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大中型电动机节能挖潜改造实践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大中型电动机节能挖潜改造实践
  • 赵家礼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7111187121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636页
  • 文件大小:28MB
  • 文件页数:649页
  • 主题词:电动机-节能-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大中型电动机节能挖潜改造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节 大中型电动机制造技术发展概况1

一、大型直流电动机的设计指标1

第一章 大中型电动机的结构特点及拆装工艺要求1

二、国外电动机绝缘厚度的确定2

三、国外电动机铁心制造特点2

四、提高换向能力措施3

五、国外电动机绝缘浸渍处理特点4

六、电动机转轴套装、轴瓦浇铸和转子测温5

七、日本Polytight“T”绝缘系统6

八、换向器制造特点及标准6

十、采用钢质升高片7

十一、高压交流电动机绝缘技术7

九、提高耐压试验标准7

第二节 国外“二手”电动机的技术改造分析8

一、概述8

二、60Hz异步电动机使用在50Hz电源上的分析9

三、国外电动机额定电压不符合国内电源电压的分析12

四、60Hz电动机使用在50Hz电源上的改造措施13

五、改频重绕计算公式的推导14

六、常用的改频简便计算16

七、频率相同、电压不同的电动机的改接16

八、用国产380V、50Hz电器控制440V、60Hz电动机的接线图17

第三节 国外直流电动机结构特点及维护18

一、国外直流电动机结构特点18

六、滑动轴承的拆卸方法20

五、滚动轴承的拆卸方法20

二、电动机性能特点20

四、热装联轴器的拆卸方法20

三、电刷及刷握装置20

七、抽转子的方法23

八、电动机接线方式23

九、电动机的安装25

十、电动机常见故障现象及原因25

十一、电动机对冷却系统的要求及轴承润滑特点26

十二、电动机的日常维护要求27

第四节 国外电动机的拆装及检查27

一、确定施工项目及内容28

二、确定引进电动机的运输路线30

三、备用电枢开箱检查、试验31

四、原电动机解体前的原始记录31

五、新电动机解体程序及工艺要求32

六、联轴器拆装的工艺要点35

七、电动机装配工艺及调整标准39

八、工具和设备准备40

九、电动机的装配程序和调整40

十、电动机整机试验项目及要求42

十一、电动机试车注意事项及要求43

第五节 国外电动机运行故障及现场处理44

一、前苏联550kW直流电动机飞车事故的处理44

二、受潮电动机现场清洗干燥处理45

三、日本3900kW三相绕线转子电动机现场检修实例47

四、国外60Hz电动机使用在国内50Hz电源上时,电动机散热和冷却问题及解决措施52

第二章 电动机绕组型式及绕组接线56

规律56

第一节 绕组型式、出线端标志及绕组排列方法56

一、交流电动机出线端标志56

二、交流电动机绕组型式57

三、三相对称分数槽绕组的排列方法59

四、三相非对称分数槽绕组的排列方法67

五、直流电动机出线端标志68

六、直流电动机的电枢绕组69

一、三相定子绕组接线图72

二、三相定子绕组接线图拾遗72

七、直流电动机的励磁绕组72

第二节 三相定子绕组接线图及拾遗72

第三节 三相绕线转子绕组接线图103

一、概述103

二、q等于整数槽的双层波绕组的连接规律106

三、q等于整数+1/2的分数槽双层波绕组的连接规律109

四、绕组接线表和接线图的应用112

五、按绕组连接表安排绕组连接的程序方法128

六、三相波绕组引出线端的计算133

七、乙类波绕组的连接136

一、电动机损耗及散热139

第一节 交流电动机过热故障及修理139

第三章 电动机常见故障及修理139

二、电动机绝缘等级及温升140

三、电动机过热原因诊断及修理141

四、电动机现场吹风清扫及带电清洗检修144

五、电动机过热故障检修实例146

第二节 电动机绕组故障及修理149

一、高压电动机和绕组转子(铜排)常见故障149

二、电动机绝缘电阻的允许值及清洗烘干实例151

三、绕组直流电阻不合格的故障诊断及修理153

四、修理实例155

五、电动机绕组断路故障诊断及修理156

六、电动机绕组接地故障诊断及修理159

七、电动机绕组短路故障诊断及修理161

八、绕线转子甩焊锡和甩无纬带故障的诊断及修理166

九、电动机绕组接错故障诊断及修理168

十、高压电动机绕组故障及修理173

第三节 电动机起动故障及遭受水、火灾故障的修理180

一、电动机投入电源不转的原因180

二、电动机不转的故障查找180

三、电动机空载起动故障原因及查找183

四、电动机带负载直接起动故障的原因及查找187

五、遭受水淹的电动机故障诊断及修理187

六、遭受火灾的电动机故障诊断及修理188

第四节 电动机振动、扫膛和噪声故障及修理189

一、电动机振动故障及修理189

二、电动机噪声故障及修理194

三、电动机扫膛故障及修理200

第五节 直流电动机故障及修理202

一、换向故障及排除202

二、定子绕组常见故障及修理206

三、电枢绕组故障及修理217

四、直流电动机修理实例222

第六节 特种电动机故障及修理229

一、三相异步换向器电动机故障及修理229

二、变极多速电动机故障及修理245

三、变极多速三相异步电动机修理实例251

四、三相异步换向器电动机修理实例254

要求258

一、换向器结构258

第一节 换向器结构特点及对换向器的质量258

第四章 电动机导电装置故障及修理258

二、国外直流电动机换向器结构特点259

三、对换向器质量的要求261

第二节 换向器故障修理263

一、铆接式升高片铆接点松动的修理263

二、换向器松动的修理265

三、换向器升高片的断裂及改造实例265

四、换向器升高片根部大量断裂的修理267

五、带电车削换向器实例269

第三节 配制换向器工艺270

一、换向片制作270

二、配制升高片及连接271

三、V形云母环制作272

四、换向器装配275

五、换向器V形槽加工277

六、换向器总装配278

七、动压成型和热超速试验278

第四节 集电环故障及修理279

一、集电环常见故障279

二、集电环故障修理281

三、紧固式集电环修理282

四、集电环改装284

五、电刷刷杆改进修理286

六、集电环机加工工艺286

七、集电环带电车削287

第五节 电动机用电刷及选用288

一、电刷用途及要求288

二、电刷的分类288

三、电刷的技术特性及工作条件289

四、各类型电刷应用范围及选择290

五、电刷的正确安装和检查294

六、各国电刷技术性能表295

第五章 轴承和转轴故障及修理309

第一节 滚动轴承故障及修理309

一、滚动轴承过热故障309

二、电动机轴承发热、甩油故障处理实例309

四、滚动轴承轴电压故障310

三、滚动轴承急剧磨损故障310

六、轴承变色、滚动体变形、滚道表面金属剥落故障315

七、轴承噪声故障315

八、滚动轴承的修理315

五、轴承破裂故障315

九、提高滚动轴承使用寿命的措施320

第二节 滑动轴承故障及修理321

一、滑动轴承的结构及轴瓦结构321

二、轴瓦的各部分间隙测量321

三、滑动轴承常见故障原因324

四、滑动轴承故障修理326

五、各国滑动轴承的密封特点330

六、滑动轴承重新浇铸合金修复法334

一、不抽转子修磨轴颈法339

第三节 电机转轴故障及修理339

二、转轴弯曲的修复340

三、氧乙炔喷涂法修复转轴的磨损343

四、同步电动机转轴断裂修复实例345

五、更换新轴时的机加工工艺348

六、中型电动机转子换轴时的压轴工艺350

第六章 铁心和笼型转子故障及修理352

第一节 铁心故障及修理352

一、铁心松动的修理352

二、定子铁心松动的修理实例353

三、铁心齿、槽局部烧毁的修理355

五、铁心表面擦伤(扫膛)的修理356

四、铁心扇张故障的修理356

六、铁心齿部弯曲和错片的修理358

七、铁心冲片清洗、涂漆、烘焙工艺358

八、转子铁心拆片修复359

九、定子整圆冲片铁心叠装工艺361

十、转子整圆冲片铁心叠装工艺362

第二节 笼型转子故障及修理363

一、笼型转子常见故障364

二、铸铝转子故障修理365

三、铜笼转子故障修理366

四、深槽式转子导条断裂故障局部修理370

实例370

五、铜笼转子改装实例371

第三节 凸极同步电动机转子的修理374

一、常见故障形式及修理374

二、对凸极转子检修后的要求376

三、转子解体检修376

四、同步电动机磁极装配377

五、凸极同步电动机修理378

第四节 斜键及装配故障的修理381

一、斜键本身故障及修理381

二、斜键装配不良故障及修理382

三、故障修理实例383

二、改电压方法及计算384

一、改电压原则384

第七章 绕组改电压、改极数及改频率计算384

第一节 改绕组接线方式改变电压方法及计算384

三、特殊改接改压方法389

第二节 改压重绕计算应用实例393

第三节 绕组改极数计算395

一、概述395

二、改极简易计算397

第四节 改频、改压、改极重绕计算398

一、绕组每相匝数与电压、频率、极数的关系及计算398

二、常用的变频简易计算398

三、计算时注意事项399

一、改极变速的方案估算法400

第五节 改极变速节能计算应用实例400

二、改极校核计算401

三、改极重绕计算实例404

四、特殊改接改极措施405

第六节 采用磁性槽楔改极增容重绕计算406

一、概述406

二、改极方案的确定407

三、6极改8极的计算及试验结果407

第七节 直流电动机简易计算410

一、励磁绕组改电压计算410

二、电枢绕组改电压计算411

四、电枢绕组重绕计算412

三、换向极绕组重绕计算412

五、励磁绕组重绕计算414

第八章 国外进口电动机国内修理实例416

第一节 法国进口化工设备专用特种电动机国内修理实例416

一、电动机铭牌数据416

二、结构416

三、电动机故障情况及处理方案418

四、流经搅拌器电动机的冷却介质的主要成分419

五、修理材料的选用420

六、电动机解体及原始记录421

七、绕线工艺要求421

十、真空压力浸漆工艺424

九、嵌线、接线及整形工艺要求424

八、清理铁心要求424

十一、转子检查425

十二、电动机装配工艺要求及质量标准425

十三、整机试验项目和标准425

第二节 日本水冷滑差电动机修理实例426

一、电动机铭牌数据426

二、用途426

三、VS型电动机结构特点426

四、工作原理427

五、故障情况分析及修理程序428

六、电磁调速异步电动机的拆装程序428

七、外转子的解体428

十、修后的电动机在投入运行时的检查429

八、重绕线圈和外转子装配429

九、内转子检查和处理429

第三节 德国直流电动机电枢国内修理实例430

一、铭牌数据430

二、电动机结构特点430

三、电动机故障情况430

四、修理方案的确定431

五、原电动机电枢制造工艺特点431

六、电枢绕组解体后的原始记录432

七、绝缘材料的代用措施433

八、绝缘结构的改进措施433

九、嵌线工艺434

十一、修理试验结果和比较435

十、电枢线圈接头和升高片的焊接工艺435

第九章 国外电动机改压、改极、改频重绕计算实例437

第一节 8000hp同步电动机的技术改造实例437

一、概况437

二、改造的可能性分析437

三、施工方案的选择437

四、定子绕组重绕大修、改造转子支架438

五、改造后电动机电磁计算校核441

六、电动机试验441

七、经济效益442

第二节 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增容改造计算实例442

一、电动机铭牌数据及改造要求442

二、原始测绘记录443

三、重绕计算444

第三节 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改压、改频重绕计算实例451

一、铭牌数据和改造要求451

二、改造可能性分析及估算451

三、测绘原始尺寸452

四、按原始记录推导原设计主要技术参数及分析452

五、重绕计算456

六、电机改造后的型式试验和出厂试验465

第四节 4000hp三相绕线转子异步电动机重绕计算实例465

一、原电动机铭牌数据465

二、铁心尺寸记录465

三、绕组数据记录466

四、重绕计算467

第十章 国内电动机节能挖潜改造实例480

第一节 JSQ280-16F型电动机改极增容计算实例480

一、闲置电动机的铭牌数据480

二、改造要求480

三、美国厂家对改造后的电动机技术要求480

四、计算实例480

第二节 JKZ2000-2型三相异步电动机改造实例494

一、改造意义及方案494

二、重绕计算495

三、电动机投产运行试验记录及经济效益504

一、任务505

二、重绕计算505

第三节 YK400-2型4000kW电动机改造实例505

三、试验结果508

四、节电效果509

第四节 同步电动机凸极转子的技术改造509

一、方案的确定509

二、起动性能计算510

三、起动时间及起动温升计算513

四、经济效益516

第五节 JRQ630-8型电动机改极增容计算实例516

一、改造要求及原始记录516

二、重绕时槽配合及每槽匝数校验518

三、重绕计算程序及计算实例519

四、试验结果530

第十一章 电动机绝缘结构及试验532

第一节 电磁线的选用532

一、常用漆包电磁线的选用532

二、各种漆包线规格、特点及主要用途532

三、常用绕包线的选用538

四、特种电磁线的选用541

第二节 绝缘材料及选用542

一、云母带和云母箔制品的选用542

二、云母板材的选用542

三、层压板的选用542

四、绝缘粘带的选用542

七、绝缘漆的选用549

六、无纬绑扎带的选用549

五、玻璃丝套管的选用549

第三节 高压电动机定子绝缘结构553

一、定子绝缘结构553

二、防电晕措施556

三、全粉绝缘结构的绝缘规范558

第四节 直流电动机绝缘结构560

一、电枢绕组绝缘结构560

二、定子绕组绝缘结构563

第五节 绝缘测试及标准567

一、绝缘电阻和吸收比的测定567

二、高压电机新制备品线圈耐压试验569

三、高压线圈介质损耗角及增量测定571

四、交流高压线圈匝间绝缘试验573

五、交流电机工频耐压试验575

六、泄漏及直流耐压试验577

七、直流电机工频耐压试验578

八、交流电动机的试验项目、周期和要求580

九、直流电动机的试验项目、周期和要求580

第十二章 绕组重绕工艺584

第一节 高压电动机定子绕组重绕工艺584

一、填写原始记录584

二、拆除旧线圈585

三、铁心清理及修整585

四、圈式线圈制作工艺586

五、修理国外高压电动机实例590

二、拆除旧绕组工艺593

第二节 中型绕线转子电动机绕组重绕工艺593

一、转子绕组拆除记录593

三、旧铜条复用595

四、新制插入式转子线圈595

五、嵌线及接线工艺597

六、定子半爿式绕组重绕工艺600

第三节 直流电动机重绕工艺602

一、电枢绕组拆前记录602

二、原导线的复用603

三、新线圈的绕制603

四、电枢绕组嵌线工艺604

六、电枢绕组焊接工艺609

五、均压线圈的嵌线工艺609

七、嵌线焊接后的质量检查610

八、励磁绕组重绕工艺610

第四节 同步电动机磁极线圈重绕工艺612

一、磁极线圈重绕工艺流程612

二、清除旧绝缘612

三、新铜(铝)排绕制线圈612

四、导线退火613

五、整形及补焊613

六、焊引线头和去毛刺614

七、垫匝间绝缘614

八、磁极线圈热压工艺(坯布热压整形)614

九、极身绝缘工艺615

十、线圈套入磁极工艺616

十一、实例:TM600-24/2130型三相同步电动机磁极线圈重包绝缘617

附录621

一、附表621

附表1 短距系数Kp=sin(β90°)β=?621

附表2 分布系数Kd=?α=?621

附表3 三相双层绕组(60°相带)绕组系数622

附表4 空载压降系数KE值625

附表5 三相异步电动机K?与αi值625

附表6 B25=1.48T,D21-0.5磁化曲线626

附表7 B25=1.54T,DR510-50(D23-0.5)磁化曲线626

附表8 B25=1.57T,DR490-50(D24-0.5)磁化曲线627

附表9 P10/50=2.5W/kgj,D21-0.5损耗曲线627

附表11 轭部磁路长因数ξ值628

附表10 P10/150=2.1W/kg,DR510-50(D23-0.5)、DR490-50(D24-0.5)损耗曲线628

附表12 50Hz时硅钢片(D21,0.5mm)的单位铁损耗629

附表13 硅钢片新旧牌号对照表630

二、附图630

附图1 铁心长度计算中径向通风道损失宽度b?630

附图2 节距漏抗系数KB、KH631

附图3 三相60°相带谐波单位漏磁导∑S631

附图4 三相60°相带谐波单位漏磁导∑S632

附图5 三相120°相带谐波单位漏磁导∑S633

附图6 笼型转子谐波单位漏磁导∑R634

附图7 三相单笼转子的y(β)、?(ξ)、?′(ξ)值635

附图8 径向通风沟对槽漏磁的影响63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