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视觉人类学新编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视觉人类学新编](https://www.shukui.net/cover/60/30002679.jpg)
- 王海龙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 ISBN:7532158225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474页
- 文件大小:59MB
- 文件页数:485页
- 主题词:视觉-文化人类学-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视觉人类学新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什么是视觉人类学1
第一节.视觉人类学的定义3
一.什么是视觉人类学3
二.视觉人类学概念的变迁4
第二节.视觉人类学在人类学科中的位置6
一.人类学和视觉人类学的亲子关系6
二.人类学为什么要走向田野10
三.视觉人类学在人类学各分支中的作用15
第三节.视觉人类学与文化人类学19
一.人类的视觉本能和图像的文化意蕴19
二.人类学对视觉资料研究的介入25
三.视觉的原始能量及其视觉展示人类生命活动的优势32
第二章 视觉人类学解决什么问题43
第一节.记录与文化传承45
一.视觉的“前语言”45
二.人类的先天不足48
三.形象思维和语言思维50
第二节.视觉人类学与人类认知54
一.视觉表述的独特性54
二.解谜之钥的视觉分析60
三.视觉人类学与文化语境63
第三节.视觉如何呈现并阐释文明65
一.史前史和文明前的“文明”溯源65
二.文明杠杆:图画的革命性意义68
三.叩响文明的大门: 文字的产生71
四.视觉写作的催生和复活85
第三章 视觉人类学怎样解决问题95
第一节.破译视觉符号这张“富有意味的网”97
一.文化生成的语源学97
二.Etic和Emic98
第二节.寻找文化的“通码”99
一.语料与认知99
二.本能与文化地图102
第三节.探讨史前学的证据105
一.做减法的启示105
二.“需要理论”和“两种生产”106
第四节.人类为什么要画画109
一.生存需要还是艺术冲动109
二.视觉的百科全书111
第五节.原始视觉:绘画需要被破译吗112
一.视觉表述的写实和表意112
二.人类存在决定人类意识116
第六节.我画故我在:可听的语言和可视的语言119
一.视觉记忆和其呈现的母题119
二.原始绘画的功能性意义121
三.用稚拙的画笔写《史记》和生存教科书125
第七节.探讨文明发展的时态和语态128
一.用“活化石”去破解死化石128
二.从画到字:蒙昧与文明的门槛130
三.经济行为是文明的杠杆136
四.一步可及的文明曙光141
五.劳动是人类文明的滥觞和源头150
六.性别革命是人类文明的推手153
七.顺势推想:性的门坎169
八.原始思维涌入现代生活177
第四章 视觉人类学对人类的阐释181
第一节.人类起源及生殖崇拜183
一.永恒的人类生死之谜183
二.为什么产生生殖崇拜185
第二节.多神崇拜193
一.神的形象与视觉思维193
二.从拜物到拜人196
第三节.祖先崇拜197
一.部落神、祖先和私有制197
二.祖先崇拜与国家的起源199
第四节.人类自身及身体200
一.神创造人还是人创造神200
二.信人还是信神202
三.人本主义的诞生203
第五节.人与人:男与女204
一.身体是幸福的源泉204
二.发情期和文明的分水岭206
三.动物的“家庭”和人类的家庭207
四.性角色是一柄双刃剑210
第六节.人与人:男与男212
一.原始生态学:功能的性与滥性212
二.神学与禁忌216
三.世俗依据与伦理态度217
第七节.人与人:女与女219
一.文化容忍度与经济无害原则219
二.生理学和心理学因素221
三.伦理的干预和介入222
第八节.人与人:社会互动224
一.社会是人的第二天性224
二.劳动催生文明227
第五章 视觉人类学对世界的阐释231
第一节.上古人的自然观233
一.适应:跟自然相处的金律233
二.天文,从游猎到农耕236
三.仪式化行为和文明制度之设243
第二节.生态人类学:环境与象寓245
一.天时地利与人和245
二.人文主义与以人为中心248
三.文明的摇篮和死敌:环境249
四.环境与政治252
五.环境存在决定生态意识256
六.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257
七.堪舆与风水学260
第三节.他者:与人类共存的世界262
一.生存意识和客观意识262
二.共处的灵异世界263
三.灵的世界与伦理规范266
第六章 视觉词汇和视觉语法277
第一节.视觉人类学破译文明的依据和原理279
一.视觉人类学解释史前史的资格279
二.阐释人类学和“深度描写”方法281
三.文化考古和田野工作启示284
第二节.视觉人类学的构词法285
一.视觉语源学构想285
二.视觉入类学的词类286
视觉名词类286
视觉名词286
视觉时间词291
视觉方位、处所词294
视觉的数、量词298
视觉动词类300
视觉动词300
视觉的及物与不及物动词302
抽象的视觉动词307
视觉趋向动词311
能愿类以及表示精神活动类的视觉动词313
判断类的视觉动词314
视觉形容词类316
视觉副词类324
视觉代词类328
视觉介词类331
视觉连词类335
视觉助词类338
第三节.视觉人类学的语法和句法342
一.视觉人类学的主谓句342
二.视觉人类学的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348
三.视觉人类学的语态和时态351
第四节.视觉人类学的单句、复句和视觉修辞355
一.视觉人类学语言的直觉性句型355
二.视觉人类学修辞361
三.视觉语言的“官话”和“方言”370
颜色370
形状373
误读和歧义375
第七章 水墨人类学379
第一节.上古哲学和中国人的视觉认知381
一.中国的原始书写,刀与笔381
二.工具、手段与水墨语言的可能性383
三.东方式思维与视觉思维的内在潜力385
第二节.中西视觉思维与观察的意象和模式388
一.文化载体的变奏曲388
二.诗化的视觉语言:水墨389
三.写实还是写意391
四.能指与所指:视觉外语与母语394
第三节.水墨内涵的题材与体裁397
一.视觉造人与造神397
二.文人画与寓意401
三.图文并茂,诗歌寄情404
第四节.水墨语言的技法与技巧405
一.水墨语素与笔、墨、丝、帛405
二.绘画的制度化与仪式化407
三.水墨语言的无理与有情408
四.符号性与墨分五彩410
五.提前时髦的水墨语言412
第五节.工具:笔墨及书与画的关系413
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413
二.“笔”与“墨”和书与画414
三.书法与画法416
四.笔性与美学修养418
第六节.寄情:体认与超验419
一.水墨语言与民族认知419
二.无理有情的艺术家体验422
第七节.放纵:狂狷与怪诞426
一.书如其人?画如其人426
二.道德与艺术是否同构?429
三.不对等:人格与第二天性431
四.程式化表达的悖论433
五.寄情:诗性山水和理想的人生435
六.得意忘形和得意忘情438
第八节.民族性:寓意与象征439
一.夜郎的民族与世界观439
二.水墨语言的DNA440
三.象寓与国情民俗443
四.深层的伦理结构和美学直觉的合奏445
第九节.革故鼎新:水墨新世界448
一.诗学的泛化和水墨语言的迎合448
二.温故知新的水墨语法话题450
三.国运、时运与画运452
四.巡礼,温故知新453
五.窠臼,还是祖宗牌位?456
六.水墨语言的文言、白话和欧化语体457
七.水墨语言的“硬译”与泥古之争459
八.三个核心基本点460
九.“形”“神”之争464
十.写意写神不忘形467
十一.无须讳言“小众性”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