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我的教育论 真·善·美的三位一体化教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日)岸根卓郎著;何鉴译 著
- 出版社: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7305034177
- 出版时间:1999
- 标注页数:296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31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我的教育论 真·善·美的三位一体化教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部3
第一章 传统教育论3
一、教育的概念3
二、教育原理4
(一)教育原理的意义4
(二)教育原理的任务6
(三)教育原理的学术特性6
三、教育目标的变迁8
(一)欧洲教育目标的变迁9
(二)日本教育目标的变迁10
四、教育法制的变迁——它的特征12
(一)战前教育法制的特征12
(二)战后教育法制的特征13
(三)教育基本法的基本原理14
五、课程的变迁——初等教育内容的变迁16
(一)欧美课程的变迁18
(二)日本课程的变迁20
(三)课程的种类22
六、学习说与学习指导原理及学习指导法24
(一)学习说24
(二)学习指导原理26
(三)学习指导法28
七、教育评价29
(一)教育评价法30
(二)教育评价的主体与自我评价32
(三)教育评价的手段33
八、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34
(一)正规教育——学校教育34
(二)非正规教育——脱离学校教育35
九、生涯教育36
十、日本的教师形象39
(一)教师形象的变迁40
(二)教师工作的特异性42
(三)新的教师形象43
十一、国际理解教育44
(一)国际化概念44
(二)国际理解教育45
第二章 新教育论49
一、人类的脑49
(一)人脑研究的必要性49
(二)两极对立的宇宙法则50
(三)脑的结构52
(四)左脑与右脑的差异55
(五)脑的进化63
二、模拟型人与数字型人69
三、直觉型人与深思型人72
四、日本人大脑的特征——融通无阻的日本人大脑76
(一)日本人与西方人自然音处理的差异76
(二)日本人与西方人母音处理的差异83
(三)日本人大脑的特征——融通无阻86
五、新教育论87
第二部97
第三章 日本教育的方向97
一、从听觉看日本教育的方向97
二、从视觉看日本教育的方向101
三、现行日本教育的问题102
第四章 日本文明的特征114
一、从人类脑的差异看文明的差异114
二、从人类脑的差异看艺术、文学的差异118
(一)从人类脑的差异看艺术的差异118
(二)从人类脑的差异看文学的差异122
第五章 暧昧是日本人的天性128
一、日本人的暧昧——日本人的融通无阻128
二、日本人的“间隔感性”131
三、日本人的国民性133
四、日本文明——十二重文明134
五、暧昧正是日本人的天性138
第六章 环境与教育142
一、先天说与教育142
二、后天说与教育143
三、复合说与教育144
四、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说与教育145
五、从教育看动物与人类的差异146
六、环境与教育147
(一)自然环境与教育147
(二)社会环境与教育148
七、新的日本教育方向——日本的教育维新162
(一)他人难以替代的教育——没有所谓无用人162
(二)改善教育环境的必要性170
(三)英才教育的重要性172
(四)日本的教育维新177
第三部189
第七章 日本教育的改革方向189
一、日本教育的现状与问题189
(一)过度的自由主义与平等主义189
(二)对偏差值教育的批判193
(三)其他教育批评194
二、日本的教育改革197
(一)教育改革的必要性197
(二)战后的教育改革199
(三)最近的教育改革202
(四)新的教育改革204
第八章 新型大学构想217
一、日本大学教育现状217
(一)日本大学生现状217
(二)日本大学现状218
二、现行大学改革——文部省的大学改革方案223
(一)大学入学考试改革——导入复线型教育223
(二)大学教学课程改革227
(三)导入教员任期制228
(四)国立大学向独立行政法人过渡方案229
(五)其他大学改革——学术研究评价230
三、新的大学教育理念——真、善、美的三位一体化教育231
(一)传统大学教育理念231
(二)新的大学教育理念——真、善、美的三位一体化教育234
(三)新的大学教育制度241
四、新的大学知识系统243
五、学际教育的必要性247
(一)专门教育的危险性247
(二)学际教育的必要性253
(三)学际教育的方向267
六、科学、宗教与艺术三位一体化教育——以艺术为媒介271
七、科学、宗教与艺术三位一体化教育——以数学为媒介272
八、文明大学(学际大学)的综合系统277
第九章 文明大学(学际大学)的学舍构想——文明大学校园构想281
一、自然—空间—人类系统281
二、自然—空间—人类系统的机能构成282
三、自然—空间—人类系统的要素构成284
四、自然—空间—人类系统的理想模型286
五、自然—空间—人类系统的位置构成288
六、文明大学(学际大学)的学舍构想——文明大学校园构想290
终章日本人应指向的哲学与教育293