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针灸器械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钱真良,李正明主编 著
- 出版社: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4530350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503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53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针灸器械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基础理论1
第一章 针灸器械的起源与发展1
第一节 针灸器械的起源1
第二节 针灸器械的发展4
一、清代以前针灸器械的发展5
二、近代针灸器械的发展8
第三节 针灸器械的现状16
一、针灸器械与现代技术17
二、针灸器械功能的开发21
第四节 针灸器械的展望25
第二章 针灸器械的疗效机理29
第一节 多种物理因素与人体的关系29
一、电子与人体的关系30
二、微波与人体的关系31
三、激光与人体的关系32
四、红外线与人体的关系34
五、超声波与人体的关系35
六、磁与人体的关系37
七、频谱与人体的关系38
第二节 针灸器械的治疗作用机理39
一、各种物理因素的作用机制40
二、各种针灸器械的作用机制43
第三章 中医基础理论52
第一节 阴阳五行52
一、阴阳学说53
二、五行学说58
第二节 脏腑及气血津液64
一、脏腑64
二、气血津液71
一、六淫76
第三节 病因观76
二、七情79
三、饮食与劳逸80
四、外伤80
五、痰饮与瘀血81
六、发病机理82
第四节 诊断与辨证83
一、四诊83
二、辨证纲要86
(一)八纲辨证86
(二)脏腑辨证90
(三)经络辨证98
第一节 经络103
一、经络的概念103
第四章 经络与腧穴103
二、经络的内容104
三、经络的根结、标本与气街、四海110
四、经络的生理功能及其运用113
第二节 腧穴116
一、腧穴的概念116
二、腧穴治疗作用的基本规律117
(一)近治作用117
(二)远治作用118
(三)特殊作用120
中篇 针灸器械123
第一章 九针123
第一节 ?针123
一、形状与结构123
第二节 圆针124
四、注意事项124
一、形状与结构124
二、操作方法124
三、应用范围124
二、操作方法125
三、应用范围125
四、注意事项125
第三节 鍉针125
一、形状与结构125
二、操作方法125
三、应用范围126
四、注意事项126
第四节 锋针126
一、形状与结构126
二、操作方法126
三、应用范围126
二、操作方法127
三、应用范围127
第五节 铍针127
一、形状与结构127
四、注意事项127
四、注意事项128
第六节 圆利针128
一、形状与结构128
二、操作方法128
三、应用范围128
四、注意事项128
第七节 毫针129
一、形状与结构129
二、操作方法129
三、应用范围129
四、注意事项129
四、注意事项130
三、应用范围130
二、操作方法130
第八节 长针130
一、形状与结构130
第九节 大针131
一、形状与结构131
二、操作方法131
三、应用范围131
四、注意事项131
附:师怀堂新九针132
一、?针132
(一)形状与结构132
(二)操作方法132
(三)应用范围132
二、磁圆针132
(一)形状与结构132
(一)形状与结构133
(二)操作方法133
(三)应用范围133
三、鍉针133
(二)操作方法133
(三)应用范围134
四、锋勾针134
(一)形状与结构134
(二)操作方法134
(三)应用范围134
五、铍针134
(一)形状与结构134
(二)操作方法135
(三)应用范围135
六、梅花针135
(一)形状与结构135
(二)操作方法135
3.应用范围136
2.操作方法136
(二)粗火针136
1.形状与结构136
(一)细火针136
七、火针136
(三)应用范围136
1.形状与结构136
2.操作方法137
3.应用范围137
(三)三头火针137
1.形状与结构137
2.操作方法137
3.应用范围137
八、毫针与三棱针137
一、毫针的形状与结构138
二、毫针的规格138
第一节 毫针的结构、规格与保养138
第二章 毫针138
三、毫针的技术要求140
四、毫针的选择140
五、毫针的保养与维修141
第二节 毫针的操作方法141
一、毫针的进针法141
二、针刺的角度、方向和深度145
三、针刺手法145
四、得气与候气147
五、留针与出针147
第三节 毫针的禁忌148
一、《内经》所述之 十二禁148
二、部位及腧穴的禁忌148
附:一次性使用无菌针灸针149
二、操作方法150
一、形状与结构150
第三章 其他针具150
第一节 巨针150
三、巨针应用特点151
四、临床应用151
五、注意事项152
第二节 挑针153
一、形状与结构153
二、挑刺方法153
三、适应症与部位选择154
四、注意事项154
第三节 杵针155
一、形状与结构155
二、杵针的规格155
三、杵针治疗的手法156
五、注意事项159
四、适应范围159
第四节 三棱针160
一、形状与结构160
二、操作方法161
三、适应范围161
四、注意事项161
第五节 皮肤针162
一、形状与结构162
二、操作方法162
三、适应范围163
四、注意事项163
第六节 皮内针163
一、形状与结构163
二、操作方法164
一、形状与结构165
第七节 小宽针165
二、操作方法165
四、注意事项165
三、适应范围165
三、适应范围166
四、注意事项166
第八节 芒针167
一、形状与结构167
二、操作方法167
三、适应范围168
四、注意事项168
第九节 水针169
一、形状与结构169
二、常用水针药物169
三、注射穴位169
四、操作方法170
五、适应范围170
六、注意事项171
第四章 灸具172
第一节 传统灸具172
一、艾172
(一)艾炷172
(二)艾条174
(三)药艾条175
(四)温针176
(五)艾熏177
二、天灸178
(一)临床常见的几种天灸178
(二)注意事项178
三、水蒸气灸与药液蒸气灸179
(一)水蒸气灸与药液蒸气灸的种类与方法179
(二)注意事项179
(二)线香灸的适应症180
第二节 现代灸具180
(一)线香灸的材料与方法180
一、温灸器180
(一)常用温灸器的种类、形状与使用方法180
(二)灯草灸的适应症180
(三)注意事项180
(一)灯草灸的材料与方法180
四、灯草灸180
五、线香灸180
(二)应用范围183
(三)注意事项184
二、红外线灸184
(一)红外线与红外线灸疗184
(二)红外线灸疗仪的结构与灸疗特点184
(三)红外线灸的作用与机理185
(四)应用范围185
(五)操作方法185
(六)注意事项186
(七)常用红外线灸疗仪186
(二)电热灸的作用与机理187
三、电热灸疗仪187
(一)电热灸及其特点187
(三)应用范围188
(四)常用电热灸疗仪188
第三节 其他灸具197
一、硫磺灸197
二、黄蜡灸198
三、铝纸灸198
四、桑枝灸199
五、麝火药块199
第五章 角具201
第一节 传统角具201
一、竹罐201
三、金属罐202
二、陶罐202
五、抽气罐203
四、玻璃罐203
六、穴位吸引器204
第二节 真空负压治疗器205
一、真空负压拔罐的特点205
二、真空负压拔罐的作用与机理205
三、应用范围与禁忌症206
四、常用真空负压拔罐仪206
(一)多功能治疗罐206
(二)远红外真空罐208
(三)HZ-Ⅲ型红外线真空治疗机209
一、脉冲电与脉冲电针仪211
二、脉冲电针仪的种类与特点211
第一节 概述211
第六章 电针仪211
三、脉冲电针的波形及治疗作用212
第二节 脉冲电针仪的使用215
一、仪器的使用方法215
二、注意事项216
第三节 常用脉冲电针仪216
一、G6805-Ⅱ型治疗仪216
二、SDZ-Ⅱ型电子针疗仪217
三、DG-1治疗仪219
四、电脑针灸仪221
五、三用电针仪222
六、开阖枢治疗仪223
七、针刺手法仪227
八、KWD-808全能脉冲电疗仪228
九、ZY-72A针麻仪229
二、磁疗的特点231
一、磁与磁疗231
第一节 概述231
第七章 磁疗仪231
三、磁性材料的基本特性232
四、磁性材料的品种与规格233
五、磁场的安全剂量233
六、磁疗作用与机理236
第二节 磁疗仪的种类与操作238
一、磁疗仪的种类与操作238
二、磁疗的适应症239
三、磁疗的副作用与禁忌症240
四、注意事项240
第三节 常用磁疗器械241
一、磁片、磁珠241
二、电动旋磁机243
三、电动磁疗机244
四、震动磁疗机246
第八章 激光针灸仪248
第一节 概述248
一、激光与激光针灸248
二、激光的发生原理与特性248
三、激光的生物效应与治疗作用251
四、激光针灸仪的种类与特点252
五、注意事项254
第二节 常用激光针灸仪255
一、氦氖激光针灸仪255
二、二氧化碳激光针灸仪256
第九章 其他针灸治疗仪259
第一节 声波针灸治疗仪259
一、声波与声波治疗仪259
二、声电波的基本特性259
三、声波针灸仪的作用260
(一)ZM-1型声电波电针仪261
五、常用声波针灸仪261
四、声波针灸仪的适应症与禁忌症261
(二)YYD型音乐电治疗机263
(三)RS-Ⅲ型音乐探穴治疗多用机264
第二节 微波针灸仪266
一、微波与微波针灸266
二、微波针灸的作用与机理266
三、微波针灸仪的技术要求269
四、微波针灸仪的适应症与禁忌症269
五、微波对人体有无损害作用问题269
六、常用微波针灸仪270
(一)DBJ系列微波针灸仪270
(二)微波鍉针仪271
三、超声波的性质273
二、超声针灸的特点273
一、超声与超声针灸273
第三节 超声针灸仪273
四、超声针灸的作用与机理274
五、超声针灸的治疗方法278
六、应用范围与禁忌范围279
七、超声的剂量问题280
八、超声治疗的副作用281
九、常用超声针灸仪281
(一)XCZ-2穴位超声治疗机281
(二)UC-2A型超声波美容仪282
第四节 穴位离子透入仪284
一、离子透入法与穴位离子透入仪284
二、人体对直流电的导电性284
三、离子导入人体的途径与分布285
四、穴位离子透入仪的常用处方286
六、适应范围289
七、注意事项289
五、操作方法289
八、常用穴位离子导入仪290
(一)GZ-Ⅲ型系列药物电泳治疗仪290
(二)回春场效应药导入腹贴291
第五节 特定波谱治疗仪292
一、电磁波与特定波谱治疗仪292
二、特定波谱治疗仪的特点293
三、特定波谱治疗仪的作用机理293
四、应用范围293
五、常用仿生仪与特定波谱治疗仪294
(一)仿生治疗仪294
(二)QG-5治疗仪295
(三)特定电磁波谱治疗器296
第六节 导平仪297
一、平衡学说与导平仪297
(四)SDZLY-3型生物电场治癌仪297
二、导平仪的特点298
三、导平仪的作用机理298
四、导平仪的导平治疗法299
五、应用范围302
六、常用导平仪302
(一)SCP-21数字式经气测平仪302
(二)DMJ-Ⅱ型经络导平治疗仪305
(三)ZDZ自控Ⅲ型经络导平治疗仪307
第七节 冷冻针灸仪312
一、冷疗与冷冻针灸仪312
二、电子冷冻针灸仪的制冷原理313
三、电子冷冻针灸仪的治疗作用313
四、应用范围315
五、常用冷冻针灸仪315
LRE-?型电子冷冻增热针灸治疗仪315
一、测定仪的理论基础316
第八节 测定仪316
二、各种测定仪的作用317
三、常用测定仪318
(一)阻抗式经络探测仪318
(二)耳穴探测仪319
(三)针麻剂量测试仪320
(四)DTC-1探穴测温仪321
(五)KZ1303经络控制诊疗仪322
(六)钾离子测痛仪323
第九节 综合针灸仪324
一、综合针灸仪的特点324
二、综合针灸仪的作用与机理324
三、常用综合针灸仪325
(一)TC-1型电子康复仪325
(二)多效能电子治疗仪326
一、专病针灸仪的发展概况328
二、专病针灸仪的特点328
第十章 专病针灸仪328
第一节 概述328
三、专病针灸仪的作用与机理329
四、使用专病针灸治疗仪的注意事项329
第二节 常用专病针灸仪330
一、高血压治疗仪330
二、JZ-Ⅲ型颈椎病治疗仪331
三、HB-JZ颈椎病治疗仪332
四、TC-Ⅲ型电子瘫痪治疗机334
五、SY-Ⅰ型糖尿病治疗仪336
六、FD-Ⅲ型风湿治疗仪338
七、DJS-Ⅲ型系列胆结石治疗仪340
八、QLX905前列腺专用治疗机342
九、YS-A软组织损伤治疗机344
十、NXK-Ⅱ型男子性功能康复治疗仪345
十一、骨不连治疗仪346
十二、速效自动止痛器347
下篇 临床治疗349
第一章 针灸的治疗作用349
第一节 调和阴阳349
第二节 扶正祛邪350
第三节 疏通经络351
第二章 针灸的治则治法353
第一节 补虚与泻实354
一、补虚355
二、泻实356
第二节 清热与温寒358
一、清热358
二、温寒359
第三节 治标与治本360
二、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361
一、治病必求其本361
三、标本同治362
第四节 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362
第五节 局部与整体363
第六节 因时、因地、因人制宜364
一、因时制宜364
二、因地制宜365
三、因人制宜366
第三章 针灸的选穴组方367
第一节 针灸选穴组方的基本规律367
一、近部取穴367
二、远部取穴367
三、随证取穴368
第二节 常用的配穴方法370
三、远近配穴法371
二、表里经配穴法371
一、本经配穴法371
四、前后配穴法373
五、上下配穴法373
六、左右配穴法373
七、俞募配穴法374
八、五输配穴法375
九、原络配穴法378
十、八脉交会八穴配穴法380
第四章 内科病的临床治疗381
第一节 感冒381
第二节 支气管哮喘383
第三节 支气管炎386
第四节 胃炎390
第五节 消化性溃疡392
第六节 胃下垂395
第七节 胃肠神经官能症397
第八节 慢性肠炎399
第九节 病毒性肝炎402
第十节 细菌性痢疾404
第十一节 肾盂肾炎406
第十二节 前列腺炎408
第十三节 阳痿410
第十四节 高血压病413
第十五节 高脂血症415
第十六节 冠心病417
第十七节 心脏神经官能症419
第十八节 血管性头痛421
第十九节 脑血管意外424
第二十节 神经衰弱427
第二十一节 癔病430
第二十二节 精神分裂症432
第二十三节 癫痫435
第二十四节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438
第二十五节 糖尿病440
第二十六节 肥胖症443
第二十七节 坐骨神经痛444
第二十八节 多发性神经炎447
第二十九节 面神经麻痹449
第五章 伤科病的临床治疗452
第一节 颈椎病452
第二节 肩周炎454
第三节 肱骨外上髁炎457
第四节 腰椎间盘突出症459
第六章 妇儿科病的临床治疗462
第一节 痛经462
第二节 功能性子宫出血465
第三节 盆腔炎467
第四节 慢性子宫颈炎470
第五节 胎位异常472
第六节 产后少乳474
第七节 外阴白色病变475
第八节 小儿遗尿477
第七章 皮肤科病的临床治疗481
第一节 带状疱疹481
第二节 神经性皮炎483
第三节 荨麻疹486
第四节 冻疮488
第八章 眼科、耳鼻喉科病的临床治疗491
第一节 近视491
第二节 视神经萎缩493
第三节 慢性鼻炎496
第四节 内耳眩晕症498
第五节 声带麻痹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