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塑料工业手册 不饱和聚酯树脂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塑料工业手册 不饱和聚酯树脂
  • 黄发荣,焦扬声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750253024X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576页
  • 文件大小:39MB
  • 文件页数:60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塑料工业手册 不饱和聚酯树脂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概论1

1.1 基本概念1

1.2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发展简史3

1.3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一些特性6

1.4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应用7

1.4.1 未增强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应用7

1.4.2 玻璃钢的用途8

1.5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发展现状和展望8

参考文献10

2.1.1 加成聚合反应11

2.1 不饱和聚酯的合成反应11

第二章 不饱和聚酯树脂化学11

2.1.2 缩合聚合反应12

2.1.2.1 缩聚反应的特征12

2.1.2.2 线型缩聚反应动力学和缩聚反应机理14

2.1.2.3 聚酯分子量及其控制16

2.1.2.4 平衡缩聚反应18

2.1.2.5 体型缩聚反应20

2.1.2.6 共缩聚反应25

2.1.2.7 影响缩聚反应的因素26

2.2.1.1 共聚物的组成方程27

2.2.1 自由基共聚合反应27

2.2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交联反应27

2.2.1.2 竞聚率28

2.2.2 不饱和聚酯树脂交联反应的特征29

2.2.3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交联固化原理30

2.2.4 不饱和聚酯的反应活性37

2.3 不饱和聚酯的稳定39

2.4 固化不饱和聚酯树脂的老化与防老化40

2.4.1 紫外光的作用40

2.4.3 水解降解作用41

参考文献41

2.4.2 空气中氧和臭氧的作用41

第三章 不饱和聚酯树脂制造和使用中的原材料42

3.1 不饱和聚酯的合成原料42

3.1.1 二元酸42

3.1.1.1 不饱和二元酸42

3.1.1.2 饱和二元酸43

3.1.2 多元醇45

3.1.2.1 单元醇45

3.1.2.2 二元醇46

3.1.2.3 多元醇47

3.1.3 交联单体47

3.1.3.1 单官能团交联单体48

3.1.3.2 多官能团交联单体50

3.2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加工和应用的原材料51

3.2.1 引发剂51

3.2.1.1 常用的引发剂51

3.2.1.2 引发剂的选用55

3.2.2 促进剂59

3.2.2.1 常用的促进剂59

3.2.2.2 促进剂的作用原理59

3.2.2.3 促进剂的选用60

3.2.3.1 阻聚剂作用及分类66

3.2.3 阻聚剂66

3.2.3.2 阻聚作用机理67

3.2.3.3 阻聚剂的性能70

3.2.3.4 阻聚剂的应用72

3.2.4 填料73

3.2.4.1 引言73

3.2.4.2 常用填料75

3.2.5 颜料与染料76

3.2.6 触变剂77

3.2.7 阻燃剂78

3.2.8 光稳定剂79

3.2.9 脱模剂82

参考文献83

第四章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结构与性能85

4.1 聚酯树脂分子链交联网络结构及其可动性85

4.2 聚酯树脂交联网络结构的分析方法88

4.3 预聚体分子量对交联网络结构的影响91

4.4 交联剂对交联网络结构的影响92

4.5 引发剂及固化条件对不饱和聚酯树脂性能的影响94

4.6 存在于聚酯树脂网络结构中的微相分离现象100

4.7 不饱和聚酯分子结构与性能关系105

4.7.1 不饱和聚酯交联点间分子结构对网络热机械性能的影响105

4.7.2 不饱和聚酯树脂弯曲强度与热机械性能参数的对应关系111

4.8 不饱和聚酯树脂分子结构设计的原则113

4.8.1 非结晶性113

4.8.2 力学性能113

4.8.3 耐腐蚀性能114

4.8.4 抗氧化降解及抗紫外性能114

4.8.5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表面性能115

参考文献115

第五章 不饱和聚酯的生产、工艺及设备117

5.1 概述117

5.2.1 缩聚反应设备118

5.2.1.1 反应釜118

5.2 不饱和聚酯生产的主要设备118

5.2.1.2 蒸汽排出及冷凝装置119

5.2.2 稀释设备119

5.2.3 检测及控制仪120

5.3 不饱和聚酯的生产流程与车间布置120

5.4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合成工艺122

5.4.1 引言122

5.4.2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合成工艺流程及配方122

5.4.3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合成123

5.5.1 原材料质量的控制126

5.5 产品质量的控制126

5.5.1.1 酸或酸酐127

5.5.1.2 二元醇及多元醇129

5.5.1.3 交联剂单体131

5.5.1.4 阻聚剂134

5.5.1.5 引发剂135

5.5.1.6 促进剂136

5.5.2 生产过程控制137

5.5.3 树脂产品质量检验138

参考文献144

第六章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产品介绍145

6.1 不饱和聚酯树脂(通用型)145

6.2 韧性不饱和聚酯树脂147

6.3 柔性不饱和聚酯树脂148

6.4 光稳定不饱和聚酯树脂149

6.5 耐化学性不饱和聚酯树脂150

6.5.1 间苯二甲酸型不饱和聚酯树脂150

6.5.2 对苯二甲酸型不饱和聚酯树脂151

6.5.3 双酚A型不饱和聚酯树脂152

6.5.4 双酚A与对苯二甲酸混合改性型不饱和聚酯树脂153

6.5.5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或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型不饱和聚酯树脂153

6.6 阻燃不饱和聚酯树脂153

6.6.1 自熄性不饱和聚酯树脂153

6.7.1 三聚氰酸三烯丙酯型耐高温不饱和聚酯树脂155

6.6.2 低毒、低发烟性难燃不饱和聚酯树脂155

6.7 耐高温不饱和聚酯树脂155

6.7.2 顺丁烯二酸酐加成物改性的不饱和聚酯树脂156

6.7.3 双环戊二烯型不饱和聚酯树脂156

6.8 烯丙酯树脂156

6.9 苯二甲酸二烯丙酯交联的不饱和聚酯树脂158

6.10 甲基丙烯酸聚酯159

6.11 低收缩不饱和聚酯树脂159

6.12 含水不饱和聚酯树脂160

6.13 二甲苯不饱和聚酯树脂161

6.15 不饱和聚酯玻璃纤维增强模塑料(俗名BMC料团)162

6.14 松香不饱和聚酯树脂162

参考文献164

第七章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加工和应用165

7.1 胶衣树脂165

7.2 浇铸树脂及成型166

7.2.1 引言166

7.2.2 钮扣树脂及加工167

7.2.3 包胶树脂167

7.3 人造大理石与人造玛瑙168

7.3.1 概述168

7.3.2.1 不饱和聚酯树脂169

7.3.2 主要原材料169

7.3.2.2 填料171

7.3.2.3 制品设计171

7.3.2.4 制造工艺172

7.3.2.5 人造大理石和玛瑙树脂的性能174

7.3.2.6 裂纹与缺陷的防止174

7.4 浸渍不饱和聚酯176

7.5 不饱和聚酯腻子和胶泥176

7.6 不饱和聚酯粘结剂176

7.7 不饱和聚酯混凝土177

参考文献178

8.1 概述179

第八章 增强材料179

8.2 玻璃纤维182

8.2.1 玻璃纤维的分类182

8.2.2 玻璃纤维的结构和化学组成183

8.2.2.1 玻璃纤维的结构183

8.2.2.2 玻璃纤维的化学组成及各种成分的作用183

8.2.3 玻璃纤维的生产工艺183

8.2.4 玻璃纤维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184

8.2.4.1 玻璃纤维的物理性能184

8.2.5 玻璃纤维的主要制品185

8.2.4.2 玻璃纤维的化学性能185

8.3 玻璃纤维的表面处理189

8.3.1 引言189

8.3.2 纤维表面处理189

8.3.3 表面处理剂的种类及应用范围189

8.4 其他纤维增强材料191

8.4.1 碳纤维191

8.4.1.1 碳纤维的制造、性能及应用191

8.4.1.2 碳纤维的表面处理192

8.4.2 石棉纤维194

参考文献195

8.4.3 芳族聚酰胺纤维195

8.4.4 其他增强纤维195

第九章 纤维增强聚酯树脂的性能及设计196

9.1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纤维增强196

9.2 玻璃纤维增强聚酯的一些特性199

9.2.1 机械性能199

9.2.2 热性能200

9.2.3 耐化学腐蚀性200

9.2.4 耐气候性204

9.2.5 耐水性205

9.3.1 玻璃纤维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207

9.3 影响复合材料性能的一些因素207

9.2.6 耐久性207

9.3.2 温度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209

9.4 玻璃钢制品的设计209

9.4.1 材料选择209

9.4.2 工艺方法选择211

9.4.3 设计要点212

9.4.4 强度计算214

9.4.4.1 单向连续纤维层合材料的强度计算215

9.4.4.2 平面双向垂直分布的连续纤维复合材料的强度计算215

9.4.4.3 随机分布的短纤维复合材料的强度计算216

参考文献218

10.1 概述219

10.2 模具选择219

第十章 不饱和聚酯及其复合材料的成型模具219

10.3 模具的制造和使用221

10.3.1 石膏模221

10.3.2 木模具222

10.3.3 玻璃钢模具222

10.3.4 金属模具226

10.3.4.1 钢模具226

10.3.7 其他模具227

10.4 模具的设计227

10.3.5 碳纤维复合材料模具227

10.3.6 橡胶模227

10.3.4.2 铝、铜、锌等合金模具227

10.5 模具表面处理231

参考文献233

第十一章 不饱和聚酯团状模塑料及成型234

11.1 概述234

11.2 原材料的选用及配方234

11.2.1 树脂234

11.2.2.1 短切玻璃纤维235

11.2.2 增强材料235

11.2.2.2 剑麻236

11.2.2.3 石棉增强材料236

11.2.2.4 聚乙烯醇纤维237

11.2.2.5 织物切块237

11.2.3 填料237

11.2.4 化学增稠剂238

11.2.5 内脱模剂239

11.2.6 着色剂239

11.3 常用配方239

11.3.3 化学增稠的低收缩模塑料240

11.3.2 低收缩模塑料240

11.3.1 通用模塑料240

11.4 团状模塑料的制备及设备241

11.4.1 模塑料的混合程序241

11.4.2 混料工艺中的若干问题242

11.4.3 混料用设备244

11.5 模塑料模压成型工艺245

11.5.1 模塑料模压成型工艺245

11.5.1.1 物料的准备与加料245

11.5.1.2 成型工艺参数的选择246

11.5.1.4 在成型过程中模塑料的流动问题247

11.5.1.3 脱模247

11.5.1.5 模塑料常见成型缺陷及改进途径248

11.5.2 聚酯料团制品的表面装饰成型249

11.5.2.1 使用表面装饰纸的聚酯料团成型工艺250

11.5.2.2 聚酯料团制品表面纹理的成型工艺251

11.6 模塑料制品的性能252

参考文献253

第十二章 不饱和聚酯片状模塑料及其成型254

12.1 概述254

12.2.1 增稠剂及其增稠效应255

12.2 增稠效应及其增稠机理255

12.2.2 增稠机理258

12.2.3 影响增稠的因素259

12.2.4 片状模塑料生产过程中的粘度控制261

12.3 原材料的选用及配方262

12.3.1 树脂糊系统262

12.3.1.1 树脂262

12.3.1.2 引发剂263

12.3.1.3 填料264

12.3.1.4 内脱模剂265

12.3.1.6 其他助剂266

12.3.2 增强材料266

12.3.1.5 着色剂266

12.3.3 防收缩剂268

12.3.3.1 收缩率268

12.3.3.2 收缩率控制机理269

12.3.3.3 防收缩剂品种270

12.4 片状模塑料配方271

12.5 片状模塑料的生产设备及工艺272

12.5.1 片状模塑料的生产工艺272

12.5.2 片状模塑料的生产设备273

12.5.2.1 制片机组的类型273

12.5.2.2 制片机组的结构274

12.5.3 片状模塑料的生产工艺275

12.5.4 片状模塑料性能的测定方法278

12.6 片状模塑料的模压成型工艺及其设备281

12.6.1 引言281

12.6.2 片状模塑料压制设备281

12.6.3 片状模塑料的模压成型工艺281

12.6.4 片状模塑料成型中的问题284

12.6.5 片状模塑料制品典型性能286

12.7 模塑料技术的新进展286

12.7.1 低压模塑料286

12.7.3 高强度SMC(HMC)287

12.7.2 定向纤维SMC(XMC)287

12.7.4 TMC制造工艺289

12.7.5 其他特种SMC和BMC289

参考文献289

第十三章 不饱和聚酯复合材料的手糊成型291

13.1 概述291

13.2 手糊成型的原材料选择291

13.2.1 玻璃纤维增强材料的选择292

13.2.1.1 纤维品种选择292

13.2.1.2 玻璃纤维制品选择292

13.2.2 树脂选择292

13.3.1 模具及脱模剂293

13.3.1.1 模具的结构和选材293

13.2.3 辅助材料的选用293

13.3 手糊成型的设备293

13.3.1.2 脱模剂295

13.3.2 手糊成型的工具295

13.4 手糊成型工艺296

13.4.1 原材料准备296

13.4.1.1 玻璃纤维制品296

13.4.1.2 树脂配方选择297

13.4.1.3 辅助剂的配制298

13.4.2.2 糊制299

13.4.2 糊制及固化299

13.4.2.1 胶衣层的制备299

13.4.3 固化300

13.4.4 脱模、修整及装配301

13.5 手糊成型工艺中常见的异常现象及解决办法302

13.6 玻璃钢制品手糊成型工艺介绍303

13.6.1 结构设计303

13.6.2 计算实例303

13.6.3 成型工艺303

13.7 手糊聚酯玻璃钢的性能304

参考文献305

14.1 概述306

第十四章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喷射成型306

14.2 喷射成型用原材料307

14.2.1 树脂307

14.2.2 纤维307

14.3 喷射成型设备308

14.3.1 概述308

14.3.2 树脂喷射系统308

14.3.2.1 树脂输送装置308

14.3.2.2 喷枪309

14.3.2.3 树脂喷射的形式309

14.3.4 模具310

14.3.3 无捻粗纱切割喷射系统310

14.4 喷射成型工艺311

14.4.1 喷射成型工艺要求311

14.4.2 喷射成型工艺和影响因素311

14.3.5 手动辅助工具311

14.4.3 喷射工艺参数选择313

14.5 喷射成型制品的质量控制313

14.6 喷射成型工艺的最新成就315

参考文献315

15.2 主要原材料及其选用317

15.2.1 树脂系统317

15.1 概述317

第十五章 不饱和聚酯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预成型317

15.2.2 增强材料318

15.2.3 填料及其他材料318

15.3 预成型用设备320

15.3.1 预成型坯的制备320

15.3.1.1 各种预成型机321

15.3.1.2 预成型机的性能323

15.3.1.3 其他预成型设备及辅助设备324

15.4.1 预成型坯的成型工艺326

15.4 预成型工艺326

15.3.2 树脂混合设备326

15.4.2 配方及树脂混合物的制备329

15.4.3 压制成型工艺329

15.4.3.1 一般预成型坯的压制329

15.4.3.2 预成型制品常见缺陷及其解决方法330

15.4.3.3 预成型坯模压工艺的改进330

15.5 预成型坯模压制品的典型性能333

参考文献334

16.1 概述335

第十六章 不饱和聚酯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缠绕成型335

16.2 缠绕玻璃钢的原材料337

16.2.1 增强材料337

16.2.2 树脂系统337

16.2.3 预浸渍玻璃纤维无纬胶带337

16.2.3.1 无纬胶带的优点337

16.2.3.2 无纬胶带的原材料338

16.2.3.3 无纬胶带生产工艺过程及设备338

16.2.3.4 质量指标及工艺参数339

16.3.1 内衬340

16.3.1.1 铝内衬340

16.3 内衬和芯模340

16.3.1.2 钢内衬341

16.3.1.3 橡胶内衬341

16.3.1.4 塑料内衬341

16.3.2 芯模342

16.3.2.1 芯模设计的基本要求和结构特点342

16.3.2.2 芯模材料、结构型式的选择342

16.4 缠绕成型设备343

16.4.1 引言343

16.4.2 机械式缠绕机的类型343

16.4.3 各种缠绕机的介绍344

16.4.4 缠绕基本线型346

16.5 常用缠绕规律简介347

16.5.1 纵向平面缠绕347

16.5.2 环向平面缠绕347

16.5.3 螺旋缠绕348

16.6 纤维缠绕工艺350

16.6.1 工艺流程350

16.6.2 工艺参数选择350

16.7 纤维缠绕工艺设计356

16.7.1 工艺设计的内容356

16.7.2 内压容器的结构选型及缠绕方式选择356

16.7.3.1 无内衬玻璃钢内压容器359

16.7.3 强度设计359

16.7.3.2 金属内衬纤维缠绕高压容器的设计361

16.7.3.3 缠绕张力制度计算362

16.7.3.4 缠绕线型参数的选择364

16.7.3.5 封头缠绕包络圆调节方法364

16.8 影响缠绕玻璃钢性能的因素365

16.9 缠绕玻璃钢制品的质量检验及控制366

16.10 缠绕成型工艺现状及发展367

参考文献368

17.2 原材料及其选择369

17.2.1 树脂369

第十七章 不饱和聚酯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板和波纹板的连续成型369

17.1 概述369

17.2.2 增强材料370

17.2.3 覆盖薄膜370

17.2.4 其他辅助材料371

17.3 连续成型工艺与设备371

17.3.1 成型工艺流程及设备371

17.3.1.1 横向波纹板连续成型设备及工作原理371

17.3.1.2 纵向波纹板连续成型设备及工作过程371

17.3.2.1 “夹芯带”的形成及质量控制374

17.3.2 成型工艺及制品的质量控制374

17.3.2.2 波纹的预成型375

17.3.2.3 加热固化及温度的确定375

17.4 几种特殊板材的生产377

17.5 纤维增强塑料波纹板制品的应用377

参考文献378

第十八章 不饱和聚酯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拉挤成型379

18.1 概述379

18.2 拉挤成型的原材料381

18.2.1 增强材料381

18.2.1.1 玻璃纤维无捻粗纱381

18.2.1.2 玻璃纤维毡382

18.2.1.3 聚酯纤维表面毡384

18.2.1.4 玻璃纤维布带384

18.2.1.5 玻璃纤维的多维织物384

18.2.2 基体树脂385

18.2.2.1 引言385

18.2.2.2 不饱和聚酯树脂386

18.2.3 辅助剂390

18.2.3.1 填料390

18.2.3.2 颜料390

18.3 拉挤工艺过程及设备392

18.3.1 拉挤工艺流程392

18.3.2.1 卧式拉挤成型方法393

18.3.2 拉挤成型方法393

18.3.2.2 立式拉挤成型方法395

18.3.3 拉挤成型设备396

18.3.3.1 通用(标准)拉挤机396

18.3.3.2 新型拉挤工艺及设备396

18.3.3.3 模具397

18.3.4 拉挤工艺参数398

18.3.4.1 主要工艺参数398

18.3.4.2 工艺参数控制400

18.4.1.1 性能预计401

18.4.1 材料强度的设计401

18.4 拉挤成型产品的设计401

18.4.1.2 单向连续纤维增强制品的弹性模量403

18.4.2 强度设计403

18.4.3 刚度设计404

18.4.4 稳定设计404

18.4.5 截面形状设计405

18.4.6 材料结构设计405

18.5 拉挤产品的质量控制406

18.6 拉挤成型制品的应用407

18.7 拉挤成型的发展407

参考文献408

第十九章 不饱和聚酯树脂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其他成型410

19.1 树脂传递模塑(RTM)410

19.1.1 概论410

19.1.2 不饱和聚酯传递模塑的原材料412

19.1.2.1 增强材料412

19.1.2.2 不饱和聚酯基体树脂414

19.1.3 设备和模具419

19.1.3.1 树脂注射系统419

19.1.3.2 模具420

19.1.4.1 RTM成型工艺过程423

19.1.4 RTM成型工艺423

19.1.4.2 影响RTM工艺的因素424

19.1.4.3 RTM工艺的改进424

19.1.5 RTM制品质量控制425

19.1.6 应用425

19.2 袋压成型工艺427

19.2.1 引言427

19.2.2 袋压成型所用材料427

19.2.2.1 袋压成型用的原材料427

19.2.2.2 袋压成型用材料427

19.2.3 袋压成型设备及工具427

19.2.4.2 真空袋成型法428

19.2.4.1 压力袋成型428

19.2.4 袋压成型工艺428

19.3 夹芯结构成型430

19.3.1 夹芯材料430

19.3.1.1 轻质木材430

19.3.1.2 泡沫塑料430

19.3.1.3 蜂窝结构432

19.3.2 夹芯结构成型工艺432

19.3.2.1 前处理432

19.4 离心成型433

19.4.1 离心成型要求433

19.3.2.2 夹芯材料的制造加工433

19.4.2 离心成型工艺434

参考文献434

第二十章 不饱和聚酯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后加工436

20.1 不饱和聚酯复合材料的贴面、修补及连接436

20.1.1 复合材料制品脱模后的加工修整436

20.1.2 制品的维护438

20.1.3 制品损伤的修补438

20.1.4 玻璃钢贴面439

20.1.5 玻璃钢的修补441

20.1.6 复合材料的连接442

20.1.6.1 引言442

20.1.6.2 粘接443

20.1.6.3 几种常用胶粘剂446

20.1.6.4 各种材料的粘接448

20.1.6.5 粘接工艺450

20.1.6.6 机械连接455

20.1.6.7 混合连接456

20.2 不饱和聚酯复合材料的机械加工457

20.2.1 引言457

20.2.1.1 复合材料机械加工工艺特点457

20.2.1.2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机械加工的分类458

20.2.1.3 机械加工的影响因素458

20.2.3.1 车削、铣削和锯切459

20.2.2 切削刀具的材料459

20.2.3 复合材料的机械加工459

20.2.3.2 钻孔、攻丝和车螺纹461

20.2.3.3 磨削、剪切和表面抛光463

参考文献464

第二十一章 不饱和聚酯及其复合材料的性能测试465

21.1 模压料质量指标的测定方法465

21.1.1 挥发物含量的测定方法465

21.1.2 树脂含量和不溶性树脂含量的测定方法465

21.2 人工老化试验465

21.2.5 热老化466

21.2.4 盐雾侵蚀试验466

21.2.1 人工气候试验466

21.2.2 湿热试验466

21.2.3 恒温水浸泡和煮沸试验466

21.2.6 耐化学侵蚀试验467

21.3 不饱和聚酯及其玻璃钢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方法467

21.3.1 力学试验方法总则467

21.3.1.1 试样的外观检查467

21.3.1.2 试样的测量467

21.3.1.5 试验数据处理468

21.3.2.1 玻璃钢弯曲强度试验方法468

21.3.2 力学试验方法468

21.3.1.4 试验设备468

21.3.1.3 试样的预处理468

21.3.2.2 玻璃钢拉伸强度试验方法469

21.3.2.3 玻璃钢压缩强度试验方法470

21.3.2.4 玻璃钢剪切强度试验方法470

21.3.2.5 玻璃钢冲击强度试验方法471

21.3.2.6 玻璃钢布氏硬度测试方法472

21.3.2.7 玻璃钢弹性模量的测定方法472

21.4 电性能的测试方法474

21.4.1 电阻率474

21.4.2 介电性能474

21.5.3 马丁耐热475

21.5.2 线膨胀系数475

21.4.3 介电强度475

21.5 热性能测试方法475

21.5.1 热导率475

21.6 玻璃钢非破坏测试方法476

21.6.1 X-射线照相法476

21.6.2 超声波探伤法476

21.6.3 涡流测厚477

参考文献477

22.1 概述478

22.2 阻燃机理及其阻燃方法478

第二十二章 阻燃不饱和聚酯树脂478

22.2.1 阻燃机理479

22.2.1.1 聚合物的燃烧过程479

22.2.1.2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阻燃机理479

22.2.2 阻燃方法480

22.2.2.1 不饱和聚酯分子结构中引入阻燃元素480

22.2.2.2 添加阻燃剂483

22.2.2.3 膨胀性阻火涂层485

22.3 阻燃不饱和聚酯材料的设计485

22.4.1 氧指数测定(ASTM D2863)486

22.4 不饱和聚酯阻燃性的评价486

22.4.2 火焰传播速度测定487

22.4.3 其他测定方法488

参考文献488

第二十三章 乙烯基酯树脂489

23.1 概述489

23.2 乙烯基酯树脂的合成489

23.3 乙烯基酯树脂的分子结构与性能491

23.4 乙烯基酯树脂品种492

23.4.1 通用乙烯基酯树脂492

23.4.4 阻燃树脂493

23.4.2 片状模塑料(SMC)用树脂493

23.4.3 线型酚醛环氧乙烯基酯树脂493

23.4.5 辐射固化乙烯基酯树脂494

23.4.6 氨基甲酸酯乙烯基酯树脂494

23.4.7 橡胶改性的乙烯基酯树脂494

23.5 乙烯基酯树脂的交联单体495

23.6 树脂的固化496

23.7 乙烯基酯树脂及其复合材料的性能及其影响因素496

23.7.1 乙烯基酯树脂的性能及其影响因素496

23.7.2 复合材料的性能501

23.8 乙烯基酯树脂的发展502

23.9 树脂的应用503

23.10 国内外乙烯基酯树脂介绍(参见第六章)503

参考文献504

第二十四章 光敏性不饱和聚酯树脂505

24.1 概述505

24.2 光敏化学和光敏剂506

24.2.1 光敏化学原理506

24.2.2 光敏剂507

24.2.2.1 光敏剂的作用507

24.2.2.2 光敏剂的选用508

24.2.2.3 光敏剂的合成509

24.3 光敏树脂用的原材料511

24.3.1 光敏不饱和聚酯的合成及性能511

24.3.2 光敏交联剂512

24.3.3 辅助材料514

24.4 液体光敏树脂的配制515

24.5 光敏树脂的应用517

24.5.1 引言517

24.5.2 光敏液体树脂版518

参考文献520

25.1.2 不饱和聚酯树脂521

25.1.1 颜料、染料和体质颜料521

第二十五章 不饱和聚酯涂料521

25.1 不饱和聚酯涂料的组分521

25.2 不饱和聚酯树脂漆的固化523

25.3 不饱和聚酯树脂漆的应用524

25.3.1 不饱和聚酯树脂漆作木器涂料524

25.3.2 不饱和聚酯漆作金属表面腻子或涂料的应用526

25.3.3 不饱和聚酯绝缘漆528

25.3.4 不饱和聚酯漆的弊病及对策529

参考文献530

26.1.1 乙烯基酯树脂531

第二十六章 其他不饱和聚酯树脂531

26.1 耐腐蚀不饱和聚酯531

26.1.2 二甲苯不饱和聚酯树脂532

26.1.2.1 引言532

26.1.2.2 二甲苯不饱和聚酯的合成533

26.2 丙烯酸类聚酯及烯丙基酸树脂535

26.3 低收缩性不饱和聚酯树脂535

26.4 耐热性不饱和聚酯树脂536

26.7 水作为填料的不饱和聚酯树脂537

参考文献537

26.5 快速固化不饱和聚酯树脂537

26.6 耐气候性不饱和聚酯树脂537

第二十七章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生产、加工与应用的安全与防护539

27.1 概述539

27.2 不饱和聚酯生产的安全与防护540

27.3 不饱和聚酯的使用安全及防护540

27.3.1 引发剂与促进剂的安全操作540

27.3.2 不饱和聚酯树脂使用安全541

27.3.2.1 不饱和聚酯的毒性541

27.3.2.2 不饱和聚酯树脂贮存541

27.3.2.3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使用541

27.5.1 防护膏542

27.4 不饱和聚酯复合材料的加工安全及防护542

27.5 一些防护药的配制542

27.5.2 液体手套543

参考文献544

第二十八章 不饱和聚酯的最新进展及展望545

28.1 历史回顾545

28.2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发展现状和最新进展547

28.2.1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基础理论547

28.2.2 不饱和聚酯的功能化547

28.2.2.1 耐水性不饱和聚酯547

28.2.2.2 阻燃性不饱和聚酯547

28.2.2.4 不饱和聚酯水泥548

28.2.2.3 泡沫不饱和聚酯树脂548

28.2.3 不饱和聚酯的改性549

28.2.3.1 不饱和聚酯和聚氨酯共聚549

28.2.3.2 不饱和聚酯的共混改性549

28.2.2.5 耐高温不饱和聚酯树脂549

28.2.3.3 不饱和聚酯模塑料(BMC和SMC)及乙烯基酯树脂550

28.2.3.4 高分子量不饱和聚酯550

28.2.3.5 不饱和聚酯增韧或增强550

28.2.3.6 低成本不饱和聚酯树脂550

28.2.4.2 利用回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材料制备不饱和聚酯树脂551

28.2.4.3 生物降解不饱和聚酯551

28.2.4.1 利用天然产物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551

28.2.4 环境友好不饱和聚酯551

28.2.4.4 低挥发性不饱和聚酯树脂552

28.2.4.5 不饱和聚酯树脂废旧产品的循环利用552

28.2.5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成型工艺553

28.3 不饱和聚酯的发展趋向和展望554

参考文献555

附录Ⅰ 国内外不饱和聚酯树脂生产厂家、牌号和其主要性能557

1.国内外不饱和聚酯生产厂家及其生产情况557

2.中国不饱和聚酯树脂(UP)生产厂家560

(1)常州建材253厂561

3.国内不饱和聚酯牌号及主要性能和用途561

(2)天津市合成材料厂562

(3)北京玻璃钢研究所、杭州树脂厂563

(4)上海新华树脂厂564

(5)无锡市石油化工总厂(无锡树脂厂)564

(6)南京复合材料厂(南京绝缘材料厂)564

(9)中山市有机合成厂、顺德树脂化工厂、番禹化工有限公司、广州玻璃钢厂565

(10)仙居县精细化工厂、瑞安有机化工厂、山东武城县化工厂565

(11)沈阳石油化工厂、洛阳市化工三厂565

(8)无锡县复合材料厂565

(7)山东莱西玻璃钢厂565

(12)金陵巴斯夫树脂有限公司566

(13)济南树脂厂567

(14)徐州化工厂、保定市化工四厂、鹤壁树脂厂567

(15)烟台齐鲁树脂厂567

(16)温州树脂化工厂、四川云阳化工厂568

(17)华东理工大学华昌聚合物公司568

附录Ⅱ 不饱和聚酯树脂有关的测试标准570

1.不饱和聚酯的测试标准570

2.增强材料的测试标准573

3.不饱和聚酯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测试标准574

参考文献57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