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技术贸易指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范力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 ISBN:7501750068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482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49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技术贸易指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国内技术贸易的经济环境1
千年之始经济回暖1
市场空间依然巨大2
初步适应微利时代5
凯恩斯主义“水土不服”7
经济改革向“硬核”突进9
政府机构改革的趋势14
国有企业结构调整16
私营企业面临新机遇19
西部开发揭开序幕22
消费需求依然不振25
城镇消费面临转型28
城乡差别依然继续30
城市化进程悄然加速32
粗放经济没有出路35
技术进步依靠引进38
科技优势不等于经济优势41
科技实力排名下滑43
“新经济”大潮涌来45
我国的技术贸易49
国内技术贸易的发展简史49
技术贸易49
第二章 国内技术贸易发展简史49
第三章 国内技术贸易的阶段性特点52
买方市场效应52
理性化效应53
极端相合效应55
界面下移效应56
季节性效应57
延时反馈效应58
集团购买效应60
二八效应62
名牌效应63
形象直观效应65
当面对话效应66
政府推动效应67
产业趋同效应68
马太效应70
经常化与专业化效应71
交易内部化效应73
因人而异效应75
第四章 国内技术贸易的普遍性问题77
有效需求依然不足77
有效供给不如人意78
技术市场管理粗放80
技术贸易误区多多81
流通环节存在瓶颈84
成果价值难以实现86
配套要素参差不齐88
“东高西低”落差很大89
第五章 世纪之交的国内技术贸易91
技术贸易的发展目标,从追求数量转变为注重质量91
技术贸易的运行机制,由“成果推动”向市场拉动”的机制转化92
技术贸易的体系建设,从铺新摊子转向内涵式发展为主93
技术商品的流通,从自由上市、全民交易转变为登记上市、持证交易94
技术价格的管理,由自由定价转变为依照价格参考体系,促进合理交易96
技术商品信息的传递,由自由扩散和手工作业,向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方向发展97
技术商品的供给,由以国有科研机构为主向供给多元化方向发展98
技术进出口贸易,由各自独立操作,向接轨和统一方向发展99
技术贸易的理论研究,从零散、滞后向专业化、系统化方向发展101
第六章 选择项目的原则和策略102
企业技术需求的层次102
企业对新技术的支撑能力106
核心人物107
核心技术109
中国的犹太人112
技术创新114
技术不可轻视116
重视工艺创新117
市场机会和企业机会120
多样化经营122
归核化经营128
技术领先战略133
技术跟随战略135
技术模仿战略136
界面发展战略137
钻隙战略139
技术跳跃和后发优势140
与巨人同行142
把普通产品造好144
中国科学院147
第七章 国内技术贸易的主体147
部委局所属研究院所149
地方研究院所153
高等院校155
民营科研机构157
作为技术卖方的大中型企业161
国有大型企业163
中小型企业165
私营企业167
中外合资企业171
第八章 国内技术贸易的市场体系175
常设技术市场176
区域性技术市场183
行业性技术市场185
技术信息市场188
临时性技术市场191
技术交易会的审批与管理194
经纪业概述195
辛苦架桥人197
靠近企业的中介方(第一类中介方)198
靠近发明者的中介方(第二类中介方)200
第三类中介方203
技术经纪人206
技术贸易成熟的标志210
第九章 技术洽谈与签约213
说服投资者213
成交的充分必要条件215
技术卖方代表216
第一用户219
提高成交率的措施221
签约的恰当时机225
渡过危险期226
技术合同的主要条款229
合作方式的选择239
政策支持与合同登记241
企业的资产243
第十章 技术评估与作价243
知识产权249
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252
技术商品的特点255
技术价格的构成258
影响技术价格的因素261
用成本法评估技术价格265
用市场法评估技术价格268
用收益法评估技术价格270
三种评估方法的综合运用272
可行性研究概述276
第十一章 可行性研究276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提纲278
市场分析282
技术分析284
设计方案的分析285
投资估算287
成本费用估算291
税金与利润293
财务分析298
不确定性分析310
财务会计制度改革对可行性研究的影响313
衡量企业经营情况的指标315
可行性研究的误区319
第十二章 项目建设324
项目建设计划324
项目经理325
项目概算与预算327
土建工程331
定购设备331
项目验收334
企业技术规程336
企业标准和质量保证体系337
计划经济时期的宝贵财富342
轻型企业344
企业并购346
申办生产许可证文件350
第十三章 企业融资355
企业筹资的原则和渠道355
我国的金融机构358
银行借款筹资365
科技开发贷款371
申请技术创新基金374
发行证券筹资377
短期筹资379
企业内部资金的筹措380
国际筹资381
第十四章 市场与营销383
市场营销观念383
营销策略的组合386
商品形象与企业形象388
成本与特色393
高档化与大众化397
分销与让利403
两种截然不同的市场408
有史以来最大的营销行动410
无声的潜流413
信用销售414
走出国门416
参考文献423
附录424
[1]可行性研究常用参考数据424
[2]195种行业和产品平均投资回报率431
[3]300种产品平均销售价格和销售情况438
[4]技术经济人培训大纲448
[5]中国科学院所属院所、公司通讯录460
[6]中央有关部委局所属科研院所通讯录467
[7]全国主要高等院校通讯录471
[8]各地技术市场和科技咨询机构通讯录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