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上海巨变的启迪 改革和创新的实践与探索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周太彤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ISBN:7208045917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427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445页
- 主题词: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上海市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上海巨变的启迪 改革和创新的实践与探索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节 上海改革和创新的历史机遇2
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为上海的改革开放指明了方向3
二、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为上海改革开放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4
三、浦东的开发开放,为整个上海的改革开放提供了新的契机5
第二节 上海改革和创新的历程7
一、释放要素资源能量,发挥集聚和辐射优势,实现以浦东开发开放带动上海经济整体腾飞7
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带动城市功能的加快转型和产业结构的迅速升级9
三、配套改革,建立“企业人”向“社会人”过渡的社会保障制度,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确保改革的平稳过渡11
四、稳步推进政府经济管理方式的转变,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型政府经济管理体制14
第三节 上海改革和创新的基本经验16
一、以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为目标,坚持系统地推进企业、市场、政府和社会保障体制四位一体的改革和创新16
二、以开发和培育要素市场为改革的突破口,坚持充分利用上海的综合优势创造改革后发赶超效应18
三、以改革促发展,以发展保稳定,坚持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化解前进中的矛盾与问题19
四、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为指针,坚持改革的开创性、坚韧性和操作性的有机统一22
五、以建设“四个中心”和现代化大都市为目标,坚持走中国特色、时代特征、上海特点的创新之路24
第一章 企业体制改革与创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28
第一节 企业制度重塑——理论创新与发展历程29
一、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和理论创新29
二、上海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历程33
第二节 上海现代企业制度创新——探索与实践35
一、增资减债、减负增效,整体搞活国有经济36
二、构建政企分开的新型经济管理体制39
三、抓大放小、优化重组,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40
四、分类管理、竞争上岗,创新企业干部制度43
五、激励与管理并举,创新企业内部管理制度48
第三节 现代企业制度发展——拓展与前进52
一、拓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范围53
二、完善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机制55
三、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55
四、加快企业类事业单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56
五、重视非公有制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57
第二章 要素市场体系改革与创新:发展资本市场59
第一节 企业股份制——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新探索59
一、探索企业股份制的动因59
二、企业股份制改革历程61
第二节 发展证券市场——创新融资体制65
一、标志资本市场形成的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建立65
二、探索中不断完善的资本市场67
三、保证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组织管理创新70
第三节 发展产权市场——资本市场创新的重要内容75
一、中国社会主义资本市场特有形式的产权市场的形成75
二、上海产权市场的功能创新77
三、产权市场运作与制度创新83
第三章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建立出资人制度86
第一节 上海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纵深发展历程86
一、摆脱传统计划体制的束缚86
二、国资管理体制改革的纵深发展90
第二节 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上海特色的国资管理体制创新95
一、建立出资人制度的基本目的95
二、具有上海特色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新框架97
三、不断完善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99
第三节 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上海国资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101
一、深化授权经营公司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国有企业资产重组102
二、加强上市公司国有股权管理,推动上市公司资产重组106
三、推动国有小企业改制,加大国有资本从一般竞争性行业的退出力度111
四、加快行政事业单位所属国有企业改革113
五、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115
六、完善国有资产经营预算管理和政策法规117
第四章 城区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构建政府分级管理有效模式119
第一节 改革背景——适应体制转换和社会结构转型119
一、适应经济体制转换必然要求实行城区分级管理体制120
二、适应社会结构转型客观要求实行城区分级管理体制121
三、适应城市管理重心下移内在要求实行城区分级管理体制123
第二节 城区分级管理新模式——两级政府三级管理125
一、市级政府向区县政府放权126
二、市、区县政府向街道、乡镇和社区放权130
第三节 城区分级管理体制改革——奠定上海未来发展的坚实基础137
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138
二、城市现代化基础设施框架基本形成139
三、社会事业蓬勃发展140
四、社区综合管理功能扩大141
第五章 科技体制改革与创新:科研院所企业化转制144
第一节 建立市场化运行机制——科技与市场紧密结合144
一、科技人员“下海”,科技型小企业大发展145
二、科技中介机构快速发展146
第二节 科研院所企业化——增强科技与产业的结合度148
一、初期的科研院所体制改革149
二、研究所组织体制的企业化转制151
三、建立新型研发基地和企业技术开发中心152
第三节 营造科技创新环境——促进科技成果转化153
一、形成科技创新政策体系154
二、发展技术产权交易158
三、建立高科技产业园区161
第六章 城市建设体制改革与创新:创新投融资模式165
第一节 建立基金会和“城投公司”——投融资模式逐步多样化165
一、上海城市建设基金会的建立165
二、从基金会到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总公司166
第二节 改革公用事业经营机制——变垄断为竞争168
一、公交“三制”改革169
二、煤气业产销分离和全面竞争170
三、自来水公司区域性裂变171
第三节 改革政府投资体制——推行“四分开”173
一、成立行业投资公司173
二、形成“四分开”改革设想174
三、交通设施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176
四、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管理体制的深层次改革177
第四节 规范财政资金使用——实行公共财政180
一、理顺公共产品价格,发展项目融资180
二、增加财力投入,实现公共财政职能182
第七章 社会保障和就业制度改革与创新:织就社会安全网184
第一节 个人账户与社会统筹相结合——基本养老保险新模式184
一、社会化城镇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184
二、养老保险社会化管理服务的推进187
第二节 确保城镇职工的基本医疗——实施“三医”联动改革188
一、医疗卫生先行改革基础上的医保改革189
二、上海医保改革的循序推进193
三、上海市“三医”改革的新措施195
第三节 企业福利向社会保险转变——建立多样化社会保险制度198
一、失业保险制度198
二、生育保险制度的实施200
第四节 维护社会安定局面——建立政府就业责任体系202
一、再就业服务中心是劳动力走向市场的成功过渡203
二、协议保留社会保险关系柔性地将劳动力引向市场206
三、建立促进就业的政府责任体系207
四、职业培训有效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213
第八章 住房制度改革与创新:从福利化走向商品化216
第一节 一步一个脚印——上海住房制度改革历程216
一、理论先行的住房制度的初始改革217
二、住房制度改革的全面启动219
三、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化222
第二节 公有住房出售和租金调整——推动住房商品化的重要举措223
一、公有住房出售223
二、公有住房租金的调整227
第三节 发展房地产市场——住房商品化的必要条件230
一、房地产市场的复苏与发展231
二、二三级市场联动使房地产市场走向成熟233
三、内销商品住房种类归并和内外销商品住房并轨238
第四节 住房解困与廉租房——住房制度改革的社会保障241
一、把住房解困列为实事工程,逐步扩大解困范围241
二、全面建立廉租房制度,健全住房保障体系244
第九章 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与创新:优化配置土地资源247
第一节 城市土地制度改革——建立土地使用制度247
一、建立土地使用费征收制度248
二、建立土地使用权出让制度249
三、建立土地使用权租赁制度252
第二节 土地使用权招标与拍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全面深化255
一、土地使用权转让方式改革的必要性255
二、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的组织机构和实施方式258
三、上海房地产市场制度的改革258
第三节 探索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新模式——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261
一、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改革探索262
二、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新模式263
第十章 中间组织体制改革与创新:促进行业协会和市场中介组织规范发展266
第一节 上海行业协会的改革和发展266
一、上海行业协会发展的历史沿革266
二、上海发展行业协会的必要性268
三、上海行业协会改革发展的基本要求270
四、上海行业协会发展改革的阶段成果274
第二节 上海市场中介组织的改革和发展278
一、上海市场中介组织的基本概况279
二、上海市场中介组织的清理和改革280
三、促进上海市场中介组织规范发展283
第十一章 浦东开发开放:体制创新的试验田287
第一节 政府管理体制创新——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新型体制287
一、浦东新区的发展历程和特征287
二、实施“四个率先”的发展战略291
第二节 土地流转制度创新——创建城乡一体的新城区295
一、大胆进行土地流转制度改革295
二、创建城乡一体、功能互补的新城区297
第三节 浦东开发开放——历史成就回顾与前景展望300
一、综合经济实力快速增长,成为上海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300
二、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现代化城区框架基本形成301
三、对内对外开放成果显著,招商引资势头良好301
四、重点开发小区发展迅速,功能开发稳步前进303
五、坚持“小政府,大社会”原则,新型经济、社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初步建立305
六、精神文明建设取得重大成果,社会经济协调发展307
七、服务功能明显增强,辐射作用日益凸现307
第十二章 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全面转变政府职能309
第一节 转变政府职能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要求309
一、转变政府职能的迫切性309
二、上海转变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探索310
第二节 探索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经济和社会管理新体系314
一、重塑计划管理体系314
二、建立大市场监管体系316
三、加强经济调控体系316
四、建立国有资产管理体系317
五、完善社会保障体系319
第三节 探索和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320
一、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定位320
二、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具体内涵321
第四节 探索和实行“两级政府,两级管理”的城市管理新体制326
一、探索和实行“两级政府,两级管理”的目的326
二、实行“两级政府,两级管理”的成效328
三、完善“两级政府,两级管理”的措施328
四、进一步完善“两级政府,两级管理”体制的思路329
展望:全面深化改革,加速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33
引言:整个改革进入崭新的历史阶段333
第一节 审时度势,迎接“创新推动”与“市场主导”经济发展的新时期336
一、注重增强“别人不可复制”的能力,加快由“投资推动”向“创新推动”转变337
二、注重创新发展思路,加快由“政府主导型经济发展思路”向“市场主导型经济发展思路”转变338
第二节 围绕“加快发展”这个主题,不失时机地加速市场化进程339
一、加速发展混合经济,全面形成有利于激发各种市场主体活力的生动局面340
二、加速发展要素市场,全面增强有利于体现经济中心城市功能的现代大市场的集聚与辐射优势341
三、加速发展现代中间组织,全面提高有利于降低市场交易成本的整个社会与市场的组织化程度342
四、加速转变政府职能,全面营造有利于“增强市场”而不是“束缚市场”的大环境343
第三节 统筹全局,全方位构建市场经济体系344
一、逻辑维:从“现代市场经济——中国特色”的一般规律出发,构建市场经济体系345
二、空间维:从“中心城市——上海特点”的特殊规律出发,构建市场经济体系350
三、时间维:从“经济转型(创新推动)——时代特征”特殊规律出发,构建市场经济体系352
第四节 立足现实,全方位推进改革创新354
一、二元结构改革——建立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355
二、公共部门改革——全方位加速推进市场化358
三、控股公司改革——全面激发企业活力360
四、民间金融改革——释放社会资本潜能362
五、市场重组改革——再造要素市场新优势365
六、社会信用改革——构筑信用资本高地368
七、收入分配改革——巩固社会稳定基石370
八、中间组织改革——争创“第三部门”新优势372
九、放权分权改革——赋予区县更大自主发展权374
十、政府系统改革——建设现代条件下高效的新型政府377
1989—2002年上海改革开放大事记380
编后记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