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海洋恢复生态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海洋恢复生态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35/32995395.jpg)
- 李永祺,唐学玺主编;周斌,王其翔,王影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7010826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746页
- 文件大小:235MB
- 文件页数:764页
- 主题词:海洋生态学-生态系生态学-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海洋恢复生态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概论篇2
第一章 海洋恢复生态学的内涵和定义2
第一节 应用生态学2
一、定义2
二、应用生态学与经典生态学的区别3
三、恢复生态学是应用生态学的一个分支学科3
第二节 与恢复生态学相关的术语4
一、恢复与修复4
二、相关的术语5
第三节 生物修复6
一、生物修复的定义6
二、生物修复的类别6
第四节 生态恢复7
一、侧重于目标的定义7
二、侧重于过程的定义7
三、较为完整的定义8
第五节 恢复生态学与海洋恢复生态学的概念9
一、生态恢复与恢复生态学9
二、恢复生态学的定义9
三、海洋恢复生态学的内涵10
小结10
思考题11
拓展阅读资料11
第二章 海洋恢复生态学的背景12
第一节 全球生态系统在退化12
一、千年生态系统评估再次敲响了警钟12
二、全球处于环境与发展的转折点13
三、地球生态系统已严重超载15
四、脆弱的土地、森林、草原和淡水生态系统16
第二节 海洋生态系统受损严重17
一、生境受到严重损害17
二、典型海洋生态系统退化26
三、海洋生态灾害频发37
四、过度捕捞和近海养殖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威胁48
小结50
思考题50
拓展阅读资料51
第三章 海洋恢复生态学发展简史52
第一节 恢复生态学的发展简史52
一、恢复生态学的起源53
二、恢复生态学的诞生与成长54
三、我国恢复生态学的发展简史57
第二节 海洋恢复生态学的发展简史60
一、生境恢复和景观恢复60
二、渔业资源的恢复74
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恢复78
小结85
思考题85
拓展阅读资料86
第四章 海洋恢复生态学的研究内容87
第一节 海洋恢复生态学是一门合成的应用学科87
第二节 促进学科发展的一些认知问题88
第三节 海洋恢复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内容89
一、构建海洋恢复生态学的理论体系89
二、构建海洋恢复生态学的方法和技术体系92
三、构建海洋生态恢复的管理体系93
小结94
思考题95
拓展阅读资料95
第二篇 基础理论篇98
第五章 海洋生态系统98
第一节 生态系统概述98
一、生态系统的定义98
二、生态系统的组成99
三、生态系统的结构100
四、生态系统的功能102
五、生态平衡105
第二节 海洋生态系统的特点106
一、海洋环境107
二、海洋生物生态类群110
三、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111
四、海洋初级生产力113
五、海洋生态系统与其他生态系统的对比114
第三节 典型海洋生态系统117
一、红树林生态系统117
二、珊瑚礁生态系统119
三、海藻场和海草床生态系统122
四、河口生态系统124
五、滨海湿地生态系统127
六、海湾生态系统128
七、海岛生态系统129
小结132
思考题133
拓展阅读资料133
第六章 海洋生态系统退化134
第一节 海洋退化生态系统定义134
第二节 海洋退化生态系统的类型和特征135
一、海洋退化生态系统的类型135
二、海洋退化生态系统的特征136
第三节 海洋退化生态系统的成因144
一、过度捕捞146
二、全球变化148
三、海洋污染155
四、海水养殖158
五、外来物种入侵162
六、围填海165
第四节 海洋退化生态系统的诊断168
一、生物层面168
二、生境层面169
三、生态系统层面169
四、生态景观层面169
小结171
思考题172
拓展阅读资料172
第七章 海洋恢复生态学的理论基础173
第一节 海洋恢复生态学自身的理论173
一、自我设计理论173
二、人为设计理论174
第二节 限制因子原理174
一、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175
二、谢尔福德耐受定律175
第三节 种群生态学理论177
一、阿利氏规律177
二、种间关系原理178
第四节 群落生态学理论182
一、生态位理论182
二、生态演替理论184
三、边缘效应理论185
四、生物多样性原理186
第五节 生态系统生态学理论188
一、干扰-稳定性理论188
二、阈值理论189
小结191
思考题191
拓展阅读资料192
第八章 海洋恢复生态学的学科基础193
第一节 景观生态学193
一、基本概念195
二、基本理论196
第二节 海洋生态系统服务203
一、海洋生态系统服务的概念203
二、海洋生态系统服务的内容207
三、海洋生态系统服务的产生过程与实现途径208
四、海洋生态系统服务的经济价值评估211
第三节 海洋生态系统管理216
一、生态系统管理的概念218
二、生态系统管理的特性220
三、海洋生态系统管理的特殊性222
第四节 海洋生态系统健康227
一、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的概念227
二、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的影响因素228
三、海洋生态系统健康评价232
小结238
思考题239
拓展阅读资料239
第三篇 技术方法篇242
第九章 海洋生态恢复的程序与原则242
第一节 海洋生态恢复的程序242
一、一般生态恢复程序242
二、海洋生态恢复的立项阶段244
三、生态恢复计划的编制246
四、生态恢复计划的实施255
五、恢复成效评估及后续管理256
第二节 景观生态规划方法257
一、景观生态学与景观生态规划257
二、景观生态恢复技术258
三、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的原则与步骤258
第三节 海洋生态恢复监测的技术与方法260
一、海洋生态恢复与监测的关系260
二、海洋生态恢复监测的流程及需要考虑的问题262
小结267
思考题268
拓展阅读资料269
第十章 生物资源恢复技术271
第一节 鱼类资源恢复方法与技术271
一、建立休渔区和休渔期272
二、增殖放流273
三、人工鱼礁276
第二节 海参资源恢复方法与技术285
一、底播增殖技术288
二、海珍礁技术289
第三节 虾类资源恢复方法与技术292
一、对虾放流种苗的获得294
二、对虾放流地点的选择295
三、放流时间选择296
四、放流对虾种苗规格296
五、对虾种苗运输与放流296
六、放流区域管理297
七、效果监测与评估297
第四节 贝类资源恢复方法与技术297
一、魁蚶底播增殖方法与技术298
二、文蛤资源管护方法与技术301
第五节 乌贼资源恢复方法与技术302
一、曼氏无针乌贼增殖放流303
二、曼氏无针乌贼产卵场的修复305
第六节 海洋大型藻类资源恢复方法与技术306
一、人工藻礁307
二、种源补充310
三、贝藻间养311
小结313
思考题314
拓展阅读资料315
第十一章 生态种群恢复技术317
第一节 海草种群恢复技术与方法317
一、生境修复法320
二、种子法320
三、移植法325
四、大叶藻的恢复方法和程序326
五、监测、保护和管理334
第二节 珊瑚种群恢复技术与方法336
一、移植法337
二、园艺338
三、人工繁育339
四、人工渔礁339
五、稳固底质340
六、珊瑚幼体附着研究340
七、代表种类珊瑚的繁殖341
八、评估、监测、保护与管理345
第三节 红树植物的恢复方法与技术346
一、造林地的选择347
二、胚轴插植法348
三、人工育苗法348
四、直接移植法348
五、不同红树植物种群的恢复方法与技术348
六、监管与评估354
第四节 盐碱湿地植物的恢复方法与技术356
一、盐碱湿地植物的快速繁殖和栽培技术方法356
二、盐碱湿地植物的造林技术357
三、不同盐碱湿地植物种群的恢复方法和技术357
四、盐碱地植物种群恢复的评估362
小结363
思考题364
拓展阅读资料364
第十二章 生境修复方法与技术366
第一节 近岸海域重金属污染修复方法与技术366
一、物理修复367
二、化学修复369
三、生物修复370
第二节 海洋石油污染区修复378
一、海洋石油污染原因及其危害378
二、海洋石油污染的修复方法381
三、不同海况海洋石油污染处理方法优化配置392
四、海洋溢油生态修复监测与评估393
第三节 水体及底泥富营养化修复方法与技术394
一、富营养化污染现状及评价方法394
二、水体富营养化修复技术396
三、底泥富营养化修复技术406
第四节 海岸工程生态恢复408
一、海岸环境现状概述408
二、海岸工程生态恢复方法409
三、海岸工程生态恢复效果评估411
第五节 沙滩修复技术与方法412
一、沙滩修复方式413
二、沙滩修复规划415
三、沙滩修复的监测评估技术方法417
小结418
思考题419
拓展阅读资料420
第十三章 生态系统恢复技术与方法422
第一节 海藻场生态系统恢复技术与方法422
一、恢复方案423
二、技术方法424
第二节 红树林生态系统恢复技术方法429
一、红树林生态系统恢复方案430
二、红树林生态系统恢复技术方法432
第三节 珊瑚礁生态系统恢复技术方法438
一、珊瑚礁恢复方案438
二、技术方法440
第四节 河口生态系统恢复444
一、河口生态系统恢复方案445
二、技术方法447
第五节 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恢复451
一、滨海湿地恢复方案452
二、湿地生态系统恢复的技术方法454
第六节 海岛生态系统修复458
一、海岛生态系统恢复方案459
二、技术方法461
小结469
思考题470
拓展阅读资料470
第四篇 应用案例篇474
第十四章 典型海洋生态受损区的恢复474
第一节 海藻场的恢复475
Ⅰ.岩礁底质海藻场的恢复476
一、背景476
二、恢复目标478
三、恢复过程478
Ⅱ.泥沙底质海藻场的恢复489
一、背景489
二、恢复过程489
三、恢复效果491
案例分析492
思考题493
拓展阅读资料493
第二节 湿地的恢复494
一、背景494
二、恢复区域496
三、恢复目标497
四、恢复过程497
案例分析505
思考题506
拓展阅读资料506
第三节 海湾的恢复507
一、背景511
二、恢复目标514
三、恢复过程516
案例分析522
思考题525
拓展阅读资料526
第四节 海岛的恢复526
一、定义527
二、恢复目标527
三、恢复技术及案例527
四、海岛生态恢复研究趋势538
思考题539
拓展阅读资料539
第五节 潟湖的恢复540
一、背景541
二、恢复目标543
三、恢复过程544
案例分析552
思考题555
拓展阅读资料555
第六节 红树林的恢复556
一、背景556
二、恢复目标557
三、保护策略557
四、工程保障措施与展望562
思考题563
拓展阅读资料563
第七节 柽柳林的恢复564
一、背景565
二、恢复目标567
三、恢复过程568
案例分析579
思考题580
拓展阅读资料580
第八节 索饵场、越冬场、产卵场和洄游通道的恢复580
一、洄游通道的恢复581
二、产卵场的恢复585
三、我国长江口的恢复588
案例分析592
思考题593
拓展阅读资料593
第九节 珊瑚礁的恢复594
一、背景596
二、恢复目标596
三、恢复措施597
四、珊瑚礁保护与管理的两个实例597
案例分析611
思考题611
拓展阅读资料611
第十五章 典型海洋环境污染区的恢复613
第一节 油污区的恢复614
一、背景614
二、美国墨西哥湾溢油事故617
案例分析621
思考题623
拓展阅读资料623
第二节 重金属污染区的恢复624
一、水俣湾汞污染事故624
二、水俣湾汞污染区的恢复630
案例分析636
思考题636
拓展阅读资料636
第十六章 典型海洋生态灾害发生区的恢复638
第一节 赤潮639
一、赤潮的定义639
二、赤潮的危害641
三、赤潮发生海区恢复的目标643
四、赤潮发生海区恢复的策略643
思考题649
第二节 绿潮649
一、绿潮的定义649
二、世界范围的绿潮650
三、绿潮的危害654
四、绿潮暴发的机制655
五、绿潮的治理657
思考题662
第三节 褐潮662
一、褐潮暴发的概况662
二、褐潮的危害664
三、褐潮的防治668
思考题669
第四节 大型海藻对海水富营养区的治理670
一、背景670
二、恢复目标671
三、恢复过程672
案例分析679
拓展阅读资料680
参考文献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