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形成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形成
  • 薛庆超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群众出版社
  • ISBN:7501424942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807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829页
  • 主题词:中国共产党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形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形成2

一、第一次大革命时期,尽管全党同志努力奋斗,使革命事业得到很大发展,但是由于党还处在幼年时期,还不善于推举出善于代表自己根本利益的“政治领袖和先进代表”;同时也由于反动力量的强大,革命力量的弱小,结果轰轰烈烈的大革命遭到了失败。2

二、八七会议以后,毛泽东作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共中央特派员,前往湖南,领导秋收起义。在此期间,毛泽东被反动民团的清乡队抓住,几乎遭到生命危险5

三、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和向井冈山进军,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1931年1月,在共产国际代表米夫的支持下,从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归国不久的王明,篡夺了中央领导权7

四、王明及其宗派主义集团向各地和各个革命根据地派出名为“中央代表”的“钦差大臣”,推行“左”倾冒险主义,排斥打击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坚持正确路线的同志12

五、在共产国际来的军事顾问李德的错误指挥下,红军第五次反“围剿”遭到失利,红军从三十万人下降到几万人16

六、红军开始二万五千里长征。围绕红军长征方向问题,以毛泽东等同志为一方,以秦邦宪和共产国际来的军事顾问李德为一方,展开了激烈地争论。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得到中央政治局多数同志的支持和赞成18

七、遵义会议——历史性伟大转折的实现。改组中央领导机关,毛泽东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秦邦宪、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结束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共中央的统治,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22

八、在遵义会议以后的长征途中,张闻天根据遵义会议形成的决定,集中遵义会议上毛泽东、王稼祥、周恩来等同志在发言中形成的意见和与会同志的集体智慧,起草了《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即《遵义会议决议》),深刻地批判了“左”倾30

九、中央决定由毛泽东、周思来、王稼祥组成“三人团”(即“三人军事小组”),全权负责指挥军事。毛泽东在中央的领导地位得到进一步确立和巩固50

十、在毛泽东身上,“兼备有雄厚的理论力量与无产阶级运动的实践组织工作经验”。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形成56

十一、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形成了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是中共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60

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63

一、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周恩来等与蒋介石庐山谈判·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南方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叶挺任军长、项英任副军长63

二、洛川会议·决定新形势下的行动方针和政策·新的中央军委的组成·首战平型关·日军“南京大屠杀”·国民党政府“迁都”重庆68

三、中央军委主席致电八路军副总指挥,阐述作战原则和方针·聂荣臻、刘伯承、贺龙、陈毅、粟裕等率部战斗在华北、华中抗日前线·东北抗联编为第一、二、三路军·八路军后方总部留守处改编为留守兵团74

四、毛泽东论持久战·王明从苏联回国,提出右倾投降主义·共产国际指出:在中共中央领导机关中,要以毛泽东为首解决统一领导问题79

五、日本对华新方针·“远东慕尼黑”阴谋·国民党副总裁汪精卫投降日本,在南京成立汉奸政权“中华民国国民政府”85

六、八路军击毙日军“名将之花”·朱德、彭德怀指挥“百团大战”·黄桥决战,八路军、新四军会师华中·东江纵队·琼崖纵队·杨靖宇战死沙场·东北抗联退入苏联成立“国际旅”88

七、晋西事变·打退第一次反共高潮·“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97

八、中国向何处去?毛泽东发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和成熟100

九、皖南事变,新四军军长叶挺被扣,副军长项英遇难·中共中央军委发布重建新四军军部的命令·陈毅任新四军代理军长、刘少奇任政治委员105

十、太平洋战争爆发·《联合国家宣言》·“三三制”政策·“精兵简政”·十大政策107

十一、整风运动·成立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总学习委员会·清算王明“左”倾教条主义·总结党的历史经验·通过《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09

十二、大生产运动·三五九旅开进南泥湾·“自己动手,丰衣足食”114

十三、度过“黎明前的黑暗”·“狼牙山五壮士”·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殉国·粉碎日军的“合围”、“扫荡”116

十四、南方局的成立·在国民党统治区的特殊战斗·“长期埋伏、积蓄力量、等待时机”118

十五、斯大林格勒战役·意大利政府投降·开罗会议·诺曼底登陆·八路军、新四军、华南人民抗日武装发起对日军的局部反攻121

十六、蒋介石发表《中国之命运》·蒋介石担任国民政府主席兼行政院长、陆海空军大元帅,进一步强化独裁机构·日军打通大陆交通线·国民党军队大溃退·中国民主同盟成立124

十七、中共七大·把毛泽东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载入党章·中共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的组成·毛泽东当选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央政治局主席、中央书记处主席127

十八、美、英、中三国促令日本无条件投降·抗日军民大反攻·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日本政府代表正式签署投降书·台湾省重返祖国129

指挥战略决战的最高统帅132

一、中原野战军、华东野战军、陈赓集团挺进中原 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东渡黄河132

二、毛泽东进入河北 城南庄险遭不测135

三、最高统帅进驻农家小屋 特急电报飞向四面八方140

四、统帅部召见华北将帅 毛泽东致电华野战将146

五、连电林彪,关闭东北大门 万炮齐鸣,东野攻克锦州153

六、神采飞扬,毛泽东挥毫撰文 凯歌高奏,全东北获得解放162

七、蒋介石偷袭中共统帅部 毛泽东巧施现代“空城计”164

八、百战将星荟萃淮海 精锐之师展开决战168

九、自古逐鹿在中原 得中原者得天下173

十、百万大军人雄关 泰山压顶围平津176

十一、以谈对谈,聂荣臻会见谈判代表以打对打,刘亚楼全歼天津守敌180

十二、审时度势,傅作义接受和平改编 兵不血刃,解放军开进历史名城184

十三、激烈的战争环境,孕育着爱情的花朵 繁忙的人民领袖,依然有似水的柔情187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196

一、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中共中央召开干部会议,分析形势,明确任务·蒋介石对于人民的方针是“寸权必夺,寸利必得”,我们的方针是“针锋相对,寸土必争”196

二、毛泽东飞往重庆·中共代表与国民党政府代表进行谈判·国共代表签订会谈纪要·美国总统特使马歇尔来华·政治协商会议的激烈斗争199

三、蒋介石印发《剿匪手本》·美军在中国登陆.刘伯承、邓小平指挥上党战役·中共中央派10万大军挺进东北·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204

四、全面内战爆发·毛泽东会见美国记者,科学预测战争前景·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209

五、中共中央决定:毛泽东和中共中央、人民解放军总部留在陕北,指挥西北和全国解放战争·西北野战军三战三捷·华东野战军发起孟良崮战役,歼敌整编七十四师211

六、《中美商约》·国民党召开“国民大会”·中共中央决定由周恩来兼任中央城市工作部部长·第二条战线的兴起215

七、中共中央部署人民解放军举行战略进攻·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战略进攻的序幕·陈赓兵团挺进豫西·陈粟大军进军中原218

八、全国土地会议·《中国土地法大纲》·“三查”、“三整”·新式整军运动221

九、杨家沟:毛泽东向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阐述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总政策224

十、人民解放军大举进攻·中原战场、西北战场、华东战场、东北战场、华北战场连战皆捷·中共中央发出纪念“五一”口号227

十一、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展开战略决战·东北野战军攻克锦州、歼灭廖耀湘兵团、解放东北·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全歼杜聿明集团·东北野战军攻克天津·北平和平解放231

十二、蒋介石宣布“引退”,李宗仁任“代理总统”·北平和谈·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上签字·国共和谈破裂236

十三、中共中央决定:把工作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第二、第三野战军强渡长江·占领南京·攻克上海·各路大军横扫残敌238

十四、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新华社评美国国务院发表的《美国与中国的关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举行·正式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242

一、毛泽东发表《关于时局的声明》,蒋介石黯然下台248

从北平和谈到开国大典248

二、国共双方在北平举行和平谈判253

三、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国共和谈破裂262

四、受斯大林和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委派,苏联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委员米高扬抵西柏坡,与中共中央领导人会谈272

五、中共召开七届二中全会,决定把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275

六、中共中央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进驻北平282

七、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整编285

八、毛泽东、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288

九、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党的“总统府”292

十、人民解放军炮击英国军舰“紫石英号”296

十一、第三野战军解放大上海298

十二、华北全境解放303

十三、第一野战军进军西北304

十四、第三野战军鏖战东南307

十五、第四野战军解放中南309

十六、第二野战军横扫西南311

十七、新政协筹备会首次会议开幕313

十八、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已于本日成立了!”318

十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内设机构的组成327

情系“民族摇篮”352

一、一个深秋的晚上,一列专列在远离都市的兰坝支线上缓缓停下。为了“不扰民”,毛泽东夜宿车上352

二、早晨起来,步人农村拉家常;火车运行,听取地方谈工作353

三、目睹“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壮观场面,毛泽东问:“黄河涨上天怎么样?”355

四、“通天河,就是唐僧西天取经和猪八戒路过的那个地方吧!”358

五、在河南省开封市北郊黄河大堤柳园口,毛泽东感叹:“噢!现在黄河的水面比大堤外村子里树顶还高,真是‘悬河’啊!”358

六、柳园口的翻身农民,给人民领袖送来黄河鲤鱼。毛泽东离开开封,嘱咐“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361

七、“你们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不然,我是睡不着觉的。”362

八、“引黄灌溉济卫工程,今天算是看过了,好!这个工程修得好!”363

九、“黄河是伟大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人说不到黄河不死心,我是到了黄河也不死心!”365

“人民公社化”的起源369

一、当听到中共河南省委、新乡地委负责人介绍说,新乡县七里营乡创建了全县第一个人民公社的情况时,毛泽东发生了浓厚的兴趣369

二、毛泽东乘坐的汽车行进在乡间小道上,田间的农民追赶着汽车,扔上去一个又一个圆滚滚的“东西”。毛泽东连连感叹:“河南人真实在呵!”376

三、听了中共河南省委书记处书记关于喳岈山人民公社情况的汇报后,毛泽东概括说:“一曰大,二曰公”378

四、在一望无际的烟田里,肥壮的烟叶展现出蓬勃旺盛的无限生机,毛泽东兴致勃勃地说:“你们这里成了‘烟叶王国’了!”379

五、玉米田里,毛泽东挥汗如雨,搬着指头“算账”,从每亩地种多少株玉米,每株玉米结多少个穗,一直算到每亩地的玉米产量384

六、“黄河治理得怎么样?你们都采取了些什么办法?”“黄河大堤上掏洞的狐狸,还有没有?”386

七、“要挤时间学习斯大林的《论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不要提‘亩产万斤’的口号”388

八、人民公社化的兴起和“历史决议”对人民公社化的评价392

毛泽东思想的萌芽、形成、成熟和继续发展396

一、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第一次大革命失败,毛泽东先后担任中共中央执行委员、中央局委员,中共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书记等职务。在中国革命掀起的时代大潮中,毛泽东思想开始萌芽396

二、从土地革命战争开始到遵义会议,毛泽东先后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红一军团和红一方面军总政治委员、总前委书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毛泽东和战友们一起,以极大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400

三、从遵义会议到抗日战争胜利,毛泽东先后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主席,中共中央主席。领导党和人民军队胜利完成长征,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夺取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第一次反抗外敌入侵的民族403

四、从解放战争开始到中国革命胜利,毛泽东作为中共中央主席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最高统帅,领导全党全国人民,以排山倒海之势,雷霆万钧之力,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在人民解放战争的凯歌行进中,毛泽东思想继续发展407

五、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2年12月国民经济恢复任务的完成,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思想继续发展的第一阶段409

六、从1952年底提出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到1956年12月社会主义改造任务的基本完成,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思想继续发展的第二阶段411

七、从1957年到1966年4月,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思想继续发展的第三阶段412

八、从1966年5月到1976年9月,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思想继续发展的第四阶段415

九、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性评价417

“第一大将”的风采421

一、“运筹策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39岁担任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421

二、奉调进京,参赞军机,47岁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425

三、1958年“反教条主义”后,被调任军事科学院副院长429

四、在“文化大革命”掀起的“打倒一切,全面内战”的浊浪中,毛泽东说:粟裕有战功431

五、周恩来说:“你现在已回不了部队,你就在我身边,在国务院做点工作吧!”435

六、庐山会议,“乱云飞渡仍从容”,横眉冷对林彪反革命集团437

七、“无限风光在险峰”,在粉碎“四人帮”的斗争中440

八、心血凝成回忆录,百战青史留英名444

铁骨丹心的总参谋长449

一、总参谋长正在云南视察工作,突然被急电召到上海449

二、林彪策划,叶群“告状”;总参谋长遭到暗算452

三、林彪主谋,叶群发难;总参谋长受到突然袭击457

四、有口难辩,以死抗争;总参谋长愤而跳楼461

五、黄钟毁弃,瓦釜雷鸣;总参谋长遭到批斗463

六、在中央军委会议上,毛泽东亲自为罗瑞卿等同志平反465

七、身残志坚,位卑未敢忘忧国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忆贺龙468

八、武汉、广州,非同寻常的南方之行为早日恢复邓小平的工作而斗争472

九、重任在肩,重新担任中央军委秘书长474

十、挺身而出,为拨乱反正冲锋陷阵476

十一、历史定论,邓小平亲致悼词481

贺龙元帅冤案的来龙去脉488

一、贺龙主持中央军委工作,成绩卓著,成为林彪篡党夺权的巨大障碍488

二、上海会议,批罗射贺,贺龙不再主持军委工作495

三、罗织罪名,陷害忠良500

四、一支小手枪的来龙去脉504

五、“二月兵变”,千古奇冤506

六、“历史问题”,纯系诬陷510

七、毛泽东说:“要给贺龙同志平反”514

八、抱病出席,周恩来亲致《悼词》悼念贺龙,“泪飞顿作倾盆雨”518

九、彻底平反,告慰忠魂522

率先与“十年内乱”抗争的元帅529

一、毛泽东握着陈毅的手说:“陈毅同志,我保你!”陈毅回答:“请主席放心。我能过关,我是共产党员,我靠我的工作,能取得群众的信任。”529

二、面对“文化大革命”中“打倒一切、全面内战”造成的混乱局面,老帅们拍案而起,仗义执言,“大闹京西宾馆”、“大闹怀仁堂”531

三、“因为他们有意见要说,几个人在一起,又都是政治局委员,又是副总理,有些是军委副主席,我看也是党内生活许可的”537

四、在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541

五、抱病发言,慷慨陈词,怒斥林彪的反党罪行。如愿以偿,设宴庆贺,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544

六、“‘二月逆流’是什么性质?是他们对付林彪、陈伯达、王(力)、关(锋)、戚(本禹)”551

七、伟大领袖佩黑纱,毛泽东出席追悼会人民总理致悼词,周思来评价陈老总552

第二任中共领袖的生前死后565

一、延安时期,《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瞿秋白的“无产阶级英勇气概,乃是永远值得我们纪念的”565

二、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央认为“瞿秋白是中国共产党的卓越的政治活动家和宣传家”,“是中国无产阶级的无限忠诚的战士”567

三、“文化大革命”中,瞿秋白被林彪、江青、康生一伙扣上“叛徒”、“机会主义路线头子”等罪名568

四、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共中央为瞿秋白彻底平反,高度评价他“战斗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的一生”569

五、研究和评价党史人物应当从瞿秋白评价五十年的曲折过程中得到的有益的启示579

一、“现在任何一个老同志和高级干部,合乎不合乎党员标准和干部标准,就看他能不能认真选好合格的接班人”583

一次鲜为人知的南巡583

二、“这次出来到几个省看看,最感兴趣的是两个问题,一个是选拔青年干部问题;一个是如何实现农村奔‘小康’,达到人均一千美元问题”585

三、“河南有一定的代表性,河南地处中原,是‘中原标准’”588

四、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中原标准”正在按照“总设计师”的构想变为活生生的现实593

中共中央历届主要领导成员594

历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长679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中央领导机构成员简历709

第九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选举和决定的新一届国家机构领导人员简历739

政协九届全国委员会主席、副主席简历771

后记80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