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建设工程监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李清立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7111084403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378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397页
- 主题词:建筑工程(学科: 监督管理 地点: 中国 学科: 高等教育) 建筑工程 监督管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建设工程监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工程建设监理概述1
1.1 我国工程建设监理的历史与现状1
1.1.1 工程建设监理在我国的形成1
前言1
1.1.2 工程建设监理单位市场地位的确立2
1.1.3 我国工程建设监理的现状2
1.2.1 工程建设监理的定义3
1.2.2 工程建设监理概念的要点3
1.2 工程建设监理的概念3
1.3 工程建设监理的任务、目的8
1.3.1工程建设监理的中心任务8
1.3.2 工程建设监理的目的9
1.3.3 工程建设监理单位及其监理工程师的责任10
1.4 工程建设监理的性质11
1.4.1 工程建设监理的基本性质11
1.4.2 工程建设监理与政府工程质量监督的区别17
1.5 工程建设监理的方法19
1.5.1 目标规划19
1.5.2 动态控制20
1.5.3 组织协调21
1.5.4 信息管理22
1.5.5 合同管理24
1.6 实施工程建设监理的条件26
1.6.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7
1.6.2 良好的法制环境29
1.6.3 配套机制32
1.7.1 新体制的组织格局33
1.7 我国新型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体制的基本格局33
1.7.2 新体制带来的重要变化34
1.8 建设程序及其与工程建设监理的关系36
1.8.1 我国工程项目建设程序36
1.8.2 建设程序与工程建设监理的关系42
1.9 建立和实施建设监理制的意义44
1.9.1 满足投资者对专业服务的社会需求44
1.9.2 有利于政府在工程建设中的职能转变45
1.9.3 有助于我国建筑市场的发展与完善46
复习思考题47
1.9.4 促进工程建设领域实现“两个根本转变”47
2.1 概述49
2.1.1 监理单位的概念49
2.1.2 监理单位的地位49
第2章 工程建设监理单位49
2.1.3 监理队伍的规模50
2.2 工程建设监理单位的类别50
2.2.1 按所有制性质划分51
2.2.2 按组建方式划分51
2.2.3 按经济责任划分52
2.2.4 按监理企业资质等级划分52
2.2.5 按专业类别划分52
2.3 工程建设监理单位的设立53
2.3.1 设立监理单位的基本条件53
2.3.2 设立监理单位应准备的材料53
2.3.3 设立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的有关事项53
2.3.5 申报与审批程序54
2.3.6 关于中外合营(合作或合资)监理单位的设立54
2.3.4 设立建设监理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的条件54
2.4 工程建设监理单位的资质55
2.4.1 监理单位的资质要素55
2.4.2 监理单位资质等级划分57
2.4.3 监理单位的资质管理58
2.5 监理单位与工程建设其他各方的关系61
2.5.1 业主与监理单位的关系61
2.5.2 监理单位与承建商的关系62
2.6.1 守法63
2.6 工程建设监理单位的经营准则63
2.6.2 诚信64
2.6.3 公正64
2.6.4 科学65
2.7 工程建设监理单位的经营内容65
2.7.1 决策阶段监理65
2.7.2 设计阶段监理65
2.7.3 施工招标阶段监理73
2.7.4 工程建设施工阶段监理81
2.9.1 工程建设监理费93
2.9 工程建设监理费和监理委托合同93
2.8 监理单位承揽监理任务93
2.9.2 工程建设监理委托合同99
2.10 监理单位的选择104
2.10.1 选择方式104
2.10.2 选择要点104
2.10.3 FIDIC《关于咨询工程师选择指南》介绍105
复习思考题107
3.1.2 监理工程师的资质与素质108
3.1.1 监理工程师的概念108
3.1 监理工程师的素质与职责108
第3章 监理工程师108
3.1.3 监理工程师的主要职权111
3.1.4 监理工程师职业守则112
3.1.5 监理工程师岗位责任制112
3.2 监理工程师的培养116
3.2.1 我国培训监理工程师的现状116
3.2.2 监理工程师的再教育117
3.2.3 监理工程师资格培训规范化体制的建立117
3.3.1 实施监理工程师资格考试和注册制度的意义118
3.3 监理工程师资格考试和注册118
3.3.2 监理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与注册119
3.4 监理工程师的职业道德与工作纪律123
3.5 各级监理人员的职责125
3.5.1 项目总监理工程师125
3.5.2 子项(现场)监理工程师126
3.5.3 专业监理工程师127
3.5.4 现场检查员128
复习思考题129
4.1.1 工程建设监理大纲130
第4章 工程建设监理规划的编制130
4.1 工程建设监理规划系列文件的构成130
4.1.2 工程建设监理规划131
4.1.3 项目监理细则131
4.1.4 三个文件之间的关系132
4.2 编制工程建设监理规划的作用132
4.2.1 监理规划是开展监理工作的指导文件132
4.2.3 监理规划是项目业主确认监理单位履行合同的主要依据133
4.2.2 监理规划是监理单位监督管理的依据133
4.3 编制工程建设监理规划的有关要求134
4.3.1 规划的基本构成内容应力求统一134
4.2.4 监理规划是工程建设监理单位重要的存档资料134
4.3.2 规划的具体内容应具有针对性135
4.3.3 规划的表达方式应当格式化、标准化136
4.3.4 总监理工程师做主持人136
4.3.5 规划应当把握工程建设项目运行的脉搏137
4.3.6 规划一般要分阶段编写138
4.3.7 规划应该经过审核138
4.4 编制工程建设监理规划的依据139
4.4.1 工程项目外部环境调查研究资料139
4.4.2 工程建设相关方面的法律、法规139
4.4.6 项目业主的正当要求140
4.4.7 工程实施过程输出的有关工程信息140
4.4.8 工程建设监理大纲140
4.4.5 其他工程建设合同140
4.4.4 工程建设监理合同140
4.4.3 政府批准的工程建设文件140
4.5 工程建设监理规划的内容141
4.5.1 工程建设项目概况141
4.5.2 工程建设监理阶段、范围和目标143
4.5.3 工程建设监理工作内容144
4.5.4 项目监理工作中的主要控制目标与措施148
4.5.5 工程建设监理组织153
4.5.6 工程建设监理工作制度155
复习思考题160
第5章 工程建设项目监理组织161
5.1 概述161
5.1.1 监理组织的含义161
5.1.2 监理组织结构162
5.1.3 监理组织设计162
5.1.4 监理组织活动基本原理166
5.2 工程建设监理模式的选择168
5.2.1 平行承发包模式条件下的监理模式选择168
5.2.2 总发包模式条件下的监理模式选择171
5.2.3 总承包模式条件下的监理模式选择172
5.2.4 总承包管理模式的监理模式选择175
5.2.5 设计和/或施工联合体承包模式条件下的监理模式选择176
5.3 工程建设监理的程序177
5.3.1 确定总监理工程师177
5.3.2 成立工程建设监理组织177
5.3.3 全面收集相关资料178
5.3.6 规范化地开展工作179
5.3.7 参与验收、签署监理意见179
5.3.5 制定各专业监理实施细则179
5.3.4 编制监理规划179
5.3.8 向项目业主提交监理档案资料180
5.3.9 进行监理工作总结180
5.4 工程建设监理实施原则180
5.4.1 公正、独立、自主的原则180
5.4.2 权责一致的原则181
5.4.3 总监理工程师负责制的原则181
5.4.4 严格监理、热情服务的原则182
5.4.6 预防为主的原则183
5.4.7 实事求是的原则183
5.4.5 综合效益的原则183
5.5 工程建设监理的组织步骤184
5.5.1 确定工程建设监理目标184
5.5.2 确定工作内容185
5.5.3 设计组织结构185
5.5.4 制定工作流程与考核标准186
5.6 工程建设监理的组织形式189
5.6.1 直线制工程建设监理组织189
5.6.3 直线职能制工程建设监理组织191
5.6.2 职能制工程建设监理组织191
5.6.4 矩阵制工程建设监理组织192
5.7 工程建设监理组织的人员配备192
5.7.1 人员配备192
5.7.2 监理人员数量的确定194
复习思考题197
第6章 工程建设监理的目标控制198
6.1 概述198
6.1.1 控制的含义198
6.1.2 控制的基本环节200
6.1.3 主动控制与被动控制(控制类型)204
6.1.4 控制系统210
6.2 目标控制212
6.2.1 目标控制的含义212
6.2.2 目标控制的前提工作212
6.2.3 目标控制的综合性措施213
6.3 工程建设监理的三大目标控制215
6.3.1 工程项目建设的三大目标215
6.3.2 投资控制217
6.3.3 质量控制220
6.3.4 进度控制224
6.4 工程建设设计与施工阶段的特点226
6.4.1 设计阶段的特点227
6.4.2 施工阶段的特点228
6.5 工程建设实施各阶段目标控制的任务229
6.5.1 设计阶段目标控制的任务229
6.5.2 招标阶段目标控制的任务231
6.5.3 施工阶段的目标控制232
复习思考题233
7.1.1 协调的含义235
第7章 工程建设监理的组织协调235
7.1 协调的含义与作用235
7.1.2 协调的作用236
7.2 项目监理工作中的组织协调236
7.2.1 组织协调的含义236
7.2.2 组织协调的内容239
7.2.3 组织协调的目的240
7.3 组织协调在项目监理工作中的地位240
7.3.1 组织协调与目标规划、目标控制240
7.3.2 组织协调与动态管理242
7.3.3 组织协调与合同管理243
7.4 工程建设监理协调的方法245
7.4.1 经常性事项的程序化组织协调245
7.4.2 利用责权体系的指令性组织协调249
7.4.3 设立专门机构或专人进行组织协调252
7.4.4 利用会议进行组织协调252
7.4.5 监理文件257
7.5.1 总监理工程师与各专业监理工程师之间的协调259
7.5 工程建设监理组织的内部协调259
7.5.2 各监理项目组、各专业监理工程师之间的协调261
7.5.3 纵向监理部门与横向监理部门之间的协调262
7.6 项目监理组织与工程建设其他组织之间的协调264
7.6.1 与项目业主之间的协调266
7.6.2 与设计单位之间的协调267
7.6.3 与施工单位之间的协调269
7.6.4 与材料和设备供应单位之间的协调274
7.6.5 与政府及其他部门之间的协调277
7.7.1 对项目业主与设计单位之间的协调279
7.7 项目监理组织对工程建设各方利益关系的协调279
7.7.2 对项目业主与施工单位之间的协调280
7.7.3 对项目业主与材料和设备供应单位之间的协调285
7.7.4 对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之间的协调286
7.7.5 对设计单位与材料和设备供应单位之间的协调287
7.7.6 对施工单位与材料和设备供应单位之间的协调288
复习思考题289
8.1.1 建设监理立法的必要性290
8.1 概述290
第8章 工程建设监理相关法规290
8.1.2 我国的建设监理法规体系291
8.1.3 建设监理的有关规定292
8.2 建设部和国家计委对工程建设监理的规定及北京市的补充规定295
8.2.1 建设部和国家计委对工程建设监理的规定295
8.2.2 北京市的补充规定300
8.3 建设部关于工程建设监理单位资质管理试行办法的规定304
8.4.1 建设部关于监理费的规定311
8.4 建设部关于监理费的规定及北京市的实施办法311
8.4.2 北京市的实施办法312
8.5 建设程序的有关法规313
8.5.1 建筑法313
8.5.2 招投标法326
8.6 与建筑业各类合同相关的法规329
8.6.1 概述329
8.6.2 建设工程合同概述332
8.6.3 《合同法》中与建筑业各类合同有关的规定335
8.6.4 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339
8.6.5 施工合同概述344
8.6.6 建设监理合同346
8.6.7 建设工程涉及的其他合同348
8.6.8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348
8.7 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法律制度348
8.7.1 工程建设标准概述348
8.7.2 我国《标准化法》对工程建设标准的管理349
8.7.3 《工程建设国家标准管理办法》的主要内容349
8.7.5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的主要内容350
8.7.4 《工程建设行业标准管理办法》的主要内容350
8.8 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法律制度351
8.8.1 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概述351
8.8.2 建设工程造价的行政管理351
8.8.3 建设工程各阶段的造价管理351
8.8.4 工程造价计价依据352
8.9 建筑施工的有关法规353
复习思考题354
9.1.2 三峡工程的监理组织体系355
9.1.1 三峡工程监理总体指导思想355
9.1 实施监理的工程案例之一——长江三峡工程355
第9章 工程建设监理案例355
9.1.3 三峡工程监理工作的规范化357
9.1.4 三峡工程监理的质量、进度、造价控制及技术管理工作358
9.1.5 监理的技术管理工作362
9.2 实施监理的工程案例之二——茂名30万t乙烯工程362
9.3 质量控制案例——上海金茂大厦工程364
9.3.1 完善监理组织结构,实现监理工作规范化364
9.3.2 注意监理工作的深度和广度365
9.3.3 运用一流手段,使监理水平步上新台阶367
9.4 黄河小浪底工程监理工作程序和制度369
9.4.1 工程开工申请程序369
9.4.2 工程质量和验收管理程序370
9.4.3 监理工程师对承包商指示的暂行办法373
9.4.4 工程设计变更程序374
9.4.5 工程索赔控制程序375
9.4.6 月进度付款程序377
参考文献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