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实验动物质量控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实验动物质量控制](https://www.shukui.net/cover/33/32922507.jpg)
- 王俊霞,刘健敏主编 著
- 出版社: 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537572125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168页
- 文件大小:5MB
- 文件页数:178页
- 主题词:实验动物-质量控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实验动物质量控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实验动物质量管理的发展1
第一节 概述1
第二节 实验动物质量管理制度及体系1
一、实验动物质量规范化管理主要内容1
二、我国实验动物质量规范化管理进程1
三、实验动物质量管理体制、制度3
第三节 实验动物从业人员教育5
一、实验动物从业人员教育现状5
二、实验动物从业人员继续教育6
三、实验动物从业人员上岗培训6
第二章 实验动物遗传学质量控制8
第一节 概述8
一、基本概念8
二、品种和品系9
三、交配制度和交配型9
第二节 实验动物的遗传学分类10
近交系动物10
一、基本概念10
二、近交系动物的特性11
三、近交系动物的分类和应用12
封闭群动物14
一、封闭群动物的特点14
二、封闭群动物的命名14
三、封闭群动物的维持14
四、封闭群动物的应用15
杂交F1代动物15
一、杂交F1代动物(F1-hybrid)的定义15
二、杂交F1代动物的特点15
三、杂交F1代动物的命名16
四、杂交F1代动物的维持16
五、杂交F1代动物的应用16
突变系动物16
一、基本概念16
二、裸鼠18
转基因动物18
一、基因转移的方法18
二、转基因动物模型的应用19
第三节 遗传质量监测19
一、概述19
二、皮肤移植法22
三、生化标记基因检测法23
第三章 实验动物病原菌学质量控制26
第一节 概述26
一、实验动物病原菌学控制的意义26
二、不同病原菌对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的影响26
三、实验动物微生物等级分类和控制标准27
第二节 实验动物病原菌性疾病29
一、巴斯德杆菌病29
二、泰泽病29
三、鼠棒状杆菌病30
四、皮肤霉菌病30
五、沙门菌病31
六、支原体病31
七、肺炎32
八、金黄色葡萄球菌病32
九、布鲁杆菌病33
第三节 实验动物细菌染色法、培养基制备33
第四节 实验动物病原菌检测38
一、沙门菌检测38
二、耶氏贝森菌检测39
三、念珠状链杆菌检测39
四、布鲁杆菌检测40
五、多杀巴斯德杆菌检测40
六、支气管鲍特菌检测41
七、支原体检测41
八、鼠棒状杆菌检测41
九、泰泽病原体检测42
十、大肠埃希菌检测42
十一、嗜肺巴斯德杆菌检测43
十二、肺炎克雷伯杆菌检测43
十三、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44
十四、肺炎链球菌检测44
十五、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检测45
十六、绿脓杆菌检测45
十七、钩端螺旋体检测46
十八、志贺菌检测47
十九、结核分支杆菌检测47
二十、皮肤病原真菌检测48
第四章 实验动物病毒学质量控制50
第一节 概述50
一、实验动物病毒控制的意义50
二、实验动物病毒检验等级和控制标准50
第二节 实验动物病毒性疾病53
啮齿类实验动物病毒性疾病53
第三节 病毒检测常用方法57
一、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57
二、免疫酶试验(IEA)58
三、免疫荧光试验(IFA)59
四、血凝试验(HA)60
五、血凝抑制试验(HAI)61
六、免疫酶组织化学(IH)63
第四节 实验动物病毒检测64
一、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病毒(LCMV)检验方法64
二、汉坦病毒(HV)检验方法65
三、鼠痘病毒(Ect)检验方法66
四、兔出血症病毒(RHDV)检验方法66
五、小鼠肝炎病毒(MHV)检验方法67
六、仙台病毒(SV)检验方法67
七、小鼠肺炎病毒(PVM)检验方法68
八、呼肠孤病毒Ⅲ型(Reo3)检验方法69
九、小鼠脑脊髓炎病毒(TMEV)检验方法69
十、小鼠腺病毒(Mad)的检验方法70
十一、小鼠细小病毒(MVM)检验方法71
十二、多瘤病毒(POLV)检验方法71
十三、兔轮状病毒(RRV)检验方法72
十四、大鼠细小病毒(KRV和H-1株)检验方法72
十五、大鼠冠状病毒/延泪腺炎病毒(RCV/SDAV)检验方法73
十六、狂犬病病毒(RV)检验方法74
十七、犬细小病毒(CPV)检验方法74
十八、传染性犬肝炎病毒(ICHV)检验方法75
十九、犬瘟热病毒(CDV)检验方法75
二十、猕猴疱疹病毒Ⅰ型(BV)检验方法76
第五章 实验动物寄生虫学质量控制77
第一节 概论77
第二节 实验动物寄生虫学检验依据77
第三节 实验动物常见寄生虫79
一、体外寄生虫(节肢动物)79
二、体内寄生虫81
第四节 寄生虫检测方法97
一、体外寄生虫检查方法97
二、体内寄生虫检查方法98
三、国标规定部分体内寄生虫检测方法99
第六章 实验动物营养与饲料质量控制110
第一节 实验动物营养学概述110
一、实验动物营养学研究的意义110
二、各种营养素的作用及对实验动物的影响110
第二节 实验动物的营养需要与饲养标准116
一、影响实验动物营养需要的因素116
二、饲养标准及其应用117
第三节 实验动物饲料的加工及质量控制119
一、实验动物饲料的分类120
二、饲料配方的选择120
三、饲料原料的管理121
四、饲料生产设施的管理121
五、饲料的加工工艺管理121
六、饲料的微生物控制122
七、饲料的贮运管理123
第四节 实验动物饲料质量检测123
一、概述123
二、饲料常规营养成分检测方法125
第七章 实验动物环境及设施质量控制133
第一节 概述133
第二节 实验动物环境的概念和分类134
一、环境134
二、实验动物对环境的需求134
三、环境因子分类135
四、实验动物环境设施分类135
第三节 环境因素对实验动物的影响136
一、温度137
二、湿度137
三、气流、气流速度和换气次数138
四、噪声138
五、照明139
六、粉尘139
七、有害气体140
八、微生物140
九、垫料140
十、杀虫剂和消毒剂140
第四节 实验动物设施分类、特点及运行管理140
一、实验动物设施的分类141
二、实验动物设施的基本要求142
三、实验动物设施的特点143
四、实验动物设施的运行管理144
第八章 动物实验的质量控制152
第一节 影响动物实验结果的因素152
一、动物个体因素与遗传因素152
二、生物因素154
三、饲养环境因素156
四、动物营养因素157
五、药物因素158
六、实验设计及实施因素159
七、动物实验技术环节因素160
第二节 动物实验的质量管理161
一、质量管理的基本程序161
二、动物实验条件的控制和人员管理163
三、动物实验室文件、资料的管理164
参考文献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