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环境影响评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解彦刚,何晓春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2084590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23页
- 文件大小:126MB
- 文件页数:235页
- 主题词:环境影响-评价-高等学校:技术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环境影响评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概述1
第一节 环境及环境影响评价1
一、环境的概念1
二、环境系统及环境影响1
三、环境影响评价3
第二节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6
一、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发展过程6
二、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依据7
第三节 环境影响评价程序7
一、环境影响评价应遵循的原则8
二、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9
第四节 环境影响评价管理10
一、评价单位资格考核与人员培训10
二、评价单位的管理10
三、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大纲的审查10
四、环境影响评价的质量管理11
五、项目设计单位的环境影响评价管理11
六、建设单位的环境影响管理11
七、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审批11
八、环境影响评价管理中其他有关法律规定12
九、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程序13
第五节 环境影响评价的标准和指标体系13
一、环境标准体系13
二、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15
思考题16
第二章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17
第一节 污染源调查评价与实例17
一、污染源与污染物17
二、污染源调查内容17
三、污染源调查方法21
四、污染源评价23
第二节 环境现状调查23
一、调查的原则与方法24
二、环境现状调查内容24
第三节 大气环境质量调查与评价26
一、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工作程序26
二、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方法26
三、污染气象调查28
第四节 地表水环境调查与评价30
一、地表水环境评价的工作程序30
二、地表水环境现状评价30
三、水文调查和水文测量33
第五节 声环境调查监测与评价34
一、环境噪声及其分类34
二、环境噪声现状调查36
三、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37
第六节 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37
一、土壤环境及土壤环境容量37
二、土壤环境质量调查监测38
三、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评价39
思考题41
第三章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技术42
第一节 工程分析42
一、工程分析的原则42
二、工程分析的内容42
三、评价时段的划分44
四、工程分析的方法44
第二节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47
一、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47
二、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47
三、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模式50
四、大气扩散模式57
第三节 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62
一、评价等级的划分63
二、评价范围和评价时段64
三、常用水质模型66
第四节 环境噪声影响预测与评价72
一、评价等级的划分及评价要求73
二、评价范围及预测点布设74
三、噪声预测方法74
第五节 土壤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80
一、土壤环境影响识别81
二、土壤环境现状的调查与评价82
三、土壤环境影响预测86
第六节 环境风险评价91
一、环境风险评价概述91
二、风险评价标准94
三、评价内容和程序95
四、源项分析97
五、风险源强估算与影响预测100
六、减少危害的措施与应急计划106
思考题106
第四章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108
第一节 概述108
一、区域开发建设项目及特点108
二、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及意义108
三、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特点110
第二节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类型111
第三节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原则112
一、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指导思想112
二、区域环境影响评价遵循的基本原则112
第四节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路线113
一、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路线113
二、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内容114
第五节 区域环境现状调查及评价115
一、区域环境背景调查及生态特征分析115
二、污染源调查和效益评价117
三、环境质量现状评价120
第六节 环境质量预测121
一、社会经济发展规划121
二、环境预测方法121
三、环境预测程序122
四、环境预测122
五、大气污染预测124
六、水环境污染预测125
第七节 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127
一、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措施127
二、水污染物总量控制措施130
三、环境制约因素分析和环境战略对策措施132
四、环境管理的作用136
第八节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编写139
一、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篇章的编写内容140
二、专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编写内容141
思考题142
第五章 公众参与143
第一节 概述143
一、世界各国与国际社会公众参与概况143
二、中国的公众参与概况145
第二节 公众参与的目的意义146
一、公众参与的定义146
二、公众参与的目的147
三、公众参与的作用和意义147
第三节 公众参与活动149
一、公众参与的类型149
二、公众参与的方式150
三、公众参与的程序150
第四节 公众参与管理152
一、公众分类152
二、公众参与活动公众的选取153
思考题155
第六章 总量控制156
第一节 总量控制的目的156
一、总量控制的发展背景156
二、总量控制的指导思想157
三、总量控制的现实意义157
第二节 总量控制的类型158
一、管理目标总量控制158
二、容量总量控制158
第三节 总量控制要点分析160
一、主要污染物达标排放分析160
二、环境质量达标分析160
三、满足总量控制指标的分析161
四、建设项目先进水平的分析161
五、经济技术可行性分析162
思考题163
第七章 清洁生产评价164
第一节 清洁生产概述164
一、清洁生产的发展概况164
二、清洁生产的定义与内容166
第二节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169
第三节 清洁生产评价方法170
一、评价等级171
二、评价方法171
第四节 环境影响报告书中清洁生产评价的编写要求173
一、编写要求173
二、编写内容175
三、注意事项175
思考题177
第八章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编制178
第一节 编制单位和人员178
第二节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写原则180
第三节 环境影响登记表的编制180
第四节 环境影响报告表的编制181
第五节 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182
一、环境影响评价大纲的编制183
二、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183
附录202
附录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2
附录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摘录)206
附录3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6)(摘录)209
附录4 海水水质标准(GB 3097—1997)(摘录)210
附录5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95)(摘录)212
附录6 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摘录)213
附录7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摘录)215
参考文献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