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煤矿城市经济转型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李成军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
- ISBN:7801559053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02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320页
- 主题词:煤炭工业-工业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煤矿城市经济转型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我国煤矿城市的产生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1
一、我国煤矿城市的产生1
二、产业周期与煤矿城市发展周期2
第二节 我国煤矿城市界定与典型煤矿城市5
一、我国煤矿城市的界定及分布5
二、典型煤矿城市概况8
三、煤矿城市的历史功绩19
第三节 本书的基本框架及主要内容21
一、本书的基本框架21
二、本书的主要内容22
第二章 我国典型煤矿城市现状分析26
第一节 煤矿城市的基本特征26
一、煤炭资源型产业在城市经济中占有主导地位26
二、城市空间布局呈离散状态,基础设施建设薄弱27
三、经济发展进程中付出了沉重的资源环境代价28
四、条块分割,市矿关系不顺30
第二节 煤矿城市的主要经济和社会问题30
一、产业结构单一30
二、经济效益低下31
三、后续发展能力不强32
四、经济增长方式粗放33
五、城市和企业负担过重34
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35
第三节 煤矿城市主要问题的成因36
一、思维观念僵化36
二、体制改革滞后37
三、投入结构固化37
四、调控政策误导38
五、企业素质不强39
第四节 经济转型的基本内涵及现实意义39
一、煤矿城市经济转型的基本内涵39
二、煤矿城市经济转型的现实意义41
一、启动经济转型的紧迫性46
第五节 煤矿城市经济转型的基本特征46
二、经济转型基础的薄弱性48
三、经济转型过程的长期性48
四、经济转型目标的阶段性49
第三章 煤矿城市经济转型的理论基础52
第一节 城市发展规律与煤矿城市经济转型52
一、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53
二、煤矿城市经济转型必须适应城市发展规律55
三、在转型中实现再城市化57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与煤矿城市经济转型58
一、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58
二、煤矿城市经济转型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61
一、区域经济的基本理论68
第三节 区域经济发展与煤矿城市经济转型68
二、煤矿城市经济转型必须重视区域经济背景69
第四节 产业经济理论与煤矿城市经济转型71
一、产业、产业结构和地区产业结构71
二、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的基本涵义和相关因素72
三、主导产业的基本概念和特征75
四、煤矿城市经济转型必须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76
第四章 国外煤矿城市经济转型的借鉴81
第一节 国外煤矿城市(地区)经济转型的基本做法82
一、国外煤矿城市经济转型概况82
二、法国洛林地区经济转型的主要做法和经验84
三、德国鲁尔地区经济转型的主要做法和经验90
一、转型基础条件对比分析95
第二节 中外煤矿城市经济转型对比分析95
二、转型政策法规对比分析96
三、转型中政府主导作用的对比分析97
第三节 我国煤矿城市经济转型的启示98
一、在宏观调控方面的启示99
二、在发展接续产业方面的启示100
三、在促进再就业方面的启示101
第五章 煤矿城市经济转型战略研究104
第一节 煤矿城市经济转型战略目标的基本涵义与特征104
一、经济转型战略目标的内涵104
二、经济转型战略目标的基本特征105
第二节 煤矿城市经济转型战略目标取向107
一、实现城市劳动力基本就业108
二、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和升级109
三、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体制转轨112
四、生态环境整治和恢复115
五、保持社会稳定116
第三节 煤矿城市经济转型的战略构想117
一、煤矿城市经济转型的基本步骤117
二、战略上的持久战与战术上的速决战120
第六章 煤矿城市经济转型模式研究122
第一节 煤矿城市经济转型的基本模式123
一、政府主导模式124
二、市场调节模式126
三、政府主导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模式127
四、产业延伸模式128
五、产业更新模式129
六、产业复合模式130
七、典型城市的实践131
第二节 煤矿城市经济转型切入模式136
一、以项目开发为切入点136
二、以培育和壮大骨干企业为切入点137
三、以全民创业为切入点138
第三节 煤矿城市经济转型时点模式140
一、矿竭城衰——急转模式140
二、矿兴城荣——中转模式141
三、矿立城新——起转模式142
第四节 确定煤矿城市经济转型模式的原则144
一、因地制宜原则144
二、因势利导原则145
三、遵循经济规律原则145
第七章 煤矿城市经济转型成本分析147
第一节 煤矿城市转型成本的概念及其分类148
一、煤矿城市转型成本的概念148
二、转型成本的分类150
第二节 煤矿城市经济转型中的成本分析151
一、实施成本151
二、风险成本158
第三节 煤矿城市转型成本的支付162
一、国外煤矿城市转型成本支付的经验163
二、我国煤矿城市转型成本的支付164
三、经济转型过程中的风险分析168
第四节 煤矿城市经济转型时机的选择170
一、两种转型方式及其成本支付的比较171
二、根据数学模型得出的结论173
第八章 煤矿城市经济转型的动力机制176
第一节 意识对存在的作用力——经济转型的精神动力177
一、煤矿城市生存发展的压力是经济转型的内在动力177
二、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经济转型的精神动力178
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对区域经济开发的影响力181
第二节 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力——经济转型的政策体制动力181
二、体制创新的作用力183
三、对外开放的外向牵动力184
第三节 资本与科技投入的作用力——经济转型的物质动力186
一、资本投入对煤矿城市经济转型的意义186
二、转型投资的来源188
三、依靠科技放大转型物质动力194
第四节 煤矿城市经济转型的动力整合196
一、动力来源与作用的多元化使整合成为必要196
二、政府与市场在动力整合中的作用198
第九章 煤矿城市经济转型的创新机制200
第一节 观念创新——经济转型的思想基础201
一、以战略思维谋长远发展的决策理念202
二、在竞争中求生存的市场理念203
三、在开放中转型以开放促发展的开放理念203
四、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理念205
五、敢闯敢冒、攻坚克难的开拓理念206
六、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206
第二节 体制和机制创新——经济转型的制度保障207
一、推进行政管理体制创新208
二、建立以现代企业制度为核心的企业运行机制209
第三节 科技创新——经济转型的根本手段211
一、明确科技创新思路211
三、实现科技与经济相结合,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212
二、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人才保障体系212
第四节 产业创新——经济转型的根本目标213
一、发展高新技术产业214
二、发展特色产业215
三、发展循环经济216
四、发展新兴第三产业218
第十章 煤矿城市经济转型中的政府行为221
第一节 政策手段的内涵、特征及其重要性222
一、政策的基本内涵222
二、政策支持保障对煤矿城市经济转型的重要性224
第二节 社会保障政策225
三、国外对煤矿城市经济转型的政策支持手段225
一、最低生活保障政策226
二、失业保险保障政策229
三、养老保险保障政策235
第三节 就业促进政策237
一、统一人力资源市场238
二、提供就业技能培训238
三、支持创业,以创业促就业239
四、开发岗位,引导就业243
五、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243
六、劳务输出244
第四节 项目与投资政策245
一、公共项目投资政策245
二、产业项目投资政策246
第五节 人才政策249
一、创新人才观念249
二、人才培养政策250
三、人才引进政策253
四、人才激励政策255
五、人才政策的成本支付256
第六节 转型环境保障政策257
一、转型环境保障政策应体现的原则257
二、转型环境保障政策的基本内容258
第十一章 煤炭资源枯竭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阜新市经济转型的实践262
第一节 阜新的基本市情及其经济转型的紧迫性263
第二节 阜新市经济转型的历程267
第三节 阜新经济转型规划纲要271
一、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和主要预期指标272
二、产业发展方向、主要目标和重点措施275
三、矿区转型目标和工作重点283
第四节 阜新经济转型的基本特征及初步成果284
一、阜新经济转型的基本特征284
二、阜新经济转型的初步成果289
第十二章 结论与展望293
第一节 本书的主要结论293
第二节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296
参考文献298
后 记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