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血液病造血组织病理学图谱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血液病造血组织病理学图谱
  • 张志宏,杨崇礼主编 著
  • 出版社: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5705766
  • 出版时间:1989
  • 标注页数:262页
  • 文件大小:89MB
  • 文件页数:28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血液病造血组织病理学图谱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骨髓1

第一节 骨髓的结构及其对造血功能的影响(杨崇礼)1

一、骨髓的结构1

二、骨髓微环境对造血的影响7

第二节 骨髓组织切片的观察(张志宏 范嘉琏)10

一、骨髓组织切片观察要点10

二、骨髓组织切片观察内容10

第三节 贫血(张志宏、齐淑玲、范嘉琏)15

一、定义与分类15

二、再生障碍性贫血17

三、缺铁性贫血19

四、铁粒幼细胞性贫血19

五、巨幼细胞贫血20

六、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20

七、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21

八、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22

九、地中海贫血22

十、蚕豆病23

十一、继发性贫血23

第四节 白血病(范嘉琏 齐淑玲 张志宏)24

一、定义与分类24

二、血象和骨髓改变26

三、急性白血病28

四、慢性白血病31

五、其他32

第五节 骨髓增生性疾病(范嘉琏 张志宏)35

一、骨髓纤维化症35

二、真性红细胞增多症36

三、慢性粒细胞白血病36

四、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36

第六节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范嘉琏 齐淑玲 张志宏)37

第七节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张志宏,范嘉琏)38

第八节 原发性贮藏性疾病(张志宏 范嘉琏)39

一、海蓝组织细胞增生症39

二、高雪病39

三、尼曼一匹克病39

第九节 恶性组织细胞病(范嘉琏 张志宏)39

第十节 多发性骨髓病(张志宏 齐淑玲,范嘉琏)40

第十一节 其他(范嘉琏,张志宏)41

一、嗜酸粒细胞增多症41

二、骨髓转移性肿瘤41

三、结核性骨髓炎42

第二章 脾脏44

第一节 脾脏的结构与功能(杨崇礼)44

第二节 脾脏肿大(杨崇礼)48

第三节 贫血状态脾脏的变化(张志宏)52

一、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52

二、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53

三、地中海贫血53

四、再生障碍性贫血53

第四节 白血病脾脏的变化(张志宏)54

一、急性白血病54

二、慢性白血病54

三、多毛细胞白血病55

四、浆细胞白血病55

第五节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脾脏变化(张志宏)55

第六节 原发性贮藏性疾病的脾脏变化(张志宏)56

一、高雪病56

二、尼曼-匹克病56

第七节 恶性组织细胞病的脾脏变化(张志宏)56

第八节 脾脏的原发性肿瘤(张志宏)57

第三章 淋巴结58

第一节 淋巴组织的结构和功能(伍海南 杨崇礼)58

一、淋巴系统的组成58

二、淋巴结的结构和功能60

三、淋巴细胞的形态与免疫学分类61

第二节 淋巴结恶性淋巴瘤(伍海南)63

一、概述63

二、何杰金淋巴瘤65

三、非何杰金恶性淋巴瘤66

第三节 白血病的淋巴结改变(伍海南)72

一、白血病淋巴结浸润与恶性淋巴瘤的鉴别72

二、几种常见白血病的淋巴结病变72

第四节 恶性组织细胞病的淋巴结改变(伍海南)73

第五节 淋巴结转移性恶性肿瘤(伍海南)73

第六节 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淋巴结炎及特殊性炎症)(伍海南)74

第四章 胸腺78

第一节 胸腺的结构和功能(杨崇礼,张志宏)78

第二节 白血病性胸腺的变化(张志宏)79

第三节 胸腺的肿瘤(张志宏)79

第五章 造血组织制片技术及染色方法81

第一节 常规方法与技术(张志宏,范嘉琏)81

一、取材81

二、固定82

三、脱钙82

四、脱水、透明83

五、浸蜡和包埋83

六、切片和附贴83

七、染色83

第二节 塑料包埋制片技术和染色方法(张志宏,范嘉琏)87

一、材料与方法87

二、结果8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