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Windows 2000 COM+原理与开发实务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Windows 2000 COM+原理与开发实务](https://www.shukui.net/cover/72/32887856.jpg)
- 谭明金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750536605X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327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341页
- 主题词:窗口软件(学科: 网络服务器 学科: 程序设计) 窗口软件 网络服务器 程序设计
PDF下载
下载说明
Windows 2000 COM+原理与开发实务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部分 Windows DNA平台策略3
第1章 Windows 2000与Windows DNA3
1.1 PC机从简单商务应用到企业应用的发展3
1.1.1 有限的桌面系统发展余地3
1.1.2 新的PC机应用体系4
1.2 COM的发展5
1.2.1 DLL5
1.2.2 OLE6
1.2.3 COM7
1.2.4 DCOM7
1.2.5 COM+8
1.3 Windows平台的发展8
1.3.4 Windows NT扩展包9
1.3.3 Windows 95/989
1.3.2 Windows NT9
1.3.1 Windows 3.x9
1.3.5 Windows 200010
1.4 Windows DNA体系10
1.4.1 Windows DNA的目标与特性10
1.4.2 Windows DNA的三层结构11
1.4.3 Windows 2000与Windows DNA的关系14
第2部分 COM编程与应用基础17
第2章 组件与接口17
2.1 组件编程体系17
2.1.1 COM组件对象模型17
2.1.2 COM应用体系结构20
2.1.3 COM组件的编程技术22
2.1.4 COM组件开发的资源29
2.2.1 接口的作用与特性30
2.2 COM组件的核心是接口30
2.2.2 接口的内存结构与C++实现31
2.2.3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COM接口37
第3章 组件的实现与发布41
3.1 QueryInterface实现41
3.1.1 QueryInterface惟一定义组件41
3.1.2 QueryInterface实施规则44
3.1.3 接口不变性的实质45
3.1.4 建立组件的新版本46
3.1.5 QueryInterface的使用46
3.2 COM应用中的生存期维护49
3.2.1 生存期作用与意义49
3.2.2 引用计数技术50
3.2.3 AddRef与Release函数的实现与使用51
3.2.4 优化使用引用计数53
3.3 组件的DLL发布55
3.3.1 进程中组件服务器实现55
3.3.2 DLL的输出业务逻辑56
3.4 组件的注册58
3.4.1 同组件相关的注册表结构与信息58
3.4.2 实现组件注册的函数60
3.4.3 客户通过注册表使用组件DLL61
3.5 创建COM组件的类厂61
3.5.1 使用CoCreateInstance函数完成组件的标准创建61
3.5.2 类厂的作用及其工作机制63
3.5.3 类厂的实现65
3.5.4 类厂的两种应用方式67
3.5.5 组件开发和使用的完整过程69
3.5.6 类厂实现的复用70
3.5.7 关于注册和生命期维护的总结71
3.5.8 COM库函数的使用72
第4章 组件的使用技术73
4.1 组件的包容74
4.1.1 包容的逻辑74
4.1.2 包容的实现75
4.1.3 包容的应用78
4.2 组件的聚合79
4.2.1 对组件聚合的分析79
4.2.2 聚合的外部组件实现80
4.2.3 聚合内部组件的实现83
4.2.4 聚合组件接口生存期的维护91
4.2.5 聚合组件的综合情形93
4.2.6 聚合内部组件的多个或者所有接口94
4.3.1 关于包容和聚合的说明96
4.3 组件复用方式的总结96
4.3.2 实用化的其他组件复用方式97
4.4 关于COM组件的总结98
4.4.1 完整的组件示例代码98
4.4.2 完整的客户程序示例代码98
第3部分 COM+企业功能应用与编程103
第5章 简化组件应用的技术103
5.1 IDL/MIDL103
5.1.1 IDL与MIDL的一般知识103
5.1.2 利用IDL/MIDL描述COM+接口和组件对象107
5.2 调度接口与自动化109
5.2.1 IDispatch接口的工作机制110
5.2.2 类型库115
5.3 客户使用组件方式的简化119
5.3.1 智能接口指针120
5.3.2 C++包装类123
5.4 组件的实现方式可供简化的内容125
5.4.1 IUnknown接口基类126
5.4.2 类厂基类的实现原理126
5.5 对开发环境的说明127
5.5.1 用ATL向导建立简单COM组件128
5.5.2 用Visual Basic向导建立组件129
第6章 进程外组件的调用131
6.1 跨进程运行组件的工作机制132
6.1.1 本地过程调用技术132
6.1.2 代理/存根DLL调整模式133
6.1.3 利用IDL/MIDL建立代理/存根DLL134
6.2 本地EXE组件开发与调用137
6.2.1 EXE组件的人口逻辑137
6.2.2 EXE组件的创建过程138
6.2.3 EXE服务器的注册139
6.2.4 类厂的注册和注销139
6.2.5 EXE服务器生存期的维护140
6.3 远程组件的应用141
6.3.1 配置EXE服务器的远程访问能力141
6.3.2 客户对远程组件的使用142
第7章 COM+体系145
7.1 COM+支持企业应用的功能145
7.1.1 COM+以COM为基础145
7.1.2 COM+企业服务功能146
7.1.3 COM+的应用特性147
7.2 COM+系统运行机制147
7.2.1 截取控制策略148
7.2.2 组成系统的元素149
7.3.1 COM+一般使用过程154
7.3 COM+功能的应用154
7.3.2 组件服务管理工具156
7.3.3 COM+编程的一般知识159
第8章 COM+安全与同步162
8.1 安全性机制162
8.1.1 安全性概述162
8.1.2 鉴定163
8.1.3 授权165
8.1.4 COM+应用的身份标识167
8.2 组件调用的并发控制169
8.2.1 套间的概念170
8.2.2 不同类型套间的并发访问控制171
8.2.3 COM+标准套间NA并发调用172
9.1.1 事务功能需求175
9.1 事务概述175
第9章 事务服务175
9.1.2 事务的ACID特性176
9.2 事务服务体系178
9.2.1 构成事务体系的环节及其作用178
9.2.2 事务的作用过程180
9.3 事务应用性能与优化184
9.3.1 及时激活机制185
9.3.2 组件对象状态数据的保存186
9.3.3 对象池188
9.4 COM+事务组件的编程190
9.4.1 事务性组件需要实现的功能190
9.4.2 编写事务组件的规则192
9.4.3 扩展的事务控制192
9.5 补偿资源管理器195
9.4.4 事务性组件的开发和使用过程195
9.5.1 CRM体系196
9.5.2 CRM编程198
第10章 COM+队列服务200
10.1 队列服务机制200
10.1.1 企业应用中的异步通信200
10.1.2 COM+消息队列201
10.1.3 消息队列的运行体系203
10.2 队列组件的设计与应用206
10.2.1 队列组件的限定206
10.2.2 队列与其他COM+服务功能的协调应用208
10.2.3 设置COM+应用所涉及的队列属性209
10.2.4 深入理解队列服务的工作要点210
10.3.1 队列操作方面的编程211
10.3 COM+队列属性的编程应用211
10.3.2 创建队列组件的名字对象213
10.3.3 队列编程示例214
第11章 事件服务216
11.1 事件功能概述216
11.1.1 紧密连接事件的通知结构216
11.1.2 企业应用的松散连接事件217
11.1.3 事件服务的特性217
11.2 COM+事件服务体系218
11.2.1 构成COM+事件服务的环节219
11.2.2 建立COM+事件服务应用221
11.2.3 事件发布的一般过程222
11.3 COM+事件服务的定制机制223
11.3.1 实现订阅者对特定事件服务的需要223
11.3.2 发布者对COM+事件服务功能的定制225
11.4.1 事件应用中需要编程的环节228
11.4 COM+事件服务应用的编程228
11.4.2 可供事件服务编程使用的接口229
11.4.3 事件应用的编程示例231
11.5 事件与其他服务功能的协调使用232
11.5.1 事件与队列232
11.5.2 事件与事务233
11.5.3 事件安全性234
第12章 IMDB与DLB235
12.1 IMDB内存数据库技术235
12.1.1 IMDB体系的环节236
12.1.2 IMDB的基本运作过程238
12.2 IMDB与应用238
12.2.1 IMDB服务程序和IMDB数据源239
12.2.2 设置IMDB事务特性240
12.2.4 合理使用IMDB服务功能242
12.2.3 设定IMDB的安全性242
12.2.5 利用ADO间接操作OLE DB接口244
12.3 动态负载平衡245
12.3.1 动态负载平衡机制245
12.3.2 为组件指定动态负载平衡的特性246
12.3.3 负载平衡应用的说明247
12.3.4 CLB应用的注意事项247
第13章 一个COM+应用的完整示例248
13.1 应用功能与结构的设计248
13.1.1 功能说明248
13.1.2 应用结构的设计249
13.1.3 应用程序的执行流程249
13.2 示例代码250
13.2.1 组件类代码250
13.2.3 客户测试程序259
13.2.2 组件对象的编译、注册与设置259
第14章 IIS与COM+262
14.1 Web应用基础262
14.1.1 Web网页和Web网站262
14.1.2 Web工作原理263
14.1.3 客户端动态的Web应用266
14.1.4 服务器端动态的Web应用268
14.2 ASP内容体系270
14.2.1 ASP页面中嵌入的命令270
14.2.2 ASP的执行过程272
14.2.3 ASP应用程序要完成的核心功能273
14.3 实现ASP应用277
14.3.1 选定浏览摸式277
14.3.2 构造Web活动278
14.4.1 处理HTML窗体280
14.4 ASP通用任务的实现280
14.4.2 使用Cookie282
14.4.3 对ASP错误的处理285
14.4.4 重定向功能286
14.4.5 处理二进制数据288
14.4.6 下载文件289
14.4.7 发送E-mail290
14.4.8 开发浏览器适应功能290
14.4.9 开发JavaScript对象291
14.5 ASP组件的开发与应用294
14.5.1 ASP组件294
14.5.2 在ASP组件中调用ASP内置对象296
14.6 事务性ASP应用300
附录A 聚合复用内外部组件的完整示例代码302
附录B 词汇表324
主要参考文献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