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外高校德育比较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外高校德育比较
  • 傅真放主编 著
  • 出版社: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19064283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81页
  • 文件大小:91MB
  • 文件页数:295页
  • 主题词:高等学校-德育-对比研究-中国、外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外高校德育比较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节 德育与高校德育1

一、德育的概念1

二、高校德育2

第二节 中外高校德育比较的意义与价值3

一、开阔视野,深刻理解高校德育的地位、作用、本质与规律3

二、借鉴别国经验,促进我国高校德育的改革与创新4

三、推动我国高校德育的健康发展5

第三节 处理好中外高校德育比较、借鉴、提高的关系6

一、处理好三者关系的必要性与意义6

二、中国高校德育要坚持“三个面向”6

上篇 国别比较11

第一章 中国高校德育11

第一节 中国及其高等教育概况11

一、中国概况11

二、中国高等教育概况12

第二节 中国高校德育的目标14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高校德育的目标15

二、1978年以后,高校德育的目标16

第三节 中国高校德育的内容19

一、政治教育19

二、思想教育19

三、道德教育20

四、法纪教育20

五、心理健康教育21

第四节 中国高校德育的途径、方法及评价21

一、中国高校德育的途径21

二、中国高校德育的方法26

第二章 美国高校德育33

第一节 美国及其高等教育概况33

一、美国概况33

二、美国高等教育概况34

第二节 美国高校德育35

一、美国高校德育的目标35

二、美国高校德育的内容36

三、美国高校德育的途径和方法38

四、美国高校德育的评价42

第三章 日本高校德育44

第一节 日本教育概况44

一、日本概况44

二、日本高等教育概况44

第二节 日本高校德育的目标47

一、突出国民素质的改良,培养现代公民48

二、注重大学生公民社会角色意识的培养48

三、强调培育健全人格48

四、重视个性和“自由、自律的公共精神”的培养48

第三节 日本高校德育的内容49

一、人格和个性教育49

二、爱国主义教育50

三、集体主义教育50

四、经济意识教育50

五、人文社科修养教育51

六、个性心理品质教育51

七、人生观、价值观教育51

八、劳动技能和职业道德教育52

九、国际化教育53

第四节 日本高校的德育的方法和途径54

一、日本德育的方法54

二、日本德育的途径55

第四章 俄罗斯高校德育58

第一节 俄罗斯及其高等教育概况58

一、俄罗斯概况58

二、俄罗斯高等教育概况58

第二节 俄罗斯高校德育的目标60

一、沙俄时代高校德育的目标60

二、苏联时代高校德育的目标60

三、俄罗斯联邦时代高校德育的目标61

第三节 俄罗斯高校德育的内容62

一、爱国主义教育63

二、民族主义教育64

三、政治教育65

四、道德教育66

五、劳动教育66

六、公民教育67

第四节 俄罗斯高校德育的途径、方法及评价67

一、俄罗斯高校德育的途径67

二、俄罗斯高校德育的方法68

三、俄罗斯高校德育的评价68

第五章 新加坡高校德育69

第一节 新加坡及其高等教育概况69

一、新加坡概况69

二、新加坡高等教育概况70

第二节 新加坡高校德育的背景70

一、特殊的地理环境71

二、社会历史文化背景71

三、社会经济发展背景72

第三节 新加坡高校德育的发展72

一、建国初期的高校德育72

二、亚洲“四小龙”时期的高校德育73

三、新世纪之交的高校德育74

四、新加坡高校德育的改革与发展方向75

第四节 新加坡高校德育的地位和作用77

一、新加坡高校德育的地位77

二、新加坡高校德育的作用78

第五节 新加坡高校德育的目标和内容78

一、新加坡高校德育的目标78

二、新加坡高校德育的内容78

第六节 新加坡高校德育的方法和途径80

一、新加坡高校德育的方法80

二、新加坡高校德育的途径81

第七节 新加坡高校德育的管理与评估84

一、新加坡高校德育的管理84

二、新加坡高校德育的评估85

第六章 德国高校德育87

第一节 德国及其高等教育概况87

一、德国概况87

二、德国高等教育概况88

第二节 德国高校德育的目标90

一、具有鲜明的宗教特色91

二、具有鲜明的个人主义色彩91

第三节 德国高校德育的内容92

一、政治教育92

二、自由主义思想教育92

三、民族精神教育93

四、道德教育93

第四节 德国高校德育实施的途径94

一、课堂教学及严格的考试94

二、各学科、专业渗透94

三、社会团体、公共机构的渗透95

四、心理咨询96

五、利用大众传媒96

第七章 英国高校德育97

第一节 英国及其高等教育概况97

一、英国概况97

二、英国高校教育概况98

第二节 英国高校德育概述99

一、英国高校德育的历史沿革99

二、英国高校德育的发展趋势100

三、英国高校德育的主要特点100

第三节 英国高校德育的目标和内容101

一、英国高校德育的目标102

二、英国高校德育的内容103

第四节 英国高校德育的实施105

一、英国高校德育实施的模式105

二、英国高校德育实施的亗和途径106

第八章 法国高校德育108

第一节 及其高等教育概况108

一、法国概况108

二、?的高等教育概况109

第二节 法国高校德育的目标110

一、德育目标的“个人本位”特征111

二、德育目标的“责任公民”特征112

第三节 法国高校德育的主要内容113

一、人权教育113

二、民主生活教育114

三、国家政体教育115

四、爱国主义教育115

五、伦理道德教育116

第四节 法国高校德育的途径117

一、注重加强引导,灌输与渗透结合117

二、寓德于教,寓德于乐118

三、环境育人,社会育人119

四、心理咨询,健康人格119

第九章 朝鲜、越南、古巴三国高校德育121

第一节 朝鲜121

一、朝鲜概况121

二、朝鲜高校德育122

第二节 越南125

一、越南概况125

二、越南高校德育126

第三节 古巴129

一、古巴概况129

二、古巴高校德育130

中篇 专题比较134

第十章 中外高校德育地位与作用比较134

第一节 我国高校德育地位与作用134

第二节 国外高校德育地位与作用136

一、美国高校德育的地位与作用136

二、英国高校德育的地位与作用137

三、日本高校德育的地位与作用139

四、韩国高校德育的地位与作用140

五、新加坡高校德育的地位与作用141

第三节 中外高校德育地位与作用的比较143

一、中外高校德育地位和作用共性分析143

二、中外高校德育的地位和作用异性分析144

第十一章 中外高校德育理论基础比较146

第一节 中国高校德育理论基础的形成与发展146

一、我国古代传统德育理论发展146

二、当代中国高校德育理论发展主要内容149

第二节 西方德育理论基础的形成与发展152

一、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德育理论152

二、拉斯的“价值澄清”德育理论153

三、杜威的“实用主义”德育理论154

四、其他主要西方德育理论156

第三节 中外高校德育理论基础比较157

一、中外高校德育理论基础相同点157

二、中外高校德育理论基础不同点160

三、中外高校德育理论的发展趋势162

第十二章 中外高校德育目标的比较分析165

第一节 中国高校德育目标165

一、中国古代德育目标的历史追溯165

二、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高校的德育目标的們剅发展趋势166

第二节 国外高校德育的厗目标167

一、?刓圤??校德育目标167

二、日媱實??校德育的厗目标168

第三节 高校德育目标的彁憭169

一、德育目标摂?杤169

第四节 中外高校德育目标的比较分析171

一、中外高校德育目标的共性分析171

二、中外高校德育目标的特殊性分析172

第五节 对我国高校德育目标实践的启示174

一、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174

二、公民道德教育是我国高校德育新视角175

三、重新确立德育“以人为本”的价值目标176

第十三章 中外高校德育内容的比较分析178

第一节 中国高校德育内容178

一、中国高校德育内容要素178

二、中国高校德育内容的特征180

三、中国高校德育的内容182

第二节 国外高校德育内容183

一、国外各国的高校德育内容特点分析183

第三节 中外高校德育内容的比较分析186

一、中外高校德育内容共性分析186

二、中外高校德育内容特殊性分析187

第四节 国外学校德育内容的启示188

一、继承优秀文化和道德传统188

二、重新定位政治教育189

三、注重“无意识性”教育190

四、学校德育应建构完善的内容体系190

第十四章 中外高校德育实施方法比较192

第一节 中国高校德育方法的形成和发展192

一、中国亗传统德育方法的形成192

二、对中国传统德育方法的儎卐承194

三、唶中国高校德育的主要方法195

第二节 国外高校德育方法的形成?展197

一、国外高校德育方法的形成197

二、唶国外高校德育的主要方法199

第三节 中外高校德育方法比较201

一、中外高校德育方法的共性201

二、中外高校德育方法的差异203

三、我国高校德育方法的创新趋势204

第十五章 中外高校德育领导、组织、评估比较208

第一节 高校德育领导208

一、中国高校德育领导208

二、国外高校德育领导210

第二节 高校德育组织形式214

一、中国高校德育组织形式214

二、国外高校德育组织形式215

第三节 中外高校德育评估方法218

一、中国高校德育评估方法218

二、国外高校德育评估方法220

下篇 综合比较224

第十六章 中外高校德育教育的普遍性224

第一节 中外高校德育普遍性的成因224

一、社会发展的客观性224

二、德育自身特点的要求225

三、大学生身心特点的要求227

第二节 中外高校德育普遍性的内涵228

一、德育目的的明确性228

二、德育方法的灌输性231

三、德育环境的渗透性232

四、道德教育的全民参与性234

第三节 认识中外高校德育普遍性的意义235

一、中外高校德育教育的长期性235

二、确保高校德育的顺利乁236

三、們一剠唶垑奜媽236

第十七章 中外高校德育的特殊性238

第一节 中外高校德育特殊性概述238

一、中外高校德育特殊性的含义238

二、中外高校德育特殊性的表现形式239

第二节 中外高校德育特殊性产生的根源240

一、中外国家政治体制的差异240

二、中外国家经济基础的差异241

三、中外国家文化背景的差异243

四、中外国家意识形态的差异245

第三节 21世纪全球高校德育的走向246

一、中外高校德育的特殊性仍将继续存在246

二、超越国界的共同德育课题将逐渐增多247

第十八章 中外高校德育的多样性249

第一节 高校德育教育多样性的成因249

一、大学生思想的复杂性249

二、社会文化的多样性250

三、中外德育界定的差异性251

第二节 高校德育多样性的内涵253

一、教育目标的层次性与差异性253

二、德育内丄?层次性儎体厗的差异性254

三、形式的多样性256

四、方法的变动性258

五、實的全噹性259

第三节 高校德育多样性的意义261

一、彁慺社会文化挀的攩261

二、晼教育的棙櫄洔性与棟性262

三、彁大学生挀的攨263

第十九章 中外高校德育比较对我们的启示265

第一节 德育目标的灍265

一、牎ⅲぅ?Ж┆?德育目?265

二、德育目标要与时俱进266

三、德育目标要体现开放性266

第二节 德育内容的启示266

一、德育内容的设置应紧跟形势的发展变化和时代的步伐266

二、德育内容的确定应遵循学生道德发展的规律267

三、要将德育内容的重点由知识灌输转向发展青年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和道德实践能力267

第三节 德育方法的启示268

一、改变学生的受动地位,增强学生的主体性268

二、整合德育力量,改变学校势单力薄的局面268

三、从育“心”做起,引领学生健康成长269

第四节 德育队亗设的启示270

一、僰德育队亗设270

二、剠唶圕道路270

第?德育媽的启示271

一、僰德育媽规岰、科学化建设272

二、德育媽要遵循?的形成和发展规律272

参考文献274

后记28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