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红学学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红学学案
  • 高淮生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新华出版社
  • ISBN:9787516602508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341页
  • 文件大小:121MB
  • 文件页数:341页
  • 主题词:《红楼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红学学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蔡义江的红学研究:详于文本辨析、精于艺术鉴赏1

引言1

第一节:曹雪芹的思想具有“宿命”特征2

第二节:《红楼梦》非良缘梦,乃繁华梦、欢乐梦7

第三节:“不失真”的审美原则、“谶语”的笔法、人物性格的人性观照10

第四节:《红楼梦》续书严重误导读者17

结语22

二、胡文彬的红学研究:“两点两论”、通达入情26

引言26

第一节:用心深细评人物、以小观大见旨趣27

第二节:审美观照、文化审视、社会历史评价:红楼人物的情态观照31

第三节:从《红楼梦》看中国文化或从中国文化看《红楼梦》40

第四节:举小以贯大或推末以至本的《红楼梦》文化通观43

结语47

三、张锦池的红学研究:考论结合、建构新说49

引言49

第一节:主题、主线、主人公三者高度一致是《红楼梦》艺术结构的特点50

第二节:李贽“童心说”是理解《红楼梦》人物形象的一把钥匙56

第三节:《红楼梦》结构学总体特点:均衡美67

结语71

四、吕启祥的红学研究:寻求艺术真谛、人生真味、精神家园74

引言74

第一节:从人物关系辨识对比中分析人物并把握人物性格75

第二节:《红楼梦》女性形象的整体审美观照80

第三节:《红楼梦》融合了艺术典型和艺术意境86

第四节:人性关怀立场尤其女性关怀立场的《红楼梦》比较研究89

结语91

五、李希凡的红学研究:坚守成说、拓展新境93

引言93

第一节: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那些基本观点”94

第二节:“封建末世的百科全书”说和“新生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萌芽”说100

第三节:“叛逆性”说和“人性觉醒”说104

第四节:现实主义美学、典型论109

结语114

六、郭豫适的红学研究:学术史与方法论的不倦阐释118

引言118

第一节:如何评价索隐派、考证派、小说批评派的红学观念和研究方法119

第二节:如何评价鲁迅和胡适——有没有“唯一正确”的方法127

第三节:读者们不要相信出诸主观的猜测、研究家不要在索隐派之路上追求出新137

结语142

七、周思源的红学研究:善拓新境善旁通145

引言145

第一节:“象征现实主义”:尚未认识的新的创作方法146

第二节:从非典型的角度、文本至上的原则、事理情理和文理结合上评论人物153

第三节:《红楼梦》是高艺术浓度的精品、当代长篇小说匮乏这样的高浓度160

结语163

八、曾扬华的红学研究:辨红学公案、探红楼艺境165

引言165

第一节:“钗黛之辨”难辨、贾母“舍黛取钗”一案更难翻案166

第二节:“钗黛合一”不可取、“扬黛抑钗”最可信174

第三节:人物论的道德批评、政治批评和“对比—细读”辨析179

结语187

九、冯其庸的红学研究:我见其大、继往开来189

引言189

第一节:《红楼梦》的思想是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性质的思想、曹雪芹的思想是初期的激进的民主主义思想191

第二节:曹雪芹是一位超前的思想家、他的理想是属于未来的时代的198

第三节:批“程朱理学”、反“封建礼法”是曹雪芹思想的根本和《红楼梦》思想的主旨201

第四节:应该重新评议评点派、应该继承和发扬评点派的文学批评方式209

第五节:“大哉《红楼梦》,再论一千年!”217

结语219

十、周汝昌的红学研究:非求独异时还异,难与群同何必同223

引言223

第一节:“还‘红学’以学”:什么是“红学”226

第二节:“证悟红学”:走向“新索隐”的旧途233

第三节:“中华文化之学”和“新国学”238

第四节:“中华文境”与“十六字真言”的异质之别247

第五节:考据词章身外物,人生第一在为人253

结语258

十一、王蒙的红学研究:鉴赏与批评并举、体悟与活说贯通263

引言263

第一节:“作家学者化”:创作和学术相通的“王氏红学”266

第二节:从《红楼启示录》到《王蒙的红楼梦》: “活性”思维与“率性”境界273

第三节:“概念化”: 《红楼梦》批评中的规律性模式或公式的归纳和提炼280

结语286

十二、刘梦溪的红学研究:红楼新论犹可论、红学史述善通观289

引言289

第一节:红楼新论:《红楼梦》与红学通解291

第二节:红学史论:《红楼梦》与百年中国300

第三节:红楼探源:《红楼梦》与文化传统307

结语311

附录:学案传主学术简介314

后记32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