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投资银行全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张钢,张志平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 ISBN:7501732736
- 出版时间:1995
- 标注页数:1288页
- 文件大小:90MB
- 文件页数:132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现代投资银行全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1
第一篇投资银行的基本理论1
第一章绪论1
第一节投资银行的产生和发展1
第二节投资银行的性质和形式比较6
第三节投资银行的地位和职能9
第四节投资银行的发展趋势11
第二章投资银行的运营环境13
第一节宏观环境——市场经济13
一、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13
二、市场经济的存在基础14
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市场机制15
四、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16
五、市场经济的功能18
第二节微观环境——现代企业制度19
一、现代企业制度的涵义19
二、公司的特征和类型19
三、公司的法人财产和法人治理结构21
第三节政府对投资银行的监管24
一、美国对投资银行的监管25
二、香港对投资银行——接受存款公司的监管27
第四节投资银行经营环境的变化30
一、金融创新对“格拉斯——斯蒂格尔墙”的冲击30
二、各国金融业务的自由化改革32
第三章投资银行的竞争性分析33
第一节一般分析33
一、市场的含义33
二、市场营销的概念和方法34
三、金融资产和金融市场35
四、金融市场的市场营销38
五、投资银行在竞争中的市场营销策略39
第二节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的竞争42
一、商业银行的概况及其特点42
二、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的竞争43
三、投资银行应付竞争的策略45
第三节同业竞争46
第四节投资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竞争48
一、非银行金融机构概况48
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分类48
三、投资银行采取的营销策略49
第五节跨国间的竞争50
一、金融市场全球一体化50
二、银行的跨国化发展51
三、投资银行的国际化发展52
四、在跨国间的竞争中,投资银行应采取的策略53
第四章投资银行业务概述53
第一节投资银行业务的历史沿革53
第二节投资银行业务范围57
第三节与商业银行业务的比较62
第四节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业务的比较64
第五章建立投资银行的可行性研究66
第一节金融市场分析66
一、金融市场分析的内容66
二、金融市场分析的方法68
第二节业务需求预测69
第三节资金筹措分析75
一、股本75
二、借入资金77
第四节风险分析79
一、风险的概念79
二、投资银行的风险分析79
三、风险评估方法81
四、确定风险资产标准82
第五节具体计划的制定和实施83
一、可行性研究流程图83
二、建立投资银行的时间安排85
三、经营预测85
第六章现代投资理论的应用87
第一节现代投资理论概述87
一、现代投资理论的发展87
二、现代投资理论与投资银行89
第二节投资组合与绩效测定90
一、投资组合理论90
二、风险、期望收益的绩效测定93
第三节利率与债券管理94
一、利率水平的确定95
二、利率的期限结构分析97
三、积极的债券投资组合管理97
四、利率风险回避99
第四节综合证券定价99
一、欧式期权定价100
二、期权交易策略105
三、金融远期合约和期货合约107
第一节盈利性原则110
一、盈利性原则的意义110
第二篇投资银行的经营管理110
第一章投资银行的经营原则110
二、盈利性指标111
三、影响盈利性的因素113
四、盈利性管理方法114
第二节安全性原则116
一、安全性原则的意义116
二、影响安全性的因素117
三、风险的测定119
四、风险管理策略121
第三节流动性原则123
一、流动性原则的意义123
二、流动性衡量指标124
三、影响流动性的因素124
四、流动性管理125
一、创新性原则的意义126
第四节创新性原则126
二、金融机构对创新的需求128
三、促进金融创新的因素129
第五节社会性原则129
一、社会性原则的意义129
二、投资银行的社会经济作用130
三、投资银行经营的社会成本130
第六节五性协调原则131
一、社会性同盈利性、安全性和流动性之间的关系131
二、创新性同盈利性、安全性和流动性之间的关系132
三、盈利性、安全性和流动性三者之间的关系132
第二章投资银行的组织管理134
第一节投资银行组织体制134
一、投资银行组织体制的概念与分类134
二、投资银行组织体制的一般原理135
三、投资银行组织体制的现实模式137
第二节权力制衡的结构和有效性138
一、分权的性质及原则139
二、分权程度的权衡141
三、权力制衡和有效性143
第三节投资银行的部门和分支机构的设立145
一、部门划分的基本形态145
二、服务部门的特殊性146
三、选择最佳的部门划分方法147
四、投资银行分支机构的设立147
五、投资银行分支机构的设立形式148
六、设立分支机构的影响因素和选择149
二、投资银行财务管理的内容150
一、投资银行财务管理的原则150
第一节财务管理概述150
第三章投资银行的财务管理150
三、投资银行财务管理的方法152
第二节资本金管理152
一、资本金的构成及形式152
二、投资银行资本金的职能153
三、资本充足程度的检验标准154
四、资本计划155
第三节投资银行的财务报表及分析158
一、财务报表的意义和作用158
二、财务报表的种类158
三、投资银行的资产负债表159
四、投资银行的损益表160
五、投资银行的财务状况变动表160
一、审计管理的内涵162
第一节审计管理的内涵和意义162
第四章投资银行的审计管理162
二、审计的分类与比较163
三、审计管理的职能和意义165
第二节审计管理在投资银行中的重要性166
一、内部审计的重要性166
二、内部审计作为外部审计的基础168
三、社会公共审计的重要性169
第三节投资银行审计管理的方法和程序170
一、投资银行审计管理的一般方法170
二、投资银行审计管理的特殊方法173
三、投资银行审计管理的程序175
第一节风险管理概述179
一、风险的含义与性质179
第五章投资银行的风险管理179
二、风险管理的产生与发展180
三、风险管理的目标180
四、风险管理的内容181
第二节投资银行风险的来源187
一、企业风险187
二、市场风险187
三、购买力风险189
四、流动性风险189
五、经营风险189
六、决策风险189
七、国家风险190
第三节投资银行风险的防范与补救190
一、风险回避190
二、风险分散190
三、风险转移191
五、风险补偿192
四、风险消缩192
第六章投资银行的人事管理193
第一节投资银行对职员的要求和任用193
一、投资银行对职员的要求193
二、投资银行对职员的任用193
三、投资银行对职员工作的评价与考核195
第二节投资银行经理人员的选聘197
一、投资银行经理的素养197
二、投资银行经理的来源199
三、经理需要量的确定199
四、经理人员的挑选过程200
五、低层经理人员的挑选200
一、激励的理论——双因素论201
六、中上层经理的挑选201
第三节投资银行职员的激励与提升201
二、激励的重要途径202
三、职员激励的方法202
四、职员的提升204
五、我国投资银行职员激励中应注意的问题204
第四节投资银行职员的培训205
一、培训的意义205
二、培训的形式206
三、培训规划206
四、培训的内容207
第七章投资银行的公共关系管理208
第一节公共关系管理的内容208
二、公共关系的对象与职能209
一、公共关系的涵义209
三、公共关系管理211
第二节投资银行公共关系的种类和管理原则213
一、投资银行公共关系的种类214
二、投资银行公共关系的管理原则215
第三节投资银行公共关系管理的机构和人员设置218
一、投资银行公共关系部的设置与工作218
二、投资银行公共关系人员的素质与培训220
第四节投资银行公共关系管理的内容和程序222
一、投资银行公共关系管理的内容222
二、投资银行公共关系管理的程序224
第五节投资银行公共关系管理的手段和方法227
一、投资银行广告的制作228
二、投资银行新闻稿的撰写229
三、投资银行赞助活动的开展230
四、招开投资银行股东年会231
五、举办投资银行开业典礼和庆祝典礼232
第三篇投资银行的业务——战略顾问篇233
第一章合并233
第一节企业合并概述233
一、合并的内涵233
二、企业合并的历史发展及其特征233
三、企业合并的优缺点239
四、企业合并的发展趋势241
五、投资银行在企业合并中的角色242
第二节企业合并的动机和方式244
一、企业合并的外因244
二、企业合并的内因245
三、企业合并的方式247
一、企业合并的程序249
第三节企业合并实务249
二、合并决策必须考虑的问题250
三、合并实务操作254
四、合并后的会计处理258
第四节企业合并中的资产评估260
一、资产评估的涵义及特点261
二、资产评估的原则262
三、资产评估的程序263
四、资产评估的标准265
五、资产评估的基本方法266
第二章收购与反收购270
第一节概述270
一、收购的定义与性质270
二、收购的作用与影响270
三、收购的种类272
四、收购的一般程序275
五、收购涉及的有关问题277
第二节收购的评估与审查279
一、收购战略279
二、公司审查280
三、目标公司价值评估283
四、谈判议价286
第三节收购的融资与支付286
一、杠杆收购的含义286
二、杠杆收购的特点287
三、收购的融资方式与结构288
四、收购融资实例291
五、收购支付294
一、概述303
第四节敌意收购与反收购303
二、敌意收购与反收购的影响305
三、反收购战略技术306
第五节收购的变化趋势及其在中国的发展310
一、收购活动的一些新变化310
二、中国的收购交易活动312
第三章企业合资321
第一节企业合资与合资企业321
一、企业合资321
二、合资企业322
三、投资银行在企业合资的作用326
第二节企业合资的前期工作327
一、投资环境分析327
二、合资对象的寻找与选择331
四、可行性研究报告334
三、项目建议书334
第三节建立合资企业的谈判336
一、信息资料的搜集337
二、谈判的准备338
三、谈判的组织342
第四节合资企业的签约、审批及建立343
一、签约的有关法律问题343
二、合资企业的协议345
三、合资企业合同346
四、合资企业的章程350
五、合资企业的签约审批351
第五节合资企业的组织机构351
一、组织机构设置原则351
二、组织机构设置的方案352
三、管理机构的运作形式353
四、董事会355
五、总经理及其职责356
第六节合资企业的技术引进与外汇风险357
一、合资企业的技术引进357
二、合资企业的外汇风险362
第四章公司重组364
第一节公司重组概述364
一、公司重组的含义364
二、公司重组的意义365
第二节公司重组的前奏:公司重组的申请与裁定365
一、公司重组申请365
二、公司重组的裁定365
一、重组人367
第三节公司重组执行机构与重组债权、股权367
二、重整监督人368
三、关系人会议368
第四节公司重组的经济理论依据:公司最优资本结构决策分析369
一、最优资本结构的理论含义369
二、公司最优资本结构决策的基本分析方法376
三、现金流动分析法378
第五节公司重组的实现380
一、公司评估380
二、常见的几种公司重组模式与公司重组工具380
三、公司重组计划的制定与执行385
四、公司重组的完成388
二、有债权人权利直接变动的公司重组389
三、兼并、收购、合并与公司重组389
一、注资或减资389
第六节中国的公司重组389
第五章公司的解散和清算390
第一节公司的解散390
一、公司解散的概念390
二、公司解散的原因和依据390
三、公司解散的形式392
第二节公司的破产393
一、破产的涵义393
二、破产和解散制度394
三、公司破产程序395
四、破产清算和分配398
第三节公司的清算400
一、清算的含义400
二、清算人400
三、普通清算及其程序403
四、特别清算及其程序404
第四节中国《公司法》中关于公司破产、解散和清算的规定406
一、关于破产的有关法律规定406
二、关于解散的有关法律规定406
三、关于清算的有关法律规定407
第六章国有企业改制408
第一节国有企业改制的条件408
一、国有企业改制的目标408
二、企业改制的条件409
三、国有企业改制的程序410
第二节企业重组和资产评估413
一、企业重组413
二、企业重组的目标及原则413
三、资产评估415
一、股份种类422
第三节股权设置422
二、国有资产股权管理424
三、部分市场经济国家国有企业制度429
第四节募集股份431
一、投资入股的形式431
二、股票发行的条件432
三、股票发行的程序433
四、股票发行方式433
五、招股说明书435
第五节股票的上市435
一、股票上市概念及其好处435
二、股票上市的条件和标准435
三、股票上市审查制度436
五、股票上市的终止437
四、股票上市的程序437
六、上市公司的管理438
七、大陆企业股票在香港和美国上市简介440
第六节企业组织管理改革440
一、公司组织结构440
二、财务会计制度441
三、我国企业改制中的一些问题及对策442
四、国有企业用国有资产自行组建股份公司问题443
第四篇投资银行的业务——资金筹措篇446
第一章公募446
第一节概述446
一、公募的性质与作用446
二、公募的发行者448
三、公募发行的投资者450
四、投资银行在公募发行中的角色452
五、公募发行在投资银行业务中的地位454
六、公募发行的证券种类455
第二节公募发行的决策458
一、公募发行的条件决策458
二、公募发行的成本决策462
三、公募发行的价格决策465
第三节公募发行的程序469
一、包销业务的一般程序469
二、包销业务的具体日程472
第二章私募475
第一节概述475
一、私募的性质及作用475
二、私募的发展概况478
三、私募市场的发行者和投资者480
四、私募市场中投资银行的作用481
二、私募发行的周旋483
第二节私募发行483
一、私募发行的提出与设立483
三、私募发行的设计与构造488
第三节私募融资的类型及案例494
一、案例494
二、案例分析499
第三章高收益证券500
第一节高收益证券概述500
一、高收益证券定义500
二、高收益证券产生的原因501
三、高收益债券的发展历史502
四、高收益债券的作用与影响504
五、高收益证券融资收入的使用505
一、高收益证券发行的信用分析506
第二节高收益证券的发行506
二、高收益证券的设计与分析509
第三节高收益证券的发展变化510
一、80年代末高收益证券市场的变化510
二、进入90年代高收益证券市场的发展512
第四章银团贷款514
第一节银团贷款概述514
一、银团贷款的历史514
二、银团贷款的作用514
三、银团及银团成员、当事人515
四、银团贷款的费用及其分配517
第二节银团贷款的方式517
第三节银团贷款筹组程序520
一、蕴酿期520
二、筹组前期521
三、筹组后期525
四、筹组策略526
第四节银团贷款协议528
一、内容简介528
二、主要条款的内容、解释及必须注意的事项532
第五节银团贷款管理535
一、银团贷款存在的风险535
二、银团贷款的风险管理536
三、问题贷款的管理537
四、债务重整541
第六节银团贷款文件参考格式和专用术语543
一、委托书参考格式543
二、承诺书参考格式543
四、银团贷款程序示意图544
三、全权委托书参考格式544
五、银团贷款文件时间表545
六、签字安排表546
七、银团贷款术语解释546
第五章项目融资550
第一节项目融资的含义与特点550
一、可行的项目融资的特点550
二、投资银行在项目融资中的作用551
第二节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552
一、市场行销可行性研究552
二、设计技术可行性研究554
三、生产制造可行性研究554
四、投资计划的编制555
六、投资计划说明书557
五、财务利润可行性研究557
第三节投资项目经济分析558
一、项目经济评价指标558
二、财务评价561
三、国民经济评价563
四、盈亏分析564
五、敏感性分析566
第四节项目融资的筹资方式(一)567
一、附属性贷款567
二、无担保放款567
三、担保放款568
第五节项目融资的筹资方式(二)569
一、有第三方贷款支持的项目融资569
二、主办商贷款570
三、杠杆优先股572
一、资本设备租赁575
第六节项目融资的筹资方式(三)575
二、杠杆租赁(一)580
三、杠杆租赁(二)580
四、不动产租赁581
五、对设备或不动产的销售一租回581
六、服务租赁582
七、用于获得或开发矿产资源的租赁582
八、用租赁和分租“购买”ITC税收受益583
第六章市政融资583
第一节市政融资及市政债券583
一、市政债券的特点及分类583
三、制约市政债券需求的因素585
二、市政债券市场概况585
第二节市政债券的发行及投资银行在发行中的作用586
一、财务咨询服务586
二、发行方法:公开投标与协议承销587
三、公开投标承销的运作589
第三节市政融资的创新590
一、市政融资创新的起因590
二、免税商业票据及可变利率债券的创新591
三、债券附加期权的创新592
四、买入期权与提前转期592
五、再投资风险及零息票债券593
六、不稳定的信用质量及信用增补595
二、地方债的发行问题597
三、地方债计划597
一、日本市政债务的特点及其发展597
第四节 日本市政融资的特点及其发展597
四、准许地方债发行的协商制度598
五、地方债资金的性质598
六、政府资金600
七、公营企业金融公库资金601
八、市场公募资金601
九、联合资金603
十、地方债持有、吸收状况604
十一、地方债发行额605
第七章房地产606
第一节房地产投资概述606
一、房地产商品的特点606
二、房地产投资的利益与风险607
三、房地产投资决策的意义与程序608
第二节房地产市场的调查与分析610
一、房地产市场的分类610
二、市场分析涉及的问题611
三、间接经济因素分析612
四、直接经济因素分析614
五、衡量房地产市场气氛的指标体系619
第三节房地产价格原理621
一、房地产估价的基本概念621
二、房地产估价的方法624
第四节房地产融资627
一、房地产金融概述627
二、房地产权益融资629
三、房地产债务融资634
四、房地产证券化641
一、股权投资的内涵646
第一节股权投资概述646
第八章股权投资646
二、股权投资的产生与发展647
三、股权投资的类型649
四、股权投资的动因和功能650
第二节股权投资的前期准备工作和长期管理651
一、股权投资的前期准备工作651
二、股权投资的长期管理652
第三节股权投资的目标抉择652
一、选择目标企业的出发点653
二、对目标企业的经营状况分析653
三、对目标企业的财务分析653
四、对目标企业的资产评估654
一、股票价值基本理论655
第四节股票交易价格的确定655
二、影响股权价格的因素656
三、股权交易价格确定的方式657
第五节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657
一、股份取得时的帐务处理658
二、股份取得后的核算659
三、合并财务报表659
第六节股权投资的资金筹措659
一、股权投资的资金来源659
二、股权交易资金的支付660
第七节股权投资的风险管理661
一、股权投资的风险识别661
二、股权投资风险的防范与补救662
第八节我国股权投资的现状及发展663
一、我国股权投资的现状与特征663
二、我国股权投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666
三、发挥股权投资在国有资产管理中的作用667
四、股权投资对我国银企债务重组的意义669
五、我国股权投资的发展方向和配套措施670
第九章风险资本投资672
第一节风险资本投资概述672
一、风险资本投资的定义与特征672
二、风险资本投资的发展历程675
三、风险资本市场结构678
四、风险投资业的运作679
第二节风险资本投资的融资方式684
一、风险投资的资金性质685
二、风险资本融资方式685
第三节风险资本投资的投资决策686
一、经营计划书687
二、风险资本投资项目的决策程序689
第四节风险资本投资的回收692
一、风险企业股票上市前的准备692
二、股票公开上市的步骤和资金的回收692
第五篇投资银行的业务——市场通渠篇694
第一章货币市场业务694
第一节货币市场概述694
一、货币市场的性质和特征694
二、货币市场的结构和功能694
三、货币市场工具696
四、投资银行参与货币市场运作697
第二节短期资金拆借业务697
一、资金拆借的特点和作用697
二、拆借市场的种类与操作698
三、通过中介机构的同城拆借操作700
四、美国联邦资金市场及其业务702
五、我国资金拆借市场现状及发展703
第三节短期票据市场业务704
一、票据市场概述704
二、银行承兑汇票市场705
三、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市场707
四、商业票据市场709
第四节短期政府债券市场业务712
一、短期政府债券市场概述712
二、国库券市场业务713
三、回购协议市场716
四、我国短期政府债券市场展望719
第一节债券交易市场概述720
一、债券交易市场的一般理论720
第二章债券交易720
二、债券交易市场分类721
三、债券市场工具723
四、债券交易市场的参与者725
第二节投资银行参与债券交易市场725
一、作为经纪商参与债券市场交易725
二、作为自营商参与债券市场交易728
三、债券代保管业务730
第三节债券交易方式731
一、现货交易731
二、期货交易732
三、信用交易733
四、期权交易733
五、现先交易734
一、债券交易价格及影响因素735
第四节债券交易收益分析735
二、债券交易价格的计算736
三、债券收益率及比较739
四、衡量债券收益水平的主要指标及其计算740
第五节债券交易风险分析742
一、构成债券交易风险的因素743
二、债券交易风险的测定744
三、债券交易风险的防范746
四、债券买卖时机的选择747
第三章股票交易749
第一节股票交易概述749
一、二级股票市场749
二、证券交易所市场的股票交易751
三、柜台交易市场的股票交易753
一、股票自营买卖756
第二节投资银行进行股票交易的策略756
二、股票代理买卖759
第三节股票交易的风险管理763
一、股票投资风险的种类763
二、股票投资风险的测量765
三、股票投资风险的防范768
第四节股票交易的技巧771
一、股票行情表的解读771
二、股票投资的要点773
三、股票选择的原则与技巧774
四、股票投资的技术分析775
五、确定股票购买时机780
第一节外汇市场783
一、外汇市场简史783
第四章外汇交易783
二、外汇市场的参与者结构785
三、投资银行在外汇市场中的角色787
第二节外汇交易的业务和操作789
一、外汇交易的基本概念789
二、外汇交易的方式790
三、外汇交易的操作794
第三节外汇交易室及其外汇业务处理797
一、外汇交易室797
二、外汇业务处理799
第四节外汇交易的分析技巧802
一、基本分析802
二、技术分析法805
一、资金部的管理808
第五节外汇交易的风险控制808
二、交易风险的主要种类810
三、交易风险的控制813
第五章期货交易816
第一节期货交易概述816
一、期货交易的历史816
二、期货交易及其特点818
三、期货合约819
四、期货商品821
第二节期货市场的结构、功能、业务流程824
一、期货市场的组织结构824
二、期货市场的功能827
三、期货交易流程828
四、著名的期货市场介绍833
一、套期保值交易835
第三节期货交易类别835
二、投机和套利交易839
第四节期货价格分析与预测842
一、基本分析预测法842
二、技术分析预测法845
第五节投资银行吸引客户的策略和风险控制845
一、作为期货经纪商的条件845
二、如何吸引客户846
三、期货交易风险控制846
第六章金融产品的设计与创新847
第一节金融产品的设计、开发过程847
一、金融产品的种类847
二、金融产品的设计、开发过程848
三、金融产品的筛选与成型852
一、关于创新原因的理论解释853
第二节金融产品的创新原因853
二、创新原因的综合性分析855
第三节衍生金融工具创新857
一、期权857
二、利率互换861
三、货币互换863
四、远期利率协议866
五、票据发行便利868
第四节金融产品创新的影响870
一、宏观经济影响分析870
二、对传统银行业务的影响871
三、金融产品创新对货币政策的影响871
四、金融产品创新后的利率风险871
五、金融产品创新的作用872
一、信用交易的概念874
第一节信用交易概述874
第六篇 投资银行业务——营运服务篇874
第一章信用交易874
二、信用交易的历史发展与现状875
第二节信用交易的影响分析876
一、信用交易的微观影响876
二、信用交易的宏观影响880
第三节融资业务操作884
一、融资买进交易的操作程序884
二、融资融券交易的保证金885
三、融资交易的各项规定888
四、融资交易的权利处理及过户手续889
五、融资交易的结算890
六、证券经纪商融资业务的资金来源891
一、融券卖出的交易程序892
第四节融券业务操作892
二、保证金893
三、融券交易的各项规定894
四、融券交易的结算894
五、融券交易的证券来源895
六、融券卖出交易的注意事项895
七、对融券卖出交易的特别限制896
第五节信用交易的管理和指标分析897
一、信用帐户开立的限制897
二、保证金管理898
三、担保的管理899
四、信用交易条件的管理899
第六节我国引入信用交易制度初探901
一、我国信用交易现状901
二、目前发展信用交易的限制条件902
三、信用交易制度建立的设想904
第二章存托凭证905
第一节存托凭证的概念、特征和运行过程905
一、存托凭证是跨国证券投资的优先选择905
二、存券银行的关键作用——存托凭证的运行过程906
第二节存托凭证的类型907
一、非参与型存托凭证907
二、参与型存托凭证908
三、存托凭证计划908
第三节存托凭证的二级市场909
一、存托凭证市场价格的决定909
二、存托凭证的保管清算和结算910
三、证券的出借912
一、证券法注册要求913
第四节存托凭证法的法规待遇(Regulatory treatment)913
二、证券交易法报告要求914
第五节存托凭证方案种类及其选择915
一、第一级公司参与型存托凭证915
二、第二级公司参与型存托凭证916
三、第三级公司参与型存托凭证917
四、“肩并肩”交易918
五、存托凭证方案的选择919
第六节 国际存托凭证市场发展及现状922
一、存托凭证市场的发展922
二、存托凭证市场的结构分析923
第七节对中国企业以存托凭证方式在海外上市的评价924
一、我国企业发行存托凭证的意义924
二、我国发行存托凭证的可行性研究926
三、中国企业利用存托凭证的约束条件928
四、我国企业发行存托凭证需做的工作929
第三章现金管理932
第一节现金管理概述932
一、现金管理的意义932
二、现金管理的主要业务935
三、现金管理业务的基本策略938
第二节现金余额管理941
一、现金余额管理的基本工具——现金预算表的编制方法941
二、降低现金余额的方法943
三、确定目标现金余额的模式946
第三节投资决策中的现金流分析949
一、投资决策与现金流量概述949
二、现金流量分析950
三、两个现金流量分析的实例955
第四节现金管理信托958
一、现金管理信托概述958
二、投资银行代理现金管理的投资计划960
三、投资银行代理现金管理信托的投资场所及工具961
第七篇投资银行的业务——资产管理篇965
第一章投资分析与决策965
第一节投资分析965
一、投资管理的范畴965
二、经济分析966
三、行业分析972
四、经营状况分析978
五、技术分析985
六、风险分析988
一、计划安排990
第二节投资决策与运作990
二、投资方针与原则991
三、投资选择994
四、投资的期限结构管理996
五、业绩评价996
第二章证券组合管理997
第一节资产组合概述997
一、资产组合的内涵997
二、资产组合的意义997
三、投资银行提供的证券组合服务998
第二节证券组合传统研究方法999
一、证券组合的管理目标999
二、证券组合的管理政策1001
一、当代证券组合理论的假设及组合的意义1003
第三节当代证券组合理论1003
二、马柯威茨模型1004
三、指数模型1007
四、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1010
五、当代证券组合理论的评价1015
第四节当代证券组合理论的新发展——套利定价理论1018
第五节证券组合管理的运作1021
一、短期投资和浮动利率票据市场1021
二、组合保护1024
三、债务配合1027
第三章投资基金1035
第一节投资基金概述1035
一、投资基金的起源1035
二、投资基金的发展1036
三、投资基金的类型1037
一、投资公司1040
第二节投资基金经营机构1040
二、基金经理公司1042
三、基金保管公司1043
四、承销公司1043
五、投资顾问委员会1044
第三节投资基金的设立发行与交易1044
一、投资基金的设立1044
二、投资基金的发行1055
三、投资基金的购回与转让1057
第四节投资基金的投资计划1059
一、基金投资目标1059
二、基金的投资政策1060
四、基金的投资范围与限制1061
三、基金的投资组合1061
五、基金投资结果报告1064
第五节投资基金的分配与税收1064
一、投资基金的收益1064
二、基金的费用1064
三、投资利润的分配1065
四、基金的税收1066
第八篇投资银行全球概览1067
第一章发达国家的投资银行1067
第一节综述1067
一、投资银行业务产生发展概况1067
二、西方各国投资银行的形式1068
三、发达国家投资银行概述1068
第二节英国1069
一、英国商人银行的起源和发展1069
二、英国商人银行在英国金融体系中的地位1071
三、英国商人银行业务概况1072
四、英国商人银行的组织结构1074
第三节美国1076
一、美国投资银行发展历史1077
二、美国投资银行的主要业务1078
三、美国投资银行监管机构与法律体系1082
第四节日本1084
一、日本证券公司发展1084
二、日本证券公司的产业结构1085
三、日本证券公司的业务1087
四、日本证券公司的监管1089
第五节澳大利亚的商人银行1090
一、澳大利亚商人银行概述1090
三、澳大利亚商人银行的主要业务品种1091
二、澳大利亚商人银行运行特点及有关管理规定1091
四、发展前景1094
第二章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投资银行1095
第一节综述1095
一、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投资银行的历史与现状1095
二、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投资银行兴起的背景1095
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投资银行的业务范围1096
第二节香港的投资银行1097
一、概况1097
二、香港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的关系1097
三、香港投资银行的业务发展状况1097
第三节新加坡的投资银行1098
一、概述1098
二、新加坡的投资银行业务1099
一、投资银行的作用1100
第一节投资银行的作用及我国投资银行现状1100
三、新加坡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的关系1100
第三章我国的投资银行化趋势1100
二、我国投资银行业现状1102
第二节在我国建立和发展投资银行的必要性1103
一、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要求1103
二、完善我国金融体系的要求1105
三、建立和发展我国投资银行的现实性1106
第三节投资银行的一般模式1108
一、企业目标1108
二、业务范围1108
三、机构设置1108
第四节投资银行的建立和组织1110
一、可行性研究1110
三、组建阶段1112
二、准备阶段1112
第五节对新建投资银行的经营管理1114
一、发布政策声明,确定总体策略1114
二、建立高效的财务制度和程序1116
三、建立良好的外部关系,突出富有吸引力的形象1116
四、积极组织推销1117
五、职员待遇1117
六、处理有关的法律问题1117
第九篇 中外有关投资银行业务法规选编1119
第一章国外有关投资银行业务法规选编1119
一、美国1933年证券法(节选)1119
二、美国1934年证券交易法1133
三、美国1970年证券投资人保护法(注释)1139
四、东京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标准1141
一、香港公司购回本身股份守则1142
第二章港台有关投资银行业务法规选编1142
二、香港公司收购及合并守则1149
三、香港《证券上市管理规则》(要点)1183
四、台湾证券商设置标准1187
五、证券商管理办法1194
六、台湾证券自营商设置管理办法1201
七、台湾证券投资顾问事业管理规则1202
八、台湾证券投资信托基金管理办法1203
九、台湾证券承销商设置管理办法1204
十、台湾母子公司申请股票上市之审查认定标准1206
十一、台湾证券商办理有价证券买卖融资融券管理办法1207
十二、台湾融通证券契约书1210
十三、台湾融资融券契约书1211
十四、台湾有关证券投资分析人员暨证券商业务人员测验之规定1213
十五、台湾复华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保管有价证券代办过户处理要点1216
十六、台湾复华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受托保管有价证券收费标准及作业程序1217
十七、台湾复华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保管有价证券作业办法1218
十八、台湾复华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集中保管证券挂失止付处理要点1220
十九、台湾复华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融资融券业务操作办法1221
二十、台湾复华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对证券商转融通业务操作办法1228
二十一、台湾上市发行公司申请募集与发行转换公司债处理准则1234
第三章我国有关投资银行业务法规选编1237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1237
二、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1262
三、关于到香港上市的公司执行《股份有限公司规范意见》的补充规定1273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债一级自营商管理办法1276
五、国债一级自营商资格审查与确认实施办法1278
六、国债期货交易管理暂行办法1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