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气象服务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现代气象服务](https://www.shukui.net/cover/24/30241096.jpg)
- 许小峰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气象出版社
- ISBN:9787502949501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75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293页
- 主题词:气象服务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现代气象服务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气象服务的起源与形成1
1.1.1 气象服务的起源1
1.1.2 气象服务的形成2
1.2 气象服务的发展3
1.2.1 国外气象服务的发展4
1.2.2 我国气象服务的发展历程与现状7
1.2.3 气象服务的发展特点10
1.3 我国气象服务的主要特色11
1.3.1 气象服务体制11
1.3.2 气象服务理念11
1.3.3 气象服务体系11
1.3.4 决策气象服务11
1.3.5 专业气象服务11
1.3.6 专项气象服务12
1.3.7 气象科技服务12
1.4 现代气象服务面临的需求与挑战12
1.4.1 现代气象服务面临的需求13
1.4.2 现代气象服务面临的挑战15
1.5 现代气象服务的基本理念和发展方向16
1.5.1 现代气象服务的基本理念16
1.5.2 现代气象服务的发展方向17
第2章 现代气象服务的内涵和基本理论21
2.1 现代气象服务的定位和属性21
2.1.1 现代气象服务的定位21
2.1.2 现代气象服务的属性22
2.2 现代气象服务产品性质23
2.2.1 公共产品的特点23
2.2.2 公共产品的分类24
2.2.3 气象服务产品属性25
2.3 面向用户的气象服务分类25
2.3.1 决策气象服务25
2.3.2 公众气象服务26
2.3.3 专业气象服务26
2.3.4 专项气象服务26
2.3.5 气象灾害防御和应对气候变化27
2.4 现代气象服务的手段27
2.4.1 电视27
2.4.2 广播28
2.4.3 网络29
2.4.4 手机29
2.4.5 电话30
2.4.6 平面媒体30
2.4.7 其他手段31
2.5 现代气象服务的若干经济学和社会管理问题32
2.5.1 气象服务公共财政投入32
2.5.2 气象服务社会管理33
2.5.3 气象服务经济学35
第3章 现代气象服务体系39
3.1 气象服务组织与管理39
3.1.1 气象服务组织机构39
3.1.2 气象服务管理40
3.2 气象灾害防御41
3.2.1 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的形成41
3.2.2 气象灾害防御机制43
3.2.3 气象部门应急管理44
3.2.4 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责任45
3.3 气象服务业务46
3.3.1 气象服务基础业务系统46
3.3.2 气象灾害风险管理业务系统47
3.3.3 决策气象服务业务系统47
3.3.4 公众气象服务业务系统47
3.3.5 专业气象服务业务系统47
3.4 气象科普宣传48
3.4.1 气象科普宣传工作现状48
3.4.2 气象科普产品48
3.4.3 气象科普工作重点49
3.5 气象服务效益评估50
3.5.1 气象服务效益评估规范化管理50
3.5.2 气象服务效益评估理论和方法研究50
3.5.3 气象服务效益评估业务系统50
3.6 气象服务科技创新51
3.6.1 气象服务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51
3.6.2 气象服务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51
3.6.3 气象服务科技创新平台52
3.6.4 气象服务科技的管理52
3.7 气象服务人才队伍52
3.7.1 气象服务人才队伍现状52
3.7.2 气象服务人才需求52
3.8 气象服务法律法规和标准化53
3.8.1 气象法制化管理及标准化53
3.8.2 气象法律法规54
3.8.3 气象标准化55
3.8.4 气象服务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化55
第4章 决策气象服务60
4.1 决策气象服务的基本内涵60
4.1.1 决策气象服务的发展进程60
4.1.2 决策气象服务的内容61
4.1.3 决策气象服务的基本特征62
4.2 决策气象服务产品62
4.2.1 常规性决策气象服务产品62
4.2.2 非常规性决策气象服务产品62
4.2.3 决策气象服务产品要求63
4.3 决策气象服务业务流程63
4.3.1 国家级决策气象服务业务流程63
4.3.2 省级决策气象服务业务流程64
4.4 决策气象服务工作机制65
4.5 决策气象服务机构66
4.5.1 国家级决策气象服务机构66
4.5.2 省级决策气象服务机构66
4.5.3 决策气象服务的分工与合作66
4.6 决策气象服务业务平台67
4.6.1 决策气象服务的业务需求67
4.6.2 决策气象服务业务平台框架67
4.6.3 决策气象服务业务平台功能68
4.6.4 MESIS决策气象服务系统70
4.7 案例分析75
4.7.1 台风决策气象服务75
4.7.2 流域性暴雨洪涝的决策气象服务76
4.7.3 农业气象灾害决策气象服务77
第5章 公众气象服务80
5.1 公众气象服务的基本内涵80
5.1.1 公众气象服务的发展进程80
5.1.2 公众气象服务的内容81
5.1.3 公众气象服务的特征81
5.2 公众气象服务产品82
5.2.1 实况类服务产品82
5.2.2 预报类服务产品82
5.2.3 气候类服务产品82
5.2.4 气象灾害预警类服务产品82
5.2.5 环境预报类服务产品82
5.2.6 气象资讯类服务产品82
5.2.7 专题类服务产品83
5.3 公众气象服务产品加工制作83
5.3.1 公众气象服务产品加工任务和基本步骤83
5.3.2 天气实况类84
5.3.3 天气预报类84
5.3.4 气象灾害预警类85
5.3.5 气象历史数据类86
5.3.6 气象指数类86
5.3.7 气象资讯类90
5.3.8 专题类91
5.3.9 气象业务指导产品再加工92
5.3.10 WebGIS在气象服务中的应用93
5.3.11 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制作94
5.4 公众气象服务业务体系95
5.4.1 公众气象服务业务系统96
5.4.2 公众气象服务业务流程96
5.4.3 公众气象服务发布体系97
5.4.4 公众气象服务调查评估97
第6章 专业气象服务98
6.1 专业气象服务的基本内涵98
6.1.1 专业气象服务的发展进程98
6.1.2 专业气象服务的内容99
6.1.3 专业气象服务的基本特征100
6.2 现代农业气象服务100
6.2.1 农业气象服务的发展进程100
6.2.2 农业气象服务101
6.2.3 林业气象服务102
6.2.4 牧业气象服务105
6.2.5 渔业气象服务107
6.3 水文气象服务108
6.3.1 水文气象服务产品108
6.3.2 防洪防汛气象服务108
6.3.3 水库安全生产气象服务109
6.3.4 水文气象服务的发展109
6.4 海洋气象服务110
6.4.1 海洋气象服务的发展概况110
6.4.2 海洋运输气象服务111
6.4.3 海上搜救气象保障服务112
6.4.4 海上军事气象保障服务112
6.4.5 近海渔业气象保障服务113
6.4.6 港口生产与安全气象保障服务114
6.4.7 海洋工程气象保障服务114
6.4.8 海岸旅游气象服务115
6.4.9 海岸重大社会活动气象保障服务115
6.5 道路交通气象服务116
6.5.1 天气对道路交通运输的影响116
6.5.2 道路交通气象服务指标选取和服务产品117
6.5.3 道路交通安全气象保障服务118
6.5.4 物流运输气象服务119
6.6 旅游气象服务121
6.6.1 旅游与气象的关系121
6.6.2 旅游气象服务产品122
6.6.3 天气景观旅游气象预报123
6.6.4 旅游气象服务的发展125
6.7 航空气象服务126
6.7.1 气象与航空飞行安全126
6.7.2 航空运输安全气象服务127
6.7.3 航空运营调度气象服务128
6.8 医疗气象服务129
6.8.1 常见疾病与气象条件的关系129
6.8.2 疾病预警气象服务130
6.8.3 环境监测预报与生活气象指数131
6.9 电力气象服务131
6.9.1 电力运行保障气象服务131
6.9.2 电力生产安全保障气象服务132
6.10 保险气象服务133
6.10.1 保险与气象133
6.10.2 保险气象服务产品133
6.10.3 政策性农业保险气象服务134
6.10.4 保险气象服务的发展135
6.11 专业气象服务流程135
第7章 专项气象服务138
7.1 专项气象服务的基本内涵138
7.1.1 专项气象服务的发展进程138
7.1.2 专项气象服务的内容139
7.1.3 专项气象服务的基本特征139
7.2 重大活动气象保障服务140
7.2.1 重大活动气象保障服务的特点140
7.2.2 重大活动气象保障服务的组织和开展141
7.2.3 重大活动气象保障服务产品146
7.2.4 重大活动气象保障服务流程149
7.2.5 重大活动气象保障服务发展展望149
7.3 重大工程项目气象保障服务150
7.3.1 气象与工程建设150
7.3.2 重大工程项目气象保障服务的组织和开展152
7.3.3 重大工程项目气象保障服务内容153
7.3.4 重大工程项目气象保障服务流程154
7.3.5 重大工程项目气象保障服务发展展望155
7.4 国防安全和军事气象保障服务155
7.4.1 国防安全和军事气象服务的需求156
7.4.2 国防安全和军事气象服务的组织开展156
7.4.3 国防安全和军事气象服务产品157
7.4.4 国防安全和军事气象保障服务的发展展望158
7.5 人工影响天气专项技术服务158
7.5.1 人工影响天气内容158
7.5.2 人工影响天气发展现状160
7.5.3 人工影响天气服务产品161
7.5.4 人工影响天气业务流程161
7.5.5 人工影响天气的发展162
7.6 雷电防护技术服务162
7.6.1 雷电防护技术服务发展现状162
7.6.2 雷电防护技术服务的特点163
7.6.3 雷电防护技术服务产品164
7.6.4 雷电防护专项技术服务流程164
7.6.5 雷电防护专项技术服务发展前景165
7.7 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专项技术服务165
7.7.1 气候资源的基本特征166
7.7.2 我国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166
7.7.3 气候资源开发利用服务产品167
7.7.4 气候资源开发利用服务发展前景168
7.8 案例分析169
7.8.1 北京奥运会重大活动气象保障服务169
7.8.2 长江三峡重大工程气象保障服务170
7.8.3 海上风电场建设气象保障服务171
第8章 气象灾害防御和应对气候变化173
8.1 气象灾害防御173
8.1.1 气象灾害防御条例174
8.1.2 气象灾害预警服务176
8.1.3 气象灾害防御决策服务182
8.1.4 气象灾害防御战略布局183
8.2 应对气候变化185
8.2.1 气候变化对我国的影响185
8.2.2 应对气候变化服务分工186
8.2.3 应对气候变化服务分类186
8.2.4 应对气候变化服务产品187
8.2.5 低碳经济与应对气候变化188
8.3 案例分析190
8.3.1 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气象服务191
8.3.2 青藏铁路建设气象服务193
第9章 气象服务信息发布平台195
9.1 电视195
9.1.1 电视天气预报业务发展现状195
9.1.2 国家级电视天气预报制作发布平台198
9.1.3 省级电视天气预报制作发布平台200
9.1.4 中国气象频道200
9.2 广播202
9.2.1 广播天气预报发展现状203
9.2.2 海洋气象广播电台205
9.2.3 卫星数字音频广播系统206
9.2.4 农村大喇叭206
9.3 网络207
9.3.1 气象服务网站发展现状207
9.3.2 中国天气网208
9.3.3 中国兴农网210
9.4 手机212
9.4.1 手机气象服务平台发展现状212
9.4.2 手机短信服务平台212
9.4.3 手机WAP服务平台213
9.4.4 手机彩信服务平台214
9.4.5 手机小区广播和小区短信服务平台214
9.4.6 3G手机服务平台216
9.5 电话217
9.5.1 气象声讯电话服务平台217
9.5.2 气象服务热线客户平台218
9.6 平面媒体219
9.6.1 报纸219
9.6.2 《奥运天气资讯》220
9.6.3 期刊220
9.7 其他221
9.7.1 电子显示屏221
9.7.2 移动媒体222
9.7.3 IPTV223
第10章 气象服务效益评估225
10.1 气象服务效益评估工作现状225
10.1.1 世界气象组织开展的气象服务效益评估225
10.1.2 美国气象服务效益评估情况229
10.1.3 我国气象服务效益评估情况232
10.2 气象服务效益评估技术方法234
10.2.1 公众气象服务效益评估技术方法235
10.2.2 行业气象服务效益评估技术方法240
10.2.3 决策气象服务效益评估技术方法244
10.2.4 气象灾害风险评估246
10.3 气象服务效益评估案例分析248
10.3.1 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调查评估248
10.3.2 行业气象服务效益评估253
10.3.3 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效益评估260
10.3.4 城市气象灾害风险关注度评估261
10.4 气象服务效益评估业务系统264
10.4.1 评估业务系统建设的必要性264
10.4.2 评估业务系统建设内容265
10.4.3 评估业务系统框架结构267
附录 气象科技服务未来发展的思考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