系统121

九、理解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综合作用121

第四节 人体的免疫128

一、抗原和抗体的概念128

二、如何区别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129

三、正确区别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130

四、如何理解免疫失调131

一、怎样正确理解相对性状的含义134

第五章 遗传和变异134

第一节 遗传的两个基本规律134

二、如何计算杂交子代的概率135

三、掌握利用亲代表现型顺推子代基因型的方法136

四、学会正确判断子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一对基因)137

五、找出常染色体显性、隐性遗传方式的区别139

六、如何正确判断杂交子代的基因型(两对基因)140

七、怎样根据子代表现型数据逆推亲代基因型142

八、正确计算多对基因的配子比例144

九、掌握自由组合规律与杂交育种的关系144

十、注意多对等位基因杂交后代分离比的正确计算145

第二节 显性的相对性和复等位基因150

一、如何分析不完全显性遗传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151

三、运用复等位基因知识正确判断血型关系154

二、正确理解显性的表现与环境条件的关系154

四、掌握复等位基因知识的推广应用156

五、学会复等位基因知识与其他知识综合运用157

第三节 基因的连锁和互换规律164

一、怎样判断两对或多对等位基因是否连锁165

二、掌握计算基因间交换值的基本方法166

三、学会通过交换值排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正确顺序166

四、如何综合运用基因的连锁和互换知识167

五、怎样根据亲代交换值来推导子代各种个体的比例170

第四节 染色体与遗传173

一、掌握亲代与子代之间性染色体的传递途径174

二、了解性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变化规律175

三、学会伴性遗传子代表现型比例的计算方法176

四、如何根据子代表现型逆推亲代可能的表现型177

五、正确利用亲代的基因型顺推子代的基因型178

六、怎样通过实例来理解ZW型伴性遗传179

七、学会运用家族遗传系谱分析伴性遗传实例180

八、注意伴性不完全显性遗传方式的特殊性183

九、掌握伴性遗传和其他遗传类型混合计算的方法184

第五节 遗传物质197

一、如何正确理解碱基互补配对原则198

二、怎样掌握DNA的半保留复制原则202

三、学会比较细胞内各种结构的大小关系204

四、注意RNA与DNA的结构区别206

五、熟练掌握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周期207

六、正确判断DNA单、双链的方法208

七、如何灵活运用DNA或RNA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08

第六节 生物的变异217

一、学会判别生物的某种变异能否遗传218

二、掌握秋水仙素与染色体数目的关系219

三、怎样正确理解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概念219

四、了解基因突变的几种常见方式221

五、如何运用变异等知识为育种服务221

六、弄懂染色体组在细胞分裂时的变化226

七、怎样综合运用生物变异的知识226

八、明确多倍体的特征及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229

第七节 基因对生物性状的控制233

一、如何正确运用中心法则理顺DNA、RNA、蛋白质之间的关系235

二、学会分析碱基增添或减少后对基因的影响241

三、怎样综合运用基因对生物性状控制的知识243

第八节 遗传和优生251

一、怎样正确推算遗传病的理论比值252

二、如何合理判断遗传病的类型254

三、牢固掌握实现优生的几个具体措施256

四、熟悉常见遗传病的产生原因257

五、怎样根据双亲基因型组合推导子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260

六、如何运用家族系谱确定遗传方式并计算概率262

七、学会根据资料分析遗传病的类型268

第九节 基因工程简介273

一、正确认识细胞中充当载体的结构275

二、必须了解基因工程中各种酶的作用275

三、如何正确运用基因工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76

四、怎样理解转基因生物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278

第六章 生物与环境282

第一节 生物与无机环境282

一、正确分析光照对生物产生的多种生态效应283

二、了解温度的生态效应287

三、理解水会限制生物的生存和分布288

四、如何分析限制生物生存和繁殖的因素290

第二节 种群和群落296

一、正确理解种群的概念297

二、区别种群的密度、多度、频度和优势度297

三、怎样利用种群的年龄结构图分析、预测种群的发展动态298

四、如何理解存活曲线299

五、正确理解种群在不同条件下的增长模式300

六、正确理解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三个结构层次303

七、如何判断群落的结构特征303

八、正确区分不同生物个体之间的关系304

九、了解种群过度增长时几种常见控制种群增长的密度制约机制308

第三节 生态系统315

一、怎样理解生态系统的含义316

二、掌握几种生态系统的类型及其主要特征317

三、正确区分城市及农业生态系统在各方面的区别319

四、怎样理解复合生态系统321

五、怎样理解完整的生态系统结构的含义321

六、如何区别生态系统中的各生物成分323

七、怎样正确理解食物链、食物网和营养级的含义325

八、如何理解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326

九、如何分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过程326

十、如何分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327

十一、怎样根据能量流动的特点来判断一条食物链的营养级数不可能太多,更不可能是无限的330

十二、怎样判断生物所处的营养级数并计算不同营养级生物所获取的能量331

十三、如何运用生态系统中各生物成分之间的关系及能量流动的特点判断种群数量的多少332

十四、怎样理解生态金字塔333

十五、正确理解碳循环的形式、路线途径及其意义335

十六、正确理解水循环的动力、过程及其意义338

十七、怎样掌握生态平衡的实质339

十八、如何理解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340

十九、怎样理解生态交错区及其特点343

二十、如何根据不同种群生物体内的DDT浓度推测种群在食物链中所处的位置,在生态系统中所属的成分343

二十一、怎样利用受害后生物的各变化数据来判断某一种群在生态系统中所属的成分345

第七章 人和生物圈363

第一节 人口发展与生态平衡363

一、如何正确理解控制我国人口增长的方法和措施364

二、正确理解人口素质的范围365

三、怎样理解人口的属性365

四、正确分析毁林开荒会引起的生态灾难366

五、怎样认识草原超载放牧所引起的生态后果366

六、正确认识人口的增长和生物圈的承受能力两者之间的关系367

第二节 环境污染371

一、怎样认识大气污染及其产生的一系列危害372

二、如何判断水污染的种种原因及其危害性374

三、如何分析DDT等有机氯农药的使用所带来的危害376

四、怎样理解噪音污染及其危害377

五、如何通过实验验证水质污染对生物的影响378

六、怎样理解微波辐射的危害380

七、如何正确理解温室效应的起因、特征及影响381

八、怎样理解臭氧的保护及其意义383

九、了解垃圾等固体废弃物的危害385

十、如何理解环境监测的意义、特点及各种方法386

第三节 野生生物的保护395

一、怎样分析威胁野生生物生存的诸多因素及其主要因素396

二、了解保护野生生物的具体措施398

参考答案40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