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自学指导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自学指导
  • 李平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7301063873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270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294页
  • 主题词:现代文学-文学研究-中国-电视大学-自学参考资料;当代文学-文学研究-中国-电视大学-自学参考资料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自学指导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鲁迅研究四题”自学指导1

一、学习重点与方法1

1.鲁迅的人文精神1

2.鲁迅的文学意义1

3.鲁迅的文学观念2

4.《狂人日记》是怎样表现鲁迅对传统文化的态度的2

5.《阿Q正传》在批判国民性方面的代表性3

6.《示众》对于看客形象的描写3

7.《肥皂》的讽刺意味3

8.《呐喊·自序》分析4

9.鲁迅《呐喊》、《彷徨》的主要内容及其思想价值4

10.鲁迅小说现代现实主义风格的奠基5

11.鲁迅小说艺术形式方面的突破与创新5

12.鲁迅小说在题材上的突破6

13.必读作品(5篇)6

二、学习难点与分析6

1.20世纪90年代的“反鲁”问题6

2.研究鲁迅思想和精神的重要思维方法——回到语境7

3.怎样理解鲁迅对传统文化的态度7

4.怎样看待鲁迅在传统批判中的偏激8

5.鲁迅、胡适、周作人等文化先驱对传统文化的不同态度9

6.鲁迅对于中国文化转型的思考9

7.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关系模式9

三、“鲁迅小说创作”大事年表10

四、练习与讨论12

“关于郭沫若的两极阅读现象”自学指导16

一、学习重点与方法16

1.《女神》成为“五四”经典的原因16

2.“两极阅读现象”形成的原因16

3.“三步阅读法”的理解和运用17

4.《女神》的主导风格和多方面的艺术探求17

5.郭沫若的文学成就和文化建设上的地位18

6.郭沫若文艺型的人格心理特征19

7.郭沫若研究在20世纪20—40年代、50—60年代和新时期以后三个时期的概况20

8.必读作品(4首)21

二、学习难点与分析21

1.郭沫若生平对创作的影响21

2.关于郭沫若多变的创作道路21

3.关于郭沫若后期“表现太趋时”的原因22

4.对经典文学作品的“两种读法”23

三、“郭沫若诗歌创作”大事年表23

四、练习与讨论26

“茅盾研究中的‘矛盾””自学指导31

一、学习重点与方法31

1.茅盾创作的特点与变化31

2.茅盾“社会剖析小说”的新模式31

3.茅盾小说的艺术成就33

4.“矛盾”在茅盾研究中的意义36

5.必读作品(3部)37

二、学习难点与分析37

1.为什么说茅盾的小说是20世纪30年代都市文学最早的代表?37

2.都市文学与市民文学的区别38

3.茅盾为什么被誉为“二十世纪的巴尔扎克”和“二十世纪的别林斯基”?39

4.研究者对“革命家茅盾”和“文学家茅盾”的不同态度39

三、“茅盾与‘人生派’、‘社会剖析派’小说”大事年表40

四、练习与讨论43

“老舍创作的视点与‘京味””自学指导45

一、学习重点与方法45

1.老舍的创作特色和贡献45

2.老舍创作的艺术视点45

3.《骆驼祥子》对于病态城市文明与人性关系的探讨46

4.老舍“京味”小说的艺术风格46

5.必读作品(4篇)47

二、学习难点与分析47

1.关于老舍的创作轨迹47

2.老舍与京味小说的关系48

3.老舍笔下的市民世界和人文景观48

4.老舍笔下市民人物形象系列及内涵48

5.老舍在批判传统文明时所表现出来的失落感与对“新潮”的愤激之情49

6.老舍研究中有代表性的观点50

三、“老舍小说创作”大事年表50

四、练习与讨论53

“曹禺与现代话剧艺术的成熟”自学指导56

一、学习重点与方法56

1.戏剧常识介绍56

2.曹禺戏剧在中国现代戏剧史上的地位57

3.曹禺的创作简况58

4.曹禺研究的简史58

5.必读作品(4部)60

二、学习难点与分析60

1.曹禺《雷雨》的主人公60

2.周朴园与蘩漪的形象与性格63

3.曹禺话剧中的诗意特征64

4.曹禺话剧在创作中所受到的外来文化的影响65

5.曹禺创作的成功及后来创造力的衰退与他的人格心理的关系66

三、“曹禺与现代话剧”大事年表67

四、练习与讨论71

“沈从文与‘京派’文学”自学指导74

一、学习重点与方法74

1.“京派”的概念及其总的创作倾向74

2.“京派”与“海派”的论争75

3.沈从文笔下的城乡二元对立模式75

4.沈从文的短篇小说76

5.必读作品(5篇)77

二、学习难点与分析77

1.沈从文的湘西世界及其意义77

2.沈从文的生命信仰和文学追求78

3.沈从文的都市世界及其自负与自卑78

4.《边城》等作品的牧歌风格79

5.融诗、游记、散文与抒情幻想成一体的小说79

6.沈从文短篇小说的文体形态及文体结构80

7.沈从文的散文80

三、“沈从文与‘京派’文学”大事年表81

四、练习与讨论86

“张爱玲的《传奇》与‘张爱玲热’”自学指导89

一、学习重点与方法89

1.“香港传奇”:《沉香屑第一炉香》89

2.“双城故事”:《倾城之恋》89

3.“上海传奇”:《金锁记》90

4.两次“张爱玲热”出现的不同情况91

5.《传奇》的主要内容、独特风格和“荒原”意识91

6.张爱玲作品大雅大俗的特点以及独创性和缺陷92

7.必读作品(3篇)93

二、学习难点与分析93

1.张爱玲生平对创作的影响93

2.中西两种文化对张爱玲的影响和她作品中的文化背景95

3.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人物的特点96

4.张爱玲小说的意象营造和语言风格以及文学史地位97

三、“张爱玲小说创作”大事年表98

四、练习与讨论105

“穆旦与九叶诗派”自学指导108

一、学习重点与方法108

1.现代派诗歌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发展的三个阶段108

2.九叶诗派的诗学主张和审美追求109

3.穆旦诗歌的三个常见主题110

4.穆旦诗歌的艺术创新及现代性特征111

5.必读作品(7首)112

二、学习难点与分析112

1.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白话新诗的几种发展趋向112

2.20世纪40年代现代主义诗潮的创作倾向113

3.穆旦诗歌的特质113

4.穆旦20世纪40年代和70年代诗歌创作比较分析113

5.穆旦在现代诗歌史上的地位114

三、“穆旦与九叶诗派”大事年表114

四、练习与讨论118

“现代散文五家”自学指导121

一、学习重点与方法121

1.“闲话”和“独语”的概念及特征121

2.周作人“言志”散文的基本体式和风格特点121

3.冰心与朱自清散文创作的比较122

4.郁达夫行旅散文的特点123

5.何其芳的独语散文特点124

6.必读作品(5篇)124

二、学习难点与分析124

1.“闲话”散文繁荣的原因124

2.周作人生平对创作的影响125

3.学习周作人散文的4个难点125

4.周作人创作“闲话”散文的背景125

5.周作人散文的涩味与简单味126

6.现代散文鉴赏和批评的方法与角度127

三、“现代散文”大事年表127

四、练习与讨论134

“赵树理评价问题与农村写作”自学指导137

一、学习重点与分析137

1.“赵树理方向”的概念137

2.“赵树理方向”的产生137

3.赵树理在五六十年代所做出的努力和他受到的褒贬毁誉138

4.《三里湾》在20世纪50年代受到批评的原因139

5.“文革”后赵树理研究的特点和研究者们的主要观点139

6.必读作品(4篇)140

二、学习难点与分析140

1.赵树理生平对创作的影响140

2.赵树理在20世纪40年代后期获得的广泛赞誉和当时人们认识上的局限140

3.山药蛋派141

4.《三里湾》、《创业史》、《山乡巨变》比较分析141

5.赵树理创作的主要特点和独特价值以及作家自身的局限142

三、“赵树理与农村写作”大事年表142

四、练习与讨论147

“‘样板戏’及对它的评价”自学指导151

一、学习重点与方法151

1.“样板戏”学习的整体认识151

2.“样板戏”与戏剧改革151

3.必读书目(3部)152

二、学习难点与分析152

1.“样板戏”的产生与江青的作用152

2.“样板戏”与专业艺术家的创作劳动155

3.“样板戏”的艺术特征156

4.“样板戏”的社会评价问题159

三、“样板戏与戏剧改革”大事年表160

四、练习与讨论163

“朦胧诗及其叙述”自学指导166

一、学习重点与方法166

1.关于朦胧诗、新生代诗的概念166

2.由朦胧诗的“朦胧”所引起的论争情况以及发展结果166

3.朦胧诗的萌芽、发展和变异168

4.必读作品(18篇)169

二、学习难点与分析169

1.朦胧诗引起争议的原因169

2.朦胧诗的思想内容和审美艺术特征170

3.朦胧诗及其论争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和意义170

4.朦胧诗进入文学史的情况171

5.分析舒婷、北岛、顾城创作的风格与特点,并比较他们的异同172

6.朦胧诗发展和变异的特点与必然性173

三、“朦胧诗和新生代诗歌”大事年表174

四、练习与讨论178

“汪曾祺与当代小说文体”自学指导183

一、学习重点与方法183

1.汪曾祺小说的回忆性特点183

2.汪曾祺小说散文化的结构和独特的语言风格184

3.《受戒》的影响和地位以及汪曾祺小说对当代小说文体的意义184

4.汪曾祺小说在中国文学的整体格局中的个性特征185

5.必读作品(4篇)186

二、学习难点与分析186

1.汪曾祺小说的散文化特征186

2.汪曾祺小说回忆故乡生活的审美经验189

三、“汪曾祺小说创作”大事年表190

四、练习与讨论195

“王安忆与女性写作专题”自学指导198

一、学习重点与方法198

1.“女性文学”、“女性主义文学”与“女性写作”的概念198

2.女性写作的三次高潮及主要特点198

3.王安忆性爱小说中表现出来的女性意识199

4.从《长恨歌》看王安忆作品中都市与女性的关系200

5.张爱玲对王安忆的影响和王安忆对张爱玲的发展201

6.必读作品(4篇)201

二、学习难点与分析201

1.学习王安忆的三个难点201

2.王安忆生平对创作的影响202

3.王安忆小说创作概况和创作观念的变化202

4.王安忆描写都市女性命运的叙事空间开放性203

5.王安忆作品独特的文学经验203

6.《叔叔的故事》的叙述手法和王安忆小说观念发生的变化203

三、“王安忆与女性写作”大事年表204

四、练习与讨论208

“王朔现象与大众文化”自学指导211

一、学习重点与方法211

1.王朔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文学中的特殊地位和矛盾现象211

2.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当代文化的主要特点211

3.王朔作品的大众文化特征212

4.王朔作品的反叛精神和调侃语言212

5.必读作品(3篇)214

二、学习难点与分析214

1.王朔生平对创作的影响214

2.如何看待评论界的矛盾现象215

3.如何评价大众传媒对文学创作的炒作作用216

4.如何看待王朔作品中的反叛精神216

三、“王朔文学创作”大事年表218

四、练习与讨论219

“余华与先锋小说专题”自学指导222

一、学习重点与方法222

1.“先锋”和“先锋小说”的概念222

2.先锋小说的特点和变化222

3.余华小说的特点和变化223

4.余华小说变化的原因224

5.必读作品(5篇)224

二、学习难点与分析225

1.余华生平对创作的影响225

2.学习余华小说的三个难点225

3.“先锋小说”与中国当代文学225

4.关于“先锋小说”的创作226

5.现代主义在“五四”时期和20世纪80年代出现时的异同及意义226

6.如何理解先锋小说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关系227

7.马原在先锋小说从发生、发展到变化的作用与意义227

8.先锋小说解体后,余华、北村、吕新等其他先锋小说家的情况228

9.余华与先锋小说的悲剧性命运228

10.研究者对余华的不同态度229

三、“余华与先锋小说”大事年表230

四、练习与讨论234

附录一:“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考核说明237

一、课程考核的有关说明和实施要求237

二、考核内容和考检目标238

附录二:综合练习和模拟试题244

一、综合练习题(上)244

二、模拟试题(上)253

三、综合练习题(下)257

四、模拟试题(下)26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